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小糧官》第一百七十二章 佛道
  王垕也笑了起來。支婁迦讖說的不錯,他推行的普及基礎教育的工作已經取得極大的成果。

  去年年末朝廷再興科舉,錄取的三百多名進士中來自各地士族的學子依然能佔據半數,但通過第一級會試的舉人超八成來自司隸、涼州各地的縣學應屆畢業生。

  這些只有十六七歲的孩子在飽和式試卷學習法的壓榨下一個個都成為遠近聞名的“做題家”,他們甚至在離開考場後還認為朝廷的會試考試太過簡單,遠不如尚書仆射王垕每個學期出的期末考試試卷要難…

  當然,由於年齡和閱歷等原因,這些年輕的孩子大部分都沒有通過第二輪的舉試,真的能以十六七的年紀獲得進士稱號的人就更少,只有七人。

  但不要忘了,這些可只是十六七歲的孩子。上一屆唯一一個十六歲的進士是人稱天才的盧毓。他可是大儒盧植的幼子,輩分上和袁紹、劉備、公孫瓚是同一級的,又有涿郡盧氏傾力培養才能以十六歲的年紀高中進士。

  而這屆科舉得到進士稱號的七個孩子全都出自連寒門都不算的普通人家。可想而知,若是再過幾年,等那幾百名孩子在太學、新學院學習幾年又該是多麽強大的一股力量。

  甚至想的更多一些,等再過幾年,各地縣學培養出更多的學子,那時的士族又該何去何從?

  於是在去歲秋季科舉之後的冬天便發生了那場令天下人震驚的刺殺。作為大漢第三屆科舉考試主考官的禮部侍郎徐宣被人在雒陽郊外截殺,頭顱還被砍下放在朱雀大道上。

  但這也就是士族力量最後的反擊了,大勢滾滾而來,全天下的士族都知道雒陽朝廷用人不拘一格,那些失意的小士族、寒門自然會更加心向雒陽朝廷,而把持各州實權的士族大家則會更加團結在他們所篩選出的“主公”身邊。

  如此說來王垕還真有幾分看似是在消遣支婁迦讖,但他此言卻是有原因的。

  漢朝的識字率極低,即便王垕在司隸、涼州推行了四年多的普及教育,在最近一次的普查中司隸百姓的識字率也就才剛剛突破百分之二,涼州肯定更低,大量的百姓還是所謂的“愚民”。

  這些“愚民”相信天命,相信蒼天、黃天,相信一切和鬼神有關的鬼話。

  而王垕還不小心放出了一個“怪物”——擁有全套完整的神仙體系,擁有具體膜拜對象的全新道教。

  張魯來到雒陽後並不是每天混吃等死,而是在積極的推廣道教。他在太室山上興建了一座道觀,取名宗聖觀,在觀內供奉三清。但除了三清,張魯還在主殿周圍供奉了很多王垕當年隨口胡嗨的神仙進去。

  比如有一座陳塘殿,供奉張魯特別喜歡的李靖和哪吒。還比如一座三霄殿,供奉雲霄、瓊霄、碧霄三位仙子。至於其他什麽財神殿、紫薇殿、後土娘娘殿等等亂七八糟的宮殿更是數也數不清。

  起初張魯找新學院幫助設計出宗聖觀圖紙的時候王垕還認為他這是在胡搞,如此大規模的宗教宮殿群沒有個幾十年怎麽可能建成。

  現實很打臉,王垕低估了這個時代百姓對宗教的狂熱,更低估他口嗨出來秘聞(洪荒)的傳播能力。才幾年功夫,他在坊間看到個各種版本的洪荒記錄就多達十幾種,甚至還看到了三霄娘娘和老流氓劉邦的同人本。

  王垕仔細辨認行文習慣,覺得這個同人本很可能是曹操寫的…

  在這些秘聞的推動下,道教以爆炸性的速度傳播,張魯麾下的信徒數量也越來越多,大量信徒根本不要任何工錢,甚至出錢也要幫助建造宗聖觀。再加上新學院關於建築學的各種研究,雒陽纒水畔不斷產出的青磚和水泥,短短四年時間,規劃建造共有一百零八座大殿的宗聖觀提前造完了。

  宗聖觀開觀典禮那天張魯還邀請了王垕。他拉著王垕的手淚如雨下,聲色並茂稱:“若是沒有尚書仆射,我們的道派怎會有今日的盛況。我近日受三清感召,知道天下當有真人出世,今日見到您才知真人就在我身邊啊。我欲以正一太清昭化廣德真君的名義加您為我教第二位真人。”

  辛虧王垕嚴厲的拒絕:“封真人這種事是只有皇帝陛下才有的權利,張真人難道比陛下還要高嗎?”

