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小糧官》第二百一十四章 曲終人散(下)
  十幾日後,王垕終於見到了審配。他還記得當初答應許攸的事情,審配殺了許攸的兒子,他要為許攸報仇。

  也許許攸的兒子確實罪大惡極,但這與王垕有何乾系?
  許攸在王垕剛穿越最迷茫的時候點醒了他,給了他一個生存下去的目標。在許攸死前,王垕答應要為他報仇,他就必須這麽做。

  牢車裡的審配早已沒有了往日的神采,他看到一個年輕人向他走來。這人可能還不到三十歲卻穿著一身三公才能穿的官袍。

  “你是何人?”

  “潁川王垕。”

  審配不由得多看了王垕幾眼:“原來你就是王垕。你不用多費口舌,我是不會投降的。”

  王垕語氣平和:“我從未想過你會投降,也不想你投降,我是來報仇的。”

  審配奇道:“我與你有何仇恨?”

  王垕經拔出佩劍,一劍捅入審配的胸腹之中:“許攸托我來向你尋仇。”

  審配強忍疼痛,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然後他咧嘴笑了。

  “許攸的兒子該死,殺他,我不後悔。”

  然後審配閉上了眼睛。這些天他一直糾結自己沒能幫助袁尚戰勝曹軍,甚至產生了一定的自我否定。尋仇的王垕反讓他又想起自己人生中曾經做過的事情。

  “原來我也曾做過這麽多正確的事情,既如此這個人生應該是沒有遺憾了吧。”

  審配死的很安詳,王垕卻沒有這麽輕松。復仇成功的感覺並不好受,隻讓人覺得無比的空虛。

  幸好還有很多事等著王垕去做,光是收復冀州後混亂的行政的工作就讓王垕忙的不可開交,而北方傳來的新消息也讓他不得不立刻從無聊的空虛之中解脫。

  袁尚逃到幽州和袁熙結盟,他們自知不可能是曹操的對手,便想要引外力來對抗雒陽朝廷,這個外力就是東胡。

  但鮮於輔和田予見曹操勢大,雒陽朝廷又是正統,見袁氏兄弟竟然想要求助外族,他們的民族情誼讓他們不能這麽去做,便打算暗中聯絡雒陽歸附,卻被袁氏兄弟二人看破。

  袁尚、袁熙帶兵攻入北平,鮮於輔被殺,田予逃亡。

  最後的阻力消失,袁氏兄弟聯絡東胡南下。兩兄弟自以為能控制東胡,利用這些北方的蠻族來謀取自己的利益,卻不知這是在引狼入室。剛一進入幽州,東胡王步度根就下令不再聽從袁氏兄弟的命令,肆意攻伐城池,荼毒大漢百姓。

  面對外族入侵的危局,曹操怎麽可能忍耐。

  曹操趁劉備進入戰略穩定階段,發兵北伐。不過在北伐前還是要做好南方的穩定工作。曹操以曹仁為安南將軍守南陽,司馬懿為征西將軍守漢中,夏侯惇為鎮東將軍駐守徐州。

  漢,建安十五年,秋,曹操親代十五萬大軍北伐,鎮南將軍王垕隨行。征西將軍夏侯淵從代郡出兵以為側翼。

  東胡大軍起初沒有正視曹軍,隻覺得自己騎兵多,就算打不過曹軍也能順利撤退。

  但曹軍又使出飛艇空投的戰術,王垕帶三千精銳乘飛艇來到東胡大軍身後,提前封鎖了東胡軍的退路。

  曹軍與巨鹿打敗東胡,斬敵超五萬。東胡大軍四散而逃。

  此時南方劉備剛剛收拾逃跑到交州的孫氏余黨,在北方和朝廷之間的邊境摩擦增多,疑似要發兵北上。雒陽朝中也由於曹操幾個月沒有鎮守而有些異動,再加上後勤補給逐漸吃力,陳群、徐庶等人規勸曹操應該返回雒陽主持大局。

