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小糧官》第七十三章 所謂軍師
  王垕根本沒用三天就抵達了小/平津,這得益於府兵所擁有的遠超這個時代軍隊的紀律性,這種紀律是王垕用了大半年時間一點點灌輸給府兵的,它大大的拉近了府兵和那些經年老兵之間的戰力,更給了王垕敢於單獨帶兵的膽量。

  當然,王垕不可能真的自己一個人帶領府兵,還有小鴨夏侯楙和法正這一文一武幫忙,府兵中各級軍官也不是吃白飯的,他不需要事事親力親為。

  不過王垕並沒有帶全部府兵離開孟津。由於之前的戰鬥傷亡很大,王延年和他的軍醫司馬被留下了大半,他們將繼續照看孟津關連日征戰受傷的一千多名傷兵,只有一百名軍醫跟隨王垕上路。

  另外還有一百多名擅長土建的府兵被王垕留下,他們將為孟津關搭建兩座新箭塔。新箭塔將使用竹子作為骨架,輔以澆築水泥,將比普通的木質箭塔堅固數倍。在新箭塔外面,還將懸掛十幾層竹席以減緩石彈的衝擊。

  拋去四百軍醫、一百府兵和之前守城戰受傷的府兵,最終有2500人跟隨王垕抵達了小/平津。

  小/平津關在地形上和孟津關較為相似,同樣背靠邙嶺,面朝大河,是一處極其險要的關隘。

  隻稍事休息了不到半日,王垕便命令府兵同樣在小/平津關左右兩側建立箭塔以增強防禦能力。

  其實小/平津這裡的防禦工事還算完備,之前也有一部駐軍,共有800人,守將是校尉軍職的秦琪。

  不錯,正是過五關斬六將的那個秦琪。

  額.好像是被斬的。

  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秦琪頗有才乾,看上去膀大腰圓的,武藝貌似也很不錯,對偃師折衝府是不錯的戰力補充。

  如此一來,小/平津便有了3300人的兵力。

  王垕站立在小/平津城關之上,等待袁軍的到來。

  這一等就是三日。

  直到三日後,連兩座箭塔都建好了,袁軍分出的五萬兵馬才出現在王垕視線中。這五萬軍隊沒有全部留在小/平津,而是又分出兩萬奔往河陽方向。

  王垕以為袁軍這就要攻城了,但等他們扎好營地又是過了兩日。他心有不解,這波袁軍的戰力有些太拉跨了吧?還是法正為他講解了其中奧秘。

  “將軍,敵軍雖眾,但觀其旗幟都是南部匈奴之兵。南部匈奴降服漢室百年,雖騎兵眾多,但精銳力量較少,大部兵馬都只是奴兵,戰力低下,從孟津繞路來到這裡足足百余裡,奴兵走上五六天已經是快的了。”

  王垕這才恍然大悟,又問道:“那這些匈奴兵何時會來攻城?”

  法正判斷:“至少還要等上兩天。南部匈奴一直居住在並州,因連年天災和鮮卑的崛起才南下至河內,依附於袁紹,想要在河內生存就要聽命袁紹。但於羅夫和劉/豹也不是傻子,定不會全力攻城。”

  聽到劉/豹之名,王垕心頭一動,又問:“南部匈奴族內老幼是不是也在河內?”

  法正點頭:“這是自然,就是不知在敵軍後方哪座城池了。”

  話說曹操數月前收到蔡琰的來信大驚,連忙派遣使者去南部匈奴交涉,準備贖回蔡琰。卻不曾想一連派了三波使者都沒有談攏價格。

  劉/豹這廝見曹操和自己老婆是老朋友,不知出於什麽心理,竟是獅子大開口,稱沒有萬金或者糧食十萬石就不會放蔡琰返回司隸。

  司隸朝廷財政困難的讓曹操都快重新設立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了,哪還有萬金用來贖人,至於糧食更是不可能。

  之所以會這樣,主要原因還是匈奴此時的陣營和歷史上不同。歷史上曹操向劉/豹贖回蔡琰時袁氏已被滅,南部匈奴是依附於曹操的。現在南部匈奴和袁紹站在一邊,自然是怎麽惡心怎麽來了。

  王垕聽到這個消息時猶豫了半天還是告訴了劉竟。

  劉竟也不哭不鬧,但大著肚子想要返回河內去尋蔡琰,張王氏、趙氏好言相勸都沒有辦法。

  最後王垕無奈隻得給曹操出了一個主意。想當初蔡邕也是名滿天下的大儒,他的女兒被擄到匈奴怎麽說也是一件打了中原士族臉的事,可以請求司隸各士族出錢眾籌來贖回蔡琰。

  曹操走南闖北多年卻也沒見過集資,對此事將信將疑。但在袁紹向曹操宣戰前,這個眾籌項目便收集了將近七千金,如果袁紹不來進攻司隸,說不定現在已經湊夠錢了。

  無論是曹操還是荀彧都沒想到在贖人這件事上司隸各士族能這麽配合,甚至因為這件事一些士族的反曹行為都收斂了很多。

  這就屬於意外收獲了。

  又過了兩日,南部匈奴終於將剛收斂的船隻放下河準備渡河來攻城。

  王垕一時振奮。但當敵軍真的攻上來,他又有些泄氣,敵軍的攻勢太弱了,可能連孟津那邊袁軍攻城強度的一半都不到。

  反倒是法正一副老神自在的模樣。

  王垕不禁詢問法正:“孝直,你是不是早就想到會是這樣?”

