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小糧官》第六十七章 孟津關
  雒陽城牆上,曹操看向北方,那是河內的方向。

  去年官渡之戰前曹操提醒河內太守魏種小心袁紹的偏師。魏種前期做的不錯,成功帶兵擋住幾次袁軍的進攻,但當曹操“陣亡”的消息傳到河內,身為河內太守的魏種竟然放下武器第一個向袁紹投降,整個河內就這樣兵不血刃的加入到袁紹陣營一方。

  魏種沒有種,但曹操心底最深處其實並不怪他。曹操一直以來不重視河內,他的政治中心始終都在許都。河內本地士族本著誰贏幫誰的“優良”習慣,老板都死了,他們投了也算合情合理。

  只是這已經是魏種第二次投降敵人了,之前曹操和呂布作戰時魏種就曾經投降過呂布,氣得曹操大罵:“魏種不逃到南越或是北胡,我就一定不會放過你!”

  但曹操最後還是原諒了他,並將他委任以河內太守的重任。結果魏種再次叛逃,給雒陽朝廷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河內距離河南太近了,中間隻隔了大河。雖有孟津、小/平津等險要之地便於防守,可一旦某一點被敵軍攻破,雒陽就將暴露在敵人的兵鋒之下。

  這也是為何曹操這次沒有帶兵出戰,反而坐鎮雒陽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將在看管漢帝的同時權衡各方局勢,一旦某一方不穩,他將會帶最後的預備部隊前往支援。

  說是預備隊,此時雒陽的正規士兵除了許褚帶領的一百人的曹操宿衛,就只有不滿編的虎豹騎。

  除了這不到千人,雒陽城北軍營內還有從各屯田衛所抽調的一隻三萬人的軍隊。但這隻軍隊全是由沒有打過仗的農民組成,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才能編練成軍。

  三個月內,曹操不會離開雒陽一步。

  除了曹操,郭嘉、荀彧這次也留在了雒陽。

  雒陽朝堂剛剛經歷了一次巨大的人士變動,大量官員離職造成的動蕩還沒有退去,這需要荀彧這個尚書令來協調各方,保證雒陽朝廷的正常運行。

  而郭嘉沒有隨軍則完全是他生了重病,一直惡心、嘔吐、腹痛,還有便血的症狀,經司空府醫者診斷是中了毒。

  曹操和郭嘉推測可能是袁紹軍的密探下毒,就是為了配合這次五路大軍進攻司隸。

  但校室府一番審查,雖也確實挖出了不少各個勢力的密探,可始終無法找到給郭嘉下毒之人。

  這也就是王垕最近和郭嘉交流少,他若是在雒陽早就找到下毒者了。

  給郭嘉下毒之人不是別人,正是他自己。

  五石散全是重金屬礦物,天天吃不中毒才怪。

  不過也正好郭嘉生病,他最近沒有再服用五石散,所以雖然體虛,身體卻一點點的回復了健康。

  郭圖還真的不是想害郭嘉,漢末時期人們對五石散的危害沒有一個概念,再加上大量士族都在服用五石散且沒有中毒,五石散也就這樣流傳開來。

  郭嘉這麽快就中毒只是因為他本就體虛,無法完全代謝五石散之中的毒分。

  如果真是袁紹派出密探下毒,肯定不止讓郭嘉生病這麽簡單。

  實際上袁紹並沒想過迅速擊敗曹操。他一這次進攻司隸看似聲勢浩大,尤其是他的中路軍足足有五十萬大軍,但實際上這五十萬大軍水分十足,除了他本部三萬精銳、呂氏兄弟手中一萬精兵和朱靈麾下原有五千戰兵,其余幾乎都是郡縣兵、士族私兵和民夫。

  反觀在河內的袁尚一路,十萬大軍一多半是真真正正從冀州招募的戰兵,匈奴五萬突騎也能算精銳。再加上袁尚在冀州頗得人心,將冀州治理的不錯,麾下士兵戰力頗高。他又有軍師田豐的幫助,拿下雒陽的概率可以說是袁紹這次五路大軍中機會最大的一路。

  這也是袁紹在為袁尚鋪路,他希望自己最看重的兒子能夠拿下雒陽,帶著這個功勞從他手中接過繼承人的寶座。到那時就算倔強如袁譚也不會有什麽意見了吧。

  當然,即便袁尚能攻克雒陽,曹操也可以逃亡長安,短時間內還有一戰之力。

  但袁紹相信真到了那時,他距離完成一統天下的偉業也就不遠了。

  曹操與袁紹,這一對相愛相殺多年的好友,代表漢末兩大勢力,在官渡之戰僅僅過去一年後新的冬天又掀起新一輪的戰鬥。

  當王垕帶兵抵達孟津時,樂進的遊擊營和史渙的中領軍早就在這裡布防多日。

  袁尚也每日派兵渡過大河攻擊孟津,雙方死傷都不多,戰鬥還處於前期的試探階段。

  孟津在此時也被稱作孟津關,其地勢北瀕黃河,南依邙嶺,有山河作托,關隘便於堅守,形成了以關製河、以河衛關的局勢,險要異常,易守難攻。

  王垕站在孟津關關牆上,將關下地勢一覽無余。

  孟津關的關牆不高,兩米多一點,也就是搭個梯子或者人疊人就能爬上來的高度。但孟津關並不是依靠關牆防守,而是身前的大河與身後的邙嶺。孟津關就建在邙嶺與大河河灘之間的灘塗地上,地形狹窄,無法建立營地。因而袁尚的營地都建在了大河對面,想要進攻孟津關首先就要渡河。而曹仁在邙嶺上建立了六個砲車陣地,一旦袁軍渡河,六個砲車陣地就會發出巨石,雖然命中率十分“感人”,但也能極大的威懾到敵軍,遲滯他們渡河的速度。

