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衡華》第六卷完結感言打賞感謝
  天央論道,乃東萊第一盛事,也是東萊最為關鍵要緊的一場論道會議。

  在此會期間,內九水域不可有半點衝突,一切矛盾需待論道結束之後。

  同時,天玄道台進行高強度巡查,防備任何不利天央論道的言語。且諸多神通雲海全數封閉,一切研究暫停。

  伏衡華因多次展露演法造詣,自然在赴會名單中。

  除此之外,菩提道人亦在。

  道人自荒古林海而起,駕青龍車,攜松長老、東林青桑樹王一並趕赴天央不動洲。

  曾經伏衡華擔心暴露身份,菩提化身行事頗有些遮掩,不願與東萊修士相見。但得太玄劫仙們的暗中幫忙,菩提道人已經可以公開亮相。

  見菩提道人帶著二位樹精宗師前來,顏羽源、天璿子等宗師親自相迎。

  一來是彰顯人族修士對木靈們的重視,二來是他們之間早有私交。

  二龍真人作為劫仙,矜持身份,自然不能隨便下台接見一位散仙。他偷瞄菩提道人裝模作樣,目光落向伏衡華本尊。

  “這小子慣會做戲。”

  衡華本尊乖巧坐在伏丹維、伏瑞應身後。到底年輕,資歷淺,座次排位靠後。

  伏丹維傳音:“這場論道之會關乎百年興衰,你不可胡亂造次。”

  衡華乖乖點頭,顯得十分順從。

  無妨,我不亂來,自有菩提老祖出面。

  兩位伏家宗師見伏衡華如此老實安生,對視一眼,看到彼此眼中的不安。

  這小子指不定又要搞事,必須設法盯著些。

  ……

  菩提道人理所應當走到自己的位置上。環視會場,論道會場呈圓環狀。

  中央高台設二十四座,劫仙們已全數到場。他們腦後浮現道輪、道果,仙光盈動,道意衝霄。

  高台下方圍一圈矮桌,以代閣主為首的各路宗師掌門坐在此處。天樞子前輩、宋春秋前輩——於丹青也在嗎?
  衡華暗暗詫異,但轉念一想,人家有劫仙道行,縱然法力修為不足,可在論道之上絕對比一般宗師更高明。

  菩提道人雖然修行道行不足,可畢竟是遺洲樹王們的首領。手下有數位宗師級高手,亦被安排在此。

  當然,這背後也有天京老人和恆元真人的小心思。

  荒古林海上一位主人是玄微派祖師。從傳承角度看,菩提道人繼承荒古林海,統率一眾木精樹王,可算是玄微祖師的傳人。

  天京老人與恆元真人此舉,便有照拂之意。

  在這群首領宗師背後,又圍一環矮桌。五雷神君、顏羽源、乾坤樓主等熟人俱在。伏家兩位宗師也在這一環內。

  而在這些宗師身後的第三環,便是金丹修士們的位置了。伏衡華因為身份特殊,也被安排在此,只是位置較為靠後,在伏永寶下手。

  “都是金丹修士啊。”

  衡華掃視一圈,根本沒看到幾個如自己一樣的“築基修士”。甚至在這裡,看不到多少年輕修士。

  “因為他們都在比武嗎?”

  鍾離子涵、龍道人等全不在此,唯有宇文春秋坐在玉聖閣幾位金丹修士背後。察覺伏衡華目光,遙遙頷首打招呼。

  衡華坐在祖父背後,耐心等待。

  隨著座位一一坐滿,上方高台傳來一記洪亮的鍾聲。

  噹——

  通天樓主敲響金鍾,神情肅然:“天央論道就此開始。”

  鍾聲悠揚,金色光波回蕩在山下,將整座會場封閉。

  “過去百年,東萊修真界發展日新……”

