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小糧官》第四十章 分裂的大漢
  徐州,廣陵郡。

  廣陵太守陳登恭敬的將一封回信交到使者手中,又若無其事的將一塊金子不小心掉落在使者袍袖中。

  “還請使者幫我在荀先生面前美言幾句。我還準備了一些禮物,請代我轉交給大將軍。登很早就仰慕大將軍的威名,現在大將軍執掌朝政,正是一掃寰宇之時,登願接受大將軍的命令,為大將軍治理好廣陵。”

  使者輕輕掂了一下金子的重量,一臉笑容的返回許都複命去了。

  陳登恭送這位使者二十裡才返回廣陵。剛一回到太守府,就有功曹陳矯找到他:“太守如何要聽命於袁紹?”

  陳登答道:“曹公西遁,天子不知所蹤。大將軍是朝廷上官職最高者,又執掌朝政,我身為朝廷任命的官員,理應聽從大將軍的命令。”

  陳矯駁斥陳登的說辭:“漢天子就在司隸,如何說不知所蹤。袁紹不過是偷竊了漢室社稷的大盜,像他這樣的人不會長久。太守雖名重天下,雄氣壯節,然隻重家族而輕漢室,他日必被家族所連。”

  陳登聽聞大汗淋漓,不能言語。

  次日,陳矯並另一位廣陵郡官員徐宣留書告別陳登,去司隸投奔曹操去了。

  陳登遺憾不已,派人追過去給二人送上盤纏,卻還是修書數封,規勸徐州各士族聽命於袁紹代領的朝堂。

  徐州士族以陳氏為首,很快便集體上表請求朝廷為空缺的徐州刺史指派人手。

  袁紹大喜,任命清河名士崔琰為徐州刺史。

  又任命傷愈的高覽為下邳太守,命其帶兵進駐徐州,並重新委派了東海相、彭城相等重要職務,從法理上掌控了徐州大部分地區。

  與此同時,豫州各地太守也紛紛投降袁紹,就連之前曾駁斥過袁紹使者的陽安都尉李通以及曹操親自任命的朗陵長趙儼都因為身後家族的選擇不得已投降了袁紹。

  袁紹同樣大喜,封李通為汝南太守,征辟趙儼為大將軍府掾屬。

  相比於徐州和豫州的順利,其他各路說客就有些拉跨了。

  大漢如此多的州牧、刺史、太守願意響應袁紹的檄文反抗曹操者只有一小部分。

  其中響應的最強烈的是益州牧劉璋。但劉璋以益州跟曹操目前的領地不接壤為名稱無法出兵,他還要求袁紹幫助他討伐劉表。

  同理,劉表之前剛剛和曹操動過手,也表示可以幫袁紹對付曹操,但要封其長子劉琦為益州刺史,同時將劉璋的益州牧給去掉。

  另外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年僅19歲的孫權也願意參加反曹操的同盟。但和劉璋一樣他的領地也不與曹操的領地接壤,無法出兵幫助袁紹。他還希望袁紹能代表朝廷給予他征討廬江太守李術的大義,表他為揚州牧或揚州刺史,並賜予他開府的權利,都督揚州諸軍事。

  涼州方面,安狄將軍馬騰,安羌將軍韓遂均直接拒絕了袁紹的提議,唯有一些諸如楊秋、梁興之類的小股軍閥名義上願意聽命於袁紹,但又要求袁紹提供武器、軍糧。

  剩下的如遼東太守公孫度、交州牧張津、長沙太守張羨等勢力較大的軍閥,由於交通不便都還沒有回復。

  對於這些軍閥,袁紹在荀諶、郭圖等人的建議下根據其不同位置、要求不同處理。

  首先袁紹認可了劉璋、劉表、孫權三人的態度,並代表朝廷繼續承認三人之前的職位,但對三人更多的名分要求不做回應。又派人調停了劉璋和劉表的戰爭,並支持三人各自對張魯、張羨、李術開戰的正義性,以朝廷的名義撤掉了張魯、張羨、李術三人的職務。當然,現在有雒陽、許都兩個朝廷,張魯三人均以許都朝廷不是正統為由不承認袁紹的命令,反因此承認了雒陽朝廷的正統。

  至於涼州,袁紹真的給那些願意在名義上聽命的軍閥派人繞路送去了武器和軍糧,並以大將軍的名義下召斥責了韓遂、馬騰,意圖挑起涼州軍閥之間的內鬥。就是他的這些武器、糧草頗有些肉包子打狗的感覺,那些軍閥東西收了,卻沒有一個願意真的在西側進攻曹操。

  這些勢力都還好,真正讓袁紹氣急的是南陽的張繡、黑山賊張燕和佔據青徐兩州部分地區的臧霸。

  官渡之戰時期,臧霸聽說曹操戰死便投降了袁紹,但在知道曹操只是假死後他又立刻領兵西進,先逼降了泰山郡郡守呂虔,又攻破甄城並從東郡擄走大量百姓。兼之他之前就攻克了青州、徐州多地,領地范圍已是不小,且領地多為山地,不好攻伐。

  臧霸面對袁紹的說客坐地還價,直言歸降可以,但他要獨立成軍,袁紹還要封他為青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都督青、徐兩州諸軍事。還要求袁譚即刻退兵,並從法理上將泰山郡並入青州。

