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崛起西涼》第四十四章 黑山軍張燕
  黑山軍本是黃巾殘部,一直盤踞在太行山區一帶,號稱十萬之眾。

  太行山范圍很大,山谷連綿而橫跨冀州、並州、司隸,其中就有著名的太行八陘,即軍都陘、蒲陰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白陘、太行陘、軹關陘。

  張燕等人就是依托中山郡、常山郡、趙郡、上黨郡、河內郡,這些郡內的太行山諸陘,而盤踞和流竄。

  初平三年,袁紹討伐公孫瓚之際,張燕率部眾劫掠冀州諸郡,致使袁紹不得不退回冀州,其後,袁紹欲要討伐張燕,徹底解決掉這個麻煩。

  初平四年四月,袁紹大軍從斥丘出發,往西南,進入河內郡朝歌鹿場山蒼岩谷,圍攻五天,斬殺於毒和朝廷任命的冀州牧壺壽後,沿太行山北上近千裡,一路消滅了左髭丈八、劉石、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等人。

  隨後,袁紹大軍進入常山郡後,在井陘,與張燕、南匈奴、烏桓聯軍發生一場大戰,張燕等人不敵,袁紹佔據上風。

  黑山軍大營之中,大營正中的是黑山軍張燕,右首的事匈奴左賢王劉豹,左首是烏桓首領蹋頓。

  張燕看著二人說道:“袁紹欲要將我等趕盡殺絕,如今之際,我等不可與之決戰,某之意,避其鋒芒,蹋頓首領率烏桓勇士退回遼東,聯合公孫瓚南下攻打袁紹,左賢王退回雁門郡,我等放棄太行山,退往隴東高原。待到袁紹大軍退卻,再行奪回太行山區,你等以為如何?”

  兩人深以為然,隨即三路大軍兵分三路各自撤退。袁紹見此,命外甥高乾引一萬大軍駐守太原、上黨二郡,防止黑山軍再度進犯冀州,隨後領大軍退回冀州鄴城去了。

  再說張燕所部退回隴東高原之後,聞知袁紹大軍已退,隨即率部進攻留守並州的高乾,不敵,隨後再度返回隴東高原,盤踞在西河郡和上郡一帶。

  再說李應得知黑山軍張燕敗給袁紹,退到隴東高原之後,恐怕張燕會覬覦關中,隨即命令龐德引大軍兩萬鎮守蕭關一線,防止張燕所部南下。

  幾日後,張燕派親兵給李應送來一封書信,說是願意投降大漢朝廷,李應隨即召開賈詡商議。

  賈詡看完書信說道:“並州一帶各方勢力盤踞於此,時刻威脅我等北方邊境,如今張燕若降,則北部邊境可大為緩解。”

  李應聞言點了點頭,隨後以朝廷的名義,接受張燕所部投降,封張燕為平北將軍,安國亭侯,敕封為西河郡太守。

  張燕聞言大喜,隨後命大軍前往西河郡駐所石陵縣,自己親自到長安城中拜謝天子。

  五日後,張燕來到長安城外五裡,李應親自到城門口迎接,張燕見此大為感動。隨後二人邊走邊談,相見甚歡。

  回到太尉府中,李應設宴,為張燕接風洗塵,命賈詡、石寬、李衷等三人作陪。

  席間,李應看著張燕問道:“張將軍敏捷過人,軍中稱為“飛燕”。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

  張燕趕緊說道:“太尉謬讚了,倒是太尉短短三年時間坐擁秦川和涼州兩地,人口眾多,將士勇猛。燕敗軍之將,根基之地盡失,如今若不是太尉招降,此時惶惶若喪家之犬。”

  賈詡聞言說道:“張將軍不必在意,勝敗乃兵家常事,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焉知不是福氣呢。”

  李應也是勸慰的說道:“文和所言甚是。”

  就在眾人說話之際,府中丫鬟悄悄來到李應身邊耳語了幾句。

  李應聞言向張燕等人說了幾句,之後來見張霞,張霞見李應到來,躺在床上對李應說道:“夫君,今日宴請的可是黑山軍張燕?”

  李應聞言說道:“正是此人。”

  張霞聞言沉默不語。

  李應見此說道:“只是霞兒以往從來不會過問軍中大事,如今這是?”

