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衡華》第461章 金丹聖胎(六千字)
  第461章 金丹聖胎(六千字)

  六陰淵。

  在東萊凡人的傳說中,此乃日月所落之地。

  但修士都明白,六陰淵和六陽山關乎山歷運行,是東萊修真界觀測天地元氣運行的兩個重要節點。這兩處名山靈淵不僅是天然所成,更是赤淵道派為首的山歷修士們千年修整改造而成。

  而在東方芸琪的多方考證中,六陰淵亦是登月的一處仙台。

  太陰府高居月星。除太陰一脈傳人可隨意來去外,其他宮人下降人間,亦或客人登天奔月,皆自六陰淵隱藏的奔月台往返。

  仙藻宮一行人來西海,便是為激活奔月台,讓東方芸琪順利奔月飛天,入太陰府繼承天書道統。

  六陰淵的一處深谷中,迷霧飄渺,寒氣逼人。

  諸女白衣如雪,正在玉鸞號令下布陣防守。待布置完畢,她來到谷內高台。

  那是一個九層高的方台,台頂懸浮一處小閣樓,配合九重方台宛如一座矗立的銀玉高塔。

  望月樓。

  “宮主,已經安排妥當,可以開始了。”

  上官宮主看向小閣樓前的女兒。

  “丫頭,你速速入月屋,我助你飛天。”

  東方芸琪抿唇,仔細看著自己的母親。

  “那您一切小心。”

  “你才要小心,那幾件防禦法寶都準備好。如果升月失敗,果斷逃回來,咱們再想其他辦法。”

  母女倆對彼此仔細囑咐後,東方芸琪將手中的三道落仙真籙打入方台周邊的一座圓鏡台。

  三道真籙封印冰魔一身法力,落入圓鏡台時立刻引動一道銀光衝天。

  鏡台共有六座,圍繞望月樓一圈,和六陰淵地脈相連。

  隨後,上官宮主取出四道封印宗師法力的符籙,又有四座圓鏡台點亮。這四道宗師符籙乃玉聖閣長老們準備。

  最後一座圓鏡台,是上官宮主親自把法力注入。

  六座圓鏡台全數點亮,望月樓層層亮起符文陣法,整座方台頻頻晃動。

  最終,在頂層懸浮的小閣樓宛如一間小轎,徐徐飛向月亮。

  坐在月轎中,整個人沐浴太陰月華,東方芸琪的道種隨之共鳴,腦後浮現一輪明月。

  原本,施加身上的咒術解除,下半身再度化為蛇尾。

  小轎內的空間並不逼仄,蛇尾徐徐擺開,她從窗戶看向下方。

  六道銀光如同一片光海,母親等人的身影越來越小。

  “這件法寶就是太陰一脈來往上下的飛行工具?”

  突然,當月屋飛到一定高空後,化作流光飛入天穹。

  東方芸琪看著下方的人迅速變小,直至看不清晰。

  而在不遠處,有一片燈火璀璨的島嶼。

  望著天空中的明月,她喃喃道。

  “雖然今夜滿月,是花燈節時。但西海這地方,還有人舉行這種古老的神洲民俗?”

  她打量那片海域。

  漆黑的島嶼被燈光照亮。燈光匯聚的圖案,正如一條蟠龍匍匐在水上。

  “龍?”

  再仔細看,那條龍竟是一顆顆綻放火焰花火的參天巨樹。

  嘭——砰砰——

  突然,島嶼上空炸響五顏六色的道術,宛如凡人的禮花。

  “這些禮花的圖案有些熟悉?”

  當年在紫軒國那裡,似乎見到過?

  “伏家?原來如此,他們就在這裡啊。”

  東方芸琪看了一會兒,落下珠簾,閉目凝神。

  ……

  豹尾島上。

  伏衡華牽著少年的手,漫步走在燈火輝煌的街道。

  伏衡華一向喜歡華麗的事物。在他極力要求下,眾人歇息一日,專門將豹尾島點綴了一番。而嫌棄眾人的品味,伏衡華特意教授眾人“繁燈咒”“龍樹咒”“千燈萬華法”。

  街道兩側生長著一顆顆發光的巨木。樹上結出各式各樣的彩燈,並掛著寫滿詞語、詩句的紅幡。

  少年另一隻手提著一盞太極小燈籠,默默跟在他身邊。

  “伱的名字,想好了嗎?”

