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小糧官》第一百五十二章 時代變了
  王垕八月底離開的雒陽,九月中旬抵達襄陽,盤桓幾天后收到司隸的詔書改路前往漢中。待他來到漢中已經是十月下旬。等送走張魯時間便來到建安八年的十一月,冬天也就到了。

  蜀地的冬日沒有司隸、涼州那種徹骨的寒冷,但同樣不好受,甚至讓人感到更加的不適。

  房間中無論點燃多少炭火也驅散不掉那股潮氣,王垕又不像司馬懿那般堂而皇之的每夜抱著不認識女子睡覺取暖,只能抱著開始時滾燙,後半夜如冰坨一般的暖水袋過活。

  潮冷堅持一下總還是能夠克服的,更讓王垕頭疼的是時斷時續的羊毛細雨,雨量不大,卻讓朝廷大軍最重要的火藥武器無法完全發揮出作用。

  若不是南鄭城防又極其堅固,可能王垕早就被劉璋擊敗了。

  你們看的沒錯,遊戲中統帥為個位數的劉璋正在壓著王垕、司馬懿、馬超、趙雲在打。

  究其原因,還是朝廷軍兵力有限,只有不到兩萬,而益州軍則有十二萬之多。

  當然,益州軍的這十二萬大軍水分頗大。之前敗退的東州軍和白水關、葭萌關守軍加起來大約兩萬人。劉璋新帶來的十萬大軍有至少六萬是民夫,剩余四萬才是戰兵。

  即便如此,益州軍也是朝廷軍隊的三倍之多。

  而朝廷軍這不到兩萬戰兵中,一萬涼州軍算是主力,趙雲的一千荊州兵也不錯。張魯留下的幾千漢中敗卒只能算是湊數了。他們多次在守城的過程中出現逃兵,甚至有一次直接威脅到城池的安危。氣得王垕斬了一名張魯留下的校尉才彈壓住這些漢中敗卒。

  經此一次,王垕再也不願意相信這些沒有經過整編的漢中敗卒了,隻拿他們當做民夫來使用。

  時間漸漸來到建安八年的最後一個月,劉璋見遲遲拿不下南鄭便聽從主簿黃權的建議,分兵去取漢中其他各縣。

  王垕立在城頭上看著四五股煙塵消失在視線之外未顯焦急。他回身對馬超、司馬懿、趙雲道:“孟起、仲達、子龍,咱們反擊的時刻到了。”

  次日,劉璋軍雖然兵力少了數萬,但還是按照往日的習慣例行派出三校人馬攻城。

  雷銅為劉璋麾下部將,但無論資歷還是關系都比不過西川四將,也比不過兄弟人數眾多的吳氏一族,更比不過劉璋信任的龐羲、楊懷等人。

  昨日眾將爭搶進攻漢中其他縣的好事的時候雷銅並沒有去爭搶,反倒第一個搶來今日攻城的差事。

  眾人都覺得南鄭不好打,打不下來還要受到責怪。但雷銅不這樣想。劉璋性格溫良,向來對手下寬容。

  雷銅往往去爭搶最難的工作來吸引劉璋的主意。這次的漢中之戰,劉璋就多次白表揚了他,還曾許諾升他為雒城守將。

  只是雒城向來是吳氏一族的地盤,劉璋是在不好插手,只能偷偷告訴雷銅:“下次一定。”

  不過雷銅還是每日兢兢業業,他知道自己沒有門路,只有努力這一條道路可選。

  今日一早雷銅就早早起床巡視營地。他親切的和即將參與攻城的每一個士兵打著招呼,軍中士氣肉眼可見的提升起來。

  他還找到掌管後勤的益州別駕張松請求能多給一些糧草,讓他的士兵在攻城前吃一頓飽飯。

  張松是益州本地人,但由於身高和樣貌問題和東洲派、益州派關系都不太好,唯獨和出身一般的雷銅關系不錯,這便答應了雷銅的請求,還命人送去十條臘肉。

  雷銅回到營中命人將臘肉切成小片煮到粥中供全軍食用,還不限量供應主食和醬菜,讓所有人在出征前都能吃一頓飽飯。

  在亂世,這是不可多得的善舉。主簿黃權得知此事,雖然派系不同,但還是在劉璋面前為雷銅美言:“若主公麾下都是雷銅這般忠貞不二的臣子,益州必然大興啊。”

  劉璋深以為然,在陣前拉著雷銅的手道:“公且去攻城,待你回來,無論勝負,我都必有賞賜。”

  雷銅大喜,回到陣中下令擊鼓前進。

  由於攻城的人數不多,雷銅只打算從西側進攻南鄭。

  多日來,益州軍早就將南鄭的護城河填平。雷銅可以從容帶兵來到南鄭城下。

  作為一個合格的將軍,雷銅沒有貿然下令攻城,而是先觀察起南鄭的城防。

  今日南鄭看起來和往日沒有什麽不同,城牆上只有兩千多守軍,這和龐羲、黃權的猜測差不多,朝廷真的只派來一萬軍隊接收漢中,但沒想到他們益州軍來的如此之快,導致後繼乏力。秦嶺道路崎嶇,等朝廷的援軍來到漢中至少還要一個多月的時間,足夠他們攻克南鄭。

  但雷銅總覺得今日南鄭給人的感覺有些不太對,好像多了一股往日間沒有的殺氣。

  他抬頭看了看天,覺得自己發現了原因。

  原來從今早開始綿綿細雨就停了,天空難得放晴,這對益州人來說真是一個值得開心的日子。

  “眾兒郎,今天日頭正勝,正是殺人放火的好日子。州牧大人說了,殺入南鄭,三日不封刀。大家隨我殺啊!”

