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你親愛的我》第15章 後記
  第15章 後記
  我外祖父是個老中醫,小時候在外祖父家裡看著他配藥,一層疊一層的櫃子,有一味很像貝殼,造型是隻碗,我心裡喜歡得不得了,可又不好意思跟外祖父說,後來外祖父把那味藥碾成了粉末,我傷心地哭了很久。

  外祖父知道是因為“碗”的事,有點自責,只是一遍一遍地許諾我:“下次再有像碗的,給你留著。”

  小時候用過很多中成藥,什麽梅花點舌丹、犀角化毒丸、橘紅丸、小活絡丸、人參歸脾丸,有時候覺得實在苦得難以下咽,就偷偷丟到了院子裡。

  遺憾的是,現在很多藥廠已經不再生產中成藥了,很多藥,比如羚羊清肺散,也只有個別地方才能買得到。

  家人並不是很信任外祖父的醫術,畢竟跟中藥相比,西藥的療效似乎更顯著一些。我媽媽咽喉炎久治不愈,給我外祖父打了個電話,外祖父發了個方子過來,我媽吃了幾服,對我外祖父的醫術刮目相看。

  我外祖父村裡的人倒很信任他,趕上年節都會送他謝禮,家裡堆得滿滿的,村裡人實在,米、面、油、肉,還有在村頭小店買的銀鴛花生牛奶、大個核桃等山寨飲料。

  我想每當這個時候,我外祖父應該是最開心的,因為這是對他一生所學的肯定。

  今年年初,我因為腸炎去中醫研究所看病,大夫四十來歲,頭髮已經白了大半,桌子上放了一個蘋果,大概每天都抽不出時間來吃,已經乾癟得只剩下果核。

  比起西醫來,那些我們認知中“穩坐釣魚台”的中醫,其實也很累,也很忙。

  當時我就想,寫一個中醫的故事好不好?沒有ICU的生死關頭,沒有急救室的分秒必爭,他們的世界離我們的那麽遠,一把椅子一個脈診,但又與我們的生活休戚相關。

  書中的針刺療法參考了《李可老中醫急危重症疑難病經驗專輯》;
  用藥開方參考了《中藥不傳之秘在於量》;
  診脈方法參考了《圖解中醫脈診入門》;
  中藥歌訣引用自《中醫入門必讀歌訣》。

  我外祖父常說“中藥開方,治百病不治百人”,所以這些治療方法僅供參考請勿模仿。

  這個故事已經告一段落,現實生活中有千千萬萬個晏禾,任世界再變,仍然堅守著中醫學,默默耕耘,青史無名。

  這些人值得我們用最大的誠意去禮讚。

  最後,祝大家百歲安樂、百病不生。

  公子十三
  於丁酉年丁未月庚申日深夜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