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崛起西涼》第十一章 火燒韓遂
  “男兒壯懷賽柔腸,
  秦川自古帝王鄉。

  春秋再寫摩雲筆,
  揮灑成騷賦國殤。”

  賈詡送李應出城十裡方才分別,看著賈詡隱約惆悵的深情,李應將這首詩送給了賈詡。頓時一掃賈詡心頭的陰霾。

  再說李應這邊,第一日行軍六十裡,方才安營扎寨。李應正在大帳看著前幾日令人從家中帶來的《孫子兵法》。門衛來報,說是一女子帶十幾名黑衣打扮的青年營外求見。李應讓把人帶進來。

  待到看見來人時,李應趕忙放下手中的竹簡,慌忙起身,隨後招呼親兵,看座、看茶。

  你道來的是誰,竟然讓一向沉穩的李應如此這般慌張。原來來人正是張霞。只見她素衣麻衫,卻絲毫遮擋不住絕美的面龐。

  張霞見到李應如此,竟然掩嘴笑開了,正所謂“回眸一笑百媚生”,張霞一笑,倒是別有一番風味。

  片刻之後,李應意識到張霞來到,定然有事,趕忙請他們入座,之後問道:“不知張姑娘與各位兄台,意欲何來?”

  張霞說道:“子瑜公子威武,前番兩次大敗西涼鐵騎,我等佩服。聽聞,公子欲要支援狄道,我等奉師傅之命,前來相助。”

  李應聽完大聲說道:“好,好,好。有墨家弟子相助,此戰勝算有多添幾成。”

  李應盯著張霞看了一會,看的張霞都不太好意思了,李應隻得尷尬的轉開視線說道:“不知樗裡前輩可還安好,某那日辭行,欲見前輩,結果吃了閉門羹。”說完自嘲般笑了笑。

  張霞聞言趕忙說道:“公子無需擔心,家師身體硬朗。師尊有話讓我帶給公子,他說公子見解,獨到其處。墨家自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便屢次受到打壓排擠,現在世人恐怕已經不知道何為墨家了。師尊有意,讓我等跟隨公子,傳揚我墨家思想。”

  李應點了點頭說道:“張姑娘隻管放手去做。”

  李應將墨家弟子單獨編排成軍,號稱“機關營”。等到眾人離開大帳,李應單獨叫住張霞在帳中談話。李應說道:“張姑娘與某,頗有緣分,幾次相見,次次刻骨銘心,姑娘身上有一種氣質,某實在看不透姑娘。”

  張霞說道:“張姑娘,張姑娘的,不好聽。不如私下裡,你叫我霞兒,我叫你子瑜,如何?”說完小臉紅撲撲的。

  李應說道:“好啊,好啊。張,霞兒姑娘,多大了?”

  張霞一副氣惱的樣子,說道:“不叫張姑娘了,倒叫起霞兒姑娘了,子瑜倒是很不知趣。”說完頭也不回的離開大帳,隻留下一臉懵逼的李應。

  第二日中午時分,李應所部鄉軍見到了被重兵包圍的狄道縣城,為了防止韓遂所部發現行蹤,傳令大軍後退三十裡,選在隱蔽處安營扎寨。

  到了夜間,李應聚將議事。掃視了一眼眾人,李應說道:“我軍已抵達狄道,如今狄道四面被圍,水泄不通,爾等可有謀劃?”

  石寬聽完大聲說道:“要甚謀劃,打進城去,與太守一道痛擊賊軍。”

  公孫賈說道:“不可,敵軍尚且不知我軍底細,此時我軍佔有主動,倘若貿然出擊,必定遭到西涼軍圍剿。”

  李衷向前一步拱手說道:“公子,某以為倒不如像上次一樣,先襲擾敵軍,再見機而動。”上次戰馬休,李衷是嘗到甜頭的,因此才建議道。

  這時候,一直默不作聲的張霞說道:“公子,我倒有個想法。”

  李應聞言說道:“姑娘請講。”

  張霞說道:“我們可以將敵軍引到一處山谷,然後阻絕其後路,之後,放火焚山。”

  李應大叫趕忙說道:“此計甚好。”

  第二天,李應讓大軍休整,他帶著李衷及斥候營,四處查看地形。果然在狄道城外十五裡外有一座山谷,當地人稱“貓兒谷”,地形雖然並不陡峭,但是整座山谷成環狀,入口處道路寬敞且好走,出口處卻道路狹窄且崎嶇難行。這是絕佳的火攻場所。這個時節,正是清明前後,山中枯草林木極多,一旦火起,定然是烈焰衝天。

  李應回到營地,召集眾人商議,然後吩咐眾人如此如此,眾人應諾而去。

  半夜時分,公孫賈帶領五十人前往韓遂大軍營地,等到哨兵瞌睡之際,悄悄摸上去,乾淨利索的解決掉哨兵,之後,悄悄潛伏到西涼軍糧草大營,一把火扔向糧草,一時間,火光衝天。李衷等人一見火起,頓時擊鼓吹號,造出一副大軍衝鋒的氣勢。

