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帶著寶藏複大明》第97章 天機府成立
  第97章 天機府成立

  太子在張之及和孫強李越的保護下,於崇禎十七年五月中,來到了濟南。

  王學軍帶著朱帥和山東文武,出城十裡迎接。

  場面熱鬧卻不奢靡,沒有勞民的黃土墊道,沒有奢華的接風宴席,只是請太子,當著全山東的文武士紳,再次正式宣讀了先帝遺詔,確認了以攝政王為首的托孤之臣,輔佐太子恢復大明,再造大明的決定。

  然後王學軍闡明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一致對付滿清的大政方針。正式宣布,太子隻做監國,暫不稱帝的良苦用心。

  宣布崇禎遺詔中,赦免所有造反的百姓,山東監國,歡迎他們都加入的立場。

  一時間,群情激奮,更讓許多人安心。

  回到隻建成一座大殿的朱帥王府,大集群臣,正式召開會議。

  王學軍正式宣布了監國架構。

  太子監國。下轄天機府。

  王學軍以攝政王領天機府大都督。

  天機府下設軍機處,李岩為首席軍機大臣,張之及、俞敏忠、李越許傑為軍機。

  軍隊分為兩部,一部水師,提督俞敏忠,副提督孫強,李越為軍師。

  一部陸軍,提督英國公張之及,副提督原河北河間總兵王文正,軍師許傑。

  又設立對應的六部。

  當然,區別於正式朝廷,六部叫六廳。

  六廳之首,吏部廳王學軍自己兼任。

  戶部廳,破天荒的由女子長平公主兼任。

  這樣一來,夫妻就抓住了任免官員和錢糧的兩大命脈。

  這時候,山東誰再想變天,都不大可能。

  禮部廳,朱見深。永王掛名。

  兵部廳,王文正為主,定王為副。

  刑部廳,趙應國責無旁貸。

  工部廳,王學軍也給朱帥安排了這個拿份俸祿的職位。

  也是在向外說明,他們沒有鳩佔鵲巢之後,卸磨殺驢。

  又設立民政廳,竟然任命張紫妍為主,紅娘子輔佐。

  以下三法司監察詹士府依舊其他各部門,都各有任命。

  但這次是縮小機構,沒有大明的那種濫竽充數的機構了。

  這次的人士任命,破天荒的任命了三個女子做了主官,這簡直顛覆了所有人都顧有思想。

  在中國上下幾千年裡,也就唐朝的武則天時期,有女官任命,除外別無分號。

  但仔細看看三個女子,大家也就乖乖的閉嘴了。這三個人身份太特殊了。

  而王學軍的解釋是:“現在咱們山東天機府不是人手不足嗎,湊數,暫時湊數哈,請大家不要過份解讀。”

  王學軍特意再建錦衣衛。錦衣衛指揮使趙振武。

  一個政權,沒有像克格勃這樣的特務組織,是不可想象的。

  但新的錦衣衛只有偵查權利,沒有刑訊審判權利,主要的是對外偵查敵情,順帶著對內監督百官。

  因為監督百官,那是監察禦史台的職責。

  因為國難,需要朱家子孫站出來,祖宗基業盡力,為國盡忠。

  所以,廢除朱家不得做官經商務農等等祖製,可以自主擇業,當然,也就順理成章的取消朱家子孫各種榮養錢糧。

  而王爺郡王等,只是尊榮,不再賞賜土地,隻領一份尊榮俸祿。要想養家,就必須再做份工作。

  比如現在的定王和永王以及濟南王。

  而這個尊榮不是鐵帽子,而是隨代降低,不再延續。到第三代,就自行解除。

  只有虛名,沒有榮養俸祿,完全靠自食其力。

  此令一出,幾乎全天下百姓無不拍手叫好。

  這個政策一出,不但天下百姓奔走相告歡呼雀躍,就連朱家子孫也是喜極而泣,高呼解放啦。

  是的,按照朝廷規矩,朝廷養他們八代,就是最低等奉國中尉,俸祿是年二百石。

  但大明的財政就沒好過,即便都拿出來財政收入的大半來供應他們了,但依舊是僧多粥少,根本不能養家糊口。

  所以老朱家的後代,沿街乞討,偷盜搶劫的比比皆是。幾乎沒有了活路。

  但這下好了,他們可以徹底的融入社會,靠力氣,智慧賺錢養家糊口了,這是給了底層朱家子孫一條活路。

  至於上層反對。

  你拉倒吧,放眼天下,還有多少上層的王爺郡王在農民軍手下活了下來?
  現在就這阿貓阿狗三兩隻了。

  別處的管不著,但這兩個孩子,嘿嘿嘿,敢反對嗎?敢反對,王學軍真敢大嘴巴抽他們。

  大明百姓,苦朱家子孫久矣。

  朱家的子孫,在不能乾各種事情之下,只能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生。

  一窩一窩的生,結果就是按照張居正的統計,每隔三十年,人口就翻一倍。

  到了大明崇禎年,直接達到了百萬之多(有人說達到了一百三十萬)

  結果規定不能做任何事,那國家就得養著,首先各個親王給地,就比如神宗賞賜福王四萬頃。

  大家可要知道,明朝的一頃是一百畝。

  結果山西河南根本沒有那麽多地,於是就分攤給山西,陝西,四川,河南,最終也沒湊齊。

  最終到萬歷時候,天下土地,十分之七,被宗室所有,十分之二被那些不納糧,不當差的士紳官宦地主豪強所佔,真正向朝廷繳納賦稅的,只有十分之一。

  這樣的狀況,大明的財政不崩潰就出了鬼了。

  所以,其實崇禎的滅亡,歸根結底,是窮死的。

  而造成崇禎窮死的原因,一個是光吃不乾的宗室。二一個就是東林推行的對富人免稅政策。

  現在利用戰亂,流寇殺了一大批朱家食利者,正好大破,然後趁機大治。

  選了一個黃道吉日,太子正式上位,天機府正式成立,再加上王學軍正式大婚,為了節約,一杓燴了。

  蘿莉雖小,但為了加固王學軍的地位,也不得不老牛吃了嫩草。

  其實,在這年代來看,公主都十五了,不小了。

  一切成立之後,太子責令天機府立刻宣布,停征崇禎時期加征的遼餉、剿餉和練餉。恢復對土地征收賦稅祖製一畝二錢,三錢代役錢,永為定例。

  新政府開張,沒錢怎麽能行?

  王學軍立刻拿出來增加的寶藏一部分,做為新政府的啟動資金。

  大筆的投入,天機府良性運作了起來。

  因為需要百姓耕作,需要百姓當兵抵禦外辱,需要商人奔走往山東販賣物資,需要——反正各種需要,所以規定,對於戶籍制度全部放開,大家愛幹什麽幹什麽。

  從此之後,除了文士身份特殊,再無職業貴賤。

  原有文武官吏,職務依舊不變,但俸祿翻三倍。反正王學軍有錢,收買人心唄。

  於是各個官員,一起對王學軍歌功頌德,馬屁是隨處可見。

  這些政策一經公布,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吏,全部歡欣鼓舞了。

  不單單是山東轄區,就連其他勢力中的百姓官吏,也一個個伸著脖子,期望能加入天機府了。

  於是,就出現了各地的百姓,扶老攜幼向山東遷移。

  北面幸存的官吏,也悄悄南下,一部分去了南明,但大部分來到了山東。為山東解決了官吏人才缺乏的問題。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