  少年默默搖頭。

  過了一會兒,他道:“我就叫黃幡好了。”

  往七政山莊看,那邊布置地更加繁華,猶如一隻炫目多彩的鳳凰,開屏立在山坡。

  “黃幡?倒是有點貼合白榆堂了。”

  白榆堂取名,皆以星宿辰相為名。

  天倉、七襄、鶴一、北鬥……俱是星名。

  黃幡乃九曜之羅睺別稱,自然和白榆堂貼合。

  想了想,伏衡華點頭道。

  “我家的名字都是佔卜祈天后得到的。你若嫌棄麻煩,自己取名也可。黃幡也不錯,當做你的本名。至於字,就用羅星,取羅睺星曜之意。”

  兩人順著火樹燈街,來到一顆巨型蟠龍木前。

  樹冠大可擎天,無數金葉熠熠生輝。

  此蟠龍木雖與蟠龍島上的鎮島靈根同屬,實則卻是元氣幻化之物。今夜一過,便如島上其他樹木一樣,隨風散去。

  衡華與伏羅星站在樹下,俯瞰下方。

  火樹燈街與蟠龍火樹宛如一條熊熊燃燒的巨龍。蟠龍木為龍首,華麗而壯觀。

  “稍後,我帶你去放河燈。河燈寄托哀思,緬懷故人。之後,我便傳授你修行之法。”

  少年突然扭頭:“我一定要修行嗎?”

  衡華一怔,隨後搖頭:“你若不喜歡,可以不修煉。但那樣一來,黃幡村遺留的法寶就要留給別人。”

  他指著遠處七政山莊中的旗杆。

  “你看到了?那面黃幡是黃幡村最後的象征,也是一件頂級靈器。”

  九曜星幡內蘊七政星神之力,又有黃幡、豹尾的蝕神之力,是最貼合伏羅星的法寶。

  “你若不修行,此物就無法掌握。當然,你願意作凡人也無所謂。回頭,你後輩中如有人踏入修行之路,可以來我這裡取走此物。”

  少年這時看向伏衡華。

  “我很好奇,你們這些人修行到底是為了什麽?難道在你們的人生中,除了修煉就沒有其他的嗎?”

  “修行的意義?也是,很多人在入道之初都會這麽問。

  “那些從凡人中成長起來,堅定道心的人物,自輪不到我評價。長生、力量,道理……他們放棄凡人安逸的一生,選擇這條坎坷之路,自然有著他們自己的意志。你回頭,可以去問問幾位宗師前輩。

  “至於我們這樣的修真家族或者宗門子弟。修行道法只是長輩從小教導,與其說是自己的想法,倒不如說這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我家裡的路很長,且房屋俱在山巒雲海之上。不用騰空術,每天串門就需要爬幾座山,麻煩死了。”

  對伏衡華這樣的人,修行就如同吃茶喝水,早已成為生活的習慣。

  “沒有道心,沒有自己的意志,只是為了便利生活而已。我對你的要求也是如此。不求長生問道,永恆不朽。只要懂一些仙術,能自保度日即可。”

  “可是這樣的話,沒有堅定的道心可以渡劫嗎?”少年這幾日聽眾人聊天,也得知三災之說。

  伏衡華搖頭:“自然不能。這樣的心智無法得道,這也是為何靈人渡劫遠比凡人得道者艱難的緣由。”

  正因為開局太容易,不懂得真心,也沒有堅毅的道心,所以走到後期會比另一方更難。

  在伏家,他那些弟弟妹妹們除伏桐君、伏流徽外,下面幾個有誰道心堅定了?
  伏蓬明往下,一個個都沒有得道、證道的雄心壯志,一個個都沉浸在自己的興趣,權當仙術為便利生活的手段。

  伏衡華對伏羅星的標準也是如此。

  不求未來成就多高,只要能平平安安,自在逍遙即可。

  “回頭將《九曜天星訣》傳你。你自己琢磨著,有不懂的就問。我、歐陽還有幾位宗師前輩,都可以請教。先練著,若在未來有長生問道的心思,我送你去三大水域。如果不打算長生,只打算逍遙自在,我送你去白瑲。”

  “為什麽不是延龍?”

