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472章 士族逼宮
  第472章 士族逼宮
  經過兩年的開墾,龍首原上的農田和練鋼廠已經發展的十分興旺,不但這裡的百姓日子越過越好,就連整個長安城周邊都被這裡帶動起來了。

  在這裡耕種的百姓都樸素地認為,他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都是李承乾給他們的,所以他們要種出更多糧食報答李承乾。

  前些日子李承乾又派人給他們送來“南海稻”稻種,說是吳王殿下從南海收來的,這種一年能收兩季的稻種,這可把這些百姓激動壞了。一些老人看著稻種連覺都不睡,白天下地翻土,夜裡還聚集到一起商量怎麽種這種稻谷。

  這些“南海稻”在他們眼裡就像新生的嬰孩一樣寶貴,小心翼翼地把它們種進龍首原上最肥沃的土地裡。

  因為對一年兩收稻谷的渴望,連李承乾要求他們先行試種幾畝地的告誡都忘了,一口氣把“南海稻”稻種全種上,最後種了將近一百畝地。

  這一日,龍首原上的百姓乾完自己地裡的活,都走到種“南海稻”的田埂上去看幾個老農給稻田灌水。

  就在他們一個個不明覺厲地盯著稻田看時,忽見王群領著一群人走來。

  一些保甲長一看見王群後身後跟著東宮供俸,就知道又要給他們演戲了,忙走上前去一邊向王群等人行禮,一邊疑惑地問道:“王大人,這正春耕的時候還給俺們演戲?”

  王群一邊往前走一邊道:“太子殿下派人從幽州傳來命令,命本官把他們河北道的一些事情編成戲,演給你們看看。”

  “太子殿下遠在幽州還想著我們,那一定得看看!”

  “就是……”

  百姓們熱情地隨著王群來到打谷場上看戲。

  從這一日起王群每天晚上都帶著東宮供奉,就在長安城周邊的農莊或坊市裡給普通百姓宣傳《范陽盧氏歷代罪行錄》,凡是看過百姓無不對范陽盧氏破口大罵。

  ……

  ……

  這一日國子監祭酒顏師古去長樂公主府吊唁,一回到國子監,就見屬官急急忙忙上前稟報道:“啟稟祭酒大人,太子殿下差人給咱們送來一千套新書。”

  顏師古一聽忙下了馬,把馬韁交給身邊的隨從,看著那個屬官笑道:“太子殿下學究天人,賜下的書必然是好書,你吩咐下去四月份國子監考核,優勝者獎賞一套新書。”

  那屬官聞言臉色難看地道:“祭酒大人還是先看看太子殿下賜下的書再作決定吧。”

  “哦?”

  顏師古聞言一怔,不知這屬官是什麽意思,兩眼定定地盯著屬官看。

  “太子殿下賜下的書名叫《范陽盧氏歷代罪行錄》。”

  “寫范陽盧氏的?”

  顏師古問了一句廢話。

  屬官低聲回稟道:“祭酒大人不在時下官翻開看了一部分,寫的都是范陽盧氏族人近幾十年來欺男霸女的事情……”

  顏師古聽了眉頭緊皺,最後緊張地問道:“送書的說什麽沒有?”

  “隻送了書來,倒是沒有說什麽,但書序乃是太子殿下親寫的,意思是讓咱們把這些書傳出去,讓天下人都知道范陽盧氏歷代的惡行。”

  顏師古聽了心裡一松,緩緩往國子監裡走。走了幾步,慢慢吩咐道:“太子殿下既然送了書來,不能放在咱們手裡,拿出去悄悄發給生員們吧!”

  屬官聞言苦著一張臉走了道:“遵命!”

