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崛起西涼》第十章 賈詡認主
  李應看到馬休的回信,只見信中說道:

  “公子仁義,我等有罪,多次冒犯,方今悔恨不已。望公子見我等尚有懺悔之心,釋放我家兄長,我等將即日引兵西歸,再不敢冒犯襄武百姓。——馬休親筆。”

  李應將竹簡遞給賈詡,說道:“文和兄看看,如今之計,是放還是殺,亦或是就這麽關著?”

  賈詡看完,淡淡說道:“馬休慌已,為今之計。殺則引得西涼鐵騎血戰,不仁。放則放虎歸山,不智。若是長久關押,待到西涼軍糧草耗盡,在適合釋放,馬超無糧,屆時必將西歸。”

  李應深以為然。想了想說道:“為萬全之計,某想會一會馬超,探聽其口實。”

  賈詡說道:“馬超雖然無腦,確實悍勇,子瑜與之會面,萬望仔細些。”

  李應道謝,隨後卻沒有去牢城,而是徑自朝校場而去。來到校場大帳之中,李應吩咐親兵將馬超帶到大帳說話。

  少頃,馬超帶到。李應仔細打量著馬超,此時的馬超被五花大綁被幫了個結結實實。李應也被這麽綁過,深知那滋味不好受,於是讓親兵給他松綁。那親兵頓時跪倒說道:“公子,不可,馬超勇猛。”

  李應沒有理會他,而是親自過去替馬超松綁。而後再次仔細打量著馬超,心想人言“錦馬超”,今日一見果然如此,這麽帥氣的公子哥,李應自認為來到這個世界,只見過兩人,一個是墨家機關城之中的百裡守約,一個就是這“錦馬超”。咳咳,當然自己長得也不賴。

  正當李應在心中腹誹的時候,馬超拱手說道:“多謝,今日落你手上,要殺要剮隨你,某定然不會皺一下眉頭。”

  李應笑著說道:“何至於此,某啥時候說過要殺孟起了?”

  馬超說道:“當不起汝叫某字號,若不殺某,就放了某。但某事先有言,放了某,定然和你拚個你死我活。”

  李應聽完哈哈大笑,心想,沒見過這麽實在的,你隻說放你,在說些軟話。哪有讓人放你還恐嚇敵人的。

  馬超見李應大笑,氣鼓鼓的說道:“汝笑甚,莫不是嘲笑與某?”

  李應趕忙止住笑臉,說道:“將軍,莫要誤會,某只是想,將軍為何不說些軟話,說不定某會放汝離去,猶為可知。”

  馬超說道:“大丈夫頂天立地,死就死,怎會卑躬屈膝,求爾等饒命。”

  李應聽到這裡,心裡頓時有了主意。若是馬超此時果真說了軟話,李應還信他不過,但此時了解,他是言出必信的主,日後只要讓他承諾退兵,他必然不會反悔。由此,賈詡之計可成。

  想到這裡,李應自知再說下去無益,於是讓人將馬超帶下去,只是沒有回牢城營,而是把他軟禁在校場之內。

  五日來,馬休所部時常到襄武城外叫囂,要求李應釋放馬超等人,但是又投鼠忌器,始終不敢攻城。

  眼見馬休所部鍋灶日漸減少,這一日,斥候來報晌午時分,並未見西涼兵埋鍋造飯。於是李應找到賈詡,認為時機已到,可以行使計策了,賈詡亦認同。

  李應並賈詡兩人召見馬超,只見馬超大步流星的來到大帳。李應說道:“孟起,某敬佩汝是英雄,連日來好吃好喝,不曾有半點虧待。”

  馬超此時到沒有先前的傲慢,而是拱手說道:“公子仁義,某亦知曉。”

  李應接著說道:“請馬鐵將軍。”親兵應諾。不一會,馬鐵待到。

  李應看著馬鐵說道:“馬鐵將軍傷勢如何,可有大礙?”

  馬鐵比起馬超倒是多了幾分感恩之心,趕忙拱手說道:“蒙公子惦記,軍中藥師早做處理,連日來好吃好喝,肉都長得瓷實了。”

  李應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李應看了賈詡一眼。賈詡會意的點了點頭。賈詡說道:“馬超、馬鐵兩位將軍,子瑜公子之意是今日放你等回到西涼軍去,只是需要公子做出保證,此後不再攻打我襄武縣。諸公以為如何?”

  一聽說要放他們回去,馬鐵一臉的興奮,趕忙問道:“可是當真?”

  李應義正言辭的說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馬鐵聞言,趕忙拽著馬超衣襟,那意思,快答應啊。馬超倒是不慌不忙的說道:“李應,我等是敵人,為何放某歸去?”