  “延龍不適合你。妖潮、寒潮,龍王之禍就在水下,你去那邊很容易成為炮灰。”

  “你小子在這呢——”

  突然,天空傳來西俠的聲音。

  看到西俠落下,衡華笑道。

  “你從地底出來了?那邊有什麽?”

  “一些鐵疙瘩罷了,不說這個——”西俠道,“前幾日從六陰淵出來,你正好在閉關休息。我昨兒個去山莊地下的遺跡,白天又跟你岔開了。剛才見到恆壽他們,才得知你出來。”

  “您來尋我,是有事?我猜猜,不會是六陰淵——東方有什麽消息,讓你幫忙傳話?”

  “沒錯。她讓我告訴你,你的道何在。”

  西俠講述自己在東方芸琪身上看到的情景。

  伏衡華低頭不語。

  他和東方芸琪近些年在討論道法時,有過一些爭論分歧。

  其中最嚴重的一點,就是他倆到底要不要結丹。

  ……

  “我們的道本就不是太玄道聖的道,為什麽要遵從金丹之法?”

  “金丹混元一體,本就是大道之體。不證金丹,你我如何更進一步?”

  ……

  這個爭論,他們討論多次也無法說服對方。

  而眼下——

  “她到底是擺脫太玄體系的影響了嗎?”

  如果把太玄道聖劃定的體系看做一條大道坦途。那麽這條路很寬,足以容納千百人同行。神州自這一度的文明複興開始,就一直在踐行聖人的道理。

  可伏衡華、東方芸琪不同。

  他們各自天書就如同另外一條道路,只是因為前期都修行過太玄道聖的體系,所以都曾走過這條路。

  眼下,他們是在這條路旁邊的荒地、密林中開辟屬於自己的道路。可因為前方無路,他們不得不對照旁邊的太玄之路作為印證。

  這就是伏衡華為何,一定要結丹的緣由。不結丹,他真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修行了。

  但東方芸琪不一樣。

  她比伏衡華更幸運。她手頭有好幾位太陰傳人在神州時代修行過的天書道法。雖然時代不同,那些道法已降格為地典仙訣。但對她仍有借鑒意義。她清楚,她不走金丹之路也有前路方向。

  “六陰淵煉月,她是真奔著自開月星去的啊。”

  望天空看,似乎正有一道流光飛霄而去。

  “不過,那是她的道,不是我的。”

  “所以,你小子未來打算怎麽修煉?”西俠質疑道,“天書為何艱難?你祖父為何死活不讓你修煉,眼下你知曉了?”

  天書就是一條走不通的路。

  後天創法,以人智勘悟天道,到底過於艱難了些。

  太玄也好,太陰也罷,包括方東源正在尋找的混元天書,伏衡華接觸過的八極天書,都是先有天書辟道,再有人行道。

  只要接觸相關的道法,他們便有道標指引。

  可伏衡華沒有,他是真正在黑暗中摸索,一個人磕磕絆絆往前走。

  “要不,你直接轉修《易天八極書》算了。”西俠意有所指。

  “哼——它瞧不上我,我又瞧得上它嗎?去求它討要天書道法?不稀罕。”

  伏衡華閉上眼,平複略有些焦躁的心緒。

  自得知父親和那幾位存在的糾葛,伏衡華更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天書大道。

  他清楚,想要戰勝那幾位,必須依仗天書。

  易天八極書不選,天魔寶典不選,玄明魔策不選。

  他就認準自己的造化天書了。

  為何選擇金丹?是因為金丹體系本就是當今普遍,也是西遊暗喻的修行法訣——

  等等!

