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之我是朱祁鎮》第四十二章:我
  “反了!這天下還姓朱嗎!”

  乾清宮中,朱祁鎮怒吼連連,宮中奴婢嚇得瑟瑟發抖跪在地上不敢抬頭。

  “皇上,郭懋來了。”金英來到殿中,也是小心翼翼生怕引起朱祁鎮的不滿。

  朱祁鎮閉上眼睛,沉聲道:“叫他進來,其他人都滾出去!”

  “是!”金英答應一聲,不停對著殿中奴婢小聲怒斥,“快!快走啊!”

  有一個手捧蒲扇的宮女向後退去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太過緊張,或者確實是地面濕滑,人突然就倒在地上,扇杆啪的掉在地上,在落針可聞的乾清宮內不亞於打了一個悶雷。

  宮女臉色煞白,登時花容失色,臉上劃過豆大淚珠,趴在地上連連求饒:“奴婢錯了,請皇上開恩!”

  朱祁鎮也被這一聲嚇了一跳,本就嚴厲的表情變的更有些嚇人,直勾勾的盯著對方。

  “長了這對招子幹什麽用的?連路都走不好!”金英說著來到宮女身邊,枯瘦大手用力後仰,宮女緊閉眼眸,如同一隻受驚的鴕鳥。

  “行了!天下跟這個小丫頭又有什麽關系?快讓他們出去。”朱祁鎮已是煩躁至極。

  “是!皇上仁德!還不趕緊滾出去!”金英奉承一句,隨著宮女的謝恩之聲,乾清宮中所有伺候宮人全被趕到了門外。

  金英來到門外,眼神冰冷,一身皇宮總管的威勢毫無保留的散發出來。

  “都給咱家記住了,好好在這等著,主子要是找人伺候沒有應聲,你們全都陪著挨罰!”

  “是,金總管!”……

  隨即金英擠出笑臉,帶著三分無奈的對郭懋說:“郭大人,皇上有請,您快進去吧。”

  安安靜靜站在原地的郭懋聞言,有些忐忑的看著金英:“金公公,皇上心情是不是……”

  “哎,您就快進去吧,別讓萬歲爺等急了!”金英又催促一聲,郭懋不敢再耽擱,快步走進乾清宮。

  隨後就聽宮內傳出朱祁鎮的怒罵聲:“你們錦衣衛幹什麽吃的?要麽沒有糧食,要麽是百姓買不起,你知道現在有多少人在心裡罵朕嗎?
  你是不是管不了哪些奸商了?郭懋朕問你,你是不是管不了?”

  “啪!”

  隨後乾清宮中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等到郭懋從宮內出來。

  金英迎上前去,想張口問上兩嘴,郭懋好似未卜先知,搖了搖頭沉著張臉就走了。

  金英目送郭懋背影,思慮片刻還是走進了乾清宮。

  進去一看,只見滿地的青花碎片,朱祁鎮右手扶額坐於龍椅之上,見金英進來,倒也沒有發火,只是抬了抬眼皮又重新閉目。

  金英不敢說話,只能蹲在地上收拾碎了一地的瓷器,其中有一底款上寫洪武二字,連帶花色有佛家八寶之形。

  “你拾它作甚?”朱祁鎮終於開口。

  金英抬頭笑容討好:“皇上,這是太祖時候的好東西,您最尊敬太祖爺,奴婢想拿回去試試能不能修好了。”

  看著這個老奴,朱祁鎮請歎了口氣說:“算了,覆水難收,珍惜眼前吧,讓他們打掃了就是,金英你過來。”

  金英不敢猶豫,邁著小碎步來到朱祁鎮身邊,腰近乎九十度彎曲,靜靜等著主子的吩咐。

  “朕禦極十五載,幾乎每年都有天災,去歲剛剛解決了瓦剌之患,又有寒冬為難,你說真是有冥冥天意在昭示著什麽嗎?”朱祁鎮聲音裡有說不出的疲倦。

  “皇上天意弄人,即使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時也難免有天災。

  即使聖明如太祖也有洪武三年大水,四年地震,同年又發大旱。

  天意難測,並不能說明什麽,反而皇上北征漠北,平定瓦剌之患,功績不輸先祖。

  恕奴婢鬥膽,您又何必要妄自菲薄呢?”金英緩緩開口,朱祁鎮面色逐漸和緩下來。

  “唉!事在人為,終究是人禍罷了,你說朕真的錯了嗎?不以將士血淚為代價,禦敵於國門之外,這不好嗎?”朱祁鎮再問一句。

  金英沉默片刻方才答道:“始皇帝滅六國成一統,車同軌書同文方有這歷朝歷代的盛世,才免去春秋戰國的大亂,當時的天下又有幾個人可以理解?

