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崛起西涼》第四十一章 兵發漢中郡(下)
  上回書說道,李應起五萬大軍大舉進攻漢中郡,卻不想石寬等被張衛算計,折了不少兵馬。

  李應隨後命石寬、胡車兒複為先鋒,引大軍三萬猛攻陽平關,雙方激戰一日,天黑方止。半夜時分,張衛率麾下五千兵馬放棄陽平關,趁著月黑風高逃往褒城,一面據城死守,一面派人向張魯請求援軍,褒城是南鄭西北方門戶,張魯抽調南鄭守軍一萬支援褒城。

  第二日,李應大軍通過陽平關,石寬、胡車兒黑甲鐵騎進逼褒城,李應大軍也在向褒城推進。此時的南鄭一萬援軍尚且還在路上,石寬隨即決定,趁著南鄭援軍未到,大舉進攻褒城,張衛死守,苦苦撐到大軍來援,石寬見此,隻好鳴金收兵,等待李應大軍前來,傍晚時分,李應大軍趕到包圍了褒城,張衛趁著李應大軍尚未完全包圍之際,命副將楊柏死守褒城,自己率手下百余名親衛回到南鄭來見張魯。

  南鄭城太守府內,張魯看著張衛一臉怒氣的說道:“你這是何意,留楊柏守衛褒城,自己卻退回南鄭來了,莫不是貪生怕死?”

  張衛聞言急忙說道:“兄長容稟,某並非貪生怕死之徒,實在是有要事稟告兄長。”

  張魯聞言說道:“何事?”

  張衛說道:“褒城一定是守不住的,某派楊柏守衛,再加上一萬援軍,共計一萬五千人,李應有大軍五萬,以楊柏之才,恐怕守住三天已是極限,我等還需另謀他法。”

  張魯聞言皺著眉頭說道:“治國理政某之長處,行軍打仗卻是某之短處,公則素有軍事天賦,若有謀劃快快說來。”

  張衛想了想說道:“回兄長,某卻有謀劃,不過此計甚險。”

  張魯卻是說道:“如今存亡之秋矣,還有比這更危險的嗎?”

  張衛於是拱手說道:“李應坐擁秦川和涼州南部牧場,雖是地緣遼闊,卻是四面皆敵。潼關一線公孫賈兩萬大軍要防守關東各路諸侯,不會輕動;高順一萬大軍駐守南陽郡,三面皆敵,亦是不敢妄動;吳倩、侯集二將需要防守馬騰,且常常有羌人襲擾,亦不會調動;如今李應又起大軍五萬來犯我漢中,關中長安一帶必定空虛,關中平原雖然東西兩關都有大軍駐守,可是我漢中進入關中,卻並非只有武都郡一條道路。”

  張魯聞言趕忙問道:“還有何路,公則快講。”

  張衛聞言來到地圖旁邊指著一條未被標注的路線說道:“此山名為陳留山,山中有一條小道,名曰:斜谷道。道路雖是狹窄,卻可直逼長安,若能出一支奇兵,出斜谷道,進攻長安,李應必定心急,其大軍必定回援長安,兄長引大軍追殺李應,其救援心切,必不會與兄長戀戰。李應大軍若想回援,最快的路就是走箕谷道,回到下辯城,再進入天水郡,沿渭水而下,一日可達長安。我等只需在箕谷口埋伏一支伏兵,放過其前軍,專殺其後軍,必定大敗李應。”

  張魯想了好一會,才說道:“此計甚好,可是出斜谷道的奇兵務必隱蔽,何人可能做到?”

  張衛趕緊說道:“某請命率五千精兵帶十日口糧,奇襲長安。”

  張魯聞言大喜:“好,公則就去安排吧,某全力助你。”

  再說,李應大營之中,李應看著灰頭土臉的石寬、胡車兒說道:“你等猛攻褒城三日了,為何還沒有拿下,褒城守軍不過一萬五千人,某給爾等三萬兵馬,明日午時,若再攻不下城池,軍法從事。”

  二人急忙領命退下了。

  第二日一早,石寬就集合大軍,將所有兵力集結在褒城北門一線,又將連日趕製出的投石車等大型攻城器具拉往北門,一時之間,三萬大軍分成三個批次,輪番猛攻北門。褒城守軍楊柏恐怕石寬有詐始終不肯將其余四門守軍調往北門,一時之間,北門吃緊,楊柏連親兵衛隊都派去守城了,在石寬猛烈的攻勢下,楊柏實在頂不住了,才慌忙將其余三門的守軍全部調往北門,石寬正是等的這個時機,隨後命埋伏在東門外的胡車兒進攻東門,東門一觸即潰。中午時分,離李應給石寬的時間還有三刻鍾前,石寬終於攻下了褒城北門,褒城守軍心裡的防線瞬間被擊潰,一時之間逃的逃,投降的投降,很不幸,楊柏在逃跑的路上被胡車兒生擒了,隨後投降了李應。

  褒城攻下後,李應命大軍急行軍趕往南鄭城下,隨後將南鄭城團團包圍,令大軍休整三日,三日裡,既不攻城,也不撤軍,張魯被李應的西涼兵馬打怕了,一時之間也不敢出城交戰,兩路就這麽對峙著。