  就算袁軍渡過大河也將受到曹軍全方面立體的箭雨攻擊。因為曹仁還在孟津關兩設立了兩個箭樓,每個箭樓可容納弓兵三十人,更有兩個司馬的精銳弓兵隨時準備輪換,可以保證一場戰鬥下來時刻都有箭雨籠罩在袁軍的頭頂之上。

  且孟津關前一直到河岸的地方是一個很大的斜坡,袁軍只能仰攻。孟津關關牆前面的灘塗地又十分狹窄,大部隊根本無法展開,袁軍每次只能出動兩千多人渡河攻城。

  這點人數在孟津關的立體打擊下堅持不了多久便只能後退。

  另外孟津關身後的邙嶺上還有數個望台,可以時時清楚的觀察到對岸袁尚軍的一舉一動,及時發出警告。

  王垕很滿意孟津關的設置,如此險要的關隘太能給人安全感了。

  就在王垕感慨的時候,一陣鼓聲響起,袁軍出動了。

  但和前幾日不同,這一次袁軍的動靜有點大。

  只見大河對岸,也不知多少袁軍動員起來,數百艘新打造的渡船一齊下水,一時間視線之內大河上竟全是袁軍的船隻。

  由於袁軍船隻太過密集,邙嶺上砲車發出的發石很快便擊中了一條小船,船隻傾覆,船上幾十名袁軍也落入大河之中。

  孟津關上一陣歡呼,但很快,更多的敵人下水,那些落入水中的士兵除了一些運氣不好者也大多被周圍船隻救了上來。

  袁軍這一波動靜太大了,曹軍上下無不驚愕。

  “情況怎麽樣?”

  曹仁滿身披掛一步步走上關牆,一名一直負責值守的校尉向他匯報了情況。

  在曹仁身後,還有個子矮小的一臉傷疤的樂進和身材高大的史渙隨行。

  兩人微微/衝王垕點頭就算行過禮,曹仁聽完了匯報,皺著眉走到王垕身邊。

  “王將軍,敵人一反常態大肆進攻,你怎麽看?”

  王垕現在的職務是輔國將軍,這個職位在孟津關排在曹仁的鎮北護軍、樂進的遊擊將軍和史渙的中領軍之後。但如果算上他司空府司直的職務,他的排名又變為僅次於曹仁,這也是為什麽曹仁首先征詢他的意見。

  王垕這半年跟隨沮授、張遼也多少學了些兵法,知道軍事策劃是講究按部就班,袁軍這種態勢必然異常。

  “護軍大人,我觀敵軍這次出擊至少有兩萬之眾,但孟津關前根本無法展開如此多的軍隊,所以敵人的圖謀或許不再關隘這裡。”

  曹仁點頭:“我也是這麽想的。文謙,公劉。”

  樂進、史渙站出來:“屬下在。”

  曹仁下令:“文謙、公劉各自帶一部人馬巡視大河上下遊,至少要巡視五十裡才能回來。”

  樂進、史渙領命離去。不多時,孟津關後便有大股部隊離開,分做兩路前往上下遊巡視,防止敵人從其他地點度過大河。

  王垕不禁憂心道:“這會不會是敵人的調兵之舉?”

  曹仁笑道:“哈哈哈,輔國將軍多慮了。整個大河都依邙嶺而行,除了少數地點,敵人即便度過大河也無法展開陣地。我又早在大河沿岸設立哨塔,每五裡就有一座,足以發現敵人的異動。袁軍若想渡河,只有兩個去處,咱們腳下的孟津和上遊百裡之外小/平津。”

  王垕這才微微放心,但又心中一動:“既如此,敵人為何要消耗如此多的人力?”

  ————

  三國小知識:
  1、隨著黃河水文變化,尤其是黃河的水流量大減,現在孟津關已經不見了。

  2、砲車也就是投石車了,中國戰爭史上投石車首次大規模使用,應當是李信攻楚(飛將軍李廣的遠祖,也就是王者榮耀中會變身的那個帥哥),楚軍秘密準備了大批投石車,當秦軍渡河時突然同時發射,無數尖利的石塊烏雲般砸向秦軍,二十萬秦軍全面潰敗。

  3、東漢時黃河的水流量遠超後世,那時黃河沿著邙嶺而行,因而黃河南岸能夠渡河的地點不多。到了後世,由於黃河水位減少,黃河也就不再是一個險要的大河,孟津關等依山旁水的險要關隘也就失去了作用,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