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帶著寶藏複大明》第182章 不許要皇上的錢
  第182章 不許要皇上的錢

  反對皇上從內帑拿錢?你誰啊你,你腦袋被驢踢了了吧。

  大家放眼看去,卻正事常務皇帝,當家人攝政王王學軍。

  王學軍這樣的舉動,就讓大家有些看不明白了。

  從你出世以來,憑著這自己有一批寶藏,你可沒少往裡填這個無底洞。

  大家不知道你手中的寶藏到底有多少,但再多也架不住這麽弄。

  這國庫又出現了虧空,皇上願意拿出錢來填補,這不但是天經地義,這其實是也在為你買單呢。

  即便天下所有的人都反對,唯獨你不應該反對呀。

  你這麽做,你的腦袋不是被驢踢了是什麽?而且絕對是被驢圈踢了。

  就連坐在珠簾後面的公主,也微微皺眉開始肉疼了。

  王學軍的錢,那也是自己的錢啊。

  為了這個弟弟的江山,自己這兩口子可沒少往裡填。

  就比如說那鑄幣廠的錢息,那是上不了台面的利潤,最終不都填進到了這個窟窿裡嗎?
  王學軍看著大家驚呆的樣子,站出來侃侃而談:“如果這一次皇上把自己的體己錢,拿出來給國家添這個窟窿,那就再一次的家國不分了。這個惡劣的先例在新明,絕對不能開。”

  小皇帝就感激的看向姐夫,笑著搖頭:“那你不也是將無數的金錢,貼補了國用嗎?從崇禎17年到現在,怕沒有三五百萬吧。否則咱這個新明,就根本走不到現在的這個地步。”

  王學軍欣慰他的有良心,但依舊堅決的拒絕:“這不一樣。臣在建國之初投入這些進來,是因為有先皇的托孤之重,更有臣的滿腔愛國之心。這是臣向國家的捐贈。”

  這一句鏗鏘有力的話,再次感動了小皇帝。

  “但是皇帝拿出內帑,就性質不同了。”

  “這有什麽不同呢?我是皇帝,江山是朕的,更應該親力親為呀。”

  王學軍搖頭:“這不一樣。江山是皇帝的,但更是天下百姓的。否則那些人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目的什麽?否則那些百姓辛苦勞作上繳賦稅,圖的是什麽?因為他們心中都知道,這個國家有他們的一份。”

  這時候大家才在這簡單的道理中,明白了家國的區別。

  大臣們才知道自己這麽努力的工作,雖然有對皇上的忠心,但更是為自己有一份的這個國家在努力啊。

  “而在這裡有個關鍵,當初的規矩就是規矩。這規矩就在沒有絕對的理由情況下,就不能破。”

  然後看看紛紛點頭的大臣。

  對著他們嘿嘿的賊笑:“如果這次皇上拿出了體己錢,補貼了國庫。那麽皇上的大婚所需的費用錢應該由誰來掏?未來的太子降臨的大慶,又應該由誰來掏?太子的登基和大婚的錢,又誰來掏呢?如果皇上需要修建宮殿,這筆錢由誰來拿?說句觸犯天顏的話,未來皇帝大行,陵寢的錢又誰來掏?再加上皇上的儀仗,宮內的宮女太監,這筆錢又由誰來掏?”

  原本在當初設定規矩的時候,這些除了禁衛軍,國家的臉面,皇家的儀仗隊之外,全部由皇上自己掏錢養活。包括給那些未來的什麽王爺的賞賜也是如此。

  這一番連番的詰問,當時讓所有的大臣恍然大悟了。

  敢情攝政王是在替大家考慮啊。

  如果還像原先那樣家國不分。國庫缺錢皇上拿了,那皇上缺錢就應該由國庫拿。

  如果是一個節儉的皇帝還成,如果將來碰上一個奢侈**的皇上,那可就是一個無底洞了。

  這事兒得杜絕,得立下規矩,堅決的杜絕。

  明白過來的大臣,立刻一起紛紛上前,堅決拒絕皇上拿出錢來貼補國庫。

  如果當初崇禎聽到這樣的結果,是不是該感動的痛哭流涕?
  群臣有打感情牌的,有打大義牌的,那各種理由滿天飛。

  但其中最根本的意思就是:“從現在開始到從今萬年,國庫不要你的;但你也不能拿國庫的。咱們親兄弟明算帳,河水絕對不能犯井水。”

  這一下剛剛對王學軍還感念的小皇帝,心中連咬死王學軍的想法都有了。

  如果按照這個規矩,由於皇室未來的發展會越來越大,費用也必將越來越高,而收入已經被嚴格的限制,皇氏只能按照國庫的收入,提取分成金花錢。

  這怎麽能夠啊。

  但現在的狀況就是這樣,為了立下新朝的規矩,小皇帝咬咬牙:“那好吧,自打朕開始,皇室的開銷,絕不想朝廷伸手。”

  這話可不是瞎說的,可是有史官記錄在案的。

  “但國家的開銷,朕也絕對不伸手。”

  有了前面的前提,這一點大家也欣然接受。

  於是在這個嚴肅的大會上,小皇帝為了以後自己的生活能夠過得寬裕一點,提出了一個不嚴肅的問題:“那將來隨著我們皇室人口開銷的增加,皇室供養缺乏,朕想將今年的300萬的金花銀,拿出一百萬來,入股你的工業,還有銀行可不可以?”

  這樣的話,要是在以前皇上提出來,立刻就會被士大夫們批的體無完膚。

  在今時不同往日,先有朝廷放開了商人的戶籍,鄭重的向天下宣布,商人已經不是賤民。

  這又有了剛剛戶部收入中的工業和商業的巨大收入,讓許多人已經蠢蠢欲動了。

  有王學軍這個異類,可以這麽辦。

  但在所有的士大夫心中,還是有一道不能逾越的坎。

  其實也就是拿不下面子。

  王學軍聽到皇上這句話,真的是歡喜無比手舞足蹈了。

  而那些官員們聽到這句話,心中蠢蠢欲動。

  連皇上都要經商辦工廠了,有了這個開頭典范,那我們辦這個東西還有什麽可以詬病的呢?
  我們這是追隨皇上和常務皇上的腳步啊。

  至於心中那道坎,乾他的去吧。

  王學軍當場鄭重的點頭:“我接受皇上您的投資,按照股份為您提供紅利。”

  公主也相當欣喜,這等於給自己的弟弟找了一個長久的飯碗:“我接受皇上在信用社裡的入股。”

  這真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呀。

  但樂極當然就要生悲,把事情還得要說回來:“可是朝廷的這個虧空窟窿該怎麽填?”

  度支郎中鍾慶友就提出了這個關鍵的問題。

  該花的每一分都必須要花,只要任何一處資金不到位,都會產生嚴重的影響。

  王學軍就信心滿滿的一揮手:“發債券,國家向天下百姓借錢。”

  這一下朝堂上,立刻向平靜的荷塘裡丟下了一塊石頭,當時就蛤蟆吵灣,徹底的亂了套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