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照著做,你就能掌控情緒》第33章 把拖延從思想中趕走(2)
  第33章 把拖延從思想中趕走(2)
  拖延的習慣,不但耽擱工作的進行,而且在精神上也是一種負擔。事情未能隨到隨做、隨做隨了,卻都堆在心上,既不去做,又不敢忘,實在比多做事情更加疲勞。做事有始無終,也會使自己心情上有負債感。無論大小事,既然已經開始,就應該勇往直前地做完。

  在中國傳統家庭裡,在教小孩子寫毛筆字的時候,無論發生什麽新奇事、有誰來拜訪,也不準孩子把一個字只寫一半就扔掉。即使字寫錯了筆畫,準備塗掉重寫,也要寫完了再塗。這正是教人善始善終,不忽視任何小節。在日常小事上養成有始有終的好習慣,將來走上社會才不會輕易半途而廢。而現在的孩子學畫畫時,有時候在一張白紙上隻塗了兩筆,就揉成一團扔掉,再拿一張紙來畫。浪費不說,還容易讓孩子養成心浮氣躁,不能善始善終的壞習慣。

  有些東西在未完成的時候,不過是一些半成品或廢物,而當我們付出以前一小半的精力把它們完成之後,就有了一件漂亮的成品。許多情況下,我們一開始憑衝動做了一陣,遇到困難或外力的干擾,漸漸有些厭倦,興趣消失,信心也沒有了,於是就半路停了下來。但是我們什麽時候再開始呢?除非奇跡發生,不會再有機會了。

  一次隻做一件事,而且決定了就做,是解決拖延問題最有效的辦法。然而,避免拖延並不意味著可以草率做事,陷入隻追求完成速度的誤區。

  一家跨國大型快餐連鎖店派兩個主管分別到兩個地區考察市場。第一個經理來到目的地,看到街頭川流不息的人流以及街邊林立的餐館,第二天就回去報告說:“該地市場沒有發展潛力。”結果被總公司以不稱職為由撤職。第二個經理來到目的地,他先對當地幾個主要街道上的餐館分布情況進行了統計,然後在附近對不同年齡和職業的人進行詢問,了解他們的口味需求。同時,他把當地的肉菜來源和米面質量都進行了了解,不僅如此,還分別帶了一些樣品回到總部,進行化學分析。經過對上述資料的匯總,他上報總部說:“當地市場大有發展前途,但在店面和選址上需要用心計劃。”

  果然,該快餐店一開業,即在當地引起轟動,不到1年就收回了成本。

  拖延是一種手段,做事快也不是目的,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多快好省地完成工作,把一切完成得盡可能完美。只有這樣,才能獨樹一幟,得到領導的提拔。

  別過分做準備工作
  許多人的拖拉是因為形成了習慣,對於這樣的人,需要重新訓練。

  ——《成功之道全書》

  拖延是一種習慣,立即執行也是一種習慣,但不好的習慣要用好的習慣來代替。當你開始拖延的時候,一定是你的優先順序沒有排列對,因為你不知道這對你有多重要。如果你拖延了,那麽就等於你沒做出選擇。

  從早上忙到半夜三更,第二天要交的工作報告才只寫了一半。就連吉恩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上個周末,吉恩在家一天,想要完成一份周一要交的可行性報告計劃書,從前一天開始下定決心乾活,早上起來一直忙個不停:先洗曬了床單,正經地吃了早餐,打開電腦,回復了郵件和各種聊天工具上的留言……雜七雜八地做了一堆無關緊要的事情,心裡著急地想“快點寫報告”,可就是硬拖到晚上都還沒有開始!這個事實讓他覺得更加焦慮,最後忙到半夜三更,報告卻只寫了幾百字。他打算閉目養神一下,結果竟然睡倒在電腦椅上,張開眼睛時發現已經天亮了。

  有此拖延習慣的絕不是吉恩一人,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壞習慣。但是你拖延了,那就等於是沒做,你的選擇也將沒有任何意義。