  法正點頭:“不錯。”

  王垕歎氣道:“小/平津雖然更好防守,但我軍畢竟還是防守的一方,這仗也不知要打到何時。如果確定小/平津問題不大,不如分出一部府兵返回孟津,幫助鎮北護軍。”

  法正忙道:“不可!”

  王垕不明所以:“什麽不可?”

  法正見周圍親兵都離得較遠,低聲道:“將軍,雖然戰局還算能夠僵持,但總歸還是敵眾我寡,我軍一直被動防守也不是辦法,要想辦法退敵。河內袁軍的主力都在孟津,那裡地形狹窄,又在敵軍的跟前,沒有機會有所動作,想要破局就必須離開孟津。正好南部匈奴紀律缺失,我們只要等待天時,必能夠想辦法大破敵軍。只要河內袁軍退去,虎牢關的袁紹五十萬大軍也就是獨木難支了。”

  “啊!”

  王垕這才知道法正非要來小/平津竟是想要反攻。他有心想要反駁,但又一想,眼前這位可是法正啊!
  他故意繃起臉:“孝直又何想法便直說。”

  現在的法正還不是原本歷史上十幾年後那個睚眥必報的法孝直,嫩得多,見王垕面露不快心底一下便緊張起來。

  但法孝直畢竟非常人,很快就調整心態,慢慢道:“還請將軍從現在開始就收集打造船隻,一旦天時所向,我軍便偷偷渡河,尋找機會破敵。”

  王垕還是繃著臉,點頭道:“那好,收集船隻的事情就交給你去辦吧。”

  法正放松下來,領命去了。

  等法正走遠了,王垕才揉著臉緩解緊張的心情,和這種九十幾智力的大拿打交道是在太消耗心神了。

  不過法正的主意雖好,王垕也不會隨便采納,他回到房間,將法正的想法寫成信,派人送回雒陽請示曹操。

  小/平津這邊戰事緩和,孟津關最近幾日也沒有了大的動作。

  那次持續了一日的攻城袁軍損兵超過一萬,如此大的傷亡是袁尚無法接受的。

  袁尚樣貌極其俊美。要知道袁紹本人就是個老帥哥,但連他都驚訝於袁尚越長越帥的趨勢,再加上袁尚生母劉夫人的耳邊風,也難怪袁紹會最喜歡袁尚了。

  其實袁尚本人的才乾相當不錯,可能距離他的樣貌還要差一些,但絕對不多。

  袁尚的一大優點就是信任他人。他年紀也是二十幾歲,自知履歷無法服人,所以最擅長向其他人請教問題。

  去年他坐鎮鄴城,在審配的幫助下為袁紹大軍提供糧草,每日兢兢業業,能力和態度都得到了審配、逢紀等袁氏重臣的認可。

  他還多次去獄中看望田豐,詢問田豐對官渡前線的看法,深知田豐的才能。這次袁紹將田豐派來輔佐他,更是讓他欣喜,任何事都向田豐請教。

  “於羅夫帶南部匈奴抵達小/平津,還分兵去了河陽。田先生,下一步咱們是否恢復對孟津的每日攻城?”

  田豐手中拿著一面羽扇。明明天氣愈發寒冷,他卻還是喜歡手持搖扇,這是他從獄中出來後便養成的新習慣,對外自稱是喜歡清涼的感覺,其實他是想無時無刻提醒自己不要再一頭熱就做出對自己、家人不好的事。

  “刺史,我軍來到孟津後一共攻了多少次?”

  袁尚答道:“22次。”

  田豐搖著羽扇:“可有幾次攻上城牆?”

  袁尚又答:“5次。”

  “為何如此少?”

  “能投入的兵力有限,曹軍防禦完備。”

  田豐點頭,很是滿意:“不錯,孟津險要,一次能夠投入攻城的兵力有限,想要拿下孟津就只能像上次那般以車輪之法反覆攻擊。可是刺史,你做好戰死一半將士的準備了嗎?”

  袁尚沉默不語,他確實無法下定決心才遲遲推遲對孟津攻勢。上次已經是極好的機會,結果被樂進和夏侯楙兩次衝陣搞得軍心士氣大挫,尤其是夏侯楙那次,神秘的會發出巨大聲響的武器,還有能將人斬為兩段的巨大戰刀都給了袁尚極大的震撼。

  田豐歎了口氣:“看來刺史也明白想要攻克孟津的困難。”

  袁尚心有不甘:“還請先生教我如何破敵。”

  田豐點點頭,搖著羽扇道:“攻克孟津不易,想要破敵卻還是有辦法的。”

  ————

  三國小知識:歷史上袁尚並不想大家想象之中那麽拉跨,他可是在黎陽戰役中打的曹操在“獲勝”後向南轉進六十公裡,緊跟著又跑回許都。實際上如果不是袁氏內部內鬥嚴重,袁紹的三個兒子、一個外甥能全心全意對抗曹操的,勝負真的是不一定。而曹操在挑動袁紹兒子們內鬥的情況下,統一北方卻也花費了數年時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