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4章
指揮部裡的歡呼聲剛剛停歇,擺在桌上的電話鈴聲就響了起來。
索科夫以為是方面軍司令部打來的電話,讓各部隊去接受德軍的投降。誰知把話筒貼在耳邊,他才聽出打電話的人是近衛第6師師長伊萬諾夫上校:“司令員同志,我是伊萬諾夫,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向您匯報。”
“重要的事情向我匯報?”索科夫反問道:“不會是德國人主動向你們投降了吧?”
電話的另一頭沉默了片刻,隨後傳來了伊萬諾夫驚詫的聲音:“司令員同志,您怎麽知道的?”
“近衛第120師正面的五個德軍師的陣地,已經掛出了白旗,說明他們開始大規模投降了。”索科夫簡單地說明了一下情況,隨即反問道:“上校同志,你那裡是什麽情況,有多少德軍向你投降?”
“來了幾名黨衛軍軍官。”伊萬諾夫回答說:“其中一位是黨衛軍少校,他說他是附近什麽戰俘營的負責人,接到了上級的命令,停止與我軍和盟軍的敵對行動,並放下武器向我軍投降。”
聽說發現了一個戰俘營,索科夫的心裡不禁暗喜,如此一來,又能補充不少的兵員了。想到這裡,他連忙問道:“戰俘營的規模有多大,裡面關押著我軍多少指戰員?”
伊萬諾夫遲疑了片刻,隨後回答說:“對方說了,戰俘營裡一共有3517名戰俘,一個我軍的戰俘都沒有。”
“什麽,一個我軍的戰俘都沒有?”索科夫聽到這裡,不禁皺起了眉頭:“那他們關押的戰俘是從什麽地方冒出來的?”
“他說戰俘是來自法國、英國、美國、比利時和荷蘭的士兵和軍官。”伊萬諾夫解釋說:“在這些戰俘裡,有比利時的軍隊中包括總參謀長在內的一大群將軍和軍官。”
“見鬼,居然一個我們的自己人都沒有。”得知一個關押了三千多名戰俘的戰俘營裡,居然一個蘇軍的指戰員都沒有,索科夫心裡的不免有些失望,他對著話筒說道:“上校同志,如今戰爭已經結束了,你立即派人去接管戰俘營,把關押在裡面的軍官和士兵都解救出來。”
“明白,司令員同志。”伊萬諾夫響亮地回答說:“我立即把那些關押在戰俘營裡的軍官和士兵都解放出來。”
在一個即將解放的戰俘營裡,居然發現了這麽多的友軍戰俘,索科夫覺得此事關系重大,便親自給羅科索夫斯基打電話,把這裡發生的事情向他進行了匯報:“司令員同志,有一個戰俘營的德軍指揮官向近衛第6師師長伊萬諾夫上校投降,據他供認,在該戰俘營裡關押著3517名戰俘,分別是來自法國、英國、美國、比利時和荷蘭的軍官和士兵,甚至還有包括比利時陸軍總參謀長在內的一群軍官和將軍。我給您打電話,是想問問,您打算如何安置這些友軍的戰俘。”
“米沙,你把一個難題扔給了我。”羅科索夫斯基聽索科夫這麽說,苦笑著搖搖頭:“這麽多友軍的戰俘,我也沒法做主,我只能向最高統帥部請示,看他們的意思如何。”
“元帥同志,”索科夫繼續說道:“不但是看管戰俘營的德軍軍官向我們投降,甚至在近衛第120師攻擊路線上的五個德軍師,也停止了抵抗,放下武器向我軍投降。”
柏林德軍投降的事情,暫時還沒有傳到羅科索夫斯基這裡,因此他對索科夫所說的這番話,產生了深深的質疑:“這是怎麽回事呢?為什麽德國人會開始大規模投降呢?”
索科夫從羅科索夫斯基說話口吻,就猜到對方肯定還不知道柏林德軍投降的消息,連忙提醒他說:“元帥同志,我建議您立即聯系最高統帥部,沒準柏林方面會有什麽好消息傳過來。”
聽索科夫這麽說,羅科索夫斯基隨口應道:“柏林方面能有什麽好消息出來?!”但此話一出口,他立即想到了一種可能,頓時渾身一震,隨即聲音有些顫抖地說,“米沙,你是說朱可夫的部隊已經佔領了柏林,徹底打敗了德國人?”
