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小糧官》第一百四十三章 袁紹立儲
  漢建安八年,偽帝延康二年,八月十一,曹操、劉備、孫權三方勢力在雒陽遞交盟約,約定三方之間絕不相互攻伐,如一方遭受袁紹的進攻,其他兩方必須發兵牽製袁紹。

  後世史學家沿用時任霸府長史王垕的說法稱這次結盟正式確立了袁紹包圍網的建立。

  消息傳到鄴城,剛剛嗑了一副五石散的袁紹怒氣攻心,一口痰卡在喉嚨中,登時昏厥過去。

  辛虧青州刺史袁紹長子袁譚恰好返回鄴城。

  袁譚不忌惡心,用中空麥稈親口吸出卡在袁紹喉嚨的濃痰,這才救醒了袁紹。

  袁紹抱著袁譚嚎啕大哭,誇讚袁譚真不愧是自己的兒子。

  袁譚態度恭謙,希望袁紹保重身體。

  袁紹大為感動,當場封袁譚為魏國太子。

  剛剛因三方結盟而有所震動的魏國朝堂又因袁紹立儲而逐漸穩定下來,就連許都偽帝劉季都專程派人前往鄴城祝賀魏王立儲。

  中原、河北士族似乎看到士族王朝即將建立的盛景,一時間袁紹勢力內部居然反倒穩定了很多。

  但三方同盟造成的影響又確實有實際的影響,袁紹擔心許都有失,便封審配為潁川太守,趙儼為許都令,兩人一同駐守許都。又調前將軍韓/猛接手潁川一代防務,命後將軍朱靈返回鄴城聽命。

  ————

  宣讀詔書的使者一臉微笑:“後將軍,接旨吧。”

  朱靈跪在地上,伸出雙手要去接詔書。

  使者卻突然抬手讓朱靈的手沒有抓住,反問朱靈:“後將軍,您趕緊接旨啊,不接旨我的使命不就無法完成了嗎?”

  朱靈微微一怔,擠著眼笑了起來。他在懷中摸索了一番,重新伸出雙手,只是這次雙手各自拿著一塊金餅子。

  使者眼睛都直了,連忙將詔書扔給朱靈,一把抓住兩塊金餅,還將兩塊金餅先後放在嘴中狠狠的咬一下,這才看著金餅的牙印嬉笑起來:“後將軍看來在潁川賺了不少啊。”

  朱靈站起身。他緊緊的握住詔書,擠著眼笑道:“還好還好,軍中能賺錢的買賣不多,都是些小錢,沒有黃門您賺錢輕松。”

  使者聽出朱靈話語中的譏諷,收斂笑容:“後將軍慎言。我可是還要返回鄴城面見魏王的。”

  朱靈連忙向使者告罪,還命人去備酒備菜。

  使者冷哼一聲,但還是有些舍不得一頓好飯,先去用飯了。

  不一會兒路招來到朱靈府上。

  “將軍,您真的要返回鄴城嗎?”

  其實路招也是偏將軍了,早就獨領一軍,但他還是總喜歡稱朱靈為將軍,仿佛自己還是那個隻統領一千騎兵的都尉。

  朱靈摸了一下詔書,輕歎一聲:“魏王還是不信任我,不能不回啊。”

  路招怒道:“將軍為他做了如此多的事,若不是將軍,當初在官渡他未必能贏了曹操。”

  “算了。”朱靈擠著眼笑了起來,“我名為後將軍,但卻沒有調動任何禁軍的權利,更沒有任何一隻親軍,如何能反對他。反倒是你,作為一個偏將軍掌管兩校兵馬,能選擇的余地更多。”

  路招連忙表態:“將軍,我能為你做些什麽?”

  “一件小事。”

  三日後,來為朱靈傳詔的使者在陳留境內遭遇馬賊,一行二十余人全部被殺。

  袁紹震怒,命陳留太守調查此事。

  負責調查的官員前往事發地取證,卻發現傳詔使者身中數十刀,但每刀都使得極其的巧妙,每次都在使者身上留下傷口,又不傷他的性命,最終使者竟是流血而死。

  而上報的本地官員稱使者團是遭遇了馬賊,可傳詔使者屍體懷中還有兩塊帶著牙印的金餅。

  負責調查的官員深感不安,將此事上報陳留太守。

  陳留太守大驚,下令終止調查,隨便從牢房抓了幾十個“大盜”當做抓捕的馬賊報了上去,總算是混過此事。

  幾天后,後將軍朱靈前往鄴城,路過陳留時專程拜訪了陳留太守。

  陳留太守當時沒有想清楚原因,事後卻出了一身的冷汗,過了一段時間竟是嚇的辭官隱居去了。

  朱靈返回鄴城受到袁紹的熱情禮遇,入則同行,出則同車。

  鄴城上下皆呼朱靈將受到重用。

  果不其然,袁紹將改任朱靈為衛尉,接替了前往潁川的審配。

  朱靈也在朝會上向袁紹跪拜叩首以表衷心。

  “臣不過是清河浪蕩子出身,能有今日的成就都是魏王的提攜。我必為魏王盡忠職守,他日若是有人來犯魏國想要傷害魏王,便只能踏著臣的屍首才能做到。”

  袁紹滿意朱靈的態度,當場上表“請求”偽帝加封朱靈的食邑。

  朱靈再次跪拜,以謝袁紹的恩情。

  魏國大臣皆讚歎袁紹和朱靈之間的君臣之情。

  一場朝會就在一片和氣融融、君臣相宜的氣氛中結束了。

  朱靈走出魏國王宮,用擠著眼的詭異笑容拜謝每一位恭喜他的人。

  最後一個朝臣也離去了,朱靈站在王宮城門前,回看了這個臨時的王宮,擠著眼自嘲的笑了笑。

  “我居然成文臣了?”