  通天樓主代表劫仙們演講,總結過去一百年的修真界成果。

  自然,無法繞開的一點就是菩提道人提出的“羽仙真籙”體系。徹底改變修士渡劫的思路,讓整個修真界的渡劫幾率提高一成。

  相較於此,滄瀾劫仙牽頭一眾修士編撰的《博物天鑒》都有些暗淡之色。

  當然,這次通天樓主的演講,羅列百年內的修真界大成就,自然也將《博物天鑒》算上。伏衡華的“地煞神通術”“道鼎之法”也在其列。

  當通天樓主講解這兩門道術時,衡華明顯能感覺到,好些修士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之後通天樓主又講述“棋仙辟道”等重大創新,點名表揚不少演法修士對道咒、手訣體系的革新創意。

  這些革新創意,伏衡華在天玄道台早已了解,見怪不怪。

  就在他以為演講結束,即將開始新一個百年的道法推演時,通天樓主又補上一段。

  “今早,伏元道受我等召見,講解‘食仙之道’。順帶,也講了不少靈職修行之術。”

  他挑揀靈築、仙茗之術簡單講解幾句。

  “詢問伏元道之意,稍後會仔細整理為系統的修行方式,發布在天玄道台。若有心參考研習,可去天玄道台訂閱。”

  衡華猛然抬頭,滿臉錯愕看向通天樓主。

  此舉,豈非主動幫自己打宣傳了?

  通天樓主沒有看他,而是對下方諸修道:“過去百年成果豐厚,願望新的百年再接再厲,東萊得以複興。”

  旁邊一位老者敲擊如意,玄之又玄的道意彌漫在會場。

  “眼下,我等一起出手推演天機,測算東萊天命。”

  他率先施展推演道法“玉華靈寶算術”,旁邊的通天樓主不甘示弱,亦施展紫皇閣的“通天算經”。

  在兩閣劫仙的牽頭下,諸位劫仙紛紛出手。

  恆元真人頭頂浮現先天太極圖,包羅萬千道妙。

  天乙宗劫仙身邊星光點點,卻是伏衡華曾經最喜歡施展的“九玄天乙算術”。

  滄瀾子身邊環繞水環,水浪粼粼閃爍,亦是一門“水文演天術”。

  孟晨腦後風火雷三元力齊動,以劫運之法推測天機。

  玄通上人身邊浮現六甲金光,以六甲六丁之術推測天機。

  ……

  二十四劫仙合力出手,茫茫天機自冥冥湧現,於會場徘徊。每一道映射的光鮮,每一枚浮遊的氣泡,都彰顯東萊神洲的一個個未來可能。

  菩提道人依仗樹王菩提真身,默默感應這片莫測天機,思忖道:這是二十四位劫仙合力,將天道具現於此?好高明的手段!這門道法似乎是仙氣催動的?

  第一環的諸位宗師在代閣主帶領下,各自施展推演之術,輔佐劫仙們測算天機。菩提道人見狀,隨著眾人一起出手。

  青光點點,明星閃耀,卻是他近年所創的“菩提三世宿命玄通術”。靈台本我自在不動,觀過去、現在、未來三生宿命。

  二龍道人默默觀看菩提道人作法,心中嘀咕:這是什麽法子?和八卦河洛之術差距太大了吧?跟天乙算術也大不一樣。他新創的?
  第一環宗師們行動後,第二環的宗師隨之出手。伏衡華看到祖父和大長老合力運轉“河洛算術”,八卦九宮之理梳理天機,測算東萊未來百年可能發生的事。

  最後是伏衡華這些在第三環的修士,他同樣施展河洛算術,與五叔伏永寶一起推演。

  轟——

  那一霎,東萊天道被群修強行撬動,莫測天機在眾人面前彰顯。

  “魔道氣運幾何?”

  雷鳴般的聲音在眾人耳畔轟響,他們按照聲音引導,測算魔道未來百年的運數。

  一縷黑氣嫋嫋升騰,繼而化作烏雲。可這朵烏雲反覆翻滾,卻遲遲無法壯大。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但卻不足以干擾我輩大勢,善!”