“是的,元帥同志。”索科夫點了點頭,用肯定的語氣回答說:“除此之外,我想不到了別的原因。”
“這怎麽可能呢?”雖說打敗德國人,佔領柏林是遲早的事情,但此刻羅科索夫斯基聽到這個消息,還是覺得有點天方夜譚。他急於知道真正的答案,連忙加快語速說:“米沙,我這就給最高統帥部打電話了解柏林方向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一旦有了最新的消息,我會在第一時間通知你的。”說完,沒給索科夫說話的機會,就直接掛斷了電話。
索科夫放下電話後,對西多林和盧涅夫說:“參謀長、軍事委員同志,元帥說他馬上與莫斯科方面進行聯系,如果有什麽最新的情況,會及時向我們通報的。”
“嗯,早該如此了。”盧涅夫點著頭說:“雖然我們知道打敗德國人,佔領柏林是遲早的事情,但如今的情況究竟如何,我們還只是猜測,並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如今就只能再等等,看羅科索夫斯基元帥會給我們帶來什麽樣的好消息。”
半個小時後,羅科索夫斯基親自給索科夫打來了電話。
電話一通,羅科索夫斯基就情緒激動地說:“米沙,你說的沒錯,柏林的守軍已經放下武器,向崔可夫的部隊投降了。而且柏林的城防司令官魏德林上將和宣傳部長弗裡契,都向德國國內的軍民發表了無條件投降的談判。”
說到這裡,羅科索夫斯基停頓了片刻,索科夫很清楚地聽到了對方喝水的聲音。
喝完水之後,羅科索夫斯基又繼續說道:“還有,小胡子在4月30日下午在地堡裡自殺身亡,他的屍體被他的一幫手下澆上汽油,扔在地堡門口的彈坑裡焚燒。而臭名昭著的戈培爾,也在5月1日當天自殺;另外一個小胡子的左膀右臂霍爾曼,在自己的家裡引爆了手榴彈,全家都死光了。雖然小胡子在臨時前,任命海軍上將鄧尼茨擔任新的國家元首,不過此人沒有什麽威望,雖然他在電台裡號召德國人與我們戰鬥到底,但根本沒有什麽人相應他。看來德國人也厭倦了這場該死的戰爭,如今有一個能活下來的機會,他們自然不會放棄。”
“元帥同志,”索科夫等羅科索夫斯基說完之後,立即補充道:“我已經把步兵第211和第284師調到了一線,協助近衛第120師接受德軍的投降。”
“米沙,你做得很對。”羅科索夫斯基對索科夫的這種做法表示了讚同,同時也提醒他說:“你們的部隊繼續往前推進,很快就能到達易北河邊緣。對岸就是英軍的防區,你們可以盡快與他們會師。”
幾天前,科涅夫指揮的部隊就在柏林西面的易北河邊與美軍會師,此事已經被載入了史冊。而索科夫的部隊就算加快推進速度,在柏林北面的易北河與英軍會師,似乎也沒有多大的歷史意義,所以索科夫對此事並沒有多大的興趣。不過既然是羅科索夫斯基親自下達的命令,他也不好推辭,只能含糊其辭地說:“明白,元帥同志。我會盡快派出部隊趕到易北河,與對岸的英軍部隊會師。”
放下電話後,索科夫低頭盯著面前的地圖,查看自己部隊的布防情況。
看了一陣後,他抬頭對西多林說道:“參謀長同志,你給步兵第122旅旅長維克多中校打個電話,命令該旅立即向易北河方向推進,想辦法在短時間內與對岸的英軍會師。”
聽索科夫這麽說,坐直旁邊的盧涅夫苦笑著說:“同樣是易北河會師,但科涅夫元帥的部隊比我們早幾天與美軍會師,完成了對柏林的包圍,他們的會師注定會被載入了史冊。但我們呢,就算此時趕過去與英軍會師,在後世的歷史書上,恐怕也只是輕描淡寫的一筆。”
