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帶著寶藏複大明》第229章 尋找盟友
  第229章 尋找盟友
  王學軍雖然不記得,這個什麽張晉顏的家夥最後是什麽結局,但心理陰影已經在了。

  他不相信明朝的那群混蛋官員,真的能夠抗清。

  “他們抗清堅決不?”

  李岩一笑:“大別山裡的這四十八寨的起因,是當年義軍革左五營曾經在這裡安營扎寨,抗拒官軍的追剿。

  當地一些地主官紳為了對付農民軍,也據險結寨,相互連保。

  前年清軍南下,弘光朝廷覆亡,江南百姓迫於清廷的剃發令奮起抵抗時,這一地區的紳民也聞風而動,利用原先的山寨作為抗清的據點。和稱四十八寨。

  商定遇有清軍來犯,互相救援。

  崇禎末年,曾經擔任過兵部尚書的張縉彥由於在河南站不住腳,逃到英山,被四十八寨“推為盟主”。

  在湖北、安徽、江西都被清軍佔領的情況下,英霍山區的聯寨抗清,雖然形同孤注,卻因為扼據鄂、豫、皖通道,牽製了清軍的行動。

  幾次連番大戰,戰力和抗清決心是有目共睹的。”

  這麽一說,王學軍多少放了點心。

  “尤其前次,我們進攻河南,張尚書特意潛人來和屬下聯絡,有加入我軍,收復河南之意。如果他們加入,不但能增強我們的力量,更能為我們擋住鄂皖方向的清軍,讓我們後背安全。”

  聽到這樣的背景介紹,王學軍總算是松了口氣,擔心就小了些。

  但也僅限於小了些罷了。

  “那麽,先生就再派人聯絡張尚書,談一下雙方合並問題。”

  李岩施禮:“屬下這就派人去辦。”

  隨軍的王光啟就站起來:“我和張晉顏是舊識,這事我去辦比較合適。”

  王光啟身兼多項要職,尤其是皇上的參知政事帝師,但每次王學軍領兵出征,王光啟都會被皇上派來做為他的參軍。

  至於是表示他對王學軍出征的支持,還是對王學軍的監視刺探,王學軍無所謂,大家也就不提。

  這次他親自請纓,倒是恰當人選。

  “不過張晉顏現在心中到底怎麽想,我們還不清楚,我怕張晉顏有反覆,陷王大人於險地,不可行。”

  王光啟是個顧全大局的人,也是正直的人。

  在得到皇帝的重用信任同時,也和王學軍關系親密,正好是兩個人之間的紐帶。

  在娶了張紫妍之後,他的位置尤為突出重要了。

  自己可不能把王光啟丟了。

  王光啟卻依舊從容淡定:“不說我和他有舊,就是我的身後這兩軍八萬大軍,他張晉顏即便有害我之心,他也得掂量掂量。”

  這話說的有道理。

  凡是談判,都要有堅實的拳頭做後盾。

  拳頭解決不了,談判桌上也根本不能獲取。

  只要拳頭硬,對面就得掂量掂量。

  李岩也讚成王光啟的想法:“我大軍壓境,量他們也不敢將我們的使節怎麽樣。如果能不費一兵一卒接收四十八寨,那最好。即便談判不成,也能探聽出他們的動向,為我們下一步的安排做準備。”

  既然王光啟堅持,李岩讚同:“那就辛苦王大人了。我將派三百昆侖奴做你的護衛。”

  王光啟一笑搖頭:“帶三百人,在號稱四十萬大軍的大別山裡,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反倒讓他們戒備。不如王爺給我一頭毛驢,我單身前往,那更顯咱們的誠意。”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最終王學軍同意了王光啟的決定。

  大軍首先保護著他穿過已經不設防的歸德府,搶佔了汝寧南部,兵鋒壓迫到了大別山前。

  態勢形成之後,這才送王光啟進入大別山,找四十八寨盟主張晉顏談判。

  大別山中的老鴉口山寨,深處在三省交界之處,地形險峻,山寨規模宏大,這裡就是四十八寨總盟主張晉顏的駐地。

  在這裡有兵三萬。這也是整個聯盟的主力。

  現在的四十八寨情況堪憂。

  清湖廣總督佟養和與湖廣巡撫何鳴鑾會商,決定派黃州總兵徐勇領兵進剿。

  徐勇果然是一員悍將,在大明的時候,面對各地的農民軍和流寇,那是每戰必敗。

  然而一投降大清之後,整個人就好像脫胎換骨,換了一個人一樣,這次率兵進剿,短短用了兩個月時間,就連續攻克了四十八寨中的的六個,還斬殺了大岐寨主王光淑。

  迫使白雲寨寨主易到三投降。

  面對這樣的局面,張晉顏果斷的決定,向南京的南院大學士洪承疇投降。

  張晉顏原先曾經是洪承疇的屬下,所以洪承疇對他的投降深信不疑,親自向大清做保。

  然而上一次新明軍隊進攻河南,又讓許多不願意投降的山寨,看到了喘息和取勝的機會,站出來反對。

  這麽一反覆,張晉顏也無奈不提降清一事。

  張晉顏雖然不再提降清的事了,但卻悄悄的接受了洪承疇命令洛洛歡給他的糧餉。

  雖然隻獲得了當初約定的一半,但這已經非常難得了。

  這也表明他還是有降清想法的,沒有斷了這條線。

  爾後新明的軍隊撤退,徐勇又開始發動了進攻。這樣一來,四十八寨又陷入了危機。

  這時候他接到了洪承疇的勸降信。

  信中洪承疇苦口婆心的給他分析著形勢,並且許以高官厚祿。張晉顏就又動了心。

  這一天正在自己的大廳裡,和幾個心腹的寨主商談是降還是堅持的時候。

  把守寨門的士兵進來通報:“啟稟盟主、幾位當家的,山寨外有一個儒衫老者,騎著一頭毛驢,說是盟主的故交,特意專程拜訪老友。”

  張晉顏就微微一愣:“現在自己身處這個境地,幾乎是四面楚歌。原先的親朋好友都繞著自己走,今天怎麽突然間有人自報家門找上門來?”

  “來人可通報他叫什麽名字?”

  士兵回報:“此人自稱王光啟,曾經和大人同朝為官。”

  張晉顏猛的想起了王光啟。

  在前明的時候,自己是兵部尚書,這個王光啟是右侍郎。

  但大明滅亡,王光啟不是去了南明了嗎?後來南明再次滅亡,就沒有了他的消息。今日怎麽走到了自己這裡?
  對自己幾個心腹寨主吩咐:“我去迎接,聽聽他的目的。你們千萬不可泄露我們和大清的事情,要一定表現堅決抗清的樣子。”

  幾個寨主連連點頭。

  在這一段時間,不斷的有周邊的省份裡的各個勢力,來自己這裡招攬。一個個封官許願。自己這一股力量,顯然已經成了香饃饃。有一種待價而沽的感覺。

  這個原先大明朝的官吏,絕對不是無緣無故的跑到這裡來訪友。他身後一定也有一個勢力存在的。

  看看他又能給大家出什麽價格?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