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小糧官》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年又三年
  劉康的“落錘計”打了張岩和普六茹渾一個措手不及,可兩人又實在沒有理由再反對這次的交易。

  張岩明面上只是一個才提拔不久的副領隊,總和領隊作對肯定沒有好下場。

  普六茹渾稍好,他是郭圖派出的密探,伊春、高崇也有所猜測,但畢竟沒有挑明身份。他若是反對交易,一是於理不合,再有高崇作為高乾的代言人也不會同意。

  兩人均是有些泄氣,卻又不好表現出來。

  劉康命令四海商會的副會長負責處理後續交易事宜,他則離開去參加什麽期中考試了。

  完成一筆大生意,伊春、高崇自然是興致高漲,張岩和普六茹渾隻得強作歡顏。只是當伊春在完成交易後宣布明日即將返回並州後,兩人就更加於鬱悶了。

  四海商會的副會長提議為了慶祝這次交易的順利,再擺宴會。

  張岩和普六茹渾知道,這是自己最後的機會。

  夜幕降臨,普六茹渾晃晃悠悠的走回房間。

  他喝醉了。

  普六茹渾是一個鮮卑人,酒量向來強大,但他還是醉了,真真正正的醉了。伊春、高崇和他相識十年,張岩也是心思縝密之人,若是不真的喝醉定不能瞞過他們。

  不錯,他還想去聯系那些失散的密探,就在喝醉之後。

  “老普,我來送你。”

  張岩從身後追了過來,扶住隨時可能摔倒的普六茹渾,“你這個樣子就不要勉強了,我送你回去。”

  普六茹渾心中暗罵,酒勁上頭,竟是一把將張岩推開:“休要管我。”

  張岩也不生氣:“好吧,好吧,你自己回去小心,天氣還涼,莫要受了風寒。”

  普六茹渾不知張岩是國安司的密探,一時心中竟還有幾絲感動,隨便揮揮手就算行禮,頭也不回的進入房間。

  此時他已是腦子一團漿糊,但還是強忍不適將耳朵貼在門上,直到聽得張岩的腳步聲消失才放下心來,卻又因心神一時失守而失去力量,癱軟在地上。

  過了好一會,普六茹渾才掙扎的站起身,抱過恭桶,探出手指深摳自己的喉嚨,滿肚子的酒水奔湧而出,難聞的氣味蔓延在屋內。

  普六茹渾全身脫力,再次癱軟在地上,但他的精神卻好了幾分。

  他再次掙扎的站起身,拿起水壺灌了一肚子涼水,緊跟著再次用手指催吐,將混合著酒氣的涼水吐出。

  這次他覺得清醒多了。

  隨便看了一眼天色,應該才道酉時,還未宵禁,普六茹渾小心打開房門,見眾人都還在前院大廳宴飲,小心的走出房間,轉身輕聲掩門,找到最近的一個側門,走出四海商會,找準方向,大步離去。

  不知是不是天色漸晚,路邊的小攤販少了許多。普六茹渾沒有太過在意,他需要趕緊找到失聯的密探並在宵禁前返回,時間不多了。

  張岩在哪裡?
  他就在普六茹渾的房子後面,之前他送普六茹渾回房間卻並未真的離去。

  但普六茹渾都離開了,他為何還在這裡?
  原因很簡單,他被人控制住了。

  他剛一轉到普六茹渾的房子後面就被四五個黑衣人拿著刀圍了起來。

  張岩一開始還以為是黑吃黑,猜測是不是普六茹渾早就發現他的身份。但很隨著幾名黑衣人拿出了一個火焰標志的勳章,張岩才知道事情沒有這麽簡單。

  大漢屬火德,國安司內部統一標識就是火焰的符號。這幾人竟是國安司的自己人?
  張岩不敢出聲,直到普六茹渾離開四海商會,他才忍不住發問:“你們是哪個組的?知不知道你們在壞郭大人的大事?”

  幾個黑衣人相互對視,最後竟是身材最為矮小一人開口道:“我們就是郭先生派來阻止你的。”

  張岩聽聞身體一震,不可置信的問道:“夷州王?”

  矮個黑衣人一把扯掉蒙著臉的黑布,正是劉康。

  劉康歎道:“孤白天都這麽努力的向你使眼色了,你怎麽還是不明白?”

  張岩糊塗了:“這…上級給我的命令就是要在雒陽抓住普六茹渾。”

  劉康微微歎了口氣,說出一個更加令張岩震驚的消息:“你的上級劉雙是一個雙面密探,他除了是國安司的高級官員,本身也是郭圖的眼線。”

  張岩大驚:“那我豈不從一開始就暴露了?”

  劉康為他解釋:“萬幸,劉雙為了利益在隱瞞你的存在,郭圖想要知道你的情報,但劉雙並未出售。”

  張岩這才長舒了口氣,又道:“為何劉雙要抓住普六茹渾?為何郭先生又要終止這個計劃?”