“是啊,軍事委員同志,你說的沒錯。”索科夫雖然讚同盧涅夫的這種說法,不過既然是羅科索夫斯基親自下達的命令,自己也不能不執行,因此他讓西多林命令步兵第122旅快速向易北河推進,趕過去與英軍會師。假如讓左右兩翼的友軍搶了先,恐怕這個聊勝於無的榮譽,也會落到友軍的頭上:“我覺得我們和英軍在易北河會師的事情,恐怕後世的歷史書提都不會提。將來我們的後輩說起易北河會師,所能想到的就是科涅夫元帥指揮的烏克蘭第一方面軍,與盟軍在易北河會師的內容,而我們的行動卻會被它們耀眼的光芒所掩蓋。”
“參謀長同志,”雖然這次易北河會師的意義根本無法和前幾天的會師相提並論,但羅科索夫斯基還是催促西多林:“快點給維克多中校打電話,就說讓他的動作快點,別讓其它的友軍搶到我們的前面去了。”
“對對對,司令員同志,您說的對。”西多林對索科夫的說法也表示讚同:“雖說我們即將進行的會師行動,無法與科涅夫元帥的部隊與美軍會師的那一幕相提並論,但至少也算是一項榮譽,絕對不能讓友軍的同志搶走了。”說完,他一把抓起電話,開始撥打步兵旅的指揮部。
維克多中校接到了西多林打來的電話,知道這是自己和部隊建功立業的好機會。一放下電話,他就命令幾位營長把所有的部隊都集結起來,搭乘所有能找到的交通工具,公交車、私人汽車、馬車和自行車,然後急匆匆地趕往易北河的防線,準備與駐扎在對岸的英軍會師。
一個小時後,步兵第122旅的先頭營來到了河邊。
戰士們看到對岸的英軍營地的帳篷,都忍不住問自己的營長:“營長同志,英國人不是我們的盟友嗎?為什麽他們就停留在易北河的對岸,也不向德國人的側後方發起進攻,以減輕我軍所遭受的阻力呢?”
對於戰士們提出的疑問,營長嘿嘿一笑,說道:“我就是一個普通的營長,你們所提出的問題,我想只有集團軍司令員或者方面軍司令員才能回答你們。”
營長隨後叫過一名大嗓門的戰士,吩咐他說:“你到河邊去喊對面的英國人,就說我們是趕來與他們會師的。”
營長派出的戰士的確嗓門挺大的,他剛吆喝了幾聲,對岸的兩名英軍哨兵就來到了河邊,隔著寬闊的河流朝蘇軍所在的位置張望。看了一陣後,其中的一名英軍中士,對身邊的上等兵說:“上等兵,你回去向少校報告,就說對面來了一群不明身份的人,請他指示我們該怎麽做。”
上等兵眯縫著雙眼,看向了對岸的蘇軍指戰員。看了一陣後,他扭頭對中士說道:“中士,對面來的這些人,身上穿的不是德國人的軍服,會不會是我們的盟友俄國人?”
聽上等兵這麽一說,中士覺得似乎有幾分道理。假如對岸出現的真是德國人,沒準早就衝著自己所在的位置開槍了。不過他還是命令上等兵回去報訊,就說對岸來了不明身份的部隊,讓少校親自到這裡來查看一下。
“是,中士。”上等兵答應一聲,提著槍就朝著營地的方向跑去,他想在第一時間就把對岸發現軍隊的事情,向營裡的少校進行報告。
但是等英軍少校得到屬下的報告後,卻不以為然地說:“來的也許不是俄國人,而是德國人。”
聽少校這麽說,上等兵連忙解釋說道:“可是他們在河邊看到我們之後,並沒有向我們開槍,似乎表現得很友善。”
“士兵,你可能還不知道,德國人已經宣布投降了。”少校自作聰明地說:“我想出現在對岸的部隊,也許是一些不想向俄國人投降的德國人,免得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他們是準備進入我們的防區後,向我軍放下武器投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