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崛起西涼》第二十四章 初見劉備
  第二日,李應、張衛各帥所部來到宛城城下,袁術趕忙命人大開城門,隨即穿城而過,出北門往豫州而來。袁術二萬大軍在前,張衛三千步兵在中間,李應所部八百重裝騎兵卻被堵在了最後,石寬心裡那個氣啊。

  石寬看了看李應身旁的龐德,對李應說道:“主公,龐德不過只是一個混混,主公如何待他這般好處,某心裡不痛快。”

  李應沒理會自顧自生著悶氣的石寬,而是對身旁的龐德說道:“令明,昨晚睡得可還習慣?”

  龐德拱手說道:“習慣,某本就是軍旅出身,如今就和回家一般。”

  李應說道:“習慣就好,不過令明要明白一點,某軍中不養閑人,沒有軍功,某也絕不會特殊照顧。”

  龐德聞言,大聲回道:“主公放心,某決不是吃閑飯的人,但凡有指派必定完成。”

  李應滿意的笑了笑,龐德何許人也,各位看官可能不知,但是要是說起,龐德“抬棺戰關羽”,你可能就知道他的厲害了,不過早先他是馬騰的部下,不曾想一場隴西大戰,竟然讓他淪落南陽郡。還陰差陽錯被李應收到麾下。

  石寬見李應沒有搭理自己,剛想引馬離開,只聽見李應喚他說道:“石寬,你可聽清了,某說了,軍中不養閑人,沒有軍功,某絕不會特殊照顧誰。此次討伐董卓,汝等軍功就在眼前,你可明白?”

  石寬應諾,隨即說道:“主公,某石寬也不是吃閑飯的人。”隨後瞪了龐德一眼,龐德亦是不服氣的回瞪了一眼石寬。弄得李應哭笑不得。

  三路大軍走走停停,行軍三日終於到達豫州陳留郡酸棗縣,時任酸棗縣令樂安國親自前來迎接袁術等人,三路大軍開進酸棗城外軍營,李應來到軍營駐地,見城外已經密密麻麻的駐扎了不少部隊,各營地之間打什麽旗號的都有,粗略估計城外各營人馬至少有十一二萬之巨。

  袁術一到酸棗縣,就被袁紹、曹操等人邀到城中接風去了,就連張衛都有諸侯邀請,唯獨只有李應一無人脈,二無權勢,自然無人搭理。

  在酸棗屯兵已經兩日了,李應實在無所事事,於是讓石寬負責練兵,自己每日不是勘察地形,就是研究司隸地區的地圖。

  這一日,平原縣令劉備也是閑著無聊,於是讓張飛、趙雲操練士兵,自己帶著關羽到各處營地查看,各營見劉備只是一個小小縣令,所以也沒人搭理他,逛著逛著,劉備就來到一個懸掛“漢”字的大旗營中,劉備看到明黃的大旗上寫著一個大大的漢字,於是對著營門守衛說道:“小哥,某平原縣令劉備拜見你家將軍,敢請小哥代為傳話。”那小兵應諾告知李應。

  李應正在研究地圖,聽說劉備來了,趕忙起身到營外迎接劉備,見到劉備,李應拱手說道:“久聞劉皇叔大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啊!”

  劉備一愣,心想我雖然自稱皇叔,可是從黃巾之亂到現在,也沒有哪方諸侯認可的,今日不曾想被李應叫到劉皇叔,心裡自是高興的對李應說道:“將軍過譽了,某不過小小縣令,如何敢當將軍三生有幸之言。某比將軍年長幾歲,將軍喚某玄德兄即可。”

  李應聞言哈哈大笑說道:“好,玄德兄,汝是平原縣令,某是狄道縣令,我等平級爾,何故自謙,請帳中說話。”

  待到劉備來到帳內,正好看到李應案前擺放的地圖,不由得走到跟前仔細打量起來,李應的地圖與一般地圖不同,這份地圖是李應將好幾副地圖對比之下,采用後世的地圖繪製方法繪成的,比起粗糙的古代地圖,李應所畫的地圖更加一目了然,旁邊還有注釋,所以劉備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

  看了好一會,劉備才向李應問道:“將軍所繪之圖,鬼斧神工,行軍在外,如有此圖,當如親臨其地啊。”

  李應笑著說道:“紙上談兵罷了,玄德兄過謙了。”

  隨後李應命親兵給劉備看座看茶,待到劉備坐定,李應才注意到他身後一名九尺高的漢子,只見那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剛剛只顧得和劉備交談,不曾注意到關羽,此時見到關羽,隨即向關羽拱手說道:“某觀將軍威武,敢問姓命?”

