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小糧官》第四十一章 《求賢令》
  張繡的請罪文書送到雒陽,曹操大喜,回信告訴張繡對他絕對信任,表張繡為南陽太守,賜予他持節,都督荊州諸軍事,並將他從揚武將軍升為破羌將軍,增加了他宣威侯的食邑1000戶。

  大部分諸侯和曹操內部的官員都以為這是曹操拉攏張繡的手段,卻不曾想這只是曹營內部人員大變動的開始。

  僅僅兩天之後,曹操趁河東太守王邑入雒陽面見漢帝之時以他不服朝廷、私通袁紹為由將其革職,但念他勞苦年高,不予追究,封司空府司直杜畿為河東太守。

  河東郡是雒陽的西北門戶,東鄰並州,西接雍涼,一旦河東郡落入袁紹之手,他就將和韓遂、馬騰等人直接取得聯絡,還能配合河內郡一左一右將雒陽包圍起來,佔據地形的優勢。這樣一個重要的郡曹操當然要換上自己人才敢放心。

  本來一開始曹操是想讓滿寵去河東郡,但和荀彧、郭嘉、王垕等人推演後還是選擇了杜畿。

  杜畿雖然出身京兆杜氏,屬於根正苗紅的士族子弟,卻十分看不慣士族依仗出身作威作福的舉動,在荀彧看來是適合爭取的目標。且河東郡本地士族勢力強大,也需要他這樣一個熟悉士族運作的人來幫曹操守住西北大門。

  曹操對河東郡動手,司隸和三輔之地的士族都開始警惕。但曹操並沒有立刻將司隸和三輔之地的太守都換為自己人,而是搞起了軍改。

  他先是將自己的親衛軍一分為二,各自再征招士兵進行擴軍,一部名為中領軍,一部名為中護軍。以史渙拜中領軍,韓浩拜中護軍,二人均授予開府的權利,可以自行征招長史和司馬。和歷史上不同,這裡的中領軍名義上負責皇帝出行及護衛工作,屬於皇帝的親軍,中護軍則還是負責曹操的安全工作。

  當然,誰都能看出到底是誰說話算數,皇帝還是個人形圖章。

  親軍之後,曹操又將從官渡帶回來的兩千多士兵與司隸本地征招的士兵混雜在一起分設五營,分別為中堅營、遊擊營、驍騎營、武/衛營、中壘營,每營滿編三千。

  拜張遼為中堅將軍,領中堅營主將。

  樂進為遊擊將軍,領遊擊營主將。

  於禁為中壘將軍,領中壘營主將。

  張郃為武/衛將軍,領武/衛營主將。

  徐晃為驍騎將軍,領驍騎營主將。

  相當於五個人一起升為了雜號將軍,名義上這五營是雒陽的禁軍,但直屬於曹操管理。

  在五營禁軍成軍後,曹操便開始下一步的操作。

  他以加強統治為由改封夏侯淵為扶風郡太守,攜武/衛將軍張郃並武/衛營一齊上任。

  改封程昱為馮翊郡太守,攜中壘將軍於禁並中壘營一齊上任。

  改封曹洪為弘農郡太守,攜驍騎將軍徐晃並驍騎營一齊上任。

  這三個任命一出來,三輔之地一片嘩然,因為這三個郡向來都是三輔士族相互擔任太守。比如前任鳳翔太守就是弘農楊氏子弟擔任。

  現在曹操一次就任命了三個親信作為這三地太守,還帶著軍隊上任,是個明眼人就能看出來曹操這是要收權了。

  但曹操這一些列操作太快太急,就連司隸校尉鍾繇都上書指出曹操如果這麽做三輔之地可能會不穩。

  北地太守段煨更是上書直言,如果曹操依舊我行我素,整個雍涼說不定都會反對他,屆時他將左右受敵,大漢將亡在他的手中。

  鍾繇和段煨都是忠漢不忠曹的能人,曹操專門寫信給兩人解釋,稱他只是在幫助朝廷穩定三輔之地,並沒有想要僭越的意圖。為表忠於大漢,曹操還專門面見劉協,請劉協給鍾繇、段煨寫信。

  接到劉協的信後鍾繇和段煨果然不再有任何意見,反倒開始配合夏侯淵、曹洪、程昱、杜畿等人整頓地方。

  曹操見司隸、三輔之地的逐步穩定,便按照之前商議繼續下一步計劃。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

  ‘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這篇著名的《求賢令》比王垕原本位面早九年問世,首次提出了唯才是舉的觀點,天下人皆驚歎曹操用人不拘一格的魄力,但更多人對曹操這篇文章中提到的人才可以不是德才兼備的言論表示不滿,朝野上下都在爭議一個人是才重要還是德行重要。整個司隸官場都被《求賢令》所引爆,而這種現象還隨著時間推移向周邊郡縣蔓延過去。

  司空府東曹掾毛玠就對這道《求賢令》極其不滿,因為他的職責就是負責為曹操推舉人才。他認為曹操放出《求賢令》本身就是對他工作的不認可。曹操不得已只能反覆向毛玠說明曹營現在缺少人才的情況,希望得到諒解。

