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崛起西涼》第七十七章 南蠻孟獲
  李應攻下成都之後,劉璋舊部大部分都向李應投降,李應因此也得到了一批文臣武將,文有李嚴、費詩、董和、秦宓、劉巴、李恢等,武有張任、黃權、鄧芝等,收攏益州降兵八萬,仔細遴選五萬精兵,編成一軍,名曰“西川軍”。

  且說眼下益州形勢可謂各方勢力雲集,李應佔據蜀地,即:漢中郡、蜀郡、廣漢郡、犍為郡、還有兩個屬國,廣漢屬國和蜀郡屬國。劉備趁亂入川,佔據巴郡。益州南部四郡一屬國俱皆拒絕投降李應,馬忠自立為主,起兵聯合南蠻部落割據益州南部的雲貴高原,南蠻孟獲就在其中,孟獲不但作戰勇敢,意志堅強,而且待人忠厚,在南蠻中極得人心,就是漢族中也有不少人欽佩他,被推舉為南蠻王。孟獲之下,設立三洞元帥,由南蠻最大三個部落的首領擔任。

  兩個月後,張任的傷勢終於好轉,漸漸的能夠下地走路。李應聽說後,急忙來見張任。

  張任見到李應來到,趕忙起身說道:“見過晉王殿下,多謝晉王救命之恩。”

  李應趕忙扶起張任,然後說道:“張任將軍忠義,某已知之。某昔日曾說過,要與將軍把酒言歡,眼下將軍傷重,不宜飲酒,待到將軍傷勢好轉,某必定在成都城頭擺下宴席,靜候將軍。”

  張任聞言,說道:“晉王好意某心領了,任少時家境貧寒,十五歲參軍入伍,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後受劉璋賞識,提拔與某,官居益州從事,劉璋更是將麾下精銳全數交給某來執掌,此番恩情,成都一戰,某已經報答了。可是一臣不侍二主,辜負晉王的一番心思了。”

  李應聞言說道:“某聽說良禽擇木而棲,良臣則主而侍。劉璋雖然仁義,但是性子太過軟弱,終究不是帝王之相。某敬重將軍舍身成仁的忠義,可是將軍是否想過,天下百姓苦於戰亂久矣,某想為天下百姓謀求一個太平盛世的日子。”

  張任默然不語。

  李應見此,接著說道:“不管將軍歸不歸降,大門為將軍敞開,去留由將軍自己決定。將軍若是想好了,就到某府中來見某,大門同樣為將軍敞開。”

  李應說完又安慰了張任幾句,隨後離開了。

  望著李應遠去的背影,張任心中很是糾結。

  一個月後,李應在成都接到消息,馬忠聯合南蠻孟獲共計五萬大軍進攻犍為郡。

  李應急忙召來眾人商議對策。

  李應看著眾人說道:“馬忠不肯降某,如今聯合孟獲來犯,何人願去破敵?”

  馬超向前說道:“某馬超願往。”

  龐德聞言也是向前說道:“某也願往。”

  石寬、公孫賈、李傕、馬岱等人紛紛請命。

  李應看著眾將說道:“你等都不是益州人,益州山川地勢也並不熟悉,某實在恐怕有失。”

  就在此時,親兵回報:“稟主公,張任將軍求見。”

  李應聞言急忙說道:“快,快快請張任將軍進來。”

  不一會,張任來到議事廳,拱手向李應行禮說道:“罪臣張任願戴罪立功,為晉王掃平馬忠叛軍。”

  李應聞言說道:“將軍能力,某自是知道。然而如今將軍大傷剛剛痊愈,長途行軍是否吃的消。”

  張任拱手說道:“某早已痊愈,一月前,主公對某說過的話,至今記在心中。某願意歸降主公,請主公給某這個機會。”

  李應聞言,大聲說道:“好,某等的就是將軍這句話。某已經將益州降兵整編為一軍,名曰“西川軍”,今日某任命張任為西川軍主帥,張文為軍師,黃權、鄧芝為左右副將,率兵馬五萬迎戰馬忠。”

  “諾。”眾人領命而去。

  卻說就在馬忠起兵攻打犍為郡之時,劉備集結三萬大軍準備大舉進攻廣漢郡。李應得知之後,留龐德駐守成都,法正、李嚴處理益州事務,自己起大軍六萬前往廣漢城迎戰劉備。

  五日後,李應大軍進駐廣漢,劉備見此退守巴中,巴中扼守長江水道,乃是東出巴蜀的咽喉要道。李應大軍稍作休整,大舉進攻巴中。

  劉備則死守巴中城,巴中乃是山城,四周群山環繞,又有長江之險。李應一時之間,也是無法攻破,隻得引劉備出城野戰,劉備卻高掛免戰牌,拒不應戰。

  雙方僵持十五日之後,劉備收到諸葛亮從江夏傳來的消息,劉表病重,荊州政局動蕩,且曹操隱隱又大舉南下的意圖。

  劉備於是派出使者欲要與李應講和,李應見一時之間沒有進展,於是同意了劉備請求,雙方罷兵,李應率軍退回廣漢。劉備則留趙雲率一萬人駐守巴郡,自己率兩萬大軍回援江夏。之後前往荊州來見劉表。

  這些暫且不說,且說張任率軍迎戰馬忠。兩軍在僰縣展開決戰。

  張任引馬來到兩軍陣前,衝著對面喊道:“馬忠何在,出來答話。”

  馬忠引馬向前,說道:“張任,連你也投降李應了嗎?”