  伏衡華心中一動。

  太陰道統中,也有前輩修煉金丹,但她們並不在太玄體系之中。

  那麽我結丹,我的金丹和太玄二十七境界下的金丹,真的是一回事嗎?
  別忘了,我的造化天書擅長神識,我此刻已具備不弱於金丹修士的陰神。

  所以,金丹盜大道靈機而成,為天地玄關一竅,這真是我的金丹嗎?

  老爹涉獵的金丹法,祖上扶風仙宮傳承的金丹法,都是仙訣級別。再貼近天書,也不是天書。

  而玄微各派的金丹要訣,縱然是天書衍生,可到底是太玄體系啊!

  伏衡華一直以來,借鑒各家金丹要訣創造自己的天書。

  如今被東方芸琪一棒子喝住,開始反思自己的金丹理念。

  金丹,未必是玄關一竅。從造化天書延伸,金丹有著更高一層含義。

  白玉龜殼浮現在頭頂,運算伏衡華成為金丹時的各項指標。

  如果在幾十年前,伏衡華這樣估算,會因為缺少數據而無法成功。但近些年,他和章前輩越發熟絡。

  章前輩在天玄道台招募人手,希望製作一件直觀計算修真者戰力、法力的法寶。雖然過去這些年,這件法寶依舊沒有出現。但伏衡華卻已得到許多重要數據。

  法力數值,肉身強度,真元純度、神識力量……

  “我的法力數值已接近普通金丹修士的標準。”

  “肉身強度比不上體修,但比一般的道咒大師,治愈力遠超,堅韌度遜色。”

  “真元強度遠勝一般的仙訣修士。”

  沒辦法,這就是天書的優勢。

  比黃級功法運行快一倍,同時真元質量也是碾壓。

  天書,不會出現法力純度高,所以修行速度比其他人緩慢的情況。

  “如今我已經提煉出丹元。當我真正結丹,達到結丹那一刻時,我的法力純度會提高到什麽層次?”

  伏衡華一項項比照。

  而當落眼神識靈神這一項,伏衡華的道心更加蠢蠢欲動。

  “造化天書在築基層次就開始靈神出竅了。我如今具備多道靈神,在我結丹那一刻,靈神徹底歸一。那時候,我的靈神會強大到那一步?我的神識純度又會高到那一步?”

  章前輩的法寶雖然沒有製作出來。

  但普通修士的金丹三轉是什麽樣子,他們的神識強度,陰神規模,伏衡華這邊都有資料。

  他確信,自己不需要結丹,就可以達到這個標準。

  “所以,我在結丹的那一刻,陰神也會得到本質上的蛻變……”

  陽神。

  陰神純陽化,這意味著什麽?
  劫仙!

  當今東萊修真界,唯有劫仙的靈神才蘊含純陽之氣。

  而從法力真元的純度看,自己以道鼎九煉之後的法力真元,恐怕強度上也已經碾壓金丹三轉的仙訣修士。

  而那個狀態的丹元,伏衡華想到一個現成的詞匯。

  “不會吧?難道我的金丹比其他金丹修士,會強出這麽多?”

  劫仙為何稱呼為仙?

  因為劫仙在金丹四轉時,已於金丹之中孕養仙氣。

  這便是太玄大道的玄妙之處。

  不是成仙之後提煉仙氣,而在金丹三災之時便煉成仙氣。隨著三災修行,仙體、仙魂隨之成型。

  根據和楊岱聊天時講述的南洲風情,伏衡華清楚。

  三災之說,並非普遍存在於其他神洲。

  有些神洲並沒有劫仙這個境界,而是以元神代指。出竅、分神、渡劫之後才有仙氣。

  但是——

  伏衡華在結丹那一刻,造化真元進一步錘煉為造化仙光。

  連帶著,他的身體也會進一步變化,出現部分仙體的特征。

  當然,根據伏衡華估算的情況,距離劫仙的身體還有很長一段路。而從堅韌性和強度看,比三轉金丹修士的均值都要低許多。

  但唯獨生命力,遠超金丹三轉的均值。

  “章前輩的數據對我們演法師一脈,真是幫了許多忙啊。”

  伏衡華突然發出一聲感歎。

  就在西俠奇怪時,伏衡華拉起少年,去遠處溪邊放蓮燈。

  看出伏衡華心情開懷,西俠沒有多問。

  “這小子,怕不是真悟到了什麽?”