  關羽隨即拱手對李應說道:“某姓關,名羽,字雲長,河東謝良人,這位是某長兄。”隨後看向劉備。

  劉備見關羽看向自己,於是對李應說道:“此乃某結拜兄弟,某三人曾於桃園結義,這是某二弟,三弟張飛尚在軍中。”

  李應微微點了點頭,隨後說道:“玄德兄,也不必叫某將軍,直呼子瑜即即可。”

  劉備應諾,隨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之後看了一眼李應說道:“子瑜,不知對當今天下如何看待?”

  李應知道劉備這是在試探自己,隨後說道:“某李應,字子瑜,乃是飛將軍李廣之後,先祖曾是大漢忠臣,某也算忠臣之後。當下,惡賊董卓,廢帝立幼,實則是想日後為自己篡位做準備,此等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劉備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隨後說道:“敢問子瑜之志何在?”

  李應沒有馬上回話,而是端起案上的茶杯細品了一下,隨後說道:“此茶味苦,卻能提神,茶水入喉,後有甘甜。”

  劉備不解,仔細揣摩李應所言。

  李應見劉備陷入深思,隨後說道:“玄德兄,不必在意,某只是隨口說的,並未有所指。兄問某之志,某也想聽一下玄德兄之志。”

  劉備聽完,才明白李應這是將了自己一軍,反手將話題拋給自己,隨後想想也是,素未相識,平白無故就問人家志向何在,確是唐突了一些,隨後也就釋然了,只聽劉備說道:“某之志,匡扶漢室,鏟除國賊,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李應聽完問道:“玄德兄以為如何救漢?”

  劉備說道:“以仁義為劍,高舉忠義大旗,號召天下英雄,入京勤王。”

  李應說道:“何為玄德兄之仁義?”

  劉備說道:“仁者,愛人,愛百姓如愛親人,愛將士如愛子侄;義者,忠義也,對國家忠誠,對兄弟忠義;此所謂“仁義”是也。”

  李應說道:“若光有仁義,無殺伐之手段,何以對奸佞之人?”

  劉備聞言,說道:“某所以說仁義為劍,就是此理,用仁義之劍斬殺世間之汙穢,還天下以太平盛世。”

  李應確是搖搖頭說道:“玄德兄之言不敢苟同。”

  劉備聞言,沒有生氣,而是向李應問道:“子瑜之見若何?”

  李應聽劉備問自己,於是整理了一下衣衫,隨後說道:“某之意,若要救漢室,唯法治不可。以法治實行於天下,舉國唯法是從,人人遵紀守法,則太平盛世不遠亦。”

  劉備皺著眉頭說道:“子瑜莫不是要學那昔日秦國之法。”

  李應聞言確是搖了搖頭,說道:“並非如此,秦國之法乃是戰時之法,非某治國之法。秦國之法欲在數年之間一舉提升國力,可是殊不知事過必反,用力過猛,終究二世而亡。某之法治,意在強國富民,開創太平盛世。二者天壤之別。”

  劉備聽完眉頭皺的更緊了,本來還想著再問些什麽,結果竟然一時之間,不知如何開口了。無奈之下,劉備起身向李應告辭了。

  看到劉備離開了,一旁的龐德不解的問道:“主公,何為法治?”

  李應看了看龐德說道:“如果有一天,你快要餓死了,但你手裡有一張餅,但是你面前有一個同樣快要餓死的乞丐,如果你將餅給他,你就會餓死,正當你猶豫的時候,乞丐突然出手搶走了你手裡的餅,於是你和他打成一團,後來法官到了,判定乞丐強搶他人財物,被判處勞役三個月,並且將餅判給了你。”

  龐德還是不明白,隨後問道:“那何為仁義?”

  李應笑了笑說道:“還是那個案子鬧到了官府,官府認為這張餅對你等來說同樣重要,於是給你們二人一人一張餅。”

  龐德聞言,說道:“既是如此,仁義不是更好嗎?”

  李應說道:“是的,短期來看,仁義讓兩人都免於餓死,可是餅總有吃完的一天,之後,那名乞丐覺得搶來的餅,不僅不會受到懲罰,官府還會給他賞一張餅,於是後來就以搶別人財物為生,後來即變成了搶金銀,甚至出了人命,變成了一個江洋大盜。”

  龐德聞言,撓了撓頭問道:“那法治那人如何了?”

  李應說道:“法官判乞丐服勞役三個月,但是有吃有喝,他即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也沒有餓死,之後放出後,找了份工作,不再去搶他人財物。”

  龐德好像是明白了,可是還是似懂非懂的。李應隻好安慰他說道:“法治、人治何種好,不必去追究,待到日後自然就明白了。”

  龐德應諾,隨後請命離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