  張任聞言說道:“良禽擇木而棲,良臣則主而侍。劉璋已經投降了晉王,馬忠將軍此時又起大軍,視同謀反吧。”

  馬忠卻是大聲斥責道:“無恥小人,真會為自己找借口,某此番前來,並不是為劉璋而戰,而是為了益州八百萬百姓而戰。”

  張任聞言喊道:“笑話,聯合南蠻來犯,也有臉說是為百姓而戰,果真恬不知恥。”

  話不投機半句多,兩軍隨後展開廝殺,這是一場兵力相當的廝殺,卻並不是一場實力相當的對戰,西川軍雖然成立不久,但是卻都是益州原本的百戰精兵,豈是馬忠地方守軍和孟獲蠻兵能比的。

  張任雖然知道西川軍實力遠在叛軍之上,卻並不想與之正面拚殺,而是命令前軍假意潰敗,將馬忠和孟獲的叛軍引進事先埋伏好的伏擊圈內,孟獲雖然勇猛,卻是無謀,將西川軍一擊擊潰,隨後親率大軍追殺而去,馬忠見此心中雖然起疑,但是卻還是率軍追殺而去。

  馬忠、孟獲追殺出五裡之後,張任伏兵四起,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箭雨,箭雨射完,隨之而來的就是西川軍的四面衝殺。

  馬忠見此,收縮兵力防禦,孟獲卻不停馬忠命令,率蠻兵只顧衝殺,隨後被西川軍分割包抄,孟獲在手下兄弟的拚死保護下,才突出重圍。馬忠就沒有這麽幸運的,兵力收縮雖然集中了兵力,卻讓他不得不陷入死戰的境地,面對著逐漸縮小的包圍圈,馬忠知道,自己完了,只要張任下令衝殺,自己就將命喪此處。

  卻在此時,張任策馬來到陣前,衝著馬忠喊道:“馬忠,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馬忠昂首說道:“只有戰死的馬忠,沒有乞降的馬忠,哈哈哈。”

  馬忠死戰不得退,自刎而死,孟獲率殘兵退往南方,張任此戰大獲全勝。此戰過後,南方各郡再無叛軍主力抵抗,張任隨後率主力大軍先後收復了牂牁郡、犍為屬國、越嶲郡,只剩下永昌郡和甕州兩郡,孟獲聯絡三洞洞主,集結五萬蠻兵盤踞在永昌郡和甕州郡,節節抗擊張任的西川軍。

  李應在成都,恐怕大軍長驅直入,張任有失,於是命令張任回師成都。

  張任接到李應命令後,隻得留重兵駐守牂牁、犍為、越嶲三郡,然後率大軍撤回成都。

  李應隨後親自出城迎接,張任遠遠見到李應肅立在城門之下,急忙下馬,跑向城門,隨後跪拜在李應腳下說道:“主公,任不辱使命,馬忠自刎沙場,孟獲大敗退往永昌郡,此戰我軍斬首兩萬叛兵,一舉奪下南方三郡。”

  李應趕忙扶起張任說道:“將軍可有受傷?”

  張任心中感動,急忙說道:“謝主公掛念,未曾受傷。”

  李應隨後在城中設宴大肆犒賞三軍。

  傍晚時分,李應在成都城頭設下酒宴款待張任。

  李應看著張任說道:“蜀地風光秀美,糧倉滿溢,素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某能坐擁益州,以後征戰,終於不用再為糧草犯愁了。”

  張任聞言說道:“蜀中風光雖是秀美,然而出川之路何其艱難;糧倉雖是滿溢,年年都有餓死的枯骨;生逢亂世,最苦的還是益州百姓。”

  李應隨後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然後說道:“某堅信太平盛世的日子不遠了。”

  張任端起酒杯,對李應說道:“某實在佩服主公,主公起兵隴西,十三年來南征北戰,掃平諸侯,雄踞關中,如今又收復了益州,治下人口已超千萬,天下諸侯能與主公睥睨者唯有許昌曹操。某堅信這天下終究盡落主公之手,為了太平盛世乾杯。”

  “乾杯。”李應聞言,端起酒杯,二人隨後一飲而盡。

  八日後,李應任命李嚴為蜀郡太守,黃權為廣漢郡太守,費詩為犍為郡太守,法正為益州刺史,張任、馬岱率西川軍駐守益州,龐德回防漢中郡。自己率關中軍啟程回長安去了。

  張任等人送別李應,李應看著張任說道:“張將軍切記不可輕視南蠻孟獲,更不能小瞧劉備。仔細防守,務必不可大意丟了益州。”

  張任聞言,說道:“諾。”

  李應大軍回到長安之後,孟獲不甘心失敗,屢次進犯益州各郡,張任不堪忍受,當下上書長安,請求一鼓作氣,解決掉孟獲。李應再三思忖之後,同意了張任請求,封張任為鎮南將軍,引兵馬五萬南征南中。

  卻說,張任提兵大進,前軍已至瀘水。哨馬飛報說:“瀘水之內,並無船筏,且水勢很急,河流對岸一帶築起土城,皆有蠻兵把守。”

  此時已經到了五月,今年的五月天氣格外炎熱,將士們熱的連戰甲都沒法穿戴了。

  張任巡查完瀘水河岸,回到大帳,召集眾人商議對策。

  張任對著眾人說道:“今孟獲屯兵瀘水之南,深溝高壘,以拒我兵。某提兵來此,又怎能無功而返。可是如今將士酷暑難耐,你等各自引兵,依山傍樹,揀林木茂盛之處,避暑安歇。”

  馬岱聞言說道:“將軍,天氣酷熱,樹木易燃,若是孟獲用火來攻,我等該如何應對?”

  張任聞言,笑著說道:“馬岱將軍不要擔心,某自有謀劃,不日就可大敗孟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