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小糧官》第一百六十八章 漢中國?漢國?
  春風和煦,繞雒陽一周而行的陽渠上也重新出現了遊人乘坐的舟楫。

  若是舊時,陽渠這種環城的護城河定是不會允許閑雜人等乘舟遊玩,但隨著前歲漢中王麾下尚書仆射王垕的一本新著作《城池論》的問世,雒陽朝廷對城池與城市的關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漢中王遂下令不再禁止各地百姓在農閑時節於護城河內結網捕魚,以做充饑。

  但雒陽畢竟是天下的中心,這裡的百姓連續多年能吃飽穿暖,就算有了空閑時間也大多會入城打工,少有人會費力在陽渠這種不太寬闊的河流中撒網捕魚。陽渠便逐漸變為遊人春日出遊的一個景觀,常有外地人於此乘船遊覽雒陽一周。但時間久了,難免會出現欺壓外地人的宰客黑船商。

  漢中王麾下刑部尚書滿寵數次派人抓捕那些敗壞雒陽名聲的黑船商,但卻無法禁止這種破壞市場秩序的情況。

  王垕提議可在陽渠上下遊各設立遊船渡口一座,為往來遊人提供官營的遊船服務,同時禁止民間私人遊船在陽渠上攬客。

  雒陽令石韜聽命施行,雖有民間一些反對聲音,但隻一年時間,兩個官營渡口竟給雒陽帶來五百萬錢的收入,反對的聲音也隨之在朝堂上消失。

  產業官營,這是曹操位進漢中王四年以來一直在朝廷推行的最重要的兩項新政之一。

  另一項新政就是試行於漢中國的官製改革。

  新官製將軍政分離,文、武不得兼任。漢中國還不再設立國相,而是將國相的權利與尚書台整合再拆分,改尚書台為尚書省,新立中書省、門下省、秘書省和內侍省,實行五省執政制度。

  尚書省為漢中國最主要的行政機構,負責政令執行,主官為尚書仆射,分設左右兩人。目前漢中過尚書台只有一個尚省仆射,正是王垕。而又由於王垕對政事的參與度極高,所以尚書省在漢中國是地位最高的官署。

  原有尚書令下屬的六曹尚書改組為六部尚書,吏部、民部、兵部、刑部、禮部和工部。比如滿寵就擔任刑部尚書,主官刑事。

  中書省秉承漢中王意旨,掌管機要,發布詔書。主官為中書令,由徐庶擔任。

  門下省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主官為侍中,設兩人,由陳群和郗慮擔任。

  這三省由於權利極大被民間戲稱為上三省,下兩省則是秘書省和內侍省。

  秘書省負責管理檔案、圖書典籍和地理圖冊,主官為秘書監。這是一個如圖書管理員一般強大的職業,王垕就曾經很想來乾這個工作,但還是讓給了更適合的人選。

  新學院術數教授,數學家、天文學家,人稱算聖的劉洪希望能擔任秘書監。曹操開心得帶人去偃師迎接這位老人,還親自為之抬轎,以示尊敬。

  至於內侍省則負責管理漢中國宮廷內部事宜,主官為內侍監。但由於漢中王王府還在修建之中,這個名義上地位很高的職務暫時還沒有人擔任。

  除了這五大省,漢中國對九卿也做了一定的變化。

  太常、光祿勳、衛尉、太仆、宗正沒有變化。廷尉更名大理,掌刑獄案件審理,但沒有了抓捕犯人的權利,相當於最高法院。大司農並入民部,大鴻臚並入禮部,少府直接並入門下省,又新加了三個官署充作九卿。

  設立負責監察官員的禦史台,長官為禦史大夫,由程昱擔任;設立負責機密情報工作的漢中國安全司,簡稱國安司,長官為國安祭酒,由郭嘉擔任;設立負責平衡天下物價的平準司,主管為平準郎,由曹洪擔任。

  另設前後左右四方將軍等統兵官職,負責統帥漢中國軍隊。各方太守、縣令依舊負責治理地方。

  五省、九卿、各方將軍、太守、縣令又都各有屬官若乾,這些官員整合在一起搭建了漢中國新官製體系。

  本來這些官員連同漢中王曹操本人都應該前往漢中國。但由於漢帝劉協極力挽留曹操在雒陽輔政,整個漢中國的官吏構架也就幾乎全都留在了雒陽,於是雒陽就出現了兩套執政體系。

  但哪套說的算,哪套是擺飾,雒陽上下都一清二楚。就連大漢尚書台主官尚書令荀彧都在漢中王的尚書省掛了個輔政專家的額外官職才能參與施政,這裡面的彎彎道道就可想而知。

  民間很多人甚至直接將漢中國簡稱為漢國。

  當然,新政推行的過程肯定不是一帆風順。但曹操在進位漢中王的第一年就頒布了《大漢戰時管制條例》,條例稱大漢現在處於內憂外患的戰爭狀態之中,任何人若是破壞大漢的改革都將以此條例追究責任。