  皇上您要做的事,可能天下也沒幾個人能理解您,但奴婢覺得,您也不需在意這些小事,等到那天您的想法實現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受益的百姓感念。”

  朱祁鎮躺在冰冷堅硬的龍椅裡,抬頭看著屋頂的那龍形圖案,怔怔無言。

  等到金英準備退出去叫人進來打掃的時候,朱祁鎮卻突然叫住了他:“祁鈺呢?出了這麽大的事,怎麽不見他來宮裡?”

  金英有些不確定的開口說道:“郕王殿下自從收到司禮監的款子之後,好像就離開了京城,上次收到王爺的消息,還是從南直隸那邊傳來的。”

  “哦,去南直隸了啊,魚米之鄉。”

  朱祁鎮念叨一聲,再也沒有說話,金英緩緩退出大殿,過后宮人小心翼翼進入大殿內清掃碎片,只見皇帝好像睡著了。

  南京應天府是明朝除了順天府外的最大城市,更有南京紫禁城巍峨聳立,論氣派絲毫不亞於順天府中紫禁城,甚至比之新建的順天府更有一絲時間的韻味。

  作為兩京製的其中一京,南京所有衙門建制齊全,甚至各個衙門的官員也都齊備。

  唯獨像一部尚書只有在皇帝想讓其養老,又不方便直接拿掉的時候才會放在南京。

  也因為官製的齊備,所以徐珵才在京師收到攻擊時說遷都南京,也確實是直接拿來就可以用的。

  南京的五軍都督府左都督是魏國公徐承宗,他還有另一身份,是南京獨有的南京守備之職。

  意思是總領所有南直隸軍事,算得上是大權在握,高坐所有南京官員之上。

  只是原本應該是當之無愧土皇帝的徐承宗,卻異常的低調,為人謙遜和善。

  若是個不認識的在大街上遇見,恐怕不會以為這位就是魏國公本人。

  至於原因,也很簡單,當初朱棣發起靖難之役,他的爺爺徐輝祖屢敗燕王軍隊,雖然各為其主,但靖難之後難免被清算。

  有徐皇后的面子在,太宗終究沒有下死手,而是把他們這一支派到了南京,做一個閑散的魏國公。

  徐輝祖的弟弟徐增壽卻因為在靖難之役中,屢屢為太宗傳遞軍情,而被建庶人所殺。

  太宗嘉獎其功績追封為定國公,世襲罔替,在順天府中也是最頂級的世家了。

  這也是終明一朝唯一的一門兩國公,至於有人說這是徐家搞的分散投資,卻是說法有些牽強。

  兄弟二人一個死在朱棣手裡,一個死在朱允炆手裡,而且徐輝祖還是在朱棣登基以後依舊堅持想法所以被奪爵囚禁。

  是非曲直已不可考,兄弟二人如果真的為了家族演了這一出大戲,有這等榮耀也顯得理所當然了。

  朱祁鈺前來南直隸自然第一個要拜會這位魏國公徐承宗,南京養濟院中,朱祁鈺捧著香茗,對面是一個四十歲左右儒衫打扮的漢子。

  雖身未披堅執銳,可身上的行伍之氣依舊十分明顯,邊上則恭敬的站著另外一個男子,看樣子像是個隨從。

  “國公可有對策了?”朱祁鈺放下手中香茗說道。

  徐承宗點點頭:“江南的世家門閥以南京為最,不過相比順天府應天府中反應還不甚激烈,究其原因也是黃冊之事還沒有落到他們頭上。

  現在朱瑛因為平寇被調往廣東,黃冊進程緩慢,已近擱置態勢。

  朝臣無非就是想讓這個擱置變成擱淺,讓皇上再不提以新科進士重理黃冊、魚鱗冊之事。

  世家大族在沒有損及自身利益的情況下很難會站在一起,北方聲勢之大雖然也會影響南方,但終究是事不關己,還是以作壁上觀為主。

  此時若是拿幾個人出來殺雞儆猴,相信這些世家大族會乖乖的將糧食拿出來的,到時候活水進京,那些小土包自然不成氣候。”

  徐承宗說完之後,在他身邊隨從模樣的男人抬起頭來,露出一張有些蒼白無血的臉,聲音尖銳。

  “王爺,我已經跟魏國公商量過,已經有了詳細打算,保證萬無一失。”

  朱祁鈺看著這位南京錦衣衛指揮使點點頭,有些激動的問向徐承宗:“不知國公心中人選是?”

  徐承宗抬頭笑道:“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