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北朝帝業》第726章 諸方來投
  李泰不在荊州的這段時間裡,北齊和南梁之間的互動可謂是頻繁且激烈。

  首先是侯景亂軍余孽、原北道行台郭元建等率部投降北齊,使得北齊勢力一舉推進到廣陵,與江南的京口隔江相望。

  李泰並不知郭元建等在決定投降北齊之前、還有侯子鑒等提議投靠沔北這一節,故而對於這件事倒也沒有太大的感觸,只是歎息終究還是北齊國力更加強盛,對於這些江北叛人的吸引力也更大。

  至於說那傳國玉璽的歸屬,他就更加不在意了。就算是落到了他的手裡來,也不過是給宇文家篡國增加了一份動力罷了,又不能幫他插隊奪權。

  北齊在接受了郭元建等人的投降之後,當即便又派遣大將潘樂率軍南來,聯合郭元建等投誠之軍攻克仍為侯景余部所佔領的陽平,之後便又順勢南下,進逼同為江北重鎮的秦郡。

  秦郡所在便是後世的六合,南下不遠便是重要的瓜步渡口,與建康城隔江以望。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王僧辯在收復建康之後很快便派遣部將嚴超達入駐此城。

  北齊軍隊進犯秦郡的時候正逢梅雨時節,連綿不絕的陰雨天氣使得攻城難度大大增加。再加上王僧辯與陳霸先通力合作,各自派遣人馬前往增援,陳霸先更是親自率兵前往,在秦郡附近大破