  通天樓主說罷,繼續引導諸修測算仙道氣數。

  宏偉浩大的光輝轟的一聲在會場爆發。

  比起方才的魔道氣數,這道氣運支柱何止龐大百倍、千倍。

  就這樣,諸修默默測算東萊運勢,從仙魔妖三家,逐漸開始測算一切可能影響東萊大興的禍根。

  忽然,東海之上有一流光乍現,繼而化作劫雲。

  諸修似有所悟:這是東萊劍修的第三次鬥劍之約。

  因劫運干擾,結果無法觀測,但諸位劫仙頗有深意地看向伏丹維。

  能讓天央論道無法測算的事很少,劫仙成道便是其中之一。

  上一個百年時,“天央論道”推測到段四景渡劫。只是礙於劫仙劫數遮掩,無法窺見其渡劫結果。

  但那一場論道後,段四景渡劫之時在東萊修真界的宗師間早已不是秘密。

  此外,上次天央論道還測算出延龍之地有一場大變,隱成二龍相爭之局,當有大宗師出世。

  果不其然,不久後蟠龍島大劫,伏丹維遭難,氣運大衰。伏家與韋家勢如水火,開始爭奪那一線機緣。

  後來伏衡華一行人破二龍澗而出,宋春秋便有所悟,認定他們一行命應劫數,順水推舟把徒弟留到伏家,相助伏家破局。

  最終,伏丹維順利邁入宗師之境,奪取那一絲成道機緣。

  眼下東萊氣數變幻,眾人窺見東海之上浮現劫仙渡劫之象,顯然是伏丹維的劫數。

  此外,天央之地亦有劫氣湧現,眾修看向一旁默默不言的洪璿璣。

  洪璿璣面對諸修目光,一一回應。

  不久之後,我當以“五行山道法”嘗試突破。

  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不安,洪璿璣以五行推演之術繼續輔佐推演。

  雷光乍現,又有一道劫氣出現。

  眾人看向五雷神君,好些宗師心中歡呼:這攪屎棍總算要渡劫了!

  五雷神君仗著雷法高深,能召喚先天雷池,是宗師中一等一的難纏。把他逼急了,將自身天雷劫召喚出來,哪個宗師撞上了,都要跟他一起歷劫。

  如今神君劫限已至,宗師們不由松了口氣。甭管成不成,日後少了一個攪屎棍瞎折騰!
  “短短百年,竟有三位道友力求成道。”劫仙們看罷,對三位有望渡劫者囑咐幾句。

  然後就是慢條斯理的,諸修觀察各自宗師、家族氣數。

  “還能這樣玩?難怪三大水域一直看不起其他地方的人。敢情百年興衰的天時,他們已經提前預知?”

  天機測算無法清晰窺見每一件事,卻能模糊告訴各個宗門,未來百年內到底有沒有重大劫數。

  不少掌門、家主看罷,紛紛露出喜色。

  就連伏衡華觀測伏家氣數,也隻感氣運長虹,如熊熊烈焰勢不可擋。

  伏丹維測算自己和伏家氣運後,看向身邊伏瑞應。

  伏瑞應神情帶著憂愁,默默搖頭。

  看不明白,看不清晰。

  伏家那場有關“仙人”的浩劫,依舊看不出眉目。

  “不過未來百年內,我家似乎並無大事——唯一一件大事,就是你成道渡劫。”

  二人測算審視,未來百年的天機宛如一條長河。

  最近十年清晰可見,一切因果了然於心。

  再往後十年出現模糊,但仍在掌握之中。無非是水底那位又不安穩,又折騰一場妖潮,三場寒潮。

  再後十年模糊的水汽越來越濃,逐漸看不清晰。

  可總理百年天機,伏家的確沒有大的憂患,仍處於上升期。

  天機測算總共進行半日,待通天樓主重新敲響金鍾,彌漫會場的天道靈韻逐漸消退。

  “測算未來百年,可做參照而不可盡信。爾等俱是得道許久的高人前輩,想必其中道理不需本座多言吧?”