  但王垕認為應該繼續追擊,必須一次將東胡打得再不敢南下,順便收拾盤踞在幽州的袁尚、袁熙。

  曹操深以為然,。

  有右北平隱士田疇,知曉天文地理,早年劉虞都曾想征辟他,但卻被拒絕。田疇見東胡人在幽州殘殺百姓,心中不平,便主動來投奔曹操。其人知曉幽州地理,對不熟悉地形的曹軍幫助極大。

  在田疇的幫助下,曹軍順利北上,一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袁尚、袁熙不敵曹軍,竟北逃投奔東胡。

  曹軍繼續追擊袁尚、袁熙,意外在白狼山與東胡軍剩余主力相遇。

  曹操授予張遼、徐晃、樂進指揮全部騎兵的權利,又讓王垕指揮炮兵掩護己方騎兵。

  東胡軍在巨鹿已經被曹軍打怕了,大炮一響就發生了混亂。曹軍騎兵趁機掩殺百裡,再次斬殺東胡萬人,袁尚、袁熙再次逃跑,一路向東跑到了遼東投奔公孫度。

  曹軍大勝,曹操本想回軍,但王垕又稱應該繼續追擊。

  曹操不解:“我軍出戰至今已經完成全部目標,為何還要繼續追擊。”

  王垕笑道:“咱們是追擊東胡殘部,但目標可不止東胡。”

  曹操看了眼地圖,只見幽州東部那個孤懸於外的半島似乎還沒有收回朝廷管轄。

  “厚土覺得誰最適合執行這個任務。要知道這可是在化外之地與敵人周旋,且朝廷提供不了多少幫助。”

  那麽王垕會推薦誰呢?當然是他的開門大弟子,洪烈。

  曹操任命洪烈為護烏桓校尉,領兵三千,向東北方向追擊。而曹操和王垕則帶著大軍返回司隸,繼續和遍布大漢各處的士族“愉快的遊戲”。

  卻說洪烈領兵追擊東胡殘部。說是追擊去,其實就是在敵後搞破壞,不讓元氣大傷的東胡能夠恢復。

  洪烈此舉果真如曹操、王垕預料的一般嚇傻了一個人。

  遼東太守公孫度以為洪烈在東胡地盤大殺特殺是在殺雞儆猴。

  嗯,他就是那隻猴。

  公孫度連忙上表請求歸附,按照規矩送了三個兒子到雒陽。

  曹操欣然同意了公孫度的請降,他的目光已經看向了南方。

  劉備也確實是個雄主,多年來屢戰屢敗卻從不放棄,最終天下二分而得其一。只是劉備多年流浪,隨著地盤的不斷擴大,他的短板也終於暴露出來——不會用人。

  劉備不會用人?關羽、張飛這麽厲害也叫不會用人。

  確實如此。

  至少劉備不懂派系是需要平衡的。

  劉備過於重用荊州派的士人,這使得盤踞在西川的東州派、益州派以及剛投降過來的江東派都十分不滿。

  其中江東派剛投降過來總體還算老實,而作為大後方西川的東州派和益州派士族已經開始搞事。唯有劉備自己卻不知道這一點,這讓劉備勢力內部已經埋下了隱患。

  漢,建安十六年春,劉備撕毀和曹操之間的盟約,發兵三路北伐,西線張飛領兵攻漢中,中路關羽領兵攻南陽,劉備親帶大軍出壽春攻徐州。

  由於之前曹操已經對三路放線都做過一定的部署,此次他並沒有親代大軍前去應戰。

  果然,三路兵線都順利抵禦住劉備的進攻,劉備戰敗。

  返回建業的劉備倍感失落,這時賈詡聯合東州派、益州派和江東派以劉協得位不正為由勸劉備繼位大統,以龐統、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嚴厲反對。

  劉備有些動心,寫信給關羽、張飛詢問兩兄弟的意見。

  關羽回信道:“現漢室威名尚在,兄長不可急躁。曹操在北方施行暴/政,他日必遭反噬。兄長可多接收北方流落到士族,收攏人心,待北方有變,在多路出擊,必能一戰而克。”

