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崛起西涼》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定依舊三分
  鐵騎南下本圖吳,
  長江千裡阻通途。

  烈火張天吞赤壁,
  東風席卷掃舳艫。

  折戟沉沙硝煙散,
  戰馬悲鳴白骨堆。

  萬丈城防何鑄就?
  歲歲年華建彰功。

  站在未央宮的城頭,眺望著東方,李應似乎能撥開重重迷霧。李應在長安接到曹丕稱帝的消息,心中不由得詫異,一切似乎都在按照歷史的車輪運轉,一切又似乎與自己認知的歷史不同,也許是因為自己的出現,不由得加快了歷史的進程。天意弄人,歷史的車輪在他來到這個世界之後轉了個彎,朝著另一個方向浩浩蕩蕩奔流而去。

  賈詡左右尋不到李應,知道他八成是在城頭之上,於是來到城頭果然見到了李應。

  李應回頭看了一眼賈詡,而後問道:“文和與孤征戰二十年,孤卻從未問過文和想要什麽,今日文和但說無妨,只要孤能辦的到的,必定滿足文和。”

  賈詡聞言,來到李應身邊,左手扶在城牆之上,目光眺望著遠方,說道:
  “一畝青田半畝塘,

  青梅煮酒論戰堂。

  不求諸侯聞達日,
  平生所願草廬旁。”

  李應詫異的看著賈詡,說道:“孤記得文和昔日說過,願追隨孤一統天下,也好掙個王侯將相,如今這是怎麽了?”

  賈詡語重心長的對李應說道:“主公啊,自古以來都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激流勇退或許才是臣子之道。”

  李應聞言,一把拉住賈詡的手說道:“文和是來請辭的?孤又豈會是那種人,天下未定,文和就要棄孤而去。”

  賈詡看著李應,說道:“臣今年已經六十二歲了,想要回到家鄉頤養天年了,還望晉王應允。”

  李應急忙說道:“孤不同意,若無文和,孤不知何時才能一統天下,天下百姓還得多久才能過上太平盛世的日子。”

  賈詡聞言,後退一步,而後跪拜在地,大聲說道:“晉王心中還有如此志向,臣自當竭盡全力,只是眼下曹丕已經在許都稱帝了,晉王不進帝位,不是將天下拱手讓給曹丕嗎?若是如此,老臣再難效忠晉王身旁了。”

  李應聞言,愣了一會,而後緩緩說道:“原來文和是為了這事來的。孤不是不想稱帝,只是曹丕篡漢位,天下百姓已經千夫所指,孤不想逆民心而為之。”

  賈詡說道:“晉王以為臣與華歆孰優孰劣?”

  李應說道:“華歆小人怎能與文和相提並論。”

  賈詡歎息一聲說道:“華歆是小人,可是他勸魏王稱帝成功了;臣若是君子,為何臣勸晉王登基,晉王卻遲遲不肯采納。難道臣的眼光還不如華歆嗎?”

  李應想了許久,而後說道:“好吧,孤同意了,擇吉日登基,文和與眾大臣去籌備吧。”

  賈詡聞言,拱手說道:“諾。”

  公元209年,三十五歲的晉王李應在長安稱帝,建國號為“晉”,改年號為“天啟”。一顆耀眼的太陽正在西北的華夏大地上冉冉升起,誰也不知道未來是什麽樣的,但是此刻三國並立的局面已經形成:西方的晉國佔據著天下半壁江山,是三國疆域最大的國家,可是卻並不是人口和綜合國力最強大的國家。北方的曹氏魏國,佔據著天下最富庶的土地,也是治下人口最多的國家,魏帝曹丕野心勃勃,誓要一統天下。

  就在曹丕、李應相繼建國稱帝之後,江東的孫權也遇到了難題。

  東吳建業城內,孫權看著文武百官說道:“天下大勢已定,李應在長安建晉國,曹丕在許都建魏國。眼下東吳出路在哪,你等可有謀劃?”

  張昭、張紘、顧雍、駱統、薛宗、嚴畯、虞翻、諸葛瑾、陸績、張溫等一乾文臣勸孫權登基稱帝,孫權默不作聲。

  卻在此時,陸遜拱手向前說道:“主公以為吳國比之魏、晉兩國實力如何?”

  孫權說道:“東吳人口、耕地、軍隊都不及兩國,綜合國力更不能與兩國相提並論。”

  陸遜聞言,接著說道:“主公所言甚是,然而東吳卻能幾次三番大敗來犯之敵,所憑借著又是何物?”

  孫權說道:“乃是東吳水師和長江天塹。”

  陸遜聞言,叩拜在地,而後說道:“主公明鑒,眼下天下只有魏、晉、吳三國了,天下的目光此時都在魏、晉兩國身上,我國實力不及兩國,應當韜光宴會,修養生意,盡量避免戰爭,努力去改善民生,提高東吳軍事實力,最重要的是東吳太需要一支能夠馳騁中原的強大騎兵,這些才是主公最應該考慮的問題,與其在名義上與魏、晉爭天下,倒不如實實在在的提高國力。”

  孫權深以為意的點了點頭,而後又看向文武百官,隨後說道:“陸遜說的有理,只是名正方才言順,縱然不能此時稱帝,孤也得正告天下,除了魏國、晉國,天下還有一個吳國。”

  “諾。”眾人紛紛應諾。

  公元209年,孫權在建業稱王,建國號“吳”,設置農官,實施屯田,設置郡縣,並剿撫山越,大力發展江南經濟,私下裡派出水師與遼東公孫康購買優良戰馬,不久後被曹丕發覺,截斷了東吳的海上貿易通道,孫權無奈一面與晉國談判,試圖通商,另一方面組建強大水師進行遠洋航行,一來充實人口,而來尋找優良戰馬,試圖組建強大騎兵。

  三國形勢至此形成,晉國佔據關中、涼州、並州、益州和荊州的南陽郡、南郡、武陵郡三郡,大致上佔據了半壁江山,佔據天時之便。

  魏國佔據豫州、兗州、冀州、徐州、青州、幽州和司隸的河南郡、河內郡,治下人口兩千五百萬人,佔據人和便利。

  吳國佔據揚州和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以及徐州、豫州的少部分地方,境內水網密布,又有長江天塹和強大的東吳水師,雖然不能圖謀天下,卻可保江東無憂。盡佔地利之便。

  至此,第一卷前三國時代“群雄紛爭”結束,後面章節開啟後三國時代“三國爭霸”。“三國爭霸”時代分四卷,即“西晉篇”、“北魏篇”、“東吳篇”,還有一個外傳“劉禪篇”。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