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將帥和
戰爭的進程,很多時候是難以控制的。畢竟,這是敵我兩方的作戰,要達到意見統一,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在這一點上,皇帝想得就簡單了,誰讓他不是戰爭奇才,只是紙上談兵的高手呢!
但熊廷弼和毛文龍這樣的沙場老將,豈能不知一旦開戰,要控制自如的難度有多大?
所以,這兩人對於皇帝所定的大反攻時間是有保留意見的。他們沒有密奏中說明,皇帝的計劃有些保守,有些過於謹慎。
當然,他們執意發動攻勢,也是要看具體的形勢和戰果,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如果進攻順利,且物資糧秣的供應能夠保障,那就繼續擴大規模;若是作戰不順,或是糧彈不敷,遼南可退守海城河,遼東則可以太子河為屏障。
只不過,熊廷弼和毛文龍都沒有料到之後形勢的發展。虎墩兔的討伐計劃,使皇帝不得不提前發動,傾盡全力拉開了大反攻的序幕。
皇帝的密旨和兵部行文來得很快,現在的通訊是從北京到天津用信號塔傳送,然後快船出海,直送遼西、遼南、遼東,比陸路快了很多。
熊廷弼先得到了密旨和兵部行文,此時,明軍在海城河已經完成了突破。三道浮橋架起,周邊營寨建起,牢牢地護衛住了登陸場。
對於近在咫尺的海州衛城,熊廷弼並沒有急於進攻。這種將攻不攻的姿態,也確實吸引了建奴兩紅旗,或許說是牽製得他們不敢輕動。
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明軍一部已經沿三岔河北上,連續攻取了牛莊驛和東昌堡,從海州衛城西面構成威脅。
熊廷弼同樣在布局,牛莊驛和東昌堡夾在三岔河與海城河之間,建奴沒有船隻,很難攻取。而且,這兩個堡寨對於建奴來說,也沒有什麽戰略價值。
但對於明軍則不同,隔著三岔河不遠便是遼西的西寧堡,有水師相助,遼西和遼南就等於在此處會師聯絡。
也就是說,遼西的明軍完全可以渡河從牛莊驛和東昌堡進入海州,與遼南明軍形成兩翼夾擊之勢。
當然,現在遼西明軍還不會加入遼南戰場,廣寧地區的防禦也需要相當的兵力,提防建奴狗急跳牆。
只不過,朝廷早就下旨,要遼西、遼南、遼東各擴充一個混成協。再加上正在入遼的京營飛騎,兵力充足之下,便能夠靈活轉換攻擊方向,使建奴防不勝防。
“袁大人得授督師,不日即將入遼。”熊廷弼把兵部行文給眾將看過,開口說道:“由袁大人統一指揮平遼決戰,吾等要謹遵號令,平遼滅奴,建大功報效萬歲,報效朝廷。”
“是,謹遵大人教誨。”眾將躬身應道。
熊廷弼向下按了按手,示意眾將坐下,環視了一圈,緩緩說道:“磐石混成協已經整編訓練完畢,不日即將抵達前線。有此勁旅助戰,我軍戰力又增幾分。”
眾將發出輕微的議論,這個磐石混成協可是萬歲親自命名賜旗,又從各部抽調精銳組成的。聽說所屬炮兵也是各部最強的,確實是一支勁旅。
而混成協的指揮官,更是皇帝親自指定的將領,誰也沒想到,竟是名聲並不響亮的黃龍。
熊廷弼也有些猜測,自然也有他心目中的人選,但皇帝指定了,他也只能奉旨行事。
“按照兵部命令,遼西和遼南各擴編一個混成協,作為預備兵團。”熊廷弼繼續說道:“現在這兩個混成協倒是滿員,並也經過了訓練,但多是新兵。”
停頓了一下,熊廷弼笑了笑,說道:“本經略已經向朝廷請示,將此兩個混成協打散,補充進各部,以最快地形成戰鬥力。”
以老帶新,一直是皇帝推崇的擴軍辦法,也一直被各部所采用。熊廷弼便是有此依據,才向朝廷提出建議。
“大人英明。”朱梅拱手道:“若以新兵混成協獨立作戰,戰力恐怕令人擔心。補充進各部,應是最好的辦法。”
眾將也紛紛出言讚同,手下人馬多了,自然是誰都高興的事情,沒理由反對。
當然,熊廷弼的這個建議是減少了兩個混成協的編制,無形中減少了可能會得到晉升的軍官的數量,某些人心中不滿,也是不可避免。
反正老熊不在乎,招人罵的事情做得還少了,招人恨的話說得更多。但皇帝顯然不太在乎這個,把朝堂上消掃得乾淨,老熊也是輕松,沒人彈劾他了嘛。
按照目前物資的運輸速度,老熊估計著再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也差不多夠大決戰的消耗了。
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一個多月的時間都是在做準備。仗雖然還是要打,但大規模的卻要盡量避免。
重新做了布署上的調整,熊廷弼才結束了軍議,等著帝師袁可立入遼,他好去拜見,接受領導和指揮。
對於皇帝的安排,老熊認為也猜測到了其中的原因。
之前沒有同意袁可立入遼指揮,是因為有秋季入京述職。
皇帝既要面授機宜,又要解決平遼的指揮權問題,可能還要消彌二人的隔閡,並讓熊廷弼和毛文龍要好好配合。
現在提前發動了,入京述職也就取消了,時間上來不及呀!
