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小糧官》第一百八十章 看向東方的視線
  雨季之後是仿佛永遠看不到盡頭的炎熱夏日。

  士族會在冬天儲存冰塊,待到夏日再拿出享用。在炎熱的夏日吃上一口冰爽的酥山是士族最大的享受。

  百姓就沒有這種享受了。還好百姓有百姓的辦法,可以躲進河水中,可以躲到地窖裡,還可以躲進山中。

  人可以躲,但田間的秧苗卻沒法躲。雨水多的時候農民擔心秧苗的根會被泡爛,而一旦三天沒有下雨,他們就又會擔心秧苗缺水。到了這個時候,再熱的日頭也阻攔不住他們一桶一桶的挑水澆地,炎熱難耐反倒成了次要之事。

  傳聞司隸、涼州的官府建造了大量的水車幫助百姓灌溉,甚至為此還誕生了一個新的基層官職,名叫車官,專門負責維護這些水車。

  蜀中士族大多是不相信這些傳言的。反正蜀中水系豐富,僅有的人口大多是逐水而居,不存在缺水的情況。

  但蜀中士族又對另一條來自司隸的傳聞感到有興趣。聽說雒陽的新學院研製出了在夏日能製造冰辦法,若這是真的豈不是能節省一大筆在冬日儲存冰塊的開支?
  不過有這種想法之人大多只是小輩,可靠的老一輩蜀中士族是不會相信這種沒有根據妄言妄語。

  蜀中士族都是極有風骨之輩,楊厚、董扶、任安、周舒那樣的可靠士人才是蜀中士族的榜樣。王垕、法正之流的不過是一些依靠媚上才得到任用的阿臾之輩,不是正道。

  可惜,蜀中明明又如此多的大才,為何連續幾任統治者都不重用蜀中士族?
  劉焉老賊,當初若不是董扶告訴他蜀中有天子氣,他會來到蜀中嗎?誰知劉焉隻重用龐羲、吳懿那些東州人。

  還有劉璋,若不是老臣趙韙一力推,舉他能接替劉焉的位子嗎?若不是趙韙居中調度,力挽狂瀾,他能順利擊敗沈彌、婁發、甘寧等人發起的叛亂嗎?結果呢?劉璋居然排擠趙韙,趙韙為了自保只能廣連蜀中士族,最後卻還是被劉璋處死,蜀中士族也損傷巨大。

  最令人發指就是劉備。若不是張松、張肅兄弟為其內應,這個大耳賊如何能輕易的取劉璋而代?可劉備又是怎麽做的?

  遙想那一日,劉備率領軍隊包圍成都,劉璋面縛輿櫬,出北門十裡而降。劉備扶起劉璋,親解其縛,焚其輿櫬,並車入城。

  蜀中士族聽聞這個消息是彈冠相慶,苦日子終於熬過去了。他們蜀中士族在劉備上位的過程中可是出了大力的,今後什麽狗屁東州軍,他們蜀中士族就要當家做主人了。

  可誰曾想啊!才不到三個月,劉備就露出了他的本來面目。張氏兄弟在劉備集團內部被邊緣化,劉備最相信是他帶到蜀地的荊州官員,其次則是那些見風使舵,投降劉備的東州官員。

  吳懿!無恥小人!你妹妹曾嫁給劉焉三子為妻,就算現在變成寡婦,怎麽又送到劉備的床上?
  黃權!養不熟的狗才!你個蜀地出生的荊州人就這麽喜歡和荊州老家人混在一起嗎?

  龐羲!背主求榮之輩!你曾經是東州軍的統領,是老主公劉焉最信任之人,就這麽容易拜服在劉備的身前,你難道不覺得羞恥嗎?

  還有蜀中士族覺得最不可能投降的西川四將,尤其是張任,他受過劉焉父子兩代恩惠,向來忠心耿耿。結果呢?就因為一封來自劉備軍師賈詡勸降信就帶著其他三將和五萬大軍一起投降了?就算那封信是你師兄張繡和師弟趙雲一齊書寫,也不至於投降得如此快吧?亂世之下,各為其主啊!張繡還是曹操的手下呢!你怎麽不勸他投降劉璋呢?

  現在這些人都得到重用,唯有蜀中士族再次受到了傷害。一些人找上張氏兄弟。但張氏兄弟為了自己的權勢竟不顧曾經的友誼,玩起了閉門不見。

  無所謂,反正蜀中士族有自己的辦法,天下間最厲害的圖讖學就流傳在蜀中。董扶、任安、周舒雖然都已經去世,但還有新一代的張裕和周群。他們倆做出預言,不出三年,劉備就會和北方的曹操交惡,進而給蜀中士族帶來巨大的災難。只是兩人還預言劉備還能再活十幾年,將擁有光明的未來。

  這個預言既讓蜀中士族興奮,又讓大家感到了一絲恐懼。

  什麽叫最光明的未來?難道…

  還有巨大的災難。曹操可是屠城狂魔,難道蜀地也要生靈塗炭?
  一時間蜀中士族人心惶惶,就連早就串聯好的一齊上書劉備之事都耽擱了下來。無數的蜀中士族偷偷去接觸劉備身邊的賈詡、龐統等人,希望能夠得到推舉。還有人放下身段找到以前看不起的東洲派人士,看看能不能走舊日老同事的關系,畢竟大家都認識十幾年了,怎麽也比那些新來的荊州人關系近吧。

