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崛起西涼》第四十二章 冷嬌娘女將馬雲祿
  就在李應回到長安之後,飛騎來報,西涼馬騰集結李堪、張橫、成宜、馬玩、楊秋,共計3萬西涼兵馬進犯天水郡。

  李應緊急集合眾將軍商議,李應看著眾人說道:“馬騰聯合李堪等七部兵馬進犯天水郡,天水郡告急,你等有何謀劃退敵?”

  賈詡向前說道:“馬騰此番來勢洶洶,我軍初敗漢中,此戰必定艱難,某保舉四人可用之。”

  李應問道:“文和快講。”

  賈詡說道:“正是李榷、郭汜、樊稠、張濟四人。”

  李應詫異說道:“此四人可用?”

  賈詡趕忙說道:“李榷等人本是董卓舊將,在西涼以勇猛著稱,李堪等人俱皆畏懼,若得此四人出面,李堪、張恆六人必定退兵,屆時只有馬騰一家,主公可一舉破之。”

  李應說道:“可是某昔日奪其兵權,今肯效命乎?”

  賈詡聞言說到:“主公無需擔憂,主公親自西征馬騰,命李榷、郭汜、樊稠、張濟為部將,隨大軍出征,但是卻不以其兵權,如此方可無憂。”

  李應想了一會兒,說道:“可行,但我還要親自查勘一番。”

  之後,李應宴請了李榷等人,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李應對著四人說道:“某昔日奪你等兵權,可還怨恨?”

  四人趕忙說道,不曾怨恨。

  李應問道:“在長安過的可還好?”

  李榷說道:“長安雖好,可某等終究還是武將,昔日曾想著榮歸故裡,衣錦還鄉,可如今在這溫柔鄉裡,快樂似神仙,卻懷念起昔日裡,征戰天下的快意。”

  郭汜說道:“主公,我等知道,主公信不過我等董卓舊部,可是我等仍願意鞍前馬後效命沙場。”

  樊稠、張濟二人也是紛紛點頭應諾。

  李應看著四人說道:“前事已過,望四位將軍可不計前嫌,今有效命沙場機會,馬騰集結李堪等共計三萬大軍進犯我天水郡,某決議率兵西征,徹底解決馬騰,故此想到四位將軍,建功立業,當在此時。”

  四人趕忙說道:“我等願隨主公,討伐馬騰,征戰天下。”

  李應大聲叫好。

  李應隨即清點大軍,命令賈詡處理朝堂事宜,石寬率五千大軍留守長安,胡車兒引三千兵馬駐守下辯城,自己親自帶著龐德、李衷、李榷、郭汜、樊稠、張濟及一萬五千人趕往天水郡。

  李應等人趕到天水郡之時,李堪等人已經奪了安定、北地兩郡,馬騰命馬岱引軍三千進攻隴西郡,馬騰則親率七千大軍往天水郡而來。

  李應命令大軍急行軍趕往天水郡冀縣迎戰馬騰,兩軍在冀縣城外十裡擺開架勢,準備決戰。

  兩軍正前馬騰令馬超出戰,李應看著陣前斤討馬超問道:“何人可戰馬超?”

  李榷趕忙引馬向前說道:“某來會他一會。”

  馬超隨即和李榷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五十回合後,李榷逐漸體力不支,處於下風,李應恐李榷有失,趕忙令樊稠、張濟助戰,共同迎戰馬超,再說馬超果真少年英雄,一人獨戰李傕三人仍然不落下風,兩軍將士大聲助威,雙方又大戰五十余回合,馬超漸漸處於下風,馬騰見此,急令馬鐵、馬休助戰馬超,奈何,馬超體力已是不支,馬鐵、馬休又不是李傕三人對手,於是馬超三兄弟且戰且退,回到陣中。

