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小糧官》第五十九章 國淵的小尾巴
  兩個月前,劉竟突然懷孕,打了王垕一個搓手不及。王雪娘剛來到偃師也沒待幾天便連忙護著嫂子返回雒陽安胎。張王氏倒是體貼兒子,趕緊命人護送趙氏來偃師照顧王垕。結果才過了一個月,趙氏也有了身孕,只能同意返回雒陽。

  王垕獨自帶著徒弟洪烈在偃師艱難度日。這就像一個習慣了吃肉的人突然每天見不到葷腥一般讓人難受。還好之後的各項工程進展牽製了他大量的精神,王垕這才堅持下來。

  別說,在洪荒之力的加持下,王垕帶著馬鈞不僅攻克了水力利用的難題,他們還成功的用麻草這種便宜的材料造出了麻紙,並研製出了可重複使用的雕版印刷技術。

  不過一個月“不吃肉”,王垕真的有些受不住了。正巧曹操讓王垕返回雒陽主持科舉,王垕便順勢撂了挑子。

  其實他很早就將對科舉的一些想法通過書信和曹操進行交流,再加上曹丕“主持”的造紙術和印刷術趨於完善,考試的試卷也有了著落。

  但當王垕抵達雒陽,他還是被趕考的士人數量給嚇了一跳。

  足足有超過七千人來到雒陽“趕考”,而此時整個雒陽城經過大半年的恢復也不過五萬多人口,其中還要算上中領軍、中護軍和遊擊營三營禁軍。

  雒陽一下就湧入七千多考生,再算上其中一些考生的隨同人員,相當於人口/暴漲了小一半,也就難怪曹操都會覺得焦頭爛額,連忙將王垕調回來主持局勢了。

  考生中司隸人士最多,也有來自荊州、冀州、兗州、豫州等中原大州的考生,更有徐州、益州、揚州、涼州等相對交通不易的州府人士來雒陽參加考試。聽說還有少量幽州乃至交州的士子也來到了雒陽。而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距離司隸較遠的考生來的就越多。

  王垕和郭嘉等人是一人雙馬,一天時間便抵達雒陽。天色已晚,眾人便先各自回家休息。王垕也先看望了老母親和兩位懷孕的妻子,在一夜纏綿之後神不清氣不爽的前往司空府複命。

  這丫還好意思說家傳醫術高超,連孕婦前三個月不能行房事都不知道,只能守著兩位如花似玉的媳婦乾瞪了半夜眼。

  司空府內,一腦門子晦氣的王垕枯坐在座位上無聊的喝著茶水。很不巧,曹操今日一早入宮找劉協“商議”國家大事了,他只能在這裡無聊的等待曹操回來。

  還好卞夫人是個懂事的,不僅給王垕上了茶水、點心,還貼心的詢問是否需要侍女陪伴。

  正上火的王垕差一點就同意了,但他臉皮薄,紅了半天了還是沒有點頭,最後只能乾枯的坐著喝茶水,吃點心。

  “見過王掾屬。”

  一個人走入大堂,見到王垕便行禮道。

  王垕沒有見過此人,連忙起身行禮:“不知仁兄如何稱呼?”

  那人神情略顯尷尬,正色道:“原司空府掾屬,現尚書台吏部曹尚書國淵。”

  王垕聽說過國淵,第一反應就是這丫不是叛變了嗎?

  當然王垕現在也不是剛穿越時的小白,連忙控制住表情道:“原來是國兄,久仰。不知國兄來司空府有何公務?”

  王垕身為司空府的屬官,在司空曹操不在的時候接待大漢其他部門的官員相當於在主場,他是可以直接以主人的身份詢問的。

  有趣的是國淵本也是司空府的掾屬,但來到司隸見到曹操後,雖然曹操竭盡挽留,卻還是毅然決然的拒絕返回司空府。按照國淵自己的說法,他一個叛變之人是沒有臉回到司空府的。

  曹操便將國淵推薦給了荀彧。尚書台正因為大量士族官員辭官而缺少屬官,國淵是大儒鄭玄的弟子,又曾經是曹老板的手下,才乾沒得說,荀彧便安排國淵主管吏部曹負責官員選拔一事。

  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國淵是來找王垕商議科舉相關事宜的,他們二人本就是曹操選定的大漢第一次科舉的主考官。

  國淵說明來意,王垕也不客氣,以代主人家的身份安排國淵入座,讓侍從給國淵上茶水、點心、果品,還貼心的詢問是否需要侍女陪伴。

  國淵臉皮發紫,但還是堅持了下來,一一道謝並拒絕了侍女陪伴。

  王垕這才開始說正事。

  “科舉要至少進行兩輪。第一輪預選。幾千人的考試大漢建國四百年聞所未聞,堪比一場盛會,不如就叫會試吧。咱們找太史令詢問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安排考生在雒陽城北的禁軍駐地進行會試。國兄意下如何?”