  樓主說了兩句玩笑話,果斷開始下一個主題。

  “覆洲之後,東萊元氣紊亂,至今未曾平複。我等繼續計算萬氣運行,測算東萊天道真形。”

  說完,眾人面前的矮桌浮現無數紙張。上面閃耀萬千赤文,卻是上次測算萬氣的殘稿。

  “上次因為某些緣故,未能得出結果。這次,便繼續上次的稿件繼續吧。”

  劫仙們頭頂浮現一顆巨大無比的七彩光球。這顆球體便象征東萊,造化之氣、陰陽之氣、乾陽之氣、坤陰之氣、星靈之氣、蒼木之氣……

  修行界總結的上萬種屬性元氣在光球中飄動。仔細看,光球中央有一片明珠般閃耀的島嶼。

  “開始吧!”劫仙們合力推動“混天萬氣儀”轉動,諸修紛紛拿起紙筆,盯著萬氣光球內和自己屬性相合的元氣,測算其運行周期與演化規律。

  ……

  衡華在通天閣忙碌時,外面的擂台預賽也到最後時刻。

  龍道人離開後,八卦爐洗練真元的消息越傳越廣,諸多修士上前嘗試。在被神火燒傷後,東墨陽一一出手救援。

  直到伏衡華的三日守擂結束,紫皇閣長老將擂台封閉。

  他對東墨陽道:“時間不早,你也該挑選一處擂台開始挑戰。”

  “不急。我等最後那個機會。”

  一百零八座擂台的預選機制。

  當擂台出現守擂滿三十六時辰的擂主,即可進入正賽。有的擂台誕生擂主時間很短,三天即可。有的擂台需輪流更易,五到七日才出結果。但只要擂台出現結果,此擂台進入封印狀態,再不進行挑擂。

  可這樣一來,當預賽截止時,有的擂台未必能出現成功的擂主,就會引發另一個機制。

  最後一刻存在於擂台上的人只要能扛過紫皇閣元嬰長老的威壓,就可以順利晉級正賽,填補缺額。

  而這個時候,原本封印的諸多擂台會重新開啟,容許第一個攀上擂台的修士接受“元嬰試煉”。

  東墨陽懶得去鎮守三日擂台,他打算走這個“元嬰試煉”。最後一刻抗住威壓,自然可以晉級。

  他對紫皇閣長老道:“衡華留下的八卦道法自帶靈性之妙,可吐納天地元氣壯大自身。不如暫時解封擂台,讓這門道法繼續運轉,為同道們純化法力?我稍後搶擂時,就用這個台子了。”

  東墨陽修為擺在這裡,斷然沒有進不去正賽的道理。長老聽他說話覺得頗為有理,索性將擂台重新激活,讓其他修士借助這座八卦爐純化法力。

  東墨陽在側護法滅火,指點同道修行。

  很快,有兩位煉氣九層的修士順利突破築基,也有三位築基三層修士參悟真火之妙,跨入第四層。

  更離譜的,是有一位煉丹師跑過來借丹爐煉藥。

  丹藥一成,香氣悠悠飄開,紫皇閣長老和東墨陽同時側目。

  “咦?居然晉級六轉?”

  他們認出,這是一種七轉寶丹的丹方。可丹成後的效果,竟讓寶丹品質提高一等。

  “這八卦爐運轉造化,竟還有這等好處?”

  東墨陽把已經守擂成功的傅玄星找過來,讓他嘗試以八卦爐煉器。

  輕輕松松,好幾件寶器胚胎打造完成,甚至還機緣巧合出現一件靈器寶胚。

  “小兄弟,能否幫個忙?”

  紫皇閣長老看到這一幕,馬上動了心思。他掏出大量赤銅、玄金,請傅玄星驅使八卦爐,在擂台鍛造一口真正的八卦銅爐。

  “前輩,你打算把六哥的這門道法具現為法寶?雖然六哥好說話,但是不是先跟他商量?”