  原來這三日裡,李應讓龐德領五千兵馬取了南鄭東北方的城固,到此時南鄭北方東西兩個門戶都在李應手裡,他才準備放開手腳,大肆攻城,可是李應不知道的是,正是這三日的拖延,才給了張衛奇襲長安的可能,這些暫且不說。

  第四日,李應大軍前去城下挑戰,李應派石寬向前叫陣,張魯派張英出城應戰,十余回合被石寬一刀斬於馬下,隨後石寬嘲笑漢中無人,張魯大怒,派楊松應戰,三十回合被石寬再度斬於馬下。張魯大驚,隨即不再理會石寬叫罵。

  李應見此,命令大軍攻城,一時之間喊殺聲大振,城頭之上,剛有幾個西涼兵衝上城頭,就被守軍一刀刺死,隨後就是一腳被踹下三丈多高的城牆,西涼兵費力攀爬著城牆,奈何城頭上滾石、檑木不斷的從城牆上扔下,南鄭守軍甚至往下澆著滾燙的熱水和燃油,隨後就是渾身是火的西涼兵從城頭上被一刀捅下城來,慘烈程度,不忍直視,城下到處都是死相難看的屍首。受傷的士兵在城下哀嚎,他們要麽斷了手臂,要麽斷了大腿,更有的被攔腰斬斷,只有上半身還在苦苦的掙扎著,嘴裡不停吐血鮮血,隨後便閉上了眼睛,也許對於他來說,死亡才是解脫吧。

  再說張魯所部,傷亡也是慘烈,城頭幾次易手,城頭上躺滿了兩軍士兵的屍首,屍首堆滿了城頭,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南鄭守軍幾乎是踩著屍體在防守著西涼兵的進攻。

  正在李應大軍攻城之際,斥候突然飛馬來報,說是張衛帶領五千奇兵,出斜谷道直逼長安城。李應聞言大驚,隨即鳴金收兵。

  到了夜裡,李應升帳聚將,說道:“長安危急,張衛奇襲長安,我等如今如何是好?”

  龐德說道:“主公,長安是我等根基,況且天子還在城中,若是張衛攻破長安,我等就只能退守涼州了。”

  石寬聞言說道:“若是我等攻下南鄭,張衛就失去了攻打長安的意義,某以為,我等應當猛攻南鄭,只要拿下了南鄭,長安之危可解。”

  李應聽完若是擺擺手說道:“我軍出征漢中已經有一月有余,兵疲馬乏,雖是一路攻城掠地,卻是強弩之末,今日觀南鄭守軍,個個誓死如歸,此番恐怕非三月之久,無法拿下,屆時長安城恐怕早就被張衛攻破了。”

  龐德說道:“主公之見如何?”

  李應看了看眾人說道:“退兵。”

  龐德說道:“若是我等退兵之際,張魯來攻,如何?”

  李應說道:“某正是考慮於此,某有意讓令明在此處設伏,若是張魯來追,你可打他個措手不及,屆時他必定龜孫回南鄭城中,不敢追擊。”

  半夜時分,李應率大軍悄悄拔寨,退往下辯城而去,張魯得知,果然率部追殺,半路遭到龐德伏擊,大敗而歸,退守南鄭城中。

  再說,李應說道救援長安心切,大軍急行軍三日到達箕谷道,卻不想遭到了早在這裡等候多日的楊昂所部伏擊,後軍損失慘重,李應率兩萬敗軍退回下辯城中,又馬不停蹄的往天水郡冀縣進發,終於在五日後,回到長安,此時的張衛早已經退回到漢中去了,好在長安在賈詡得守衛下,沒有淪陷。

  李應回到長安,心中鬱悶到了極點,五萬大軍浩浩蕩蕩進攻漢中,不曾想大敗而歸,麾下只有不足兩萬士兵了,李應自打出隴西大山以來,何曾有過此等大敗,心中自是不痛快。

  賈詡看到李應如此,說道:“主公不必在意,勝敗乃兵家常事,況且漢中一戰我等並非一無所獲。”

  李應急忙問道:“我等所獲何物?”

  賈詡拱手說道:“其一,我軍自起兵以來,逢戰必勝,驕兵心態日益嚴重,此戰過後,驕兵之態盡除。”

  李應聞言說道:“此一點,某已想到。”

  賈詡接著說道:“其二,漢中精銳隻此一戰,損失慘重,半年之內恐怕無法恢復。”

  李應說道:“雖是如此,可我軍亦是相同。”

  賈詡看了看李應說道:“那麽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主公此戰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李應問道:“什麽錯誤?”

  賈詡說道:“主公進兵漢中乃是孤軍深入,且武都往漢中運輸糧草輜重困難,主公犯了輕敵冒進的錯誤。”

  李應說道:“是如此,若是下次進軍,還當如何?”

  賈詡說道:“若要攻下漢中,唯有南結劉璋,邀他共取漢中,漢中郡本就是益州的下轄郡,可是張魯欲要自立,這是身為益州刺史的劉璋所不能容忍的,故此,主公若邀,他必欣然接受。”

  李應聞言大喜,一掃心中鬱悶心態,轉而說道:“某最大失誤就是沒有帶文和一同前往漢中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