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崛起西涼》第五十九章 袁術江東攻孫策
  上回說到,公孫瓚之子公孫續向張燕求救,張燕又接到李應軍令,隨後率大軍馳援,準備偷襲冀州,切斷袁紹的後路,與公孫瓚南北夾擊袁紹,大軍出發五日後,張燕大軍從太行八徑進入冀州,成功繞開了並州高乾的駐軍,直逼袁紹首府鄴城而來,卻在此時,斥候來報,說:“公孫瓚將軍兵敗戰死,袁軍進入易京後,將滿城百姓盡數屠殺。”

  公孫續聞言大驚,急忙問道:“我家人如何了,可否被擒?”

  斥候說道:“公孫將軍全府上下百十余口,全被袁紹殺了。”

  公孫續聞言,捶胸頓足,大聲喊道:“天殺的袁賊,某家小妹年僅三歲啊!袁紹,袁賊,我與你勢不兩立。”

  “公孫將軍,節哀,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不急於此時。”

  張燕見公孫續肝腸寸斷的樣子,隻好一邊安慰,一邊命令大軍撤退。

  此時已經失去了偷襲冀州的良機,只能執行李應的第二個命令,前往幽州,收攏流民,進入河套地區。

  …………

  北方戰事正酣,南方袁術也沒閑著,連月來積極備戰,準備大舉討伐孫策。

  這一日,閻象向袁術說道:“陛下切不可此時對孫策用兵。”

  張勳聞言向前說道:“陛下,壽春一戰後,某收攏將士,添置兵器,修補甲胄,就等時機到時,為陛下出征。此時,兗州曹操剛剛拿下徐州,民心不穩,曹操必不敢輕易南下,這正是陛下攻取江東,屆時天下疆土,陛下得了三分,曹操還有何懼。”

  袁術聽完大喜,隨即派張勳為大將軍,掌管所有兵馬共計八萬大軍,大舉進攻孫策。

  且說,孫策得知,袁術大軍來犯,隨後急召周瑜大軍來援,又留張昭、魯肅、朱治等留守建業,自己領程普、黃蓋、韓當、太史慈等前往長江南岸與袁術大軍交戰。

  五日後,周瑜率大軍來援,隨後和孫策兵合一處,共計五萬主力在長江南岸列陣迎敵,等候袁術大軍前來。

  第二日,張勳率八萬大軍來到長江北岸,與孫策五萬大軍在長江兩岸形成南北對峙局面。隨後命令大軍安營扎寨,並不急於進攻,而是修書一份交給孫策。

  長江南岸,孫策大營之中,孫策拿著張勳書信,說道:“大戰未開,張勳既然想憑區區一封書信讓某不戰而降。”

  周瑜聞言接過書信,隨後對孫策說道:“哈哈,這可是天賜良機啊!”

  孫策不解,問道:“公瑾何出此言啊?”

  周瑜說道:“張勳掌管袁術所有精銳,傾其主力來攻我江東,軍權盡落張勳之手,袁術豈會放心,某料定張勳軍中必然有不少袁術耳目。此時他遣人送來書信,正可用那離間之計。”

  程普向前說道:“確是如此,君臣猜忌,兵者大忌,袁術無謀,必定中計。”

  黃蓋說道:“哈哈,某看此番不用我等打,他就潰不成軍了。”

  孫策聞言,點了點頭,隨後問道:“公瑾以為如何用計?”

  周瑜拱手說道:“主公可大肆款待信使,再多送些金銀之物。某自會給張勳回一封書信,屆時,袁術必定猜忌張勳,主公再派細作在壽春城中煽風點火,造謠生事,此計可成。”

  孫策隨即大喜,依計而行。

  且說張勳收到孫策書信,卻見信中有多處塗改之處,仔細閱讀,每每到關鍵字句都被筆墨遮住了,不由得疑惑不解,隨後向信使問道:“孫策將此信交給你手中之時,可有話說?”

  信使聞言撓了撓頭,疑惑的回道:“不曾有話。”

  張勳隨後仔細詢問信使在孫策營中的前後經過,信使俱皆據實回答,只是將孫策送他金銀之數少報了一半,隨後將金銀交給張勳。張勳越發糊塗了,孫策葫蘆裡賣的什麽藥,之後揮手示意信使可以退下了。

  且說信使回到營帳,見四下裡無人,隨後掏出私藏的金銀,暗自高興。就在此時,幾名隊率突然衝進營寨,將那名信使按倒在地,領頭的一人,厲聲問道:“說,張勳是不是暗地裡勾結孫策。”

  信使大驚,隨後說道:“不曾有此事。”

  一命隊率見此,一拳打在那名信使的腹部,腹部吃痛,那名信使哀嚎不已,領頭的那名隊率再次抓起信使的頭髮,厲聲問道:“說,是與不是。”

  信使驚恐的看著眾人,隨後點頭說是。

  隊率見此,問道:“不要害怕,此事與你無關,你且告訴某,孫策信中說了什麽?”