  毛玠這才略微收斂了怒火,但依然表示《求賢令》會讓真正有德行的人才反而不願意來司隸為朝廷效力,不是正道。

  相比《求賢令》,司空府一同下達的另外一道《招能人異士令》就沒有引起這麽大的關注。

  因為這道詔令中所謂的能人異士的范疇放的極寬,只要能有一技之長,或者只要在某個方面特別突出都可以算能人異士。

  換言之也就是哪怕是一個農夫種地種的好也算是能人異士,可以來雒陽領取獎勵,司空府還可能授予一定的官職。

  這當然是王垕的主意。正所謂解放生產力才是第一要務,王垕希望能從漢末找到一些真正有特殊才華的人,專門請求曹操下達了這道《招能人異士令》。

  就當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被《求賢令》和《招能人異士令》吸引的時候,大漢尚書台悄無聲息的推行了一個新的政策:在今年秋後,朝廷將舉辦一次篩選人才的考試,公平公正,能者上,劣者下,考試通過者將可能被朝廷任免為下級官員。

  完了,就只有這些。

  這個政策甚至連一個正式的名號都沒有,怎麽報名,怎麽考試,通過了考試會成為什麽級別的什麽官員,通通沒有說明。

  由於這個政策太過低調,很多人都沒有發現它,它隨著朝廷的邸報,在《招賢令》和《招能人異士令》的掩護下傳遍了司隸和三輔之地,並一點點的向更遠的地方傳播出去。

  但這一切都和王垕關系不大,在曹操的軍改還沒有完成之前,王垕便來到偃師附近的伊水一河畔。這裡很久以前都是良田,在董卓之亂後便荒廢了,只剩下一片又一片遍布雜草的荒原。

  王垕來這裡是有原因的,他原有職務不變,但又增加了一個屯田令差事,尚書台要他帶兵本部八百標兵前往偃師配合河南尹夏侯惇的屯田工作。雒陽的房屋、城牆修繕的後續工作由尚書台另選人手完成。

  這表面上是一個很平和的任命,體現了司空府和大漢尚書台對屯田事宜的重視。

  但屯田需要正規軍前往嗎?
  實際上王垕的任務只有一個,在偃師建立大漢第一個折衝府,實驗府兵製的可行性。順便說一下,這個折衝府的主官不是王垕,而是剛剛被認命為折衝校尉的沮授。王垕將以司空府掾屬的身份領導沮授建立折衝府,收集折衝府建立過程中的相關數據,為後續的府兵擴大化積累經驗。

  在曹操的軍改結束後,張遼的中堅營也將派往偃師附近駐扎,直接聽從王垕的調派,輔助王垕、沮授對府兵進行軍事訓練,並對比職業士兵和府兵的不同。

  和後來隋唐時期的折衝府不同,王垕、沮授建立的第一個折衝府兵員定額高達5000人,也就是說王垕等人需要將5000戶屯田兵轉為府兵。

  實際上王垕手中的八百標兵本就是準備充入折衝府作為底層軍官來使用。為此他還為王延年求得了折衝府左翼都尉下屬軍司馬一職。王延年也算是升職了。目前折衝府左右翼都尉和其他軍司馬都暫時空缺。

  同時,和隋唐時期的折衝府另一個不同點,王垕並不打算讓所有府兵都從事農業工作,反倒打算工農商全面發展。

  現在司隸地多人少,但隨著人口增長總會有一天變成人多地少,到時就又會像唐朝那樣府兵製徹底崩壞。不如從指定制度的開始就想要出路,好讓這個制度能持續的更久。

  建立折衝府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將手中八百標兵轉為府兵,為後來的屯田兵做一個樣本。

  但一上來,他們就遇到了一個難題。

  府兵製的精髓就是這些士兵平日和百姓一樣耕種或者從事其他工作,定期進行軍事訓練,等到戰爭時每戶人家出一名府兵再集結成軍。

  可問題是王垕的八百標兵全是單身漢,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戶的概念,又怎麽轉為府兵?

  於是僅僅來到偃師的第二天,王垕寫信就給尚書台的荀彧提出一個嚴峻的要求:“我需要女人,很多很多的女人。”

  ————我是分割線————

  三國小知識:
  1、揚武將軍和破羌將軍都是雜號將軍,但破羌將軍更像回事,所以地位更高。

  2、隋唐時期的折衝府按照規模分為三等,最少的800戶,其次是1000戶,最多的是1200戶。因此王垕一上來就建立5000的戶的折衝府是超標極多的。

  唐朝最多時曾設立633個折衝府(也有說800的),換言之如果有一天唐朝遇到戰爭,它可以在三個月的時間內爆兵60萬,這在冷兵器時期簡直是BUG一般的存在。只可惜唐朝中後期隨著空閑土地的減少,府兵製也趨於崩潰,再也沒有北朝剛建立時的那種頑強的戰鬥能力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