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照著做,你就能掌控情緒》第35章 如何在工作中充滿活力(1)
  第35章 如何在工作中充滿活力(1)
  放松,再放松一些吧,會讓你的工作完成得更加漂亮。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學會首先解決真正的問題,同時也別忘了保持愉快的心情。

  放松,再放松
  過度緊張、坐立不安、著急以及緊張、痛苦的表情——這是一種壞習慣,不折不扣的壞習慣。

  ——《人性的優點》

  要衡量一天工作的質量是否已經達到標準,不是看你有多疲倦,而是看你多不疲倦。

  下面是一個令人吃驚而且非常重要的事實:單單用腦不會使你疲倦。這句話聽起來非常荒謬,然而科學實驗卻證明了這一點。

  那麽是什麽使你疲勞呢?心理治療家認為,我們感到的疲勞,多半是由精神和情感因素引起的。

  英國最有名的心理分析學家海德費在他的《權力心理學》裡說:“我們感到的大部分疲勞,都是心理影響的結果。實際上,純粹由生理引起的疲勞是很少的。”

  哪些因素會導致疲勞呢?當然是煩悶、懊悔、不受賞識的感覺以及忙亂、焦急、憂慮等。

  這些感情因素使人容易感冒,使工作成績下降。我們之所以感到疲勞,是因為我們的情緒使身體緊張。

  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指出:“憂慮、緊張和情緒不安,是導致疲勞的三大原因。”

  為什麽在從事腦力勞動的時候,也會產生這些不必要的緊張呢?海德費說:“幾乎所有的人都相信越困難的工作就越得用力做,否則就不能做好。”所以我們一集中精力就皺起了眉頭,聳著肩膀,讓所有的肌肉都“用力”,實際上這對我們的思考根本沒有絲毫幫助。

  碰到這種精神上的疲勞,應該放松、放松、再放松。

  這很容易嗎?不,你要花很大力氣才能把大半生的習慣改過來。可是花這種力氣是值得的。威廉·詹姆斯在那篇名為《論放松情緒》的文章裡說:“美國人過度緊張、坐立不安、表情痛苦,這是一種壞習慣,地地道道的壞習慣。”緊張是一種習慣,放松也是一種習慣,而壞習慣應該消除,好習慣應該保持。

  怎樣才能放松呢?是先從思想上還是先從神經上開始?都不是,應該先從肌肉開始,首先你要放松眼部肌肉,然後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放松臉部、頸部和整個身體。

  但是,你全身最重要的器官,還是你的眼睛。芝加哥大學的艾德蒙·傑可布森博士說,如果你能完全放松你的眼部肌肉,你就可以忘記所有的煩惱了。

  在消除神經緊張方面眼睛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它們消耗了全身能量的1/4。這也就是為什麽很多眼力很好的人,卻感到“眼部緊張”,因為他們自己使眼部緊張。

  以擅長寫作長篇小說聞名的女作家薇姬·貝姆曾說,她小時候遇見過一位老人,教給她一生中所學過的最重要的一課。那時候,她摔了一跤,碰破了膝蓋,扭傷了手腕,有個曾在馬戲團當小醜的老人把她扶起來。在幫她把身上的灰塵撣乾淨的時候,那個老人對她說:“你之所以會碰傷,是因為你不知道怎樣放松自己。你應該假裝你自己軟得像一雙襪子,像一雙穿舊了的襪子。來,我來教你怎麽做。”

  那個老頭就教薇姬·貝姆和其他的孩子怎樣跑,怎樣跳,怎樣翻跟頭,還一直教他們說:“要把你自己想象成一雙舊襪子,那你就能放松了。”

  任何時候能夠放松,任何地方都能夠放松,只是不要花費力氣去讓自己放松。所謂放松,就是消除所有的緊張和力氣。開始的時候,先想如何放松你的眼部肌肉和臉部肌肉,不停地說著:“放松,放松,放松,再放松!”

