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473章 長孫無忌的奸計
  第473章 長孫無忌的奸計

  “挖了范陽盧氏的祖墳?”

  李世民聽了立即站住腳,看著常何兩隻眼睛瞪的像是兩個嶺南荔枝一樣,確認道:“是挖了盧承思他們家的墳,還是整個范陽盧氏的祖墳?”

  此時李世民身後跟從中書省門下省出來的十數位大臣,聞言都震驚地看著常何,想知道李承乾到底挖了范陽盧氏多少祖墳?
  如是隻挖了盧承思以上幾代人的祖墳,還可以說是盧承思謀逆重罪,挖了也就挖了。可若是把范陽盧氏幾百年來歷代的祖墳都挖了,那天下士族一定會聯合向朝廷施壓的。

  常何見眾人都看著他有些緊張,臉上擠出一個難看笑容道:“臣只是站在聽了一會兒,說是范陽的百姓們把范陽盧氏的幾處祖塋都給挖了。”

  “胡鬧!”

  李世民聽了又驚又怒,驚的是李承乾竟然這麽膽大包天,為逞一時之強竟然挖人家幾百年的祖墳。怒的是出了這麽大的事,李承乾居然不事先給他通氣。

  李世民和文武大臣一時間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過了好一會兒才神色凝重地對馬周道:“馬卿你代朕去問問,先安撫一下他們。”

  說罷腳步有些無力地上了承天門城樓。

  李世民是斥退所有儀,領著一眾文武大臣是悄悄來到承天門城樓上的,下面的人並沒有發現李世民一行人。

  李世民站在城樓上往下一看,只見承天門前足有幾百人。

  這些人大都是河北道幾家士族出身的官員、學生,還有他們的子侄,他們此時正群情激憤地對著馬周大罵許敬宗,說著許敬宗下令挖他們祖墳的事。

  這些人要求朝廷嚴懲許敬宗等人的同時,還要求下旨追封他們歷代祖宗。

  他們聲音很大,說的話也很衝,雖然沒有明說挖墳事是李承乾幕後主使的,但開口閉口都是皇太子殿下有此鷹犬,天下臣民都會以為皇太子不仁。

  李世民在城樓上越聽臉色越難看,胸口起伏的幅度越來越大,速度越來越快,最後猛地甩袖子,轉身走進身後的大殿裡。

  一走進城樓知道下面的人看不見他,就大吼道:
  “胡鬧,簡直是胡鬧……

  好好的挖人家祖墳做什麽?
  天下臣民知道了怎麽看你?
  天下士族還願意再輔佐你嗎?”

  跟著的大臣都知道李世民是在罵李承乾,一個個面無表情靜靜地看著,既不勸李世民也不替李承乾辯解,這也說明他們對於李承乾此舉不滿。

  “撲咚”一聲巨響,
  李世民越說越怒,抬腳把殿中間放置的青銅鼎踹倒了。

  文武大臣見此全都躬身行禮道:“請陛下息怒!”

  “哼,朕息怒有什麽用,朕還不如早點氣死呢,省得看著那個孽子整日裡為朝廷惹是生非。”李世民紅著眼睛大聲怒吼道。

  這也就是李承乾不在這裡,若是李承乾在他面前,李世民絕對會先狠狠揍他一頓。

  “陛下息怒,太子殿下出的錯,還要陛下您想辦法彌補一二。”

  這句話看似是在勸李世民,實際上是給李承乾定了性。

  李世民聞聲回頭,見長孫無忌和一眾皇城裡辦公的尚書省官員走了進來,說話的正是長孫無忌。

  李世民看長孫無忌像是看到親人一般,也顧不得長孫無忌應該在家閉門思過的事,更沒有在意長孫無忌話裡的意思,伸出手道:“無忌你來了!”

  長孫無忌見狀忙走到李世民身邊,扶著李世民道:“陛下先坐下。”

  李世民被長孫無忌扶著下坐下,扭頭看見長池孫無忌,垂淚大哭道:“無忌啊!你可知道皇后她走的早,給朕留下這幾個孩子,真是讓朕操碎了心啊……”

  長樂公主新死,晉陽公主又病著,李承乾和李治不在長安,李世民這段時間心情本來就十分壓抑。

  現在李承乾又因為挖人家祖墳惹上麻煩,確實讓李世民深感無力。

  李世民一邊哭一邊向長孫無忌敘說著他的不幸,諸如中年喪妻、老年喪子,現在女兒也先他而去,承乾又不懂事……

  弄的滿殿裡的一眾文武大臣一個個都跟著他抹眼淚。

  “朕十六歲起領經略,大唐能有今日朕也算是微有薄功,縱然有些錯處,皇天厚土盡可懲罰朕一人,何必降災於朕的子女?……承乾縱然驕躁,但他愛民之心天下皆知,怎麽可能做出如此慌悖之事?”