  劉康繼續解釋:“劉雙對自己的暴露有所察覺,想要通過抓捕普六茹渾來獲得漢中王乃至父皇的嘉獎,以此來洗脫他叛國的罪行。至於我們為什麽不去抓普六茹渾,這是因為我們在去歲年末的大抓捕中將郭圖派出的密探一網打盡,現在外面所謂的幾名流落在雒陽的袁紹方密探,都是被我們策反的自己人,他們提供給普六茹渾的情報將是我們精心編織的謊言。”

  張岩這才明白,但旋即急道:“我這臥底工作還要維持到何時啊?”

  劉康拿出一份手書遞給張岩:“這是郭先生給你下達的命令。”

  張岩微微一怔,接過手書,仔細閱讀了三遍,愁道:“怎麽還讓我臥底三年,我是建安六年冬天加入的伊春商隊,一開始告訴我只需要等三年,結果三年又三年,到今年已是過了六年,難不成真要等我混成商隊首領才行嗎?”

  劉康笑道:“你若真能混成首領,待朝廷勝利,難道你還怕自己沒有功勞嗎?”

  張岩無奈:“大王說的對,但請您轉告郭先生,我已六年沒有見過家人,真的希望這是最後一個三年。”

  劉康微微仰起頭:“孤是大漢的王,難道還會騙你嗎?”

  張岩勉強點頭:“既如此我先回去了,兩個副首領同時消失會讓人生疑的。”

  劉康應許:“一切為了複興大漢。”

  張岩立刻重複:“一起為了複興大漢。”

  直到張岩離開,其他幾名國安司的密探才都取下蒙著臉的黑布,之前那名貪財的廣陽門城門吏赫然也在其中。

  “城門吏”道:“大王,此人心思已亂,若是還讓他留在敵後,恐會壞事。”

  劉康搖頭:“無妨,當年張岩為了攔功故意不讓其他兩人留在商隊,郭先生和師父早就想到現在這種情況。”

  說道“師父”兩字的時候劉康表情古怪,低聲歎道:“今天下午考試又沒及格,待會回宮母后又要斥責孤了。”

  涉及皇室秘聞,幾名密探的職業素養拉滿,倒是沒有笑出聲,只是覺得心情愉悅了很多。

  劉康也知自己語失,連忙通過問話掩飾尷尬:“對了,師父說晚間要出城去白馬寺與高僧支婁迦讖談論佛法,你們幾個帶人將孤白日間購下的金縷罽抽出一半送到白馬寺,師父自有處斷。剩余的金縷罽以孤的名義分給雒陽各高管,記得給漢中王最好最大的十張。”

  “城門吏”不禁問道:“大王,您將金縷罽都分給眾臣了,下月陛下壽誕要送什麽?”

  劉康仰頭道:“這有何難。那飛天神女一爐就製作了七七四十九件,這才送出去七件。我再送給父皇七件,剩余三十五件還能湊齊五套,足夠再坑五個傻子。”

  眾密探均低頭不語。

  兒子說老子是傻子,他們也沒法說話啊。

  “唉…”

  劉康又歎了口氣,“我最近執行了如此多的任務,很出色了,可怎麽一到考試就是不能及格呢?算了,反正師父說了,數學不會就是不會,這種事看天分的。”

  就在劉康慨歎生活不易,在學問一道沒有才能的時候,王垕卻在稱讚他這個“最不成器”的弟子。

  “大師,我有親傳弟子四人,假子一人,親子一人,記名弟子更有數十之多。除親傳弟子之一的薑維年紀太小,其余三名親傳弟子都已得到我學問的真意,就算是我的假子劉江也在兵法一道上頗有見識。但他們都是我精心培養之後才擁有現在的能力,如何才能讓學問傳播的更廣,讓更多人獲得學習的機會呢?”

  和王垕交談之人是一個老僧。和後世的常見僧人不同,漢末的僧人還沒有如此多的清規戒律。這位老僧更是因為出身月支,身上的毛發濃密,明明已經年過古稀,但一頭濃密的長發卻隻剛白了一半,在頭頂盤了一個常見的士人發髻。他穿著一身素色的長袍,看上去反倒更像是後世的道人。

  這名老僧叫支婁迦讖,他於桓帝末年來到大漢,一直在白馬寺中居住,期間翻譯了大量佛經。董卓亂政期間,袁紹為了圍城將雒陽周邊所有民居全部推平,白馬寺也在其中。支婁迦讖躲避到鄉間,直到十年後曹操帶漢帝返回雒陽他才重新出山,找尚書令荀彧幫助重建了白馬寺。

  支婁迦讖是個充滿智慧的人,聽了王垕的問題莞爾笑道:“尚書仆射不要說笑,您推廣的普及教育已為大漢朝廷提供了大量人才,又何必來找我求方法呢?”

  ————

  三國小知識:
  佛教於東漢傳入我國,我國的第一座寺廟就是白馬寺。而支婁迦讖則是佛教在中國傳播前期非常重要的一個人,東漢桓帝末年到雒陽,於漢靈帝時翻譯《道行般若經》、《兜沙經》等,是最早將大乘佛教傳入中國的西域高僧。他在董卓入雒陽之後就消失於歷史之中,文中屬於“創作”。《三國演義》中出現的普淨和尚純屬創作,不太可能是真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