  大學生培迪準備晚上7點開始學習。但因晚飯吃多了,所以他決定看一會兒電視。結果看了1個小時,因為電視節目很精彩。晚上8點,他坐在桌前正準備看書,突然想起來要給朋友打一個電話,一聊又是40分鍾。接著他又被朋友拉去玩了1個小時的乒乓球。結果,他滿頭大汗,又去洗了個澡。洗完澡,覺得餓了,於是開始吃東西。本來計劃挺好的,一個晚上就這樣過去了。到了凌晨1點鍾,他打開了書,但又太累了,集中不了精神看。最終,他還是去睡了。

  培迪一直沒能夠坐下來看書,因為他花的準備時間太長了。這種“過分做準備工作的人”不計其數。一些推銷員、經理、家庭主婦——他們在開始工作之前總是先聊天、削鉛筆、讀讀報、擦擦桌子、泡杯茶,然後再開始工作。

  有一種方法可改掉這種習慣,即告訴自己:“我此時此刻已經一切就緒了,可以開始工作了。我拖延時間什麽也得不到,我要把‘準備’的時間和精力用於開始工作上去。”

  一個人一旦有了拖延的習慣,每當想要拖延的時候,就應該及時轉換想法。如果已經設定了期限就不會拖延,而且,那個期限如果是一定要完成的,無法再更改的,就沒有拖延的借口。

  仔細思考一下,拖延的事情遲早要做,為什麽要等一下再做?現在做完等一下可以休息,有什麽不好?現在休息,也許等一下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想想,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哪些事情是你最喜歡拖延的,現在就下定決心,將它改善。

  要當一個成功者,就必須積極地努力,不懈地奮鬥。成功者從來不拖延,也不會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動,而是今天就動手去幹。成功者一遇到問題就馬上動手去解決。他們不花費時間去發愁,因為發愁不能解決問題,只會不斷地增加憂慮。當成功者開始集中力量行動時,立刻就興致勃勃、乾勁十足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你遇見過那種喜歡說“假若……我已經……”的人嗎?有些人總是喋喋不休地大說特說他以前錯過了什麽雲山霧雨的成功機會,或者正在“打算”將來幹什麽渺渺茫茫或是驚天動地的事業。

  失敗者總是考慮他的那些“假若如何如何”,所以總是因故拖延,總是順利不起來。

  不要等待“時來運轉”,也不要由於等不到而覺得惱火和委屈,要養成行動的習慣,凡事掌握其根源,必定會得到非常大的收獲和成效,不管你現在要做什麽事,請立刻行動吧。

  列出你的行動計劃
  我要采取行動,我要采取行動……從今以後,我要一遍又一遍、時刻都要重複這句話,一直到這句話成為我的呼吸一樣。

  ——《快樂的人生》

  下面是心理谘詢專家為拖延時間者開出的一系列處方,供你選用,相信會給你帶來奇異的效果,那麽,就從現在開始,不再拖延,趕緊列出自己的行動計劃吧。

  不要把拖延看成是一種無所謂的耽擱。一個企業家可以因為沒能及時做出關鍵性的決定而遭到失敗。有時候,由於做妻子的懶得及時地洗碗鋪床,也會造成一樁婚姻的瓦解。延誤了看病的時間,會給人的生命帶來無可挽回的影響。拖拖拉拉這個壞習慣不是無傷大局的,它是個能使你的抱負落空、破壞你的幸福,甚至奪去你生命的惡棍。

  找出使你倍感苦惱的、習慣拖延的一個具體方面,然後去征服它。突破拖拉作風對你生活某一個方面的束縛,一種得到解脫和成功的感覺將會幫助你在其他方面戰勝它。

  為自己規定一個期限。但你不要暗地裡規定一個期限,這樣很容易被人忽視。要讓其他人都知道你的期限,並且期望你能如期完成。

  不要避重就輕。避重就輕是人的天性,但到頭來只會導致問題銖積寸累,難上加難。

  不要因為追求十全十美而裹足不前。有些人對采取行動望而卻步,因為他們害怕自己乾得也許不那麽完美無缺。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