  ……

  許敬宗這一次很賣力,書寫的很好。

  幽州大行台和東宮兩地同時印刷,長安印出來的《范陽盧氏歷代罪行錄》,主要就是發給各衙門。

  只是除了皇家軍政學院以外的地方,收到書的人看了書後幾乎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因為書裡寫的很多罪大惡極的事情他們都見過,有些人家裡頭或者說他們本人就乾過這樣的事,雖然事後想起來也覺得過份,但從來不認為這些事算什麽罪孽。

  現在東宮把這些事都當成罪大惡極的事來對待,讓他們這些人上人還怎麽活?
  不過唐人到底還要些臉面,雖然心裡對李承乾給百姓伸冤的做法十分不屑,但到底沒有人跳出來為這些事清白。

  長樂公主府,長孫無忌一身黑衣坐在後院裡,手裡拿著一本《范陽盧氏歷代罪行錄》正在看。

  他的三兒子長孫浚和四兒子長孫淹站在旁邊伺候著,長孫衝正在前院辦理長樂公主的喪事。

  再遠一點站著幾個河北道士族出身的官員,都愁眉苦臉地看著長孫無忌。

  過了一會兒,長孫無忌放下書微微一笑道:“許敬宗的文采真是越來越好了。”

  “文采再好也是個小人,淨寫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十七歲的長孫淹不服氣地道。

  “哼!”

  長孫無忌看他一眼,怒哼一聲繼續看書。

  長孫淹一見急忙彎下腰對長孫無忌道:“父親,孩兒說錯什麽了嗎?”

  長孫無忌見此生氣地放下手裡的書,看著長孫淹罵道:“不成器的東西,以為你平日裡乾的那些事為父不知道?”

  長孫淹是長安城有名的紈褲,平日裡仗著家裡的勢力,在長安城欺男霸女的事情沒少乾。此時聽長孫無忌有秋後算帳的意思,嚇得忙低下頭,不敢吭聲。

  “父親,咱們這樣的人家難保沒有一些這樣的事情,東宮命人編成書籍,未免有些小題大作了吧?”長孫浚忙陪笑道。

  “你們懂什麽?”長孫無忌說著合上書本,用兩根手指頭捏著書衝眾人搖著,胸有成竹地道:“有這一本罪行錄,李承乾如何處置河北道士族,千年萬年也沒有人能為河北道士族翻案。”

  “嗯?”

  “長孫國舅范陽盧氏固然已經無可挽回,但我趙郡李氏能否躲過這一劫?”一個趙郡李氏出身的官員一聽急了,忙上前一步道。

  長孫無忌看那個官員一眼,臉上掛著淡然地笑容道:“李大人這話問老夫可問錯人了,老夫如今在家閉門思過,朝廷上的事尚且無力過問,何況幽州大行台要做什麽呢?”

  “唉!”

  站在遠處的幾個官員聽了臉色更苦,他們的家族都是從河北道士族分出來的,以前無論走到哪裡都能驕傲地對人說一句,“某地某氏某人”對方一聽必定肅然起敬,高看他一眼。

  現在……別的先不說,反正范陽盧氏的人是不敢提自己出身范陽盧氏了。

  長孫無忌說罷眼睛就盯著那幾個官員看。

  半晌,見其中一個官員臉色反覆變幻,最後咬咬牙道:“唯今之計,只能去求陛下下旨阻止太子殿下了。”

  “對我們得多找一些人,一起去見陛下!”另一個官員大聲道。

  長孫無忌聽他話裡意思,竟然是想以眾人脅迫李世民,心裡冷笑不已面上卻不動聲色。

  在唐朝初期所謂五姓七家大部分都是靠以往的聲望維持著,若是沒有唐玄宗時期及以後的五姓七家的崛起,後世的人未必重視所謂的五姓七家。

  貞觀年間這些人想靠著虛名去威脅李世民,跟找死沒有任何區別。

  “幾位好走,老夫不便相送了。”長孫無忌不知道什麽時候站起來,朝幾人略一拱手就把他們打發了。

  待幾人走後,長孫淹不明所以地問道:“父親不是說,我們越理會這本書它就會傳播的越廣,反而助了李承乾。”

  長孫無忌聽了,嘴角露出一個殘忍的冷笑,什麽都沒有說就繼續躺倒看書。

  ……

  太極宮,甘露殿。

  長樂公主已經故去十多天了,李世民心情剛好一些晉陽公卻病了,李世民心裡始終鬱鬱的。

  但是因為朝中沒有正經的宰相,李世民處理政務方式還是受李承乾的啟發,把中書省的中書令和幾個中書舍人召到面前票擬,自己看了沒有意見再批紅。

  晉陽公主的病稍好一些,李世民就又開始處理朝政。

  這日,李世民處理完朝政,便看向馬周等人問道:“承乾送來的《范陽盧氏歷代罪行錄》你們都看了?”

