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小糧官》第七十一章 各處的戰場
  “將軍,終於輪到咱們了。”

  路招興奮的拿著調令來尋朱靈。

  朱靈顯得很平靜,擠眼笑道:“這可不是什麽好差事。”

  路招見朱靈似乎不是很興奮,知道事有不對,問道:“將軍,可是有什麽差頭?”

  官渡之後路招也被封為偏將軍,雖然還是朱靈的副將,但也有權利自稱將軍了,但他一直還是隻認朱靈這一個將軍。

  朱靈知道路招的心思簡單,不願將政治上的鬥爭挑的太明:“走吧,大將軍的命令不能不遵。萬一咱們能攻下虎牢關,也是大功一件。”

  路招不明所以,隻覺得終於又有仗能打了,高興的領命去整軍了。

  隻留下一個人的朱靈臉上再沒有了笑意。

  “大將軍,你還是不願相信我嗎?”

  除虎牢關、孟津關兩處主戰場外,其他各處戰場每日也在交戰。

  南陽戰場。

  南陽太守張繡經營宛城多年,自開戰以來雖然只能被動防守,但總歸還是守住了。

  南陽袁軍大營。

  韓/猛憤怒的將一份戰報扔在地上。

  “到底怎麽回事?李通帶三萬人去攻舞陰一個小縣城,十天都無法攻克?還損兵三千?當我是傻嗎?”

  傳令兵撲通跪在地上,磕頭道:“舞陰緊挨著上屆山,地形易守難攻,我家太守沒有半分虛言啊!”

  韓/猛怒道:“回去告訴汝南太守,我要他十日內攻破舞陰、比陽、平氏三縣,配合我主力大軍從東南方向包圍宛城。”

  傳令兵沒有辦法只能返回舞陰,將韓/猛的命令告知李通。

  “太守,十日攻克三座縣城怎麽可能?”

  李通卻笑道:“以我軍的實力,想要攻下這三縣易如反掌。”

  傳令兵乃是李通親信,聞之不由得愣住道:“那為何太守卻謊稱攻城不利?”

  李通搖頭:“不要被韓/猛的表現給騙了。他麾下一萬精兵從開戰至今還沒有動過,死傷的都是豫州士族的私兵。我觀大將軍這次分兵進攻司隸確實是想拿下雒陽,但也想趁機削弱中原士族的實力。至於原因嘛…嘿嘿,袁氏已經有人稱過帝了(袁術),只是被中原士族支持的各路軍閥壓下罷了。不要急,我們慢慢打。汝南是袁氏祖地,我手中的士兵都是汝南各大士族的命/根子,怎麽能隨便消耗。就算大將軍親自責怪我,也會有汝南的各大士族幫我說話的。”

  軒轅關戰場。

  張南這一路號稱一萬人,其實只有三千,因為人再多也沒地方安排,軒轅關前的道路就是這麽的狹窄。

  兵力少,張南攻的也不勤,開戰到現在,他隻進攻過三次軒轅關,每次都只派出五百人,最多留下十幾具屍體就退了回來。

  軒轅關太過險要了,對面的夏侯尚手中更是只有不到五百人,但卻能讓張南手中三千軍隊沒有辦法。

  張南不著急,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就是牽製曹軍的精力,提醒曹操還有一路兵馬在攻擊軒轅關。

  張南是個穩重的將軍,他當然也想建功立業,但在軒轅關下死磕很明顯是不明智的舉動。

  於是乎張南和夏侯尚就都變得無所事事起來,能揉著自己的老寒腿慨歎:“大將軍,還有三公子,你們快些打開局面吧,山中的寒氣太甚了。”

  河東戰場。

  郭援是個極其自負的人,作為鍾繇的外甥他也是士族出身。

  郭援從小就展露出別樣的軍事才能。

  在他的幫助下,高乾在並州站穩了跟腳,還招降了很多外族士兵。此次進攻河東,他麾下五萬大軍中大部分就是外族士兵,以鮮卑和匈奴為主,但也有羯、氐、羌之人。

  這些外族士兵戰力很高,就是喜歡劫掠,有時不太聽從命令。

  郭援不在意這些事,他也不在乎張白騎屠掉東桓。他隻喜歡勝利的感覺,安民之類的事情自有戰後其他官員處理。

  但最近郭援有些不開心,他的五萬大軍在一個小小的縣城前已經猛攻了一個月。

  雖然之前張白騎幫助郭援拿下了東垣,但東垣一線道路崎嶇,不便大軍開拔,郭援便安排張白騎駐扎在東垣為他守住後路,他還是帶著大軍按照計劃走北方絳邑、聞喜一路,從北向南進攻河東治所安逸。

  他卻沒想到大軍在絳邑這裡便被攔了下來,十天都沒有再能挪動一步。

  絳邑曾經是春秋時晉國的首都,但那是數百年前了。現在的絳邑年久失修,城牆不過丈高,城門破敗,人口凋敝,唯有偌大的城郭還在提醒人們這裡以前的榮耀,但巨大的城郭反不利於絳邑城內有限的守軍守城。

  可郭援就是無法攻克絳邑,無論他使用何種攻城方法都無法在絳邑的城牆上站穩腳跟。

  這是因為絳邑縣令賈逵頗有才乾,他組織絳邑本地百姓協助守城,更多次親自在第一線衝殺擊退了郭援的進攻。

  郭援手下多為外族士兵,順風仗還好,最怕的就是攻堅戰。郭援還需要用本部精銳來彈壓這些外族士兵,不願將本部投入無底洞一般的攻城戰中,現在不上不下,真是頗為尷尬。

  郭援麾下謀士祝奧勸道:“將軍連攻十日,既然無法快速拿下絳邑,何不早做圍城的打算?”