  李應見此,親自擂鼓助威,命令陷陣營出擊,陷陣營士兵前行五十步之後,原地展開陣型,緩緩向馬騰進攻,馬騰見此親率西涼鐵騎衝鋒,待到二百步之時,命令騎兵射擊李應所部陷陣營,西涼鐵騎素來善於騎射,可是此番絕大部分卻被陷陣營用盾牌擋住,就算有部分弓箭射在了陷陣營士兵身上,但是厚實的鐵甲阻擋了弓箭大部分的威力,並沒有對他們造成重傷,隨著兩軍距離不斷接近,百步之時,馬騰命令西涼鐵騎轉換兵器,原本拿著弓箭的士兵們,瞬間將弓箭換成了便於騎馬砍殺的彎刀。隨後兩軍廝殺在一起,李應見此,命令龐德引三千鐵騎繞道馬騰後軍,又命令兩翼的步兵攻擊馬騰側翼,一時之間馬騰三面受敵,又受到龐德的背後襲擊,一時之間大敗而逃,往安定郡而去。

  馬騰敗退到安定郡,正好遇到來援的李堪等人,隨即兩路大軍共計二萬多人進逼天水郡,李應早已得到斥候回報,於是命令大軍退守冀縣,隨後又聽聞吳倩、侯集二將大敗馬岱,馬岱退守金城郡,吳倩、侯集二將隨即引大軍進攻金城郡,馬岱退守吾允城,吳倩圍困吾允城,侯集則三千兵馬奪了金城郡周邊所有縣城,如今吾允已成為孤城。李應聽後大喜,料定馬騰必定回援金城郡,屆時只有李堪等人,此戰可勝。

  一日後,果然不出李應所料,馬騰回援金城郡,李堪、張橫等五部則繼續進軍冀縣而來,兩軍在冀縣城外十裡展開對峙。

  兩軍陣前,李應命樊稠、張濟二將出戰,李堪軍中則讓張橫、成宜應戰,四人大戰十余回合,張橫、成宜不敵樊稠、張濟二人,雙雙被斬於馬下,李堪所部俱皆震驚,李應軍中則是士氣大漲,樊稠、張濟二人隨即退回軍中,李應看著對面,嘲諷的說道:“某看你等不過如此嗎,就這點本事也敢來犯某天水,還是滾回西涼去吧。”

  楊秋、馬玩二人聞言大怒,隨即引麾下衝殺李應所部而來,李堪見此也隻好率軍衝殺,李應見三人全軍出動,一擁而上,隨即命令兩翼伏兵盡出,三方包圍三人,李堪見此急忙舍棄楊秋、馬玩二人,引麾下所部往武威郡逃亡,可憐楊秋、馬玩二人此時已經深陷包圍之中,無論怎麽衝殺,都衝不出去,無奈之下,率殘部向李應投降了,李應隨即派偏師收復安定、北地二郡,自己則親率大軍往武威郡而來。

  再說金城郡方向,吳倩、侯集二人聽說,馬騰回援,於是猛攻吾允城,馬岱原本麾下只有三千人,隴西一戰,又被吳倩、侯集二人斬殺了兩千,如今城中除了一千殘部,就只有留守的老弱殘兵,自是難以抵擋住吳倩、侯集七千多人的進攻,僅半日光景,吾允城就被攻破了,馬岱被擒,就連馬騰的愛女馬雲祿,也是被侯集擒住了。

  馬騰趕到之時,見吾允城池已破,隻好率兵退守武威郡。

  吳倩、侯集二將隨即留少部分兵力守城,大軍前往武威郡和李應大軍會合。

  三日後,李應看著來援的吳倩、侯集二將,大聲說道:“好啊,好啊,兩位將軍果然勇猛,不僅擊退了馬岱,還一舉奪了金城郡,回到長安,某必定啟奏天子,重賞你等。”

  二人謝恩,隨後,吳倩說道:“主公,某二人還為主公帶來了兩件禮物。”

  吳倩隨後命人將馬岱、馬雲祿押到李應面前說道:“主公請看,此二人就是馬騰的兒子和女兒。”

  李應來到二人身邊說道:“馬岱,我等又見面了。”隨後我又看向馬雲祿說道:“這位想必就是馬雲祿姑娘了。”

  馬岱沒有說話,但是馬雲祿,怒聲說道:“狗賊,我等落在你等手上,要殺要剮隨意?”