  被宗教狂熱擠佔的政治自覺立刻重新回到張魯腦子裡,他登時知道自己犯了大忌,連忙說剛剛只是一個設想,並不是認真的,還說他日一定要入宮為劉協講道,如此才勉強度過了這次危機。

  最終宗聖觀的開觀儀式在一片祥和之中落幕。

  可王垕回到家中卻是一夜未睡。當初他看到宗聖觀的建造能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還能消耗大量水泥廠和磚窯的產能,創造大量稅收,便點頭同意了這項“奇觀”的建造。現在“奇觀”建好了,百姓的宗教傾向也增加了,這對大漢來說是好是壞還還未可知。

  在原本的歷史上,道教本應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一點點的和佛教共同成長,再度過相愛相殺的千年時光。但現在道教提前崛起,有了一統大漢宗教的姿態,這令王垕很是忌憚。

  才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司隸幾乎人人都去遊覽過宗聖觀,大量官員、百姓都開始信奉道教,就連劉協、伏壽兩位名義上大漢的最高統治者都有了信教傾向。

  辛虧曹操還很清醒,市面上關於各路女神仙的同人本依然層出不窮…

  但王垕知道僅靠曹操一個人的清醒不夠,中國絕對不能走向另一條彎路,他需要更多的能抑製道教發育的東西。

  他看上了另一種宗教。

  “大師,佛教傳入中原已有百年,大部分人卻依然將其看做是方士的一個分支,並未廣泛流傳。而道家的學問才在漢中流行十幾年,如今卻能在司隸廣為傳播,王卿貴族,百姓黔首全都信奉道家學說,這又是為何?”

  支婁迦讖已經略微猜出王垕此行的目的,卻並未顯得過於熱絡:“尚書仆射名滿天下,又是智力高絕之人,自然知道其中的道理。我來大漢,只為了傳播我佛的學說,很多事情並沒有想這麽多。”

  王垕見支婁迦讖還是一副高僧的姿態,知道他和張魯不是同一類人,反倒心生幾分尊敬,也終於不再打什麽啞謎,直接說出來意:“下個月就是陛下二十七歲的壽辰,屆時閬中侯張魯會入宮為陛下講道。正所謂兼聽則明,我希望大師能帶弟子一同入宮與閬中侯辯經,為陛下解讀關於兩教之間的不明之處。”

  支婁迦讖眼皮微跳:“尚書仆射為道家某得如此大的陣仗,卻又為何一定要綁上我們這等小教呢?”

  王垕無奈歎道:“若我說這一切都是誤會,大師可願相信?”

  支婁迦讖搖頭微笑不語。

  王垕見支婁迦讖果然不信,不由得激道:“昔佛祖舍身飼虎,怎麽到了大師這裡卻連一點點可能的危險都不願前往呢?”

  支婁迦讖微微一怔:“舍身飼虎的故事尚書仆射從何處聽來?”

  王垕卻有些摸不到頭腦,心說難道這個故事還是佛教流傳到漢地後中原人編的不成?

  他隨便搪塞道:“這是先師曾為我講述過的一個佛家故事。”

  支婁迦讖歎道:“尚書仆射的老師真博覽群書。舍身飼虎的故事出自我教一部不太出名的《賢愚因緣經》。我來中原後一直想要翻譯這本經書,但派出幾波弟子前往西域尋找都尋不得。此書已成為我的一個遺憾,甚至心魔。不曾想今日從尚書仆射的口中聽到這本經書中的故事,看來尚書仆射果然與我佛有緣。不知尚書仆射的老師究竟是何妨神聖?我想定是名滿天下的大才吧。”

  王垕這才想起他給自己認的老師是張角,根本見不得光,只能補償道:“剛剛我是語失,其實我想說的是先父。”

  支婁迦讖雙掌合十,道:“師父是師父,父親是父親。兩者的區別我還是能分清楚的。既然尚書仆射不願明說,那老僧也不會強問。下個月陛下壽辰的辯經老僧應下了。”

  王垕剛要開心,卻又聽支婁迦讖又歎道:“只可惜白馬寺香火不旺,寺中僧眾多年都不曾吃一頓肉食,一個個面黃肌瘦,身上的衣服也都破破爛爛,若是這樣入宮恐與陛下壽辰這樣的好日子不合啊。”

  這幫禿驢的貪財果然是祖傳,怪不得唐僧到了西天還得交錢才能取得真經…等等,唐僧好像還沒生出來呢…

  王垕面上保持微笑,心中卻是暗罵不已。還好這時王二柱進來稟告,說康公子派人送來了幾十張金縷罽。

  “大師,您看,這香火不就來了。”

  “阿彌陀佛。”

  支婁迦讖吟誦佛號致謝,“多謝尚書仆射的厚禮,老僧代白馬寺上下感激不盡。”

  王垕卻搖頭:“誰說是我送的,記住,是夷州王殿下送來的金縷罽,與我無關。”

  支婁迦讖點頭:“老僧知道了。”

  王垕大感欣慰,就在這時王二柱第二次進入殿中,只是這次他顯得有些慌亂。

  “大人,家裡傳來消息,沮授大人要不行了。”

  ————

  三國小知識:
  1、《賢愚因緣經》也叫《賢愚經》,北魏時期傳入我國。

  2、漢傳佛教早期都是可以吃肉的,一直到南梁開始才開始有禁吃肉食的習慣。而直到現在藏傳佛教也是可以吃肉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