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小糧官》第五十八章 偃師折衝府第一屆武道大會?
  大家不要覺得張遼拉挎,這個時代大部分軍隊也就能做到擊鼓而進、鳴金而退。想要玩戰術穿插,玩鑿穿敵陣,玩不動如山,那是精兵才玩的起的,半屯田性質的府兵需要有這麽高的戰術素養嗎?
  王垕衝張遼點了點頭:“需要。”

  在王垕眼中,每一個府兵都是極其珍貴的,能生產勞動,還能打仗拓土。他在這些府兵身上傾注了這麽多心血,可不是想讓他們當做一次性的炮灰來使用。

  在點兵之後,偃師折衝府第一輪軍事訓練正式開始,預計時間三個月,負責訓練的武將有五子良將之首張遼,歷史上本應死了一年多的沮授,“如放一鴨”的夏侯懋和“魏文帝”曹丕。

  軍事訓練的第一步本應是列隊,但由於偃師折衝府的變態,這一步直接跳過,從第二步選將開始。

  半年時間,偃師折衝府已經有了一套以生產為中心的軍事管理體系,但張遼提出還是應該篩選一些勇壯之士,單獨編隊,以做一錘定音。

  沮授等人都覺得有理,就這樣偃師折衝府第一屆武道大會…啊,不對,是第一次精兵篩選開始了。

  首先是海選。

  府兵們拋去往日的官職,以抽簽的方式進行一對一步戰對戰,只有獲勝三場才能晉級,失敗三場將慘遭淘汰。

  雖然對戰雙方都使用木質武器,難免還是會有人受傷。這時王延年這個的軍醫司馬就能出場了。也正是因為有王延年的存在,這些府兵才能夠不計後果的奮力對決,因為他們知道,有王延年在,他們死不了。

  就連張遼都稱讚王延年:“王司馬雖然對決連敗三場,但一手戰地醫療之術天下無雙啊。”

  王延年聽後只有一點點生氣,他認為自己的醫術還是比不過王垕,張遼的話不夠嚴謹。至於連敗三場.嗯,就他那個小胳膊小腿,輸了正常,反正他一個技術兵種也不會跟人玩衝鋒。

  海選足足進行了四五天才完成,總共選出三百多位勇士,曹丕、夏侯懋也在其中。

  作為主將,他們倆本不需要參加比武,但兩人都認為主將應該適當的展示一下勇武,這對帶兵是有好處的。張遼也覺得他們說的有理,便沒有勸阻。

  夏侯懋畢竟是盲夏侯的兒子,雖有一副精明的頭腦,基本的勇力還是足夠的。

  曹丕更是自幼有名師教導武藝,打敗一些農民兵當然花費不了多少力氣。

  海選之後是淘汰賽。

  作為這次練兵的總負責人,張遼直接將曹丕、夏侯懋兩個二代從海選的三百多人中剔除。

  其實過了海選名義上就已經算是進入到新編的精兵隊中,但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幾百人的隊伍由誰來當老大總歸還是要比上一比的。

  漢朝風氣尚武,三百多名通過海選的府兵也都是勇壯之士,自然誰也不服誰,一個個都說要比試一番。

  到了這個階段就不只是比試步戰了,還要考教射箭和騎戰。

  步戰、騎戰和射箭分別計算成績,最後綜合選出偃師折衝府武力最高的一人。

  首先是比試射箭。

  射可是君子六藝之一,這個年代,一般的士人都會射上兩手,但限於天賦,很少有人能開到兩石以上的強弓。比如曹丕,雖然射術不錯,所用之弓只是一張不到一石的軟弓。

  所以比射箭的第一步就是比開弓。

  只見一名膀大腰圓的府兵站在案桌前,抄起一副兩石弓,一副志在必得的樣子,圍觀的府兵無不叫好。

  這廝也確實是力大之輩,只見他邁開步伐渾身用力,雙臂肌肉緊緊繃住,使出吃奶的力氣,卻隻將這張兩石弓拉開一半,再想多拉開一分卻是都不行了,最終只能灰頭土臉的離開了賽場。

  這才是正常的,所謂的府兵半年前也不過是農民,而想要撐開一張兩石硬弓沒有兩三年的練習是不可能的,光是掌握發力技巧就得反覆練習幾個月的時間,一般人當然不得要領。實際上即便是經過訓練的精銳材官大部分情況下使用的也只是一石弓。在戰場上連續開弓對臂力的消耗是極大的。一旦遇到連續開弓的情況,弓勁太大開不了幾次手就廢了,反倒是一石弓能射出幾箭。

  壯漢府兵下去了,又上來一位骨瘦如柴的府兵。

  曹丕眼睛一亮,這個瘦猴不是別人,正是一齊同他來到偃師的夥伴之一朱鑠,此時在偃師折衝府擔任一名光榮的夥夫。曹丕知道朱鑠武藝不錯,因而很看好他。

  但除了曹丕,其他人就不怎麽重視朱鑠了,因為他太瘦了,雖然不知是怎麽通過的海選,但很明顯不是力量型。

  朱鑠也隻拿了一張一石半的弓,只聽他大叫一聲:“開!”