  國淵搖頭:“王掾屬叫我子尼就行。”

  王垕繼續道:“好的,子尼。我覺得應該給會試通過者取個名字,叫茂才…算了,和察舉製有些重複,還是叫舉人吧,具體等司空回來由他決定。第一輪考中的舉人便可以給予選官的待遇。以朝廷目前的官員缺口應該不難。但這也就是第一次考試,以後再有科舉,即便過了第一輪也不保證能選上官,還要看第二輪的考試成績。”

  國淵點頭:“理應如此。”

  王垕又道:“到了第二輪考試人數少便安排在南宮考試,找皇帝借一個最近修繕的宮殿當做考場,如此一來就可以叫殿試。

  “殿試難度要加大,好為朝廷篩選出真正的人才。

  “殿試考中者一律叫進士。由於目前朝廷缺人,又是第一次考試,只要通過第一輪的考生就都能通過殿試吧,咱們的工作也能簡單一點。

  “通過殿試的考生還要排出名詞,其中前幾名還要取不同的名字。

  “第一名就要狀元,第二三名站在狀元身邊的就叫榜眼。

  “前五名進士在一張榜單上叫一甲,差一點的大約十個進士在第二張榜單叫二甲,剩下都是三甲,或者排出四甲,五甲也可以。

  “放榜的時候從最後一名倒著一個個放。找幾個嗓門大的沿著朱雀大街喊河東的誰考了幾甲第幾名,南陽的誰又考了幾甲第幾名,這就叫朱雀門唱名。

  “最後還要遊街,弄得熱熱鬧鬧的,讓整個雒陽的人都圍過來觀看。

  “哦,對了,還要選進士中最年輕長得最帥的一個叫探花,把他打扮得跟出嫁的新娘子似的如花似玉,讓雒陽各家各戶的大閨女小媳婦都出來觀看,誰家有沒出嫁的閨女還可以把這個探花抓回去當女婿,這就叫榜下捉婿。

  “子尼年紀不小,可有沒出嫁的女兒,到時可以試試用這招找個女婿。”

  國淵早就聽傻了,忙道:“我只有一個男孩,來司隸前留在兗州了。”

  王垕不由得搖頭:“真是可惜啊。”

  “咳咳。”國淵清咳兩聲,重新整理了下思路道:“王掾屬所言真是包羅萬象,讓人佩服。但還有一些細節,我覺得應該重新商議。”

  王垕:“子尼請言。”

  國淵道:“首先是考試場地,第一輪會試選擇在城北的禁軍營地是不是不太好?為國家選拔人才是一個莊嚴的事情,在軍營中殺伐氣息太重了。”

  王垕不置可否:“子尼是什麽意思?”

  國淵這才說出他的想法:“何不在城南太學進行考試?那裡我去看過,土地很平整,只要稍微搭建一些棚子就行,也不用擔心下雨了。而且還能讓來參加考試的考生看一下大漢曾經的輝煌,讓他們心中想著重建大漢的光榮。”

  這家夥果然是個擁漢派。

  王垕心中有所計較,微微點頭:“也可以,等司空回來由司空決定。”

  國淵又道:“還有,我覺得為國家選拔人才這麽重要的事,司空的參與太少了。”

  王垕道:“第二場殿試我就打算勸司空親自主持。”

  國淵搖頭:“最好第一場也由司空大人親自主持,至少在考試前要由司空大人代替漢帝祭天。”

  王垕一歪頭,心道你到底是哪邊的?

  可能是不小心露出了尾巴,國淵連忙解釋:“陛下近來一直在祭奠大漢歷代君王,像選拔人才這種事只能拜托司空主持了。”

  王垕心道不宣道:“原來如此,大漢果然離不開主公啊。”

  國淵也道:“正是,正是,如果沒有司空大人,真不知這大漢會變成什麽樣子啊。”

  王垕更是連忙吹捧:“沒有主公,這天下真不知有幾人稱孤幾人稱王。”

  國淵連連點頭,隻感覺王垕說出了他的心裡話。

  這時門外突然有人笑道:“什麽孤,什麽王?厚土可要好好為我解釋一番。”

  王垕、國淵連忙起身行禮,曹操終於回來了。

  兩人一同將之前商議的相關事宜一一向曹操匯報,曹操對王垕的什麽榜下捉婿的事情十分感興趣,還戲稱要幫自己長女找個好婆家。

  王垕心底也是這麽想的,王雪娘能不能找到婆家就看這次的科舉了。

  之後三人又商議了一些關於科舉考試的細節,確定下了糊名判卷、判卷團人選等事。

  大漢的第一次科舉考試終於快要開始了。

  ————

  三國小知識:最早的榜眼確實是兩個人,是科舉考試的第二三名,理由…誰家眼睛是一隻啊,獨眼巨人嗎?至於探花,最早指的都是長的最帥最年輕的一個進士,而且一定要未婚,如果一甲都結婚了就從二甲中找。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李尋歡的一門三探花只能說他得家族基因強大,爺爺、老子、兒子都是帥哥。至於大家記憶中的榜眼第二、探花第三,那是明清兩朝的事情了。另外宋朝的科舉確實是有四甲、五甲的說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