  要從臉部肌肉到身體中心,都能感到自己的體力。要使你自己像孩子一樣,完全沒有緊張的感覺。

  這就是著名的女高音嘉莉·古淇所用的辦法。海倫·吉卜生告訴我,他常常看見嘉莉·古淇在表演之前坐在一張椅子上,放松全身的肌肉,而且下頜松得像脫臼一樣。這種做法非常不錯,可以使她在登台的時候,不至於感到太緊張,也可以防止疲勞。

  下面是幫你學會怎樣放松的建議:
  工作時采取舒服的姿勢。要記住,身體的緊張會產生肩膀的疼痛和精神上的疲勞。

  隨時放松自己,使你的身體軟得像一雙舊襪子。我在工作的時候,常常在桌子上放上一雙紅褐色的舊襪子,提醒我應該放松到什麽程度。如果你找不到一雙舊襪子的話,一隻貓也可以。你是否曾經抱過在太陽底下睡覺的貓?當你抱起它時,它的頭就像打濕了的報紙一樣塌了下去。印度的瑜伽術也教你,如果你想要放松,應該多去瞧瞧貓。我從來沒有看過疲倦的貓,也沒有看到過患精神分裂症、風濕病或擔憂得染上胃潰瘍的貓。要是你能學貓那樣放松自己,大概就能避免這些問題了。

  每天自我檢查5次,問問自己:“我有沒有使自己的工作變得比實際上的更繁重?我有沒有使用一些和我的工作毫無關系的肌肉?”這些都有助於你養成放松的好習慣。就像大衛·哈羅·芬克博士所說的:“那些對心理學最了解的人都知道,疲倦有2/3是習慣性的。”

  在感到疲勞前休息
  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中去,抓緊幸福的手不要放松。

  ——《人性的優點》

  休息並不是浪費生命,它能讓你在清醒的時候,做更多有效率的事。

  美國陸軍曾經進行過幾次實驗,證明即使是年輕人——經過多年軍事訓練而很強壯的年輕人,如果不帶背包,也要每行軍1個小時就坐下來好好休息10分鍾,他們行軍的速度才能加快,而且比其他軍隊更持久。

  也許你的心臟跟軍人一樣強健。你的心臟每天壓出流過你全身的血液,足夠裝滿一節火車上裝油的車廂;你的心臟能完成這麽多令人難以置信的工作量,可以持續50年、70年,甚至可能90年之久。這樣一來,心臟怎麽能承受得了呢?哈佛醫院的沃爾特·加農博士解釋說:“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人的心臟不停地跳動著。事實上,在每一次收縮之後,它有一段時間是完全靜止的。當心臟按正常速度每分鍾跳動70次的時候,一天24小時的實際工作時間只有9小時。也就是說,心臟每天的休息時間有15個小時。”

  約翰·洛克菲勒有過兩次驚人的記錄:他賺到了當時全世界為數最多的財富,也健健康康地活到98歲。他如何做到這兩點的呢?他家裡的人都很長壽,這當然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原因是,他每天中午在辦公室裡睡半個小時午覺。他會躺在辦公室的大沙發上。在睡午覺的時候,即使是美國總統打來的電話他也不接。

  丹尼爾博士有本名叫《為什麽會疲倦》的書裡說:
  “休息並不是絕對什麽事情都不做,人的休息其實是對身體上某些損失的修補。”

  別小看短短的一點休息時間,它能產生很好的修補效果,即使只打5分鍾的瞌睡,也有助於你防止疲勞。

  愛迪生之所以有無窮的精力和耐力,他自己認為都來自他能隨時想睡就睡的習慣。

  當亨利·福特的80大壽即將到來的時候,我去訪問他。我實在猜不透他為什麽看起來那樣有精神、那樣健康。我問他秘訣是什麽,他說:“能坐下來的時候我絕不站著,能躺下的時候,我絕對不會讓自己坐著。”

  我曾經把這類方法介紹給好萊塢的導演試一試,他後來告訴我說,這種方法真的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這位導演就是傑克·切爾托克,好萊塢最著名的導演之一。幾年前他來看我的時候,他是米高梅公司短片部經理,他說他常常感到勞累和精疲力竭。他試過很多方法,喝礦泉水、吃維生素和別的補藥,但對他一點幫助也沒有。我建議他每天去“度假”。怎麽做呢?就是當他在辦公室裡和手下開會的時候,躺下來使自己得到放松。