  弓被拉成了滿月裝,朱鑠又保持了足足幾分鍾的時間才松開手,行禮下台。這表現可比剛才那個壯漢強多了,張遼等武將也都對朱鑠產生了不小的興趣。

  到了比試射術的階段,朱鑠果然輕松拿下了第一名,五十步的距離,十隻箭矢全部命中靶心的成績將第二名遠遠的甩在身後。

  射箭比完比騎戰,還都是一對一的淘汰賽,抽簽決定先後順序。

  但步戰還好說,騎戰有點小問題,因為不是所有府兵都會騎馬的。大部分府兵之前都只是農民,其中可能有天生力氣較大或者跟人學過幾手武藝的精銳農民,但會騎戰的肯定還是在少數。

  所以最終參加騎戰比試的府兵數量並不多,光是當初跟隨曹丕來到偃師的小跟班就有七八個。

  朱鑠也是弓馬嫻熟之輩,他身材瘦弱,騎著的戰馬竟也是一匹瘦馬。

  但此馬速度確是驚人,在校場上和其他府兵對放時是來去自如,再加上朱鑠一手神出鬼沒的槍法,不到兩個時辰便戰勝了其他所有參加騎戰的府兵。

  張遼的副將,曾經跟隨呂布多年的戰將宋憲見朱鑠武藝高強,一時技癢,請示張遼後騎著馬便衝入校場。

  朱鑠正在接受幾千府兵的歡呼,見又有人來挑戰他,抖擻精神,一拉韁繩抄起木質長槍就和宋憲戰到一處。

  曹操陣營的騎兵都換上了雙邊馬鐙,戰力提升了不少。朱鑠、宋憲兩人也各種精妙招數頻出。兩人戰了三十余招,最終竟是朱鑠技高一籌,宋憲一時不察被一槍掃中跌落下馬。

  這下圍觀的府兵們喊得更加大聲了,連曹丕、夏侯楙都振臂高呼朱鑠的大名。

  張遼也是大為驚喜,如果朱鑠不是曹丕的朋友,又礙著王垕、沮授的面子,說不定就要將朱鑠調到中堅營去。

  也正是由於騎戰和射箭中朱鑠的表現太過壓倒性,到了步戰他佔據絕對的心裡優勢,輕松拿下第一。

  朱鑠一戰成名,曹丕也十分欣慰。

  原本的朱鑠是個性急之人,但在偃師半年的夥夫經歷狠狠的磨煉了他的性子。如果是以前的朱鑠,此時還不知會怎樣得意。

  但朱鑠只是微微接受了府兵的歡呼便回到那些夥夫兵之中,面對夥夫兵一眾老大哥的誇讚,只是靦腆的笑了笑。

  朱鑠雖然在夥夫都混了幾個月都沒能胖二斤肉,卻和那些憨厚、耿直的夥夫成了朋友,兼之他在夥夫都年紀最小,大家都十分喜愛他。

  正常來說既然朱鑠領了偃師折衝府第一勇士的名號,他就應該去帶領那三百多名精兵,但問題來了,他不願離開做飯的夥夫們。

  張遼、曹丕等人勸說了半天也沒有辦法,只能聽之任之。最終隻讓武道大會第二名,也是另一個曹丕帶來的小夥伴當了主管精兵的首領。至於朱鑠,他不是愛做飯嗎,那就給他升為百人將,專門負責統領折衝府的夥夫。

  勞動是能夠改造人的。為人放蕩不羈,怙威肆行,飛揚跋扈的斜眼漢子吳質成了主管鐵匠的技術型人才。性格暴躁焦急的朱鑠做了半年飯直接成了一個廚子。

  如果王垕知道他的到來造成了這麽多的蝴蝶效應一定會非常的感慨。

  但王垕並不在偃師,他在海選後便接到曹操的傳令,跟隨郭嘉返回了雒陽。

  再有幾日,大漢第一次科舉就要開始了。

  王垕這麽著急返回雒陽還有一個小原因,他有些想老婆了。

  ————

  三國小知識:朱鑠性急,而吳質放蕩不羈,飛揚跋扈。黃初五年,鎮守河北的吳質回京朝見魏文帝曹丕。朱鑠與曹真、曹洪、王忠等將軍都來到吳質府上宴飲。因曹真長得比較肥胖,朱鑠長得很瘦,酒酣之時,吳質故意叫說唱優人上來戲說肥瘦。曹真恥被戲,怒責吳質。吳質大怒按劍曹怒責真,朱鑠站起來勸說吳質,被吳質斥責回到座上。朱鑠越想越氣,拔出劍怒斬在地上,於是眾將軍不歡而散。

  順便說一句,吳質還曾經羞辱過董昭、崔林和同為四友的陳群,堪稱跋扈的典型了,不過也因此他最終死後的諡號是“醜”,算是求仁得仁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