  張霞聞言說道:“夫君可知張燕是奴家何人?”

  李應搖了搖頭,張霞見此說道:“張燕乃是奴家長兄。”

  李應聞言大驚,隨後說道:“為何不曾聽霞兒提起過?”

  張霞說道:“奴家自小在墨家長大,十歲之時便與長兄失散了,後來在長大之後,才知長兄參與了黃巾軍造反,黃巾軍被滅之後,長兄率麾下退往太行山區,奴家雖有心去找他,可是師父一直不許,不曾想今日在長安再次相遇。”說著竟然哭出來聲來。

  李應見此,趕忙安慰著張霞一會,隨後才回到宴席之上。

  此時張燕已經和石寬、李衷等人打成一片,交談甚歡,幾壇子酒水下肚,張燕已經有些飄飄然了。

  李應來到張燕身邊,說道:“張將軍可有姊妹?”

  張燕聞言迷迷糊糊說道:“早年有過一個妹妹,戰亂之中走失了,如今不知生死,太尉為何提及此事?”

  李應沒有回答張燕,而是接著問道:“張將軍的妹妹叫什麽名字?”

  張燕依舊醉醺醺的說道:“姓張,單名一個霞字。”

  李應聞言大喜,隨後說道:“張將軍之妹如今就在府中。”

  張燕聞言頓時清醒了幾分,心裡想著,李應應當不會騙自己,難道妹妹正在府中為其奴婢,若是如此,定然為妹妹贖身,帶回並州去。

  想到這裡,張燕急忙起身,隨後一下子跪拜在李應面前說道:“小妹若是在太尉府中,可否讓我將其贖身,帶回並州去。”

  李應見此卻是大笑,隨後說道:“帶你是帶不走了,不過可以見見。”

  張燕聞言滿臉狐疑的看著李應。李應見此隨後說道:“將軍不要多想,令妹如今是某妻子,正在府中,某這就帶你去見她。”

  張燕隨後迫不及待的跟著李應來見張霞,來到裡屋,張燕正好看到懷胎十月的張霞,急忙來到張霞身邊,隨口看著張霞說道:“一個銅板,兩張饃。”

  張霞聞言趕緊起身,李應見此攙扶著張霞,只見張霞紅著眼圈,眼淚止不住的流淌,隨後哽咽的說道:“兩個銅板,肉包子;三個銅板,吃燒雞……”

  張燕聞言亦是痛哭流涕,隨後說道:“妹妹還記得啊!”

  張霞說道:“哥哥也不曾忘記呀。”

  李應在一旁聽得是懵圈了,張霞見此,對李應說道:“原來那年家裡鬧饑荒,很多人都餓死了,哥哥為了上身體虛弱的我能夠活下來,曾經去偷大戶人家的東西,剛開始是饃,後來就成了肉包子、燒雞,可是哥哥卻對我說這是自己賺錢買的,我就問哥哥,饃多少錢,包子多少錢,燒雞又是多少錢,哥哥就說一個銅板兩張饃,兩個銅板肉包子,三個銅板就能吃燒雞。”

  張燕接著說道:“後來,某被那家大戶人家抓住了,他們就將我打了個半死,我回去卻對妹妹說是自己不小心摔得。可是,自那以後,妹妹再也不吃我給她的東西了。”

  張霞聞言說道:“哥哥,其實那天我就在角落裡親眼看到你被人家趕出來,還被毒打了一頓,我當時想出去救你,可是又怕你臉上掛不住,所以才沒有出去,而是悄悄回到破廟。”

  二人說著說著又是一陣痛哭,李應見此,隨後出去了,讓兄妹二人好好敘敘舊。

  過了好一會,張燕出來見李應說道:“太尉,舍妹和我說了很多關於你的事,看到妹妹如今過的好,做哥哥嗯心裡自然替她高興。”

  李應說道:“我等已經是一家人了,何必說兩家話。”

  李應留張燕在長安住了幾天,每天帶他遊覽長安的街景民生,張燕不禁感慨,長安百姓生活過的真是愜意。和中原大地一片戰火紛飛不同,長安城內卻是一副安居樂業,欣欣向榮的景象。

  又過了幾日,張燕覲見完天子,之後向李應請命告辭,回西河郡赴任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