所以,皇帝才搬出資歷、官職都足以壓住老熊和毛文龍的袁老師。還給袁老師加了兵部尚書銜,授予遼東督師之職,又賜尚方寶劍。
而且,袁可立的三方布置和熊廷弼的觀點基本相同,袁老師還是毛文龍的頂頭上司。數來數去,也沒有再比他合適的了。
在毛文龍接到密旨和兵部行文的時間,也沒比熊廷弼晚上多少。但與熊廷弼的待遇不同,皇帝是派了欽使過來的。
“萬歲口諭,先讓毛帥看過這些,再接旨不遲。”欽使是鎮撫司的錦衣衛,卻是負責宮禁的一個百戶,姓陳名忠。
毛文龍不解其意,但還是隨著陳忠的手勢起身,接過一遝文件,展開觀看。
“管鐵騎營加銜都司毛文龍,棄儒從戎,志期滅虜,設防寬、靉,凡夷地山川險阻之形靡不洞悉,兵家攻守奇正之法無不精通,實武弁中之有心機、有識見、有膽量、有作為者,豈能多得?應與實授都司,以展其才。”
毛文龍讀完一份奏疏,心中甚是驚疑,再仔細看上面所署的名字,不禁瞪大了眼睛。
這篇奏疏竟是熊廷弼數年前所寫所奏,名為《援將勞苦異常疏》,對他如此高的評價,他卻是完全不知道的。
熊廷弼和毛文龍的隔閡,或者說是結怨,史載是因為熊廷弼對毛文龍奇襲鎮江持批評態度,發動太早,導致奴賊痛恨遼人,焚戮幾盡,亂三方並進之本謀,目為奇捷,乃奇禍。
但流傳在外的負面評價,其實並不是熊廷弼的原話,而是斷章取義的概括。
熊廷弼的真實表達並不是針對毛文龍,而是批評王化貞躁謀寡斷,導致對奇襲鎮江之戰果無法充分利用。
而且,鎮江之役後,熊廷弼不但沒阻止救援,相反建議要救就動真格,要乾就大乾,但被王化貞膽怯拒絕。
“鎮江之事如同謀毆人,誰當先,誰救應,前後著數俱須安排預定,然後動手。今但謀發而不謀救,即捷到,而亦不謀所以救,亦台下所自知也。”
“仆得報捷大疏,初六即出關至廣寧,議欲萬人襲海、昌,別遣五千奪蓋州,斷其歸路,而台下不敢任,亦其所以自知也,而本兵且以不進廣寧一步為仆咎。”
熊廷弼和毛文龍既因為奇襲鎮江而結怨不和,皇帝自然從這裡入手。奏疏、書信都搜集羅列,明明白白地擺在了毛文龍面前。
看過這些文書,毛文龍臉上神情複雜,陣紅陣白,半晌無語。
“毛帥。”陳忠在旁開口問道:“萬歲問你,可知這其中深意?”
毛文龍趕忙跪倒,深深地叩下頭去,“微臣明白,讓萬歲憂心將領不合、私人爭鬥,微臣慚愧。”
陳忠不語,居高臨下地審視著毛文龍。
毛文龍自知這樣的回答,萬歲必不滿意,又趕忙補充道:“微臣今日大悟,方知熊大人是真知兵,王化貞佯倡進取,實則虛怯。以往種種誤會,皆是微臣胸懷不寬,聽信傳言,誤會熊大人,定要當面負荊請罪。”
陳忠輕輕吐出一口長氣,掏出聖旨,朗聲宣讀。
毛文龍聽到聖旨,知道自己算是過了一關。如果態度稍有不誠,想必這東江鎮就要換帥,平遼滅奴的大功,也沒自己的份兒了。
“微臣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毛文龍重重叩頭,雙手舉起,接過了聖旨。
加恩賜賞是應有之意,激勵警誡也在其中。平遼滅奴是最最重要的大事,誰要是因私心自用而誤了皇帝的計劃,後果自己掂量著辦。
“毛帥請起。”陳忠換了副笑臉,伸手扶起毛文龍,和顏說道:“萬歲如此看重毛帥,封侯之賞也是尋常,毛帥前途無量啊!”
“謝欽使吉言。”毛文龍拱手致謝,說道:“請欽使回轉時帶上某的謝恩疏,請萬歲放心,某敢不效死盡忠,以報皇恩。”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陳忠連連頜首,說道:“這是萬歲送給毛帥的,切記牢記。”
毛文龍向京城方向再次跪拜,“微臣謹遵萬歲聖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