  李應笑著說道:“馬姑娘放心,某不會殺你們的。”

  李應隨後喊到:“李衷何在?”

  李衷趕忙向前說道:“末將在。”

  李應看著李衷說道:“將此二人送往武威郡姑臧城,親交馬騰,告訴他,某不日後,就將率大軍兵臨城下,讓他好自為之。”

  李衷領命,隨即將馬岱和馬雲祿押往姑臧城去。

  李衷走後,侯集不解向李應問道:“主公為何放了此二人,這可是威脅馬騰獻城投降的籌碼啊!”

  李應看著侯集說道:“馬騰此人,素來地盤看的比親人重要,若是用他二人相威脅,恐怕事與願違,反而遭到馬騰死戰,倒不如送他個人情,讓他知道自己尚且有退路可走,有了希望,自然就不會尋求死了。”

  三日後,馬騰見到了被李應送回的馬岱和馬雲祿,馬騰看著李衷說道:“李應可有話讓你帶給某?”

  李衷說道:“我家主公說了,大軍不日後就會兵臨城下,讓將軍好自為之。”

  馬騰隨後說道:“某知道了,你回去告訴李應,某就在姑臧城等著他。”

  李衷走後,馬騰勃然大怒,衝著馬岱說道:“某讓你進攻隴西,你不但沒有完成任務,還把我等根基金城郡都丟了,某留著你有何用。”說完就命令親兵要將馬岱拖出去砍了。

  馬雲祿趕忙跪下向馬騰求情說道:“父親大人,此事不怪哥哥,哥哥只有三千人兵馬,可吳倩等人卻有七千多人,哥哥苦苦支撐三日,麾下全都死光了,白把吾允成丟了,還請父親看在哥哥浴血奮戰的份上,饒了他吧。”

  馬超、馬鐵、馬休也是紛紛向馬騰求情,馬騰見此,隨後說道:“看在你諸位兄弟姐妹為你求情的份上,暫且饒你一死,可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今日起,將你降為士卒,罰你去守城門,你可服氣?”

  馬岱說道:“孩兒願受懲罰。”

  再說李應所部,大軍於五日後到達姑臧城下,李應命大軍在城外三十裡外扎營,並不急於進攻,馬騰見此,不解的向部將問道:“李應大軍既到城下,緣何不進攻城池啊?”

  馬超聞言向前說道:“父帥,李應如此,恐怕是向不戰而屈人之兵。”

  馬騰說道:“孟起是說,李應想要我等獻城投降。”

  馬超說道:“應當是如此,某猜想或許明日李應就會讓人來說降。”

  馬騰摸著胡須說道:“孟起之見甚是。”隨後又仔細看著馬超說道:“我兒自打三年前隴西敗給李應之後,日日研習兵書,如今已遠不同於往日了。”

  馬超說道:“父帥謬讚了。”

  再說李應這邊,李應看著帥帳之中的眾將說道:“如今,我等已經兵臨城下,但是此番某卻想不戰而屈人之兵,招降馬騰,你等以為何人可堪此重任?”

  眾人紛紛面面相覷,誰都不肯說話。

  李應見此說道:“李傕將軍素來深知兵法,某看將軍去在合適不過。”

  李傕卻是趕忙說道:“主公,領兵打仗某在行,這遊說勸降,某確實不行。”

  李應無奈的說道:“唉,此番若是文和在,就好了。”

  正說話間,李衷向前拱手說道:“主公,某願往。”

  李應聞言趕忙問道:“李衷,你可有把握?”

