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照著做,你就能掌控情緒》第36章 如何在工作中充滿活力(2)
  第36章 如何在工作中充滿活力(2)
  (過去會上一個人建議采用一種方法,另一個人會跟他辯論。辯論常常跑題,開完會也拿不出幾種辦法)(4)你建議用哪種辦法?
  (過去開會總是花幾個小時為一種情況擔心,不斷地繞圈子,從未想過所有可行的方法,然後寫下來:這是我建議的解決方案)“現在,我的部下很少把問題拿上來了。因為他們發現,在認真地回答了上述四個問題之後,最妥當的方案就會像麵包從烤箱中自動跳出來一樣。即使非討論不可,所花時間也不過是過去的1/3,因為討論的過程有條理而且合乎邏輯,最後都能得到很明智的結論。”

  法蘭克·畢吉爾,這位美國保險業的巨子,運用類似方法,不僅消除了煩惱,而且增加了收入。他說:“我剛開始推銷保險的時候,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了熱情。後來發生了一點事,使我非常氣餒。我開始看不起我的職業,幾乎都要辭職了——可是我突然想到一件事,在一個星期六的早晨,我坐下來,想找出我憂慮的根源。

  “我首先問自己:‘問題到底是什麽?’我的問題:我拜訪過那麽多人,成績卻不理想。我和顧客談得好好的,可最後快要成交時,他們就對我說:‘我再考慮考慮,下次來再說吧。’我又得花時間去找他,讓我覺得很頹喪。

  “然後我問自己:‘有什麽可行的解決辦法?’回答之前,我當然得先研究一下過去的情況。我拿出過去12個月的記錄本,仔細看看上面的數字。我吃驚地發現,我所賣的保險,有70%是在第一次見面時成交的;另外有23%是在第二次見面時成交的;只有7%,是在第三、第四、第五次……才成交。實際上,我的工作時間,幾乎有一半都浪費在那7%的業務上了。

  “那麽答案是什麽呢?很明顯,我應該立刻停止第二次以後的拜訪,空出的時間用於尋找新的顧客。結果令人大吃一驚: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就把平均每次賺2.7美元的成績提高到了4.27美元。”

  法蘭克·畢吉爾現在每年接進的保險業務都在100萬美元以上。可是他曾經想放棄他那份工作,幾乎就要承認失敗。結果呢,分析問題使他走上成功之路。

  下面再列一下這幾個問題,看看你是否也能應用它們:

  (1)問題是什麽?
  (2)問題的成因是什麽?
  (3)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哪些?
  (4)你建議用哪種方法?
  保持愉快的心情工作

  愉快實際上就是一種幸福,愉快的心情能夠促進成功。

  ——《人性的優點》

  工作的好壞和性情有很大的關系,愉快的心情能夠使人工作效率更高,工作質量更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愉快的心情能夠增強人的忍耐力。一位神父說:“要想成為合格的基督教徒,必須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實驗證明,智慧來自愉快的心情和勤奮的努力。愉快的心情有助於高尚品質的培養,人生最大的樂趣就是輕松自在、明確自己的工作。

  西德尼·史密斯曾經居住在約克郡的弗斯頓,他在那裡做一名教區牧師。他工作的時候總是很快樂、很輕松,盡管他不喜歡這份工作。他有很強的決心,不管他做什麽事情,總是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他曾經這樣寫道:“雖然我不喜歡這份工作,但是我絕對不能放棄。我要改變自己,讓自己善於從工作中發現快樂。不過這件事實施起來很難。給上級寫封信,希望調動工作,其實很容易,不過我不會那樣做。”

  胡克教授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離開了利茲。他在臨走的時候說:“我會認真對待每一份工作,並且會把它做好。不管我走到哪裡都會這樣。”