  看完關羽的回信劉備心中有譜,他又拿起張飛的信,只見上面只寫了幾個字:“俺也一樣。”

  劉備苦笑不止。

  就這樣,天下再次安定下來,曹操和劉備,一北一南,分裂了多年的大漢終於匯聚在兩個最強者的麾下,他們都在暗中繼續實力,等待一統天下的機會。

  建安二十二年,王垕來到漢末的的第十七年年。在他的施政下,大漢終於一點點恢復了人哭。

  這些年,來他將優秀的種田技術擴散到中原大地,養活了無數人。

  他努力突進技術發展,建立的新學院規模已達原來太學最頂峰時的規模。

  他主導的教育普及工作更是讓大漢北方的識字率大增,這些“讀書人”使得朝廷推行政令的速度大增,更讓朝廷官員的水平提高了不止一籌。

  而王垕也從這些人中發現了不少好苗子,其中的佼佼者,是住在南陽的鄧艾。

  看到鄧艾的時候王垕險些動了再次收徒的意願,但他還是忍住這個想法,只在平時多關注這個孩子。

  他不想收徒,有人卻將孩子送到他的家中。司馬懿希望王垕能教導他的長子和次子,也就是司馬師和司馬昭。

  第一次王垕拒絕了。不過當曹丕也將長子曹睿送到王垕面前的時候,他猶豫了。

  這裡的曹睿可不是歷史上甄氏所生的那個“曹睿”。本位面曹睿的母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小民之女,年紀也較歷史上的曹睿大了幾歲。

  看著這些孩子,王垕突然有一種見證歷史的感覺,直到此刻,他才有了一種改變歷史的自覺。

  王垕對外宣布將再次收徒十人,整個雒陽,不對是整個大漢都為之震動。無數人將孩子送到雒陽,送到王垕面前只為了讓王垕看上一眼。

  除了內定的司馬師、司馬昭、曹睿,還有一些孩子幸運的成為王垕的徒弟,其中就包括那個學習很努力但略微有點口吃的鄧艾。

  不過這還不是在建安二十二年最大的一件事。

  建安二十二年,天下大疫。

  從幽州到交州,從東海到西海,無形的枷鎖籠罩在這片大地上。

  歷史上的這一年,建安七子死了六人,孔融早在208年就已經去世;歷史上的這一年,兗州刺史,司馬懿的大哥司馬朗去世;歷史上的這一年,樂進感染瘟疫,僥幸未死,卻因長時間的病痛死在了轉年。

  那是本來的歷史,在本位面,瘟疫雖依然到來,卻在王垕多年的布防之下僅用了小半年功夫就被控制住。建安七子不用死了,司馬朗也不用死了,樂進近幾年身體雖然一般,但也不用死了。

  受這次瘟疫的影響,南方蟄伏多年的劉備勢力遭受重大打擊,好不容易和北方拉近的一點實力也被磨平。

  又過了三年,漢,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

  十年生死兩茫茫,二十年生死四茫茫,在王垕穿越的第二十年秋,由於王垕的努力,北方、中原大豐收,百姓安居樂業,北方初定
  在一片欣慰中,漢臣曹操病逝,比原本位面多活了六個月。