  李衷說道:“不試試怎麽知道,總要有人去做,某前幾日曾作為信使與馬騰有過一面之緣,此次前去,勝算大些。”

  李應隨即點頭答應了,隨後又囑咐李衷說道:“李衷,你此番前去,只需盡力即可,成與不成,務必全身而退。”李衷應諾而去。

  第二日,李衷來見馬騰,馬騰看著李衷說道:“前幾日,將軍將某兒子和愛女送還,某心中感謝,不知此次前來所為何事?”

  李衷拱手說道:“某此次前來,乃是為將軍指明一條光明的道路。”

  馬騰聞言說道:“你是來勸降的吧?”

  李衷說道:“非是勸降,乃是招安。”

  馬騰卻是說道:“都一樣,不過稱呼不同罷了。”

  李衷卻是擺手說道:“不,此二者,天壤之別,投降乃是兩軍交戰,一方不敵,投入另一方麾下。招安也不同,某是替天子前來招安將軍的。”

  馬騰說道:“招安也好,投降也罷,李應想怎麽招安某等?”

  李衷說道:“我家主公之意,將軍將軍以麾下獻出城池,退出西涼,前往長安,接受天子任命。”

  馬騰笑了笑,隨後說道:“笑話,還未開戰,李應怎知他就一定能攻下姑臧城,不戰而降,不可能。”

  李衷說道:“將軍之意,如何肯招安?”

  馬騰說道:“若要某招安也可以,第一讓他退回天水郡;第二,讓他將金城郡交還給某;第三,某投降的是天子,不是他李應,某是聽調不聽宣。如此方可招安。”

  李衷隨即說道:“既如此,某這就回稟我家主公。”隨後告辭了。

  李應聽說馬騰提的條件,隨即一口否定了,隨後命令大軍備戰,明日一早,大軍攻城。

  第二日,李應命大軍攻城,戰鬥從清晨打到傍晚時分,姑臧城依然沒有被攻下,李應見大軍已經人困馬乏,隨即命令鳴金收兵,當天夜裡,李應升帳聚將說道:“幾次與馬騰交戰,某已知馬騰用兵之法,某料定,其今夜必定偷營。”隨後看著眾將說道:“命令龐德引三千兵馬趁著夜色偷偷埋伏在大營左翼,李衷引三千兵馬埋伏在右翼,某親率一萬大軍埋伏在大營後面,此番必定要痛擊馬騰一頓,好給他長長記性。”

  當天夜裡,馬騰果然率大軍偷營,中了李應埋伏,隨即大敗而歸,退守姑臧城中,此後幾天無論李應怎麽叫陣,馬騰就是不應戰。李應隨後命令大軍圍城,想要困死馬騰,一個月後,馬騰城中果然缺糧了,李應再度招降馬騰,馬騰仍然不肯投降,七天以後,馬騰下戰書,請求與李應大軍在姑臧城外十裡展開決戰,一戰定勝負,若是馬騰敗了就投降李應,若是李應敗了,李應就要退出武威郡,還要將金城郡還給馬騰,李應隨即答應了。

  兩日後,兩軍在城外十裡交戰,兩軍正在大戰之際,馬騰突然收到斥候回報,說是李應趁著兩軍決戰之際,派龐德奪了姑臧城,馬騰頓時一口一口鮮血噴出,隨後不醒人事,再到馬騰醒來之時,已經是李應的階下之囚了。

  原來就在馬騰昏迷之際,李應趁著馬騰所部軍中不穩,隨即當機立斷,命令所有部隊一擁而上,包圍了馬騰所部西涼兵馬,馬超見大勢已去,隨即率大軍投降了李應。李應隨後又命令吳倩留守武威郡,侯集返回隴西郡,龐德引三千兵馬收復敦煌、張掖、酒泉三郡,至此涼州平定,李應則率大軍班師回長安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