  別說,還真有作用。先是張裕、周群被封了大官,就連任安的兩個弟子杜微、杜瓊也先後出仕。蜀中各家士族子弟也多有出仕者,蜀中士族對劉備感官也大為改變。

  這一日,劉備離開成都,來到勢力范圍內最北面的劍閣。他看著劍閣兩側高聳入雲的崖壁慨歎:“蜀地有如此天險,吾無憂矣。”

  原來隨著內部逐漸安定,劉備終於騰出手來好好的治理地方、增強軍力,同時尋找突破的方向。對此三大軍師再次給出不同的規劃。

  遠在荊州輔佐關羽的諸葛亮通過信件為劉備講解他的謀劃。可能政治型人才總是類似的,諸葛亮認為劉備應該先穩定內部,趁著曹操和袁紹之間的矛盾,好好發育,十年之後再從蜀中、荊州同時發動北伐,定能席卷天下。

  這個謀劃和原本位面的隆中對幾乎沒有什麽不同,而先發育再北伐的想法也和諸葛亮在歷史上接管蜀漢大權後做的事情基本相同。

  可惜劉備和曹操一樣覺得這個謀劃可靠,但是太慢。劉備已經47歲,雖然目前還算是壯年,但還能壯幾年誰也說不好,他希望得到速度更快的一些方法。

  龐統提議從荊州發兵,趁袁紹主力都在河北和曹軍對峙,北上攻打許都,將延康帝劫回襄陽,學習袁紹擁立延康帝自稱漢室正統。而由於擁立延康帝會和雒陽朝廷交惡,所以還應同步從蜀地發兵攻打漢中,以將主動權掌握在手中。

  這個謀劃有些危險,要同時撩撥天下最強大的兩個諸侯,但劉備還是頗為動心,這才有了這次劍閣之行。結果劉備對劍閣的防禦十分滿意,但同時也對是否能北上進攻漢中產生了疑問。

  蜀道難,這種難是雙向的。北面的曹操想要進攻蜀地十分不易。同理劉備想要帶兵去攻漢中也是困難重重。

  曹操任命的漢中太守是司馬懿。

  劉備對司馬懿不是很熟悉,只知道他曾經是曹操霸府主簿,出身大名鼎鼎的河內司馬氏,是司馬防的次子。

  但能被曹操和王垕同時看重之人定不是一個庸人,司馬懿將整個漢中打造得如鐵桶一般。劉備估算,若是沒有十五萬大軍定無法攻破漢中。但雒陽朝廷又重修了子午谷故道,漢中和長安之間的交通情況大為改善,援軍只需一個月就能從三輔直達漢中,攻城的難度更大。

  所以劉備明面上稱讚劍閣的防守,實則已經暫時放棄了進攻漢中的計劃。

  剛一回到駐地,隨同出來視察的賈詡就找到了劉備。

  劉備也在等賈詡。如今龐統的謀劃也無法施行,劉備唯一能夠期望的就只有賈詡了。

  賈詡早就有一個大膽的計劃,但他故意等劉備沒有辦法時才來過來獻策。誰讓他既不是荊州派,也不是東洲派,更不是蜀中派,甚至連元老派都不算,孤家寡人一個,若想繼續依附劉備,就只能小心一些。

  “先生快請坐。”劉備熱情的拉著賈詡的手。

  賈詡臉上帶著笑,大大方方先劉備坐下。

  “主公,您可打算聽士元的策略,同時在益州、荊州發起北伐。”

  劉備坦誠道:“備確打算行此策,但…”

  “但道路難行,漢中太守司馬懿又確實難以擊破。對不對?”賈詡接過劉備的話茬。

  劉備大喜:“這麽說先生定是有辦法了?”

  賈詡搖動羽扇,微微一笑:“詡卻有一策。”

  “先生快說。”

  賈詡站起身,抬起手臂遙指東方。

  “主公,為何一定要去打最強的袁紹和曹操,天下諸侯者四,不是還有一個嗎?”

  劉備微微發怔,不由得順著賈詡的手指方向看去,眼神逐漸銳利起來。

  ————

  三國小知識:
  1、酥山是一種類似於冰淇淋的古代冷食,唐代壁畫中有相關記載。漢末是否有類似的冷食沒有查到資料。

  2、張裕和張肅、張松為同族,預言家、佔卜家。他曾經預言到自己遭受死刑,後果然被劉備所殺。這是因為他預言劉氏的國運到頭,而劉備將在得到益州九年後死掉。後來果然曹魏代漢,而劉備九年後在白帝城身故。

  3、周群為周舒的兒子,預言家、天文學家,曾預言到改朝換代、劉表身故、西方諸侯不利等事,歸於劉備麾下後曾預言劉備攻打漢中不會順利。命比張裕要好,至少正常的活到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