  李世民說到最後不自覺地替李承乾辯護起來。

  下邊有些大臣聽著聽著就聽出不樣一的味道了,李世民不惜在大臣面前扮慘,自揭傷疤,為的還是讓大臣們幫李承乾說話。

  對李世民的等人來說挖士族的祖墳是很嚴重的問題,弄不好李承乾將失去天下士族的人心,如果李承乾只是一個普通的皇子還好說,李世民只要嚴厲懲誡一頓就行了。

  可是李承乾是皇太子以後要繼承大唐江山社稷的人,他要是失去天下士族的人心,無論是對李承乾還大唐來說都是災難性的。

  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朝廷下旨是沒有多大用的,只能靠在朝大臣們和一些地方的賢者替李承乾說話。這些人說李承乾的好話,或許能被天下士族接受,這也是歷朝歷代尊賢的原因。

  “陛下,太子殿下並沒有就挖范陽盧氏祖墳的事上疏朝廷,在臣想來挖墳之事可能不是太子殿下下令做的。

  幽燕民風彪悍范陽盧氏在那裡犯下累累罪行,百姓們怒而挖其祖墳,並不是算新鮮事。”戶部尚書程名振趁李世民哭訴的間歇,站出來替李承乾辯解。

  李世民聽了正要說話,就聽崔敦禮站出來嚴肅地道:“程尚書此言差矣,幽燕民風歷來彪悍,不今天才彪悍的,若真是范陽盧氏歷代都是殘民之賊,早就老百姓給滅了。”

  崔敦禮實在沒有辦法不站出來,若是程名振的說法成立,那過幾天他們博陵崔氏的祖墳也該被挖了。

  住在博陵的崔氏族人的死活他可以不管,但是祖墳他不能不管。

  “陛下,此次河北道諸士族人家謀反范陽盧氏乃是主謀,他們差點傷了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素得民心,百姓恨范陽盧氏挖他們家祖墳也是情有可原的。”禮部尚書李道宗走出來道。

  李道宗的說法跟程名振的說法不同,程名振是說士族人家欺負百姓,遭到百姓的報復,跟李承乾沒有關系。

  李道宗說是因為范陽盧氏主謀謀反,被愛戴李承乾的百姓報復了,但是其他從犯人家可能就輕一點不被挖墳。

  李世民坐在那裡不動聲色,心裡在掂量這兩種說法哪一種對李承乾更有利。

  卻聽長孫無忌道:“李尚書所言不妥,盧承思是謀反的主謀太子殿下就是下令挖他父祖之墳,斫棺棄屍,也是他該當其罪。、但是范陽盧氏幾百年來的祖墳悉數被挖,這就太過了。”

  李世民聽了也不由點頭,盧承思有罪把父親和祖父的墳挖了就算了,可是把幾百年前死的人的墳挖了算怎麽回事?
  “那依無忌之見此事當如何善後?”李世民誠心問道。

  “臣不敢說!”長孫無忌聞言低頭道。

  李世民神色痛苦地道:“你與朕本是布衣之交,又是承乾的舅舅,你有什麽不敢說的呢?”

  長孫無忌也垂淚對道:“陛下既然如此說,臣就大膽說了。”

  “你說,你說!”李世民催促道。

  長孫無忌面上咬咬牙,似是下了很大的決心,道:“臣以為當前最重要的是把太子殿下從幽州大行台召回長安。”

  “嗯?”

  李世民就是傻子就也知道,李承乾現在才算把河北道局面打開,壓住河北道諸家士族,後面還有懲高句麗等事,召回李承乾對朝廷來說絕對是一大損失。

  “陛下,召回太子殿下才能安人心呐,只要人心安了,幽州大行台的政務就不會出差錯。”長孫無忌忙解釋道,眼睛還不時飄一眼崔敦禮等河北道士族人家的官員。

  “召回承乾,不廢不幽州大行台?”

  “正是!”

  “陛下,此時幽州已成是非窩,召回太子殿下才是正理。”崔敦禮忙上前一步道。

  “陛下,請召回太子殿下,另派大臣去往幽州大行台主政。”

  李世民不由看一眼說話的人,幽州大行台權力極大,一般的大臣李世民根本不能放心。

  “晉王殿下正在幽州,陛下可下旨命晉王殿下接撐幽州大行台的政務。”

  ……

  崔敦禮一些出士族官員紛紛走附和道。

  他們心裡都明白,現在無論如何他們也動不了李承乾分毫,只有把李承乾召回長安,河北道的事情才能按他們心意處理。

  “這——”李世民還有些猶豫。

  他深知李承乾的能力和班底,是李治拍馬也趕不上的,召李承乾回來必須再派朝廷重臣去幽州協助李治。

  若是李治借機結黨——,怕又是一場兄弟間的你死我活之爭。

  長孫無忌看李世民猶豫不決,便開口勸道:“陛下,太子殿下身為儲君可不能沾染上這樣的事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