  “回陛下,臣這兩天處理公務之余看了一些。”馬周平靜地答道。

  “感受如何?”李世民繼續問道。

  “觸目驚心!”

  李世民聽了神色一冷道:“哼,說是‘歷代罪行錄’其實只是近幾十年的事,可就是這幾十年的事情,就讓朕不寒而栗啊!”

  馬周點點頭接著道:“河北道士族向來宣稱以書禮傳家,自視甚高,可是暗地裡卻是殘民之賊,汙穢不堪。”

  李世民聽了先是點頭,然後接著又不滿地道:“承乾的書在長安城也流傳幾日了,滿朝文武卻沒有一個敢於發聲的。”

  馬周見此苦笑著朝李世民微行一禮道:“陛下,滿朝文武不說話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哦?”

  馬周見李世民不解忙解釋道:“當今朝堂上雖然河北道士族出身的官員不多,但官員中大多都世代宦門之後,雖然不河北道四姓顯赫,可是若沒有家裡沒有書中之事,恐怕也不是實情。

  如今若是出頭大罵河北道士族,被人盯上,挑出來這種事彈劾,那不是自找難看嗎?
  而且此例一開,朝廷恐怕就要亂了。”

  李世民聽了想一下,點點頭道:“馬卿此言有理,只是便宜了他們。”

  馬周見李世民心意難平,繼續勸道:“陛下放心,即便沒有人站出來說話,經此一事朝廷上的官員也要收斂一些。”

  李世民聽了這才“嗯”一聲點點頭作罷。

  馬周看了心裡松一口氣,心道河北道其他士族還沒有全部被抄家,朝廷上實在不合適鬧起來。

  只是不知道,太子殿下為什麽要在這個時候放出《范陽盧氏歷代罪行錄》。

  李世民和馬周君臣一番對話,都打算暫時先放下這件事,在他們看來這件事也算是過去了。

  可是很快就有一個內侍神色慌張地進來稟報道:“啟奏陛下,外面有數十位官員在宮門口吵著要見陛下,還有幾個人披麻戴孝在宮門口嚎哭。”

  李世民聽了先是一怔,然後霍地起身,瞪圓了兩隻眼睛問道:“到底怎麽回事?”

  馬周也和幾個中書舍人也是一臉的莫名其妙,披麻戴孝跑到皇宮門口嚎喪。

  活的不耐煩了?
  “奴婢也不知道!”

  “廢物!”

  李世民氣的大罵。

  通稟的內侍嚇得趴在地上,帶著哭腔道:“他們突然跑到宮門口,又是喊又是嚎,奴婢就忙進來奏稟陛下。”

  李世民聽了臉色氣的鐵青,兩眼噴火道:“朕倒要看看誰這麽大膽子,敢到皇宮門口來撒野?”

  說罷邁開大步就往外走。

  馬周等人一見連忙跟上。

  李世民一行人風風火火地來到承天門內,就看見守宮門的將軍常何正站在承天門門樓下往外看。

  “常何!你在看什麽?”李世民高聲喝問道。

  常何回頭看見李世民一行走來,忙回身一路小跑到李世民面前,行禮道:“回陛下,外面來的都是河北道士族出身的官員——”

  “哼,河北道士族貪婪成性,把上百萬的百姓盤剝的一無所有,更包藏禍心謀害太子,朕還沒有治他們的罪,他們倒先來堵朕的門了。”李世民一邊說一邊往前走。

  常何一句話沒說完就被李世民打斷,忙緊跟幾步走到李世民邊上低聲道:“,陛下先不別急,臣聽那個出身范陽盧氏的官員說,太子殿下派人挖了范陽盧氏的祖墳。”

  “什麽?”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