  “商量的事回頭再說。稍後師兄以元嬰威壓橫掃全場,我擔心這門道法支撐不住,需盡快製成法寶。回頭我們紫皇閣再跟伏道友交易。”

  “玄星,你就動手吧。事後,我幫忙跟衡華談。”

  東墨陽知道,這是一個給紫皇閣賣人情的好機會,對伏衡華未來大有好處。縱然伏衡華自己瞧不上紫皇閣的人情,可丹軒子、伏邁遠的關系在這。跟紫皇閣打好交道,對他五哥也有好處。

  傅玄星一琢磨,的確是這個理,便將諸多金精扔入八卦爐。然後他催動南明離火化作一口鐵錘,開始錘煉爐內金液,打造一口銅爐器胚。

  “預賽守擂結束,搶擂開始。”

  伴隨回蕩在鬥戰區的聲音,一股磅礴威壓從天空落下。

  “不好,已經開始了。師兄,稍等啊——”

  長老見八卦爐尚未煉成,連忙呼喊空中的宗師停手。

  那宗師是紫皇閣的鬥戰系高手,無需參加宗師演道,專門在此鎮守仲裁。

  雖然聽到下方呼喊,但威勢已開,元嬰領域碾壓一百零八座擂台,已無法留手。

  “師弟,可有事?”

  長老連忙將自己打算煉製八卦爐的想法告知。

  那宗師有些無語:“區區一個煉寶銅爐,有什麽可在意的?真滅了,稍後請伏元道再來一下。”

  不理會長之言,繼續催動元嬰氣勢。

  下方,修士們爭先恐後的爭搶無人擂台。當第一人上去,擂台自動封閉通道,讓修士全身心感受元嬰宗師的威壓。

  “前輩放心,我幫衡華守住這個爐子。”

  見傅玄星還在裡面搶時間趕工,東墨陽擺手。

  “你別弄了,我來吧。”

  催傅玄星下去,東墨陽演化自身的金丹領域。

  陰陽二氣在擂台流轉,形成一座閃亮光罩。

  嘭——

  突然八卦爐感應到先天陰陽氣的存在。不作任何猶豫,八個孔洞迅速噴出火球,然後八個化身出現在東墨陽周圍。

  東墨陽一愣,有些反應不過來:“他的八卦爐還能自動反應攻擊我呢?”

  “師兄快閃!”

  “道友快躲開!”

  長老和傅玄星臉色大變。

  不久前,龍道人的經歷尚在眼前呢。

  轟——呯呯——咚——

  十八火劍再現,東墨陽來不及防備,被火星劍意強行炸飛,不得不轉道去搶另一個擂台。

  至於伏衡華這座浮空擂台……

  八卦爐噴出千道神焰,自行抵抗空中落下的元嬰之威。

  補錄:

  《東萊地志考》:
  八卦玄火台,天央盛景之一。

  昔天央盛會,伏祖與弟同行,見群英鬥法爭擂。

  弟曰:“天下英豪俱至,兄長何不同往?”

  伏祖道:“彼等面熟聲諳,俱是靈劫洞中客,何須與彼等相爭?此等名利事,由彼等去鬧吧。你我參玄演道,隨祖父推算天機,豈不美哉?”

  然少年心性,不欲隨兄同往,留此爭擂鬥法,演八卦大道。

  伏祖見狀,本欲孤行而去,卻受群修所阻。

  紫電起,劍仙驅劍嚇逼。

  玉光耀,玉師驅法相爭。

  道輪動,上真轉世作難。

  無奈下,伏祖演八卦之道,化金爐與擂。

  “彼等勝過此爐,方可與我論道。”

  爐生萬象造化,千般玄機。諸修慘敗,遂不言鬥戰之事。

  後金爐采練日月精華,成一奇寶,可煉丹製器,助人修行,為天央修士所追捧。

  伏祖下擂,木母問之:“何以演八卦之道?”

  “吾弟好勝心起,仗天書而驕狂。演八卦之道,當滅其燥念。”

  弟觀八卦爐鎮擂,八卦之道貫通天地,喟然而歎,再不複爭勝之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