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崛起西涼》第四十五章 一代才女蔡文姬
  張燕走後,李應幾次征辟蔡邕,蔡邕卻直推脫說年事已高,無心為官,李應見此,決定親自前往南陽郡宛城拜訪蔡邕。

  初平四年五月,李應來到宛城,高順得知李應來到,趕忙出城迎接,李應隨後在高順的陪同下視察了宛城的城防守備情況,隨後來到太守府,李應看著高順說道:“南陽郡四戰之地,北有曹操,南有劉表,東有袁術,西有張魯,漢中郡一日拿不下來,你等的擔子就一日無法卸下。”

  高順說道:“主公,某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講?”

  李應說道:“你我兄弟,盡管直言。”

  高順拱手說道:“正如主公所言,南陽郡孤懸在外,四戰之地,此乃兵家大忌,且無關可守,不如放棄南陽郡,轉而集中兵力進攻漢中,漢中若得,則南陽郡唾手可得。”

  李應聞言大聲斥責道:“不行,此事以後休要提起。”

  高順聞言隻好應諾。

  李應隨後問道:“你可知蔡邕?”

  高順聞言說道:“自是知道。”

  李應聞言饒有興趣的問道:“與某說說。”

  在高順的講述下,李應才知道為何蔡邕不願意入朝為官了。

  原來董卓昔日曾對其禮遇有加,董卓死後,司徒王允曾在府中設宴款待蔡邕,不想蔡邕酒後失言,不知不覺說起董卓,並為之歎息,說著說著竟然哭了出來。

  王允見此,勃然大怒,隨後斥責道:“董卓乃是國賊,弑君篡位,汝為臣子本該痛心疾首,除賊扶漢,緣何因董卓昔日禮遇,忘記操守,如今天亡董卓,汝卻反為其傷心,是何道理,莫不是也想做弑君篡位的反賊?”

  隨之將蔡邕收押交給廷尉治罪。蔡邕遞上辭表道歉,請求受到刻額染墨、截斷雙腳的刑罰,以求繼續完成漢史。士大夫大多同情並想要救他,沒有成功。

  太尉馬日磾聽說後,急忙前往對王允說:“伯喈是曠世的奇才,清楚很多漢朝的事,應當讓他續寫解決後邊的歷史,讓它成為一代重要的典籍。而且他忠誠孝順的名聲一向顯著,獲罪也沒有緣由,殺了他豈不是會喪失威望嗎。”

  王允說:“昔日漢武帝不殺司馬遷,讓他寫出毀謗的書,流傳於後世。現今國家中途衰落,政權不穩固,不能讓奸邪諂媚的臣子在幼主旁邊寫文章。這既不能增益聖上的仁德,又令我們蒙受毀謗議論。”

  就在王允要斬殺蔡邕之際,李傕等人進犯長安,隨後又被李應奪去,蔡邕隨後在士大夫的救援下逃離長安,隨後定居在南陽郡宛城。

  李應得知還有此般緣故後,心中有了主意。

  第二日,李應帶著一整車禮物拜見蔡邕,蔡邕本想避而不見,其女蔡琰說道:“李應從長安遠道而來,且對父親禮遇有加,縱然不受征辟,也應該明言告知,如今避而不見是何道理?”

  蔡邕覺得蔡琰說的在理,隨後在客廳會見李應。蔡琰則悄悄躲到屏風後偷聽。

  蔡邕看著李應隨後問道:“太尉到某府中,所為何事?”

  李應說道:“聞知先生善於辭賦,更善於書法,獨創“飛白”書體,晚輩不才,特來請先生賜字一副。”

  蔡邕聞言說道:“太尉親自前來,某自當贈之。太尉昔日曾作詩長安,文筆尚可,志向宏遠,今特寫來贈予太尉,也不枉太尉遠道而來。”

  李應心中大喜,能得蔡邕誇獎“文筆尚可,志向宏遠。”八個字,三生有幸啊!隨後對蔡邕說道:“某昔日胡亂所作,竟入先生之耳,實在三生有幸。某比之先生可是大大不如,先生之作,某徹夜研讀,《述行賦》短小精悍,感情沉痛,批判深刻,情辭俱佳。還有《青衣賦》,先生大膽描繪對一身份卑微女子的愛情,此情此感,真誠無比。”

  蔡邕聞言大喜,隨後和李應暢談甚歡,談天說地,好像多年未見的老友一般,蔡邕原想將李應打發點,不曾想竟然交談甚歡,不知不覺已到晌午時分,蔡邕拉著李應到內院,與家人一同用餐。

  席間,李應看到一身白衣,清塵脫俗的女子,只見此女不施粉黛,淡雅素淨,飄飄若仙女一般,李應瞬間就被吸引了,好久才回過神來,不由得向蔡邕問道:“前輩,這位是?”

  蔡邕見此,趕忙介紹說道:“此乃是某愛女,名曰蔡琰,博學多才,擅長詩詞、音律、書法。昔日曾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後回到家中,某對其甚是疼愛。”

  蔡邕說到這裡,看著李應問道:“太尉可有妻室?”

  李應不解,隨後說道:“某有一妻,名曰張霞,前輩何故問之?”

  蔡邕聞言自覺唐突,隨後說道:“太尉勿怪,小女如今在家,某有意將小女許給太尉為妾,太尉可還滿意?”

  李應心中想到,這不正是征辟蔡邕的好機會嗎,想到這裡,隨後說道:“某自是有意,不知小姐是否鍾意在下?”

  蔡邕聞言看向蔡琰,蔡琰卻是輕聲說道:“單憑父親做主。”

  蔡邕聞言大喜,隨後命家丁置辦酒席,晚間就要為李應和蔡琰二人舉辦婚禮。

  李應見此剛想說什麽,卻見蔡邕說道:“琰兒自是再嫁,不必過分張揚,你二人在某府中完婚即可,也好了卻老夫心願。至於長安為官之事,待到你與琰兒成婚之後,某就攜全家老小,投效帳下。”

  李應聞言苦笑不止,這叫什麽事啊,為了讓蔡邕為官,竟然要犧牲自己,也怪自己嘴欠,本想著先假意答應,騙蔡邕到長安以後再說,不曾想,這個蔡邕是個急脾氣,當日就要李應完婚。

  傍晚時分,李應和蔡琰在夕陽的殘輝下完成了婚禮。深夜時分,李應才醉醺醺的來到新房之中,蔡琰見此,急忙令丫鬟取來早就準備好的醒酒湯,喂李應喝下,吐了好一會,李應才清醒幾分,看著身旁的女子,朦朦朧朧看不真切,心裡隻以為是張霞,隨後將其鋪到在床上,一番翻雲覆雨。

  第二日清晨,李應醒來,看到睡在一旁的蔡琰,不由得心中詫異,隨後回想起昨晚依然和她成親了,隨後想到張霞,感到頭痛不已,如今此事已是如此,回去如何向張霞說呢,原來李應早先不肯娶馬雲祿,實在也是怕張霞不允,說到底,堂堂太尉竟然懼內,這話李應自是不管對外人說的。

  李應正在胡思亂想之際,蔡琰悠悠醒來,揉著迷迷糊糊的雙眼,起身說道:“夫君醒了,奴家這就去為夫君更衣。”

  三日後,蔡邕接受李應征辟,攜全家到長安城中居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