  李應確是意味深長的說道:“你我本無宿怨,何況沒有永恆的敵人,下一次再見,我等會是朋友,猶未可知。”

  馬超倒是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隨後,李應、賈詡等人親自歡送馬超、馬鐵,李應更是沿街發動百姓夾道歡送,來到城門口,馬超向著李應和賈詡行禮,而後大聲說道:“某馬超,此後絕不在進犯襄武縣。”說完上馬離開了。

  馬休聽說馬超、馬鐵回來了,心裡高興,出營外十裡迎接。馬超、馬休、馬鐵三兄弟來到西涼軍大營,馬超問道:“軍中還有多少存糧?”

  馬休趕忙回到:“軍糧已經用盡,不得已打野味以食。”

  馬超皺著眉頭,說道:“傳令全軍,明日一早,拔寨撤軍。”

  馬休還想說些什麽,但是聽到馬超軍令已下,隻得遵從。

  第二日,就在馬超撤軍的同時,斥候飛報賈詡,說韓遂起大軍五千余人兵圍狄道。隴西郡太守李參急發三十六道斥候飛騎,向各縣求援。李應得到消息之時,狄道已經被圍了兩日了。城池在不在都還很難說。

  當天李應便點起麾下三百鄉軍準備前往狄道增援。賈詡找到李應說道:“子瑜,襄武兵丁還有一百五十余人,你一並帶去。”

  李應說道:“胡車兒所部還在襄武縣內,若是此時盡起襄武主力,若是羌胡人來犯,又當如何。”

  賈詡說道:“子瑜說的是,只是僅僅三百人馬支援,杯水車薪啊!”

  李應說道:“兵不在多在精,與馬氏三兄弟的西涼鐵騎鏖戰數日,今天這支鄉軍,已經大大不同於往日了,見過血的士兵,已不再畏懼死亡。何況某非莽撞好鬥的匹夫。”

  賈詡沒有說話。李應看著賈詡說道:“文和兄,不知不覺間,你我已是共同經歷了兩次大戰。某有一言,說與君聽。”

  賈詡聞言,神色莊重的說道:“願聞君言。”

  李應亦是神色莊重的說道:“大爭之世,爭與實力,誰又能妄想在天下大亂之時徐圖自保。當今天下,唯有變強,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堅守一隅,終難自保。爭,或許尚有一份生計。守,唯有自取滅亡。”

  賈詡心中波濤洶湧,好像李應的一席話激起了他骨子裡的那份熱血豪情。只見賈詡後退兩步,行大禮說道:“敢問君之志?”

  李應趕忙向前扶起賈詡說道:“東出關中,平定天下。”

  賈詡愣在了原地,得有一刻鍾的時間,沒有動一下。李應沒有說話,也沒有催促賈詡,而是就這麽靜靜的看著賈詡。李應再等,等著個青史上赫赫有名的“毒士”賈詡認主。

  一刻鍾後,賈詡回過神來,目光灼灼的看著李應,然後毅然跪拜在李應腳下,大聲說道:“某賈詡,拜見主公,牽馬執凳,生死相隨。”

  李應趕忙去扶賈詡,激動的說道:“某得文和,當如桓公得管仲,穆公得百裡,天下唾手可得。”

  賈詡被李應扶起說道:“主公謬讚了。倒是主公,彈丸之地尚有鯤鵬遠志,吞吐八荒之志。此時猶如龍困淺灘,他日,某隨主公登臨廟堂,亦或能封侯拜相。”

  兩人頓時一陣大笑。

  李應看著賈詡說道:“文和,某引兵馬離去,若是胡車兒知曉定然來犯。某有一計,可在危及之時解困。”

  賈詡聞言,拱手說道:“願聽主公差遣。”

  李應點點頭說道:“某家母親曾是羌胡首領之女,與那胡車兒本是同族。說起來,某倒也算是半個羌人。家母對那胡車兒有恩,昔日曾在狼口下奪的他性命。若是哪日,抵擋不住,可去隴西大山請母親前來相助。”

  賈詡應諾。隨後說道非萬急不敢討擾夫人。

  李應沒說什麽。對於賈詡的才能,李應還是很認可的,從幾次謀劃來看,賈詡之智,突出在謀劃,尤其是軍事謀劃。看來歷史上說他是“毒士”,並非浪得虛名。

  隨後,李應點齊兵馬,親率三百名鄉軍飛奔狄道而去。

  臨走時,特意囑咐賈詡,讓他利用俘虜的三十名西涼士兵和二百余匹西涼汗血馬,招募一支二百人左右的騎兵。並且重點囑咐,一定要多加訓練,待遇從優。

  賈詡知道李應太需要一支可以隨時衝鋒的鐵騎了。因此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為李應練出一支精銳鐵騎來。拜了主公,就相當於做了李應的家臣,自然李應的心思,賈詡都要去揣摩,李應做不了的事,賈詡要盡力去做。

  到今天為止,李應終於在這個世界有了第一個根基,一個還算是穩定的根基。雖然襄武縣兵不過千人,馬不過三百,人口也不是很多,但是他收了“毒士”賈詡,那是一個,一人能抵十萬兵馬的奇才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