  兩年時間過去了,我再見到他的時候,他說:“出現了奇跡,這是我醫生說的。以前每次和我手下談短片問題的時候,我總是坐在椅子裡,身體和心理都處於緊張的狀態。現在每次開會的時候,我躺在辦公室的長沙發上。我現在覺得比我20年來都好過多了,每天能多工作2個小時,卻沒怎麽感覺疲勞。”

  如果你做打字工作,你就不能像愛迪生或是山姆·戈爾德溫那樣,每天在辦公室裡睡午覺;而如果你是一名會計,你也不可能躺在長沙發上跟你的老板討論帳目問題。可是如果你住在一個小城市裡,每天中午回去吃午飯的話,飯後就可以好好地休息10分鍾。這是馬歇爾將軍常做的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覺得指揮美軍部隊非常忙碌,所以中午必須休息。如果你已經過了50歲,還感覺自己忙得連這點時間都沒有的話,那麽趕快趁早購買人壽保險吧。

  如果你根本不可能睡個午覺,至少要在吃晚飯之前躺下休息1個小時,這比喝一杯飯前酒要便宜多了。而且算起總帳來,比喝一杯酒還要有效5 467倍。如果你能在下午5點、6點或者7點鍾左右睡1個小時,你就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每天使自己多清醒1個小時。為什麽呢?因為晚飯前睡的那1個小時,加上夜裡所睡的6個小時,共是7個小時,這對你的好處遠比連續睡8個小時要多得多。

  如果你從事體力勞動,休息時間多一些的話,每天就可以做更多的工作。

  我們再來重複一遍:常常休息,照你自己心臟做事的辦法去做——在你感到疲勞之前先休息,這樣你每天精力充沛的時間,起碼可以多一個小時。

  解決真正的問題

  我們常花一兩個小時開會討論問題,卻沒有人明白真正的問題是什麽。

  ——《人性的優點》

  如果你是個生意人,也許會認為:這個標題真荒謬。我乾這行已經十幾年了,居然有人想要告訴我怎麽消除生意上50%的麻煩——簡直是荒謬絕倫。

  這話一點也不錯。如果我在幾年前看到這樣的標題,也會有這樣的感覺。這個標題好像能幫助你,實際不值一文。

  讓我們開誠布公吧。也許我的確不能幫你解決生意上50%的憂慮,從我剛才分析的結果來看,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做到這一點。可是,我所能做到的是,讓你看看別人是怎樣做的,剩下的就要看你了。

  前面曾經提過世界著名的亞力西斯·柯瑞爾博士的這句話:“不知道怎樣克服憂慮的人,都會短命。”

  既然憂慮的後果如此嚴重,那麽,如果我能幫助你消除——即使是其中的10%,你也許會滿意。我下面就告訴你一位企業家,如何不只消除了他50%的憂慮,還節省了70%過去用於開會、用於解決生意問題的時間。

  當然,我不會告訴你那些根本無法證實的事情,這件事情的主角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裡昂·胥孟津。多年來,他一直是西蒙出版社幾個高層的主管之一,現任紐約州紐約市袖珍圖書公司的董事長。

  下面就是他的經驗。

  “15年來,我幾乎每天都要花一半的時間開會和討論問題。會上大家很緊張,坐立不安、走來走去,彼此辯論、繞圈子。一天下來我感到筋疲力盡。如果有人對我說我可以減去開會時間的3/4,可以消除3/4的神經緊張,我一定會認為他是癡人說夢。可是我卻製訂出一個恰好能做到這一點的方案。這個辦法我已經用了8年。對我的辦事效率、我的健康和我的快樂,都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下面就是我的秘訣:第一,我立即停止15年來我們會議中所使用的程序——我那些很惱火的同事先把問題的細節報告一遍,然後再問:‘我們該怎麽辦?’第二,我定下一個新的規矩——任何一個想要把問題給我的人必須先準備好一份書面報告,回答以下四個問題:

  (1)究竟出了什麽問題?
  (以前我們常常花上一兩個小時,還沒人弄清楚真正的問題在哪裡)(2)問題的起因是什麽?
  (我吃驚地發現我浪費了很多時間,卻沒能清楚地找出造成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什麽)(3)這些問題可能有哪些解決辦法?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