  三千士卒聽到雷銅的大喊也想到了城破後的好日子,一個個紅起眼來。

  “殺啊!”

  攻城開始了,不知是不是錯覺,雷銅覺得今日南鄭城頭上射落的箭矢的數量要少很多,且力道不足。

  來不及多思考,城牆就在眼前了。

  大量士兵高舉著帶勾爪的雲梯攀附在城頭上,還有一些精兵推動兩架衝車去撞擊城門。

  雷銅和督戰隊站在最後,看著一切順利的情景,心下一喜,感覺也許今日就能拿下南鄭。

  益州軍的隨軍工匠中有幾名流傳已久的墨家子弟,因而他們製作的雲梯和衝車都經久耐用,雲梯的勾爪用精鋼打造,衝車上方還有防禦箭矢、落石和金汁的烏棚,推動衝車的士兵可以躲避在烏棚下直達城門處。

  推動衝著的幾十名士兵都是軍中精銳,他們在攻破城門後還要和第一時間面對城內士兵,與之鏖戰,最為關鍵。

  雷銅打定主意,若是能攻破城門,他會立刻帶督戰隊去城門處助戰,一鼓作氣拿下南鄭。

  計劃很好,可惜第一步就出了問題。

  就在衝車即將撞擊上城門的時候,南鄭的城門竟然自己打開了!
  而就在雷銅、劉璋、黃權、龐羲等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時候,一個巨大的轟鳴聲將他們喚回到現實之中。

  “轟!”

  不知發生了什麽,進攻城門的兩座衝車之一被掀翻在地,幾十名精銳士兵眼見是不能活了。

  遠處觀戰的劉璋一瞬間不知所措,還是黃權冷靜:“不好,這是第一日咱們攻城時曹軍曾使用的那種武器。”

  發起攻擊的當然是大炮。

  原來益州軍剛剛圍困南鄭時才剛開始下雨,朝廷軍的大炮趁機發射了兩輪,但也給沒見識的益州軍嚇的不輕。可隨著空氣中的潮氣越來越重,大炮很快全都失去了作用。

  手榴彈倒是還是能使用,但王垕卻下令禁止再使用任何火器。

  劉璋、黃權等人其實聽說去歲曹操西征在涼州曾使用某種會發出巨大聲響的武器,但見曹軍隻用了一次就再也沒用,還以為這隻曹軍沒帶多少這種武器,心下僥幸不已,更加堅定了一定要在曹軍援軍抵達前拿下南鄭的決心。

  而王垕之所以不讓用手榴彈,一方面是涼州的火器主要都被夏侯淵帶走繼續西征了。馬超帶來的火器數量有限,除了兩門大炮就只有七八門禮花/彈級的簡易迫擊炮,而手榴彈的數量更是不到五百。第二方面就是為了等待反擊的時刻了。

  為了反擊,王垕這些天除了守城,剩余時間都在研究怎麽才能讓這少量火器在陰雨天氣也能使用。

  他研究了一天就得到結果:給大炮加個蓋。

  或者說建個炮樓。

  炮樓隻用了三天就蓋好了,但新的問題出現了,空氣太潮,那些火藥受潮後都無法使用了。

  王垕並沒有被動的等待晴天,而是連續在內城造了三個烘乾作坊。

  之所以是造三個,主要是前兩個工藝不過關,一個炸了,一個著了。

  若不是王垕多有準備,將烘乾工坊周圍建築全部扒光,說不定南鄭早就被他給燒了。

  還好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研究出能夠投入使用的火藥烘乾技術。

  一直到昨天,所有火藥烘乾完畢,恰逢益州軍分兵,王垕這才堅信今日必勝。

  至於今天是個大晴天,這只能說老天爺都站在朝廷軍一方了。

  但司馬懿不這麽想,他看著王垕的身影喃喃道:“難道這也在你的謀劃之中嗎?”

  王垕不知道司馬懿的迪化症愈發嚴重,他只是輕聲下令:“繼續開炮,讓劉璋知道一下,時代變了。”

  ————

  三國小知識:
  1、歷史上雷銅投降劉備並參與了漢中之戰,和吳蘭一起進攻武都,對戰曹休,戰死。

  2、黃權在歷史上有兩種說法,有說他是流寓到益州的,這麽算應該是東州派,但也有說是益州本地人的,如此算就是益州派。書中就算他是東州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