  信使聞言急聲說道:“大人饒命,小人確實不知信中寫了什麽,但是,張將軍看完之後,問我孫策可有話傳給他。”

  幾名隊率見此,互相看了一眼,隨後說道:“你且老實些,莫要生事,隻當今日什麽也不曾發生,記住了嗎?”

  信使趕忙猛地點頭,等到眾人走後,已然癱倒在地上,褲子竟然濕了一大片。

  幾名隊率隨即將此事連夜飛報袁術。

  卻說這幾日來,壽春城中,謠言四起,街頭巷尾都在傳說張勳勾結孫策,意圖造反,袁術起先充耳不聞,誰知事情越鬧越大,竟然有大臣在朝中彈劾張勳,日日如此,袁術心中不由得起疑,正想召張勳回朝詢問之時,大軍之中飛馬來報,說是張勳勾結孫策,且有書信往來,意圖造反。

  袁術聞言,當下大驚,隨後連發三道詔書急召張勳回壽春,又命袁術愛子袁耀前往接管大軍。

  這一日,張勳本來準備大舉渡江作戰,卻在此時,連續三道詔書來到。

  “大將軍,陛下命你火速前往壽春。”

  “陛下急令回壽春,不得有誤。”

  “天子劍在此,大將軍如若不回,立斬不赦!”

  張勳聞言趕忙問道:“壽春城中出了何事,一日三道詔書。”

  三名袁術親衛,俱皆閉口不語,只是催促張勳速回。張勳見此,當下將軍中大事交付給手下兩名副將,隻身回壽春城來。

  張勳剛到壽春城下,就被守城衛士擒住,押解到袁術面前,張勳見到袁術,急聲問道:“陛下,這時何意?”

  袁術說道:“張勳,朕待你不薄,你為何勾結孫策,意圖造反。”

  張勳急聲說道:“陛下何出此言,某何事做過這等事。”

  袁術隨後將一封書信仍在張勳臉上,說:“你自己看。”

  幾名袁術親兵隨後放開張勳,張勳急忙打開書信,見正是孫策給自己的那封塗改過的回信,趕忙說道:“陛下,這封被塗改過的書信,又能說明什麽,這是孫策想要離間臣於陛下的君臣關系,陛下明鑒啊!”

  袁術隨後召來閻象,將書信給他看了,閻象見此,向前說道:“陛下何等聰慧,豈能看不出這是孫策小兒的離間之計。”

  袁術聞言,輕咳了幾聲,隨後說道:“對啊,朕自然知道是孫策小兒的離間計,只是朝中多位臣工彈劾,召將軍回來,也是為了澄清事實嗎。”

  張勳聞言,不由得苦笑著說:“陛下說的是,某請求回軍前效命進攻孫策,屆時謠言自破。”

  袁術聞言說道:“好,不過朕已經派袁耀掌管大軍,將軍可盡力輔助他,一舉滅掉孫策,朕在壽春城中靜候將軍凱旋。”

  張勳無奈,隻好應諾而去。

  再說孫策見計策未成,於是準備積極備戰,趁著張勳未回,袁耀初到,命令周瑜從長江上流河道稍窄處,悄悄架起浮橋,孫策則率偏師在正面大張旗鼓,吸引袁軍主力視線,為周瑜偷渡長江贏得時間。

  袁耀從未指揮過部隊,此時剛到軍營,卻下令大軍一鼓作氣,渡江進攻孫策,手下副將急忙勸阻,袁耀聞言斥責道:“你等鼠輩,孫策不過五萬人,我們有八萬,何故怕他。”

  隨後命令大軍渡江作戰。

  孫策得知,袁耀大軍渡江,隨後大喜,當下準備等到袁軍渡江一半之時,用弓弩、投石車猛烈攻擊袁軍;隨後又傳令周瑜,命他趁著袁耀大舉渡江之際,率部偷渡長江,奇襲袁耀大營,屆時必能大敗袁軍。

  清晨時分,天剛蒙蒙亮之時,袁耀急令大軍攻城,副將勸他夜間渡河,袁耀說:“三更半夜,人都看不清,如何殺敵。”

  就在袁軍大舉渡江之時,周瑜急令大軍在長江上遊偷渡長江。袁軍中軍先頭部隊舟船剛到長江中央之時,漫天的箭雨和石頭迎頭砸向袁軍,袁軍頓時大亂,袁耀見此,急令大軍回撤,副將勸道:“將軍不可撤退,不然必定士氣大衰,兵敗如山倒,可命將士猛衝向南岸,只要站穩腳跟,我等必可反敗為勝。”

  袁耀大聲說道:“你看不到孫策的輕弩硬弓嗎,如何能衝的上去,撤軍。”

  且說,袁軍剛剛撤回到長江北岸,周瑜卻在此時,從長江上遊沿江殺來,袁軍尚未列陣,就被周瑜擊潰,兵敗如山倒,孫策見此,命令大軍渡江,袁軍只顧逃命,哪裡還能組織防禦,孫策隨後和周瑜兵合一處,追殺袁耀,好在,張勳趕到,隨後接管軍權,組織殘兵防守,且戰且退,護得袁耀回到壽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