  這個條件傳回許都,袁紹都給氣笑了,當場要求冀州、兗州的袁軍主力向東挺進,連同在徐州駐軍的高覽和青州的袁譚將臧霸的勢力范圍全部包圍起來,秋後就全力攻伐臧霸。

  臧霸聽聞袁紹調兵果然怕了,連忙送了一個兒子到許都,做出願意臣服的態度。

  袁紹也只是嚇唬一下臧霸,他的主要目標還是曹操,在收拾曹操之前暫時不會去啃臧霸這個硬骨頭。他封臧霸為都亭侯,加威虜將軍,並讓大兒子袁譚暫時退兵。

  臧霸這一輪交鋒看似沒有佔到好處,但他不過隻送出一個兒子就得到了難得的修養期,大肆開墾荒地,興修水利,再加上之前擄走的百姓,很快就讓手中半州之地恢復了生產秩序。

  袁紹對臧霸的處理看似軟弱,其實也只是一種取舍的方略。在真正將曹操收拾之前,這些地點不太重要,又攻伐不易的勢力他暫時不打算理睬。反正只要收拾了曹操,這種身後的小勢力總歸是能一點點收拾掉的。

  在袁紹的領地內,除了臧霸還有一股勢力,那就是黑山賊張燕。為保證在進攻司隸的過程匯總張燕不會幫助曹操,袁紹封張燕為平北將軍,依然有權力管理黃河以北山區的行政及治安事務,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薦孝廉,並派遣計吏到許都來匯報工作。

  張燕接受了袁紹代表朝廷的封賞,也相對約束了手下對周邊地區的掠奪的次數。

  臧霸和張燕短時間內都算沒有了威脅,但袁紹對張繡的招攬就是完全的失敗。

  張繡義正言辭的拒絕了袁紹的招攬條件,連使者都是裝在盒子裡送回來的。而且南陽就在潁川的西南方向,對許都威脅極大,所以袁紹軍上下都對張繡軍格外重視。

  其實曹操看錯了張繡,他不是沒想過投降袁紹,但一個重要人物在這裡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與曹操、郭嘉等人判斷的相反的作用。

  宛城郊外,張繡正在為友人送行。

  “叔父,你果真要走嗎?”

  張繡的友人自然就是賈詡,他態度堅決:“我留在這裡幹什麽?若是曹操知道我在你這裡,他將不會再信任你。到那時你東南西北都是敵人,我恐怕你不會有好下場啊。”

  張繡又道:“當初我連續幾次想投奔袁紹,都被叔父勸阻了。可現在袁紹大獲全勝,曹公只能躲去司隸,叔父也背叛了曹公,為何叔父還勸我不要叛曹?”

  賈詡苦笑:“你記住,我不是叛曹,我只是忠於大漢。當初勸你歸降曹操,正是因為曹操代表了大漢正統。曹操處死董承等人,藐視皇權,我不得不站出來。但相比曹操,袁紹更是大逆不道,剛到許都就住進皇宮,這樣的人怎麽可能複興大漢呢?
  “曹操戰敗退入司隸,依然記得帶著漢帝,那他便還擁有大義名分。只要你還站在他的一側,他就不得不倚重你的力量。這比你跳反到袁紹一方要好的多。

  “待我離開,記得主動向曹操請罪,告訴他我曾經來過。這樣曹操會更加的信任你。”

  張繡沒有了疑問:“那我就還聽叔父的。不知叔父要去何處?”

  賈詡搖頭:“我要看一看這天下諸侯,希望能給大漢找出一條出路。”

  張繡心中欽佩不已,騎馬送出賈詡三十裡方還。

  待張繡離開,賈穆問道:“父親,我們來找張繡不是要勸他離開曹操嗎?怎麽反勸他留在曹操身邊?”

  賈詡笑道:“傻孩子,如果張繡也投降了袁紹,這天下哪裡還亂的起來?雖然天下亂不亂與我們家族無關,但如果這麽快就歸於一統,又如何能看出我們這些謀臣的厲害呢?”

  ————

  兗州,濟陰郡,乘氏縣。

  居住在乘氏的大士族李氏今日全府上下肅靜異常,後宅仆婦在趕製素縞,因為李氏家主李整得了重病,將要去世了。

  李典跪在李整的床前,準備聽他最敬重的大兄遺言。

  “曼成,我死後,你為家主,李氏就交給你了。”

  李典拜服。

  李整又道:“我知你最佩服曹司空,但為家族計,我已向大將軍上了降表。你要趕緊整合族兵,只要有兵權在手,袁紹就會重用你。記住,咱們李氏不去爭霸天下,我們隻跟隨能夠走到最後勝利的那個人,這樣家族才能流傳下去。”

  李典再次拜服,但這次再也沒有聲音傳來。

  李整已經死了。

  ————我是分割線————

  三國小知識:李典在李整去世前並沒有出仕,各種遊戲中總是一開始李典就跟隨曹操的設定不太準確,真正跟隨曹操的是李典的叔父李乾和從兄李整。但李乾和李整先後去世後,不太喜歡出仕的李典也只能站出來肩負起家族命運的重任。曹操委任他整合李整的軍隊,並再官渡之戰這一年先後擔任過穎陰縣令和離狐太守。

  另外正史中李整是在官渡之戰前期就去世了,李典在官渡之戰前期出仕並在擔任離狐太守的過程中幫助曹軍轉運糧草。

  文中為了體現士族沒有國家概念這一特點,專門讓李整多活了幾個月。李典也就晚出仕了幾個月,順勢進入袁紹陣營。

  另外猛男李進也是在乘氏仗著主場優勢擊敗的呂布,但他和李典之間的關系沒有找到相關佐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