  這就等同於繞開了漢律中優待士族的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另起了一套新的能約束所有人的律法。任何人再妄議反對新政,就會被依法批捕。

  但不能說話不代表沒有反對者。曹操每個月至少會遭遇三次刺殺,他的幼子曹據,生有曹上、曹彪、曹勤三子的寵妾孫姬都死於來此反對新政者的刺殺。

  除了曹操,王垕、郭嘉、陳群、滿寵、徐庶、法正等支持新政的高官都遭受過刺殺,

  這些刺殺也都曾禍及眾人的家人。

  王垕親兵張柄四年前慘死在宜陽;陳群的幼子陳泰曾遭人挾持,若不是有義士出手營救,陳泰很可能會被劫匪撕票;滿寵曾在大街上受到襲擊,他本人傷了一條手臂,親隨死了好幾個人,其中還包括他的一個表弟。

  最嚴重的一次刺殺發生去歲年末,也就是建安十一年的冬天,第一屆科舉考試一甲第五名,現擔任漢中國禮部侍郎的徐宣在一次出城公乾中遭人襲擊,首級被斬下放在雒陽朱雀大街上。

  曹操震怒,命四方將軍帶兵封鎖了雒陽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國安司全力出擊,從前大漢司徒趙溫家中抓捕刺客超三百人,精甲千余,武器不計其數。

  趙溫服毒自盡,但郭嘉還是通過審問趙溫的家人和檢查趙溫的來往書信鎖定了大量隱藏在朝廷內部的反賊,將其一一逮捕。

  從那之後的幾個月,那些意圖通過武力從物理消滅新政主導者的反對派便銷聲匿跡。曹操等人也再沒有遭受過刺殺的威脅。

  但畢竟剛剛過去的冬天發生了這麽大的事件,這個遲來的春天給人的感覺還是有些寒冷,雒陽官道上的遊人也沒有往年多了。

  遊人不多,但貨運卻沒有終止過。

  雒陽正西的雍門向來是往來行人最多的一處城門。這裡是連通雒陽至長安的大官道的起點,每日清晨從三輔、涼州、乃至益州往雒陽運送貨物的車隊能排出去十幾裡遠。

  為此朝廷特別規定每日辰時至午時二刻,雍門隻許進不許出,出城人員需繞行雒陽城西的另外兩座城門,也就是上西門和廣陽門。

  伊春略顯焦急的看著前面綿延數裡的貨運車隊,心裡盤算這多久才能輪到自己。他這次從涼州交換得到一批產自西域以西的極西之地的上好金縷罽,足有百十張,就等著能送到雒陽大賺一筆。

  伊春本名伊樓春,並州鮮卑人,早年隻跑從並州到金城的商路。但隨著雒陽朝廷持續的西征涼州,涼州的治安越來越好,他的商隊也往西最遠走到了敦煌。而雒陽再次繁榮,各類產出層出不窮,雒陽至長安乃至金城的官道實在是好走,他便在幾個副手的建議下決定改往雒陽銷貨。

  當然,伊春在雒陽交易後還是要回並州,稍作休息,上繳收入,再招募新的跑商夥計。

  只可惜伊春經驗不足,他的商隊來雒陽太晚,再這麽排隊下去不知還要等到多久,而雍門這裡入城報關的工作隻進行到午時二刻,下午並不辦公,今日若是不能入城就隻得等明日了。

  伊春等待不及,便派遣一名副手去想辦法疏通關節。

  這個副手名叫張岩,本是個隸臣。幾年前伊春在長安將其買下,因他做事穩妥,又有學識,逐漸為伊春所重視,並一點點的熬成了商隊三個副首領之一。

  大家想的不錯,張岩正是當年校事府安插在伊春商隊中的密探,後歸屬漢中國安全司。他通過偵查得知伊春在為袁紹的外甥高乾工作,便按照上級吩咐一點點展露才能,意圖謀求高位,好獲得接觸高乾的機會。

  據張岩觀察判斷,商隊的另外兩個副首領有一個是郭圖派來的密探,另一個則是高乾的親隨。這次能規勸伊春來雒陽交易還真離不開這兩個人的“配合”。

  張岩的任務正是帶袁紹方的密探前來雒陽,漢中國安全司已經布下天羅地網,就等著“開席”了。

  “大人,通融一下吧。”

  張岩堆著笑臉,不做聲色的將一小塊金子“不小心”“掉入”城門吏的袍袖之中。

  ————

  三國小知識:
  金縷罽又名金縷繡,傳說是產自大秦(羅馬)的毛織品,但也有一種說法,認為金縷罽產自罽國,位置大概在阿富汗、克什米爾一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