  衡華拉著少年慢悠悠走著,心情十分歡快。

  元珠成象,太乙歸真;造化一氣,玄黃始成。

  此金丹非彼金丹也。

  太玄體系下的金丹修士,把金丹視作媒介,充作自己和天地溝通的媒介。

  但造化天書不一樣。

  金丹即造化道種的升華。道種即為天地之中,金丹亦是模擬天地玄黃的母胎。包容清濁陰陽之理,自身便是先天一炁點化。

  “此金丹聖胎一成,我便擁有一個真正的世界。”

  只不過這個世界沒有開辟,尚處於鴻蒙混沌之態。

  但這個金丹聖胎,會為伏衡華提供劫仙級別的法力純度。

  “從天書原理看,東方的太陰天書要煉月,恐怕也是把‘月亮’視作一個世界了?”

  道種升華金丹,不止造化天書一家。

  太陰天書、太玄天書皆有道種。

  縱觀歷代太陰傳人,有的凝練太陰金丹,有的則直接點化月魄。如今想來,這金丹也好,月魄也罷,恐怕都僅僅是表象。

  其本質,就是她們在創造月亮。

  “如果我們所在的大地的確是一顆星辰,讓日月群星為之環繞的龐然大物。那麽月亮也是星辰,自然也可以看做一個小天地。

  “太陰一脈由此引發,月亮也是世界,倒也說得通。”

  ……

  東方芸琪坐在月轎中,很快就來到月亮表面。

  當看到月亮周圍環繞的十一顆月亮時,她突然愣住了。

  “這些月亮是……”

  那是真正的月亮。

  她能感覺到,這些月亮蘊含的太陰星力比自己要高出無數倍。

  “我的天書演算沒有問題。果然是煉月證道!”

  東方芸琪難掩激動之色,從月轎走出來。

  “但願伏道兄可以明白,當今的體系並非天書的體系。”

  太玄道聖藏私!

  這是記錄在玉聖閣內的一條隱藏信息,也是東方芸琪前段日子剛從龍道人處得知的情報。

  玉聖閣代代相傳,都認為是太玄道聖劃定的金丹體系有問題,有故意誤導之嫌。導致他們祖師創造的《天聖玉章》出現破綻。

  可東方芸琪在踐行天書大道後才明白。

  與其說是太玄道聖藏私,倒不如說是一般修士根本無法觸及真正的大道。

  何為金丹?

  金丹聖胎即天地。

  可一般修士的金丹哪裡能達到這個純度?
  將金丹作為玄關一竅,調動天地之力,已經是一般修士的極限。他們的目標是成仙,而並非證道。

  東方芸琪認為:在神州時代仙門林立時,太玄道聖看到金丹品質下降,便自覺隱去真正的金丹之路。

  “在聖人眼中,凡修天書者必有先天道書指點,無須他開道也可前行。無天書指點者,縱然天資再高,也無法走通天書之路,故無須傳道。”

  太陰天書、玄明天書各有傳承,哪個理會太玄道聖的體系了?

  然而,這個世界偏偏有幾個奇葩。

  玉聖祖師、紫皇閣主、伏衡華、滄瀾子俱在此列。

  以人之智創造天書,是屬於修真者的浪漫。

  所以在不知道隱藏道路的情況下,他們按照本時代的修真體系,各自開始在黑暗中摸索。

  “以他之智,應該能明白。”

  東方芸琪放下這個顧慮,仔細打量月宮盛景。

  銀光披灑,整片宮殿群清幽而冷寂。

  蛇尾蜿蜒,緩緩來到月宮門口。

  忽然,她看到月宮以及這顆月亮背後的浩瀚星海。

  那一霎,她的道心直接破去。

  “這不可能!”

  星海之外,怎麽可能存在這種東西?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