  “呵。”

  ————

  就在天下人都將目光聚焦在孫曹劉的三方同盟和袁紹立太子一事的時候,遙遠的益州卻發生了一件不太惹人注目的“小事”。

  幾個月前,楊任返回漢中後生怕自己和兄弟楊昂貪墨曹操獎勵一事被張魯知曉,便主動上表前往漢中南方防禦劉璋。

  張魯其實也不是傻子,早就有人將楊松、楊柏、楊任、楊昂一夥收受韓遂金銀一事捅了出來。

  只是楊氏在漢中勢力極大,又和張魯之弟張衛關系頗深,張魯也不能隨便處置他們。

  既然楊任主動想要去南方防禦劉璋,那就讓他去,反正劉璋暗弱,雖然每年都會派兵北上進攻漢中,但大多也就是擺擺樣子,一連數年都沒能攻入漢中。

  尤其前年蜀中大臣、益州豪族趙韙發動叛亂,雖很快就被劉璋鎮壓,但益州實力大損。劉璋只能依靠那些東州士族、武官來壓製益州本地士族,哪可能會輕易北伐。

  楊任興高采烈的離開了漢中,在漢中南部駐軍,每日在軍中飲酒作樂,驅使周邊山民來為軍隊服務,卻從不給予任何報酬。

  沒過多久,這些山民便爆發了叛亂。

  楊任大喜,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只要他鎮壓了叛亂就能獲得軍功,他和手下士兵還能發一筆財,更能為他楊氏家族擄走大量奴隸。

  楊任派出大軍鎮壓這些叛亂的山民。

  這些山民勇武過人又如何是正規軍的對手。很快周邊山民就被屠戮一空,楊任也賺的盆滿缽滿,更加驕縱起來,每日喝得酩酊大醉,軍中武備也逐步廢弛。

  這一日,大日高懸,楊任從兩個小女子的身上爬起來,庸散的伸了個懶腰,不知怎麽突然想起自己好像是一個將軍,便命人擊鼓升帳。

  多日未曾升帳,各營主將都姍姍來遲。

  楊任也不在意,只是詢問最近南方劉璋一方可有什麽動靜。

  負責探哨的校尉早就忘記了此事,便謊稱道:“啟稟將主,一切正常,劉璋軍懼怕將軍的威名,根本不敢派出一兵一卒北上。”

  楊任聽聞哈哈大笑。

  待笑過,楊任卻“機靈”的腦子一轉,道:“既然劉璋軍如此不堪,我軍何不南下,若是能奪取葭萌、劍閣,則梓潼就會暴露在我軍眼前。”

  眾將都面面相覷,還好楊任沒說要攻破錦竹、雒城,直達成都,但也將眾將嚇的不輕。

  有校尉委婉的道:“此等大事難道不需要告訴主公嗎?”

  楊任搖頭:“主公定不會讓我等南下。待我帶兵攻克葭萌再告訴他不遲。”

  於是楊任下令明日全軍南下,第一個目標正是葭萌。

  但楊任軍多日武備松弛,第二日竟是沒能集齊全軍人馬,告假者多達四成。

  楊任大怒,殺了幾個明明沒有生病卻請假之人,第三日終於全軍集結成功,但離開駐地南下才走了十五裡就因掉隊者眾多而不得不扎營。

  楊任此時已經生出一絲退意,但大話剛剛說出去,如何能這般快的收回。

  還是那日提醒他的那名校尉看破楊任的囧迫,偷偷提醒:“將軍若想回軍可每日隻走十裡,待幾天后便以糧草不濟為由撤軍。若是怕返回漢中會受到主公的責怪便可以說是發現了劉璋軍的蹤跡,我軍主動出擊,奮戰多日才將劉璋軍擊退。”

  楊任大喜,聽從校尉的意見。

  走了又三日,楊任覺得可以回軍,便再次擊鼓升帳。

  可眾將剛剛來到中軍大營前方探哨便突然傳來消息,劉璋軍正在北上。

  楊任不敢相信,帶眾將一齊出擊,果真發現劉璋大軍,但人數不多,只有七八千之眾。

  楊任心道:我手中足有兵力萬五,為劉璋軍的兩倍,又多日緩行,經歷充沛,如何會不是劉璋軍的對手?

  於是楊任便下令全軍出擊。

  此時的楊任可能沒有想到,他的這個錯誤的決定將影響整個漢末的走向。

  ————

  三國小知識:
  1、楊任在正史中記載較少,他和楊昂、楊柏、楊松三人的關系也是我編的。而楊松、楊柏只是《演義》的虛構人物。

  2、袁紹起兵早期真的是十分器重袁譚,袁譚也是最早自領一軍的漢末二代,就連曹操長子曹昂都比不上袁譚。

  3、衛尉是九卿之一。文中袁紹雖然是諸侯王,但也有權力任命自己的九卿。歷史上曹操在稱王后就任命程昱為衛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