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天縱英才麒麟兒》第206章 瞞天過海
  第206章 瞞天過海
  當曹魏在雍州和荊州節節敗退之時,率領著大軍殺入遼東的司馬懿,卻一路推進的很順利,大軍在三月中旬便一路攻城拔寨,攻到了遼河一線。

  毌丘儉作為司馬懿的副將,再次率軍來到遼河這個自己兵敗的地方,不由得十分唏噓,他向司馬懿請教道:

  “太尉認為公孫淵會用什麽計策迎戰?”

  司馬懿目光如炬般看著毌丘儉,不怒自威地說道:

  “對公孫淵來說,棄城而逃是上策,拒守遼東是中策,死守襄平是下策。”

  毌丘儉聽完默默頷首:“那太尉以為,公孫淵會采用哪一種?”

  司馬懿默默地眺望著遼河,淡淡地說道:

  “公孫淵認為我軍孤軍遠征,不能持久。所以,他一定先在遼河抵抗,然後退守襄平。”

  “所以太尉認為公孫淵會采用中策?”

  司馬懿笑而不語。

  大軍在司馬懿的命令下,在遼河以西扎營,上一次,毌丘儉也選擇的在此處扎營,結果被公孫淵以水攻打得大敗而歸,他有些不理解為何司馬懿還會選擇這裡扎營。

  司馬懿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對毌丘儉說道:“我料那公孫淵,必然會在遼河西岸屯駐重兵,囤積大量糧草,然後逼得我軍無法通過遼河,待春汛一來,便可以故技重施,用水攻對付我們!”

  毌丘儉有些不解:“既然太尉算準了公孫淵的計謀,為何又要引大軍至此呢?”

  司馬懿輕輕笑道:“公孫淵打算在遼河一線拖垮我們,此乃公孫淵的奸計,我軍自然要給公孫淵幾分薄面,好讓公孫淵以為我軍已經中計。反之,公孫淵的主力和糧草都在這兒,老巢襄平必定空虛。我們直接進攻襄平。”

  毌丘儉頓時眼前一亮,心中歎道:“司馬懿果然不愧為可以和諸葛亮旗鼓相當的厲害人物,竟然如此輕松地就破解了公孫淵的計策。”

  於是激動地笑道:“太尉果然用兵如神,好一招瞞天過海之計啊!”

  司馬懿頗為自得的說道:“公孫淵小兒,一些小小伎倆,如何瞞得過老夫的眼睛。當年老夫和諸葛亮在雍州對陣的時候,那才是一段窮盡心力、熱血沸騰,令人難以忘懷的時光啊!只可惜諸葛孔明已經逝去了,可惜啊可惜!”

  毌丘儉知道司馬懿對於諸葛亮還是很尊重的。有時候,尊重對手並不意味著示弱,反而更能代表一個人的胸懷。在毌丘儉看來,司馬懿對諸葛亮的尊重,反而顯示出了司馬懿是一位大丈夫。

  當年司馬懿與諸葛亮對峙,諸葛亮曾經給司馬懿寄去女人的衣裝,嘲諷司馬懿不敢應戰。

  當眾羞辱司馬懿,這在古代算得上是奇恥大辱,這樣的屈辱,司馬懿還是忍了下去,麾下將士的怨氣,司馬懿也吞了下去,最終,司馬懿以不變應萬變的策略奏效了,諸葛亮壽終正寢,命喪五丈原。

  “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這是司馬懿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毌丘儉覺得司馬懿的確不但說到而且也做到了,不由得對司馬懿有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敬畏。

  經過斥候查探,果然在遼河以東,公孫淵幾乎派出了他的全部主力,將遼東三萬五千精銳全部囤積於此,由大將卑衍和楊祚率領。並囤積了大量的糧草,還挖掘了一條長達二十裡的長溝壑,以阻擋魏軍進一步深入遼東。

  一切都如司馬懿所料,遼東的主力果然全部在遼河一帶。

  於是司馬懿派出胡遵,領了一支五千人的騎兵,帶了五千面軍旗,在遼河的南面往來奔馳,做出一番戰旗密布,主力要從遼河的南面進攻的態勢。

  遼東大將卑衍和楊祚以為是司馬懿的主力殺過遼河了,趕緊將大軍移向遼河以南防禦胡遵的進攻。

  胡遵率領五千騎兵奮勇衝殺,跨過了公孫淵苦心挖掘的壕溝,突破了層層圍塹,做出一副要與卑衍和楊祚決戰的態勢。

  卑衍等遼東將領見到魏軍大量騎兵越過了壕溝殺奔過來,又看到漫山遍野的軍旗,認為是司馬懿所有主力都在進攻遼河以南,想要打通通道與自己決戰。

  司馬懿麾下有近十萬大軍,而自己只有三萬五千大軍,若不是使出全力,肯定是擋不住司馬懿大軍的,於是卑衍和楊祚率領三萬五千主力南下,要憑借地利,抵擋住司馬懿的主力。

  見卑衍等人中計,司馬懿立即下令,全軍向北,渡過遼河,直撲襄平。

  卑衍和楊祚打退了胡遵的一次又一次進攻,越來越發現魏軍的戰鬥力似乎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強,而且似乎兵力上也沒有之前預料的那麽多。

  兩人率軍與魏軍打了一天一夜,期間卑衍甚至用上了巫術,給己方的部隊祝由,以提升己方的戰鬥力。

  後來才發現,魏軍雖然看似進攻很猛,但投入的兵力其實很有限,仿佛打來打去,真正投入戰場的兵力也才兩三千人,其余大多數都只是在後面搖旗呐喊而已。

  到第二天時,卑衍收到了斥候來報,說司馬懿和毌丘儉,已經在遼河北部渡過了遼河,並直奔襄平而去了。

  卑衍一聽,頓時心裡涼了半截。

  “糟糕了,襄平此時兵力不足五千人,哪裡經得起司馬懿主力圍攻?”

  於是他立即下令,全軍撤退,放棄遼河防線,快馬加鞭,救援襄平。

  可司馬懿與卑衍的軍隊都是步騎混合,行軍的速度實則是差不多的,不過司馬懿的大軍比卑衍和楊祚的軍隊快了一天的路程,且卑衍和楊祚的軍隊後面始終咬著胡遵的五千騎兵,導致了行軍速度一再地減緩。

  楊祚提議讓遼東鐵騎率先趕回去救援,但這個提議被卑衍斷然否決,倘若步兵失去了騎兵的保護,很容易被魏軍夾擊大敗,所以卑衍寧願犧牲進軍速度,也不敢輕易讓步兵失去騎兵的保護。

  相比起卑衍等部遼東兵馬的緩慢行軍,司馬懿的八萬大軍則幾乎沒有遭遇任何抵抗或騷擾,一路勢如破竹般地隻用了三天時間就殺到了襄平城下,把襄平城團團包圍。

  八萬大軍如天降神兵般出現在襄平城下,城裡的公孫淵頓時被嚇呆了。

  在他看來,司馬懿的大軍能夠出現在襄平城下,這就說明,自己的三萬五千精銳主力已經全軍覆沒了。此刻襄平城中只有五千守軍,最要命的是,軍糧還不太充裕,因為主要的軍糧都被囤積到前線去了。

  襄平城中的糧食,只夠支撐一個月。

  這一次,公孫淵徹底絕望了,一種無窮無盡的涼意,不斷地從背後冒出。

  “完了!我公孫世家數代經營出的遼東基業,便要斷送在我的手中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