  公益事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想把它做好,一定要有耐心,並且要長期努力。只有這樣,才能看到成效。公益事業就像埋在積雪下的種子,經過漫長的冬季,春天到來時,它才會生根發芽,長出幼苗來。可是有很多公共事業家沒等到結果,就去世了。羅蘭·希爾算是幸運的一個,他目睹了自己努力的成果。他在格拉斯哥大學當教授時,非常勤奮,工作認真,終於研究出了社會改革措施。這些研究為《國富論》的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70年後,這部作品才引起了重視,取得了一些成果。可是其他的作品仍然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愉快地工作對年輕人來說很重要。因為愉悅的心情能夠放松人的精神,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只要我們心存希望,一定能夠打敗它。愉快的心情有助於我們走向成功,因為它能改變當前的形勢。這種愉快不僅能夠影響自己,而且可以感染他人。愉快的心情能夠激起人們工作的熱情。有了這份熱情,即使在最普通的崗位上,也能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並且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全神貫注,只有這樣,效率才會更高。

  休姆是一個追求快樂的人。他認為,一個人只有心情愉快,才能看到事物最美好的一面,並從中體會到更多的樂趣。格蘭維爾·夏普工作起來廢寢忘食,但是他從來不會忘記,在工作的間隙放松一下自己。有時候,他會去鄰居家裡參加晚會。到那裡之後,他會唱歌、吹笛子、吹雙簧管。每周末,他都會去教堂演出。他偶爾也會畫幾幅漫畫調節一下自己的情緒。

  弗韋爾·布克斯頓也很喜歡放松自己。除了參加一些家庭活動之外,他會跑到鄉村,和孩子們一起騎馬。

  阿諾德先生非常樂觀。他熱愛自己的工作,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教育年輕人的事業中。他的自傳得到了大家的好評,他在書裡這樣寫道:“拉勒漢派系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它的氣氛特別輕松、愉快。即使一位剛來上班的人,也會感受到這份激情。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會快樂地工作,並且工作的時候都很專注,因為他們的心情愉快。人們在這裡都能體會到自己的價值,年輕人之間的交流非常熱情,他們的內心深處充滿快樂。”

  “要想產生濃厚的熱情和尊重之情,必須先學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知道自己在做什麽,自己的職責是什麽。這些都建立在真理和現實的基礎上,它們都屬於寬廣、仁厚的品德。只有具備這種品質的人,才會意識到自己是為整個人類工作的。一個人會通過工作發展自己,社會也會通過人們的工作而發展。這裡沒有單方面的追求與不公平,也沒有大家認為的好工作。人類的使命就是工作,在人們的意識中,只有平凡和認真。人們通過工作,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有不斷提高自己,才會加速走向成功的步伐。”

  阿諾德是勇士豪德森的老師,豪德森從這位偉大的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有價值的東西。在他寫給家人的一封信中,他提到了他的老師:“他對我們的影響太大了,我在印度就能感受到,並且這種影響是永遠揮之不去的。”

  情緒掌控術 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讓我們暈頭轉向的並不是工作的大勞動量,而是我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工作、該先做什麽。

  ——《人性的優點》

  在工作中應該養成以下幾種習慣。

  1. 拿走你桌上所有的紙張,隻留下和你手頭事務有關的這樣你會發現你的工作更容易處理,也更有頭緒可循。

  一家新奧爾良報紙的某位發行人曾告訴我,他的秘書幫他清理了一下桌子,結果發現了一架兩年來一直找不著的打字機。

  如果桌子上堆滿了信件、報告、備忘錄之類的東西,就足以使人產生混亂、緊張和焦慮的感覺。更糟的是,它會讓你覺得自己有100萬件事要做,可根本沒時間做,根本做不完。這種情緒會使你憂慮得患高血壓、心臟病和胃潰瘍。

  芝加哥與西北鐵路公司的董事長羅西·威廉斯說:“一個書桌上堆滿了文件的人,若能把他的桌子清理一下,留下手邊待處理的一些,就會發現他的工作更容易,也更實在。我把這種清理叫做料理家務,這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

  如果你到華盛頓的國會圖書館去,就會看到天花板上漆著11個字,這是名詩人波普寫的:

  “秩序,是天國的第一條法則。”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醫學院的約翰·斯托克教授,在美國醫藥學會全國大會上宣讀過一篇論文,題目叫做《生理疾病引起的心理並發症》。在這篇文章中,他在一項“病人心理狀況研究”的題目下列出四種情況,第一種是:

  “一種必要或不得不的感覺,好像必須做的事情永遠也做不完。”

  著名的心理治療專家威廉·山德爾博士,曾用簡單的方法治愈了一位病人。

  這位患者是芝加哥一家大公司的高級主管,當他初次到山德爾的診所去的時候,非常緊張、不安,面臨精神崩潰的危險。在就診之前,他的辦公室有3張大寫字台,他把全部時間都投入工作堆裡,可事情似乎永遠也乾不完。當他與山德爾談過以後,回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出一大車的報表和舊文件,隻留1張寫字台,事情一到就馬上辦完。

  於是,再沒有堆積如山的公事威脅他,他的工作漸漸有了起色,而且身體也恢復了健康。

  前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查爾斯·伊文斯·休斯說:“人不會死於工作過度,卻會死於浪費和憂慮。”

  2. 區分事情的重要程度來安排工作順序
  創辦遍及全美的市務公司的亨瑞·杜哈提說,不論他出多少錢的薪水,都不可能找到一個具有兩種能力的人。

  這兩種能力是:第一,能思考;第二,能按事情的輕重次序來做事。

  查爾斯·盧克曼,從一個默默無聞的人,在12年內變成了培素登公司的董事長,每年10萬美元的薪金,另外還有100萬美元的進項。他說他的成功原因是他具有亨瑞·杜哈提所說的幾乎不可能同時具備的那兩種能力。盧克曼說:“就我記憶所及,我每天早上5點鍾起床,因為那時我的頭腦要比其他時間更清醒。這樣我可以比較周到地計劃一天的工作,按事情的重要程度來安排做事的先後次序。”

  富蘭克林·白吉爾是美國最成功的保險推銷員之一,他不會等到早晨5點才計劃他當天的工作,他在頭一天晚上就已經計劃好了。他替自己定下一個目標——一天裡賣掉多少保險的目標。如果沒有完成,差額就加到第二天,依此類推。

  如果蕭伯納沒有堅持先做的事情就先做這一原則,那他一輩子就只能做銀行出納而不會成為戲劇家了。他擬訂了計劃,每天必須寫作至少5頁,他這樣工作了9年。

  就連漂流到荒島上的魯濱遜都有一個按小時製訂的計劃表。

  當然,一個人不可能總按事情的重要程度安排計劃,但按計劃做事,絕對要比隨心所欲去做好得多。

  3. 當你碰到問題時,如果必須做決定,就當場解決,不要拖延我以前的一個學生,已故的霍華告訴我,當他在美國鋼鐵公司擔任董事的時候,開董事會總要花很長的時間,會議要討論很多問題,但有結果的卻很少。

  最後,董事會的每一位董事都得帶著一大包文件回家看。

  後來,霍華先生說服了董事會,每次開會隻討論一個問題,然後做出結論,不耽擱、不拖延。這樣所得的決議也許需要研究更多的資料。但是,在討論下一個問題前,這個問題一定能形成決議。霍華先生告訴我,改革的結果非常驚人,也非常有效,所有的陳年舊帳都了結了。日歷上乾乾淨淨的,董事們也不必帶著大包文件回家,大家也不再為沒有解決的問題而憂慮。

  這是個很好的辦法,不僅適用於美國鋼鐵公司的董事會,也適用於你和我。

  4. 學會如何組織、分層負責和監督
  很多商人都在自掘墳墓,因為他們不懂得怎樣把責任分攤給其他人,而堅持事必躬親。其結果是,很多枝節小事使他們手忙腳亂,他們總覺得匆忙、焦慮和緊張。

  一個經管大事業的人,如果沒有學會怎樣組織、分層和監督,那他很可能在50多歲或60出頭的時候死於心臟病。

  我過去覺得分層負責非常困難,而負責人如不理想也會產生災難,但一個做上級主管的人如果想避免憂慮、緊張和疲勞,那他必須這樣做。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