  一個月後,大漢太尉,領尚書令,萬歲亭侯荀彧病逝,追隨曹操而去。

  曹丕繼任漢中王的第二日就天下各地冒出大量祥瑞,意思不用言明。

  曹丕詢問王垕的意見決定忍耐到第二年。

  公元221年正月,曹魏正式接受漢帝劉協的禪讓,國號依然為漢,改元黃初,定都雒陽,史稱新漢。

  消息傳到南方,劉備立刻在建業稱帝,史稱炎漢,同年準備北伐。

  西線還是張飛對夏侯淵。但中路關羽年老,荊州派推選皇長子劉封為荊州都督,劉備雖然不喜歡這個不是親生的兒子,但荊州派勢力最大只能同意。

  東線還是劉備自己帶主力出徐州攻打兗州和青州,龐統、陸遜均跟在劉備身邊,但賈詡以年老為由留在了建業。

  賈詡是有目的的。他自認為看穿了劉備不想劉封作為繼承人的意圖,鼓動劉備帶劉禪一同北伐。

  劉備欣然同意。

  由於司馬懿被調往雒陽擔任重職,夏侯淵早年三年前就接替他成為西線總指揮。但夏侯惇突然病倒,王垕只能再次派司馬懿前往徐州主持軍務。

  司馬懿臨行前和王垕討論作戰方案,定下先防守再伺機反擊的戰略方案。

  在激烈的戰鬥之後,三條戰線同時取得一定的戰果,但對炎漢來說不算傷筋動骨。唯有東線,劉備次子劉禪在朱然的慫恿下冒進,被司馬懿抓住機會,斬獲萬余。

  劉備大怒,想要在陣前斬殺劉禪,被龐統、陸遜死死勸住。

  回軍後劉備病重,立劉封為太子,劉禪為東海王,遺命讓劉封死後由劉禪接替他的位置。

  三天后,劉備病逝。

  就在賈詡遺憾劉禪不爭氣的時候,一杯毒酒送到了他的面前。原來劉備早就發現他的動作,他不會留賈詡再禍害他的孩子。

  黃初四年,曹丕以曹仁為大將軍從南陽攻荊州,夏侯淵為驃騎大將軍攻益州曹洪為車騎大將軍攻擊江東。

  夏侯淵運氣不錯,順利拿下益州,但攻克成都的第二日就突發急病中風。曹丕只能緊急派曹真為鎮西大將軍替換夏侯淵。

  但中路軍的曹仁敗給了關羽。東線的曹洪在石亭對戰劉封親征,但在徐州士族廢物群的掣肘之下大敗,死傷十萬。

  曹丕只能下罪己詔,從此更加看輕世家弟子,連續數年掀起各種針對士族的大獄。這段時間王垕專注教育和種田,司馬懿為了權柄和士族身份做出切割。

  黃初九年,本應早就死了的曹丕還在活蹦亂跳,他再一次開啟統一全國的戰役。

  由於曹仁也在去年病逝,曹洪也已經年老。這次王垕親自進攻荊州。司馬懿則輔佐曹休進攻江東,益州則還是曹真。

  炎漢一方,荊州派龐統已死,其他荊州派中堅人物最近一兩年病死戰死也很多,朝中江東派開始佔據上風,荊州派擁立劉封長子劉林,江東派繼續擁立劉禪。

  劉封本人雖然是荊州派捧起,但必須勢力強大的江東派,通過封劉禪為皇太弟換取江東派支持。

  可惜此時炎漢的實力距離新漢差了不止一籌,王垕順利攻下襄陽。

  大軍順江而下,兵圍建業。

  當此時刻,劉封卻突然病逝,劉禪繼位,同月殺死劉封長子劉林。炎漢朝中對劉禪不滿者十之八九,江東派也覺得劉禪不值得繼續輔佐。

  於是僅一個月,建業城破,大漢終於重新一統。

  有過了十幾年,曹丕已經歸天,曹睿繼位。

  六十多歲的王垕最大的愛好還是種田。

  司馬懿心中再也沒有生出多余的野心,一聲都被王垕和他的門人弟子死死壓製,其中甚至還包括他的長子司馬師和次子司馬昭。

  曹睿的身體很健康,他在按照王垕的施政方略來治理國家,大漢即將迎來一個新的高峰。

  王垕不敢放松,他隱約記得原來的位面幾十年後的發生的事情。他決定“寫”幾本書籍,將思想留下,只要思想不偏,中原大地就不會淪陷。但那可能是另一個故事了。

  哦,對了,還有點事。

  王垕在六十歲大壽的時候時隔多年終於有寫了首詩詞,其中最後兩句最為天下文人喜愛。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全書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