  韓遂正在休息,突然聽見鼓聲大震,趕忙起身,衝出營外,聽親兵說,糧草被燒,敵軍人數不明向西南方向逃走了。韓遂大叫一聲,隨機點起三千兵馬去追,隻留侄子韓鵬領兩千大軍留守。

  再說李應這邊,見韓遂果真引大軍來追,一路上跑跑停停,丟盔卸甲,生怕韓遂追不上。他哪知道這時候的韓遂,就給點著的火藥桶一樣,隨時都會爆炸,哪裡還能去思考會有詐。李衷、公孫賈兩人領著殘兵迅速逃到山谷隱蔽起來,韓遂引大軍,停也沒停的直衝著山谷而來。待到西涼軍全部進入谷中,李應命人將巨石、檑木堆滿谷口,之後,數百人將火把投向谷底,一時間大火化作火龍一般迅速吞噬著西涼兵馬,慘叫聲響徹谷底。大火燃燒了三個時辰之久。好在李應命人早早將山谷周邊樹木雜草清除,不然依照火勢大有將整座山燒盡的架勢。

  再說韓鵬這邊,見遠處山谷大火衝天,趕忙率本部人馬來救,怎料巨石、檑木堆滿谷口,一時間也是進不了山谷,隻得令人搬運石塊,待到石塊搬除,又見熊熊烈火,一時之間無人敢向前去。等到大火熄滅,又等了半個時辰地面降溫,才率軍進入山谷,只見山谷之中到處都是燒焦的屍首,場面殘不忍睹。韓鵬馬上命人四處尋找韓遂,將士找遍整座山谷,也不曾發現韓遂身影。韓鵬頓時松了一口氣。

  隨後引大軍出谷,四處尋找。果然在山谷出口處五裡外,發現韓遂,待到韓遂時,只見他身邊只有不到十人了。韓鵬頓時大驚,也沒在多問,命人抬著韓遂,引大軍回營地去了。

  再說狄道城內,早早守城將士就報知隴西郡太守李參。李參雖然看見韓遂大營起火,但是恐怕有詐,不敢出擊。不一會又見貓兒谷方向大火衝天,還是不敢出擊。倒是李參手下的吳倩、侯集等人三翻四次請戰,李參就是不許開門出擊。白白浪費了這次全殲敵軍的大好時機。

  李應等人回到山中營地,李應召集眾將說道:“此戰多靠張霞姑娘之計,仰仗諸位兄弟之功。”

  眾人紛紛說,全靠公子謀劃。

  李應隨後歎息一聲說道:“某沒料到,李參竟如此膽小,本來大好的戰機,竟然他白白錯過。”

  石寬說道:“似這般人物也配做隴西郡太守。”

  李應趕忙阻止道:“石寬,休要放肆,此話到此為止,不準再提。”

  隨後掃視了眾人一眼,說道:“現如今,韓遂所部西涼軍已經折損三千,但還有兩千兵馬未動,不過,好在他糧草被燒,支撐不了幾日了。”

  公孫賈向前一步說道:“公子,當前是西涼兵馬尚有兩千,我等所部依然只有三百,西涼兵馬確是悍勇,若是展開野戰,我軍定然敵他不過。某建議聯絡狄道李參所部,他麾下尚有一千余人,如此方有勝算。”

  李應點了點頭,說道:“這樣最好,只是,我看那李相如(李參)膽小如鼠,畏首畏尾,恐怕就算達成計劃,也怕他事後反悔。”

  石寬罵咧咧的說道:“直娘賊,不是說他發了三十六道斥候飛騎嗎,怎麽到如今,只有公子率部來援。”

  李應苦笑著說道:“你怎會不知,韓遂引大軍五千來攻狄道,各縣兵馬最多者就是狄道,其余諸縣兵丁不過百人,若是傾巢來援,必定受到羌胡劫掠,若是只派些許人馬前來,於事無補,他們怎麽會來援呢。”

  眾人一聽,確是如此。

  李應見沒有人再說話了,於是說道:“某之意,敵軍尚有兩千兵馬,不可與之硬拚。唯此事兩策。其一,派人聯絡李參,與他共同謀劃裡應外合夾擊韓遂。其二,全軍化整為零,以五十人為一屯,各自騷擾西涼軍,隻一條,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跑,誰要是將部隊打光了,軍法從事。”

  眾人應諾而去。

  西涼軍中,韓遂所部升帳聚將,只聽見韓遂說道:“某不才,竟然中了無恥小兒的奸計。眼下,我軍糧草被燒,大軍折損三千,如何是好?”

  韓鵬向前拱手說道:“叔父,首戰雖敗,但是某料定敵人援軍必定不多。若是果真兵精糧足有怎會隻管放火卻不廝殺。而我軍尚有兩千精銳西涼鐵騎,城外野戰怕他個球。”

  韓遂深以為意的點了點頭,隨後說道:“收縮防線,派出斥候,務必找到這夥賊子的藏身之處。此外,嚴密監視城內動向,若是李參出城,哼哼,吃了他的守軍。”

  眾人應諾而去。只有韓鵬尚且留在帳中,韓鵬說道:“叔父且先養傷,孩兒定當取那狗賊的頭顱給叔父下酒。”

  韓遂不置可否的揮了揮手,示意韓鵬下去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