  郭援愁道:“我帶領的軍隊不過是偏師,本就不受大將軍的重視,如無法拿到足夠的功績,等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如何比得過韓/猛、張南、呂氏兄弟等大將軍親信?”

  祝奧道:“既如此,想要攻克絳邑便只能智取。”

  郭援稍微振作:“如何智取?”

  祝奧:“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次日清晨,天色露白之時,一騎輕騎從南邊來到絳邑城下。

  “快放我入城!我帶來了太守大人的命令!”

  絳邑城頭始終有民兵在把守,見有信使到達十分的興奮,連忙有人去喊絳邑縣令賈逵上城。自從郭援包圍絳邑,他們已經十幾日沒有收到安邑(河東郡治所)方向的消息了。

  那名騎兵也十分興奮,因為他根本就不是杜畿的信使,而是祝奧安排的死間。

  祝奧頗有才乾,早在年初就派諜間諜入河東偵查,收集了大量河東的情報,還意外得到一些杜畿親筆文書、信件。正是依靠這些文書、信件,他連夜偽造了一篇詔令。詔令要求賈逵想辦法保全絳邑的百姓,投降也無不可,“杜畿”作為河東太守不會因賈逵獻出絳邑而牽連賈逵的家族,相反還會想辦法營救賈逵。

  說實話,這個計策的成功率很高。具祝奧之前獲得的情報,絳邑內百姓數量頗多,士兵卻很少。

  現在郭援連日攻城不克,愈發的焦躁。作為一個名聲在外的暴戾將軍,如果在絳邑耽誤時間太久,一旦城破,必定會屠城。

  祝奧雖然是郭援的謀主,但心底卻不希望發展到屠城的地步。大將軍早晚是要一統天下的,到那時郭援經常屠城的習慣就會成為身上無法洗掉的汙點。他作為郭援的謀主也會受到牽連。

  所以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道義,他是真心希望賈逵就此中計,主動獻出絳邑,他也定會規勸郭援善待絳邑百姓。

  賈逵很快登上絳邑城牆,並沒有立刻讓人放下吊籃,先是看了看那名假信使,問道:“太守的大軍何時能夠到來?”

  假信使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從懷中拿出一份帛書,假裝急道:“自有太守信件在此,快拉我上去,袁軍要來了。”

  賈逵聽了假信使的話還是沒有焦急之意,反倒從懷中拿出一個薄薄的小冊子,自言自語道:“今日是十一月初一,111,現在是卯時一刻,還要在加41,在這。信使你且聽著,天王蓋地虎!”

  假信使一臉懵逼:“什麽虎???”

  賈逵合上小冊子,冷笑道:“你是假的。”

  那假信使還想繼續誆騙:“我從安邑一路趕來,如何說我是假冒?”

  賈逵笑道:“你不懂,回去告訴郭援,絳邑不會投降,讓他死了這條心。”

  假信使還想在說什麽,卻見絳邑城上多有弓兵彎弓搭箭,只能遺憾離去。

  待假信使走了,有絳邑協從守城的父老詢問賈逵:“縣令如何知道信使是假的?”

  賈逵拿出剛才那本小冊子道:“這是我最後一次收到河東太守信件時一齊送來的口令本,稱後面再有信使來送信,必須能接出暗語才是真的。我聽說是京兆太守滿寵的辦法,今日一試果然有效。”

  那父老卻憂心重重:“郭援向來暴戾,援軍卻遲遲不至,一旦破城,我怕他會荼毒百姓啊。”

  賈逵安慰道:“先生勿要著急,司空大人已賜予京兆太守滿寵持節的權利,由他統領河東各路袁軍。滿太守十幾日前就抵達了安邑,這段時間定是在集結兵力,待兵力齊整定會派出援軍來救咱們!”

  ————

  三國小知識:關於祝公道與祝奧,有很多人認為原本歷史上私放賈逵的祝公道就是祝奧,公道是他的字,現在的一些三國遊戲更是直接將祝奧和祝公道做成一個人。但祝奧是郭援的謀主,好不容易幫助郭援拿下絳邑,為什麽又要放走賈逵?所以也有人認為祝公道應該是祝奧的族人,因此姓祝,本書采用這種看法。

  三國志記載,絳邑父老為避免城破後被屠殺,於是隻得向郭援開城投降。但約定不要殺害賈逵。所以說歷史上絳邑投降與賈逵無關,而是絳邑本地的士族投了。

  至於文中祝奧的假信使之計是我編的。

  另外在歷史中,郭援在袁尚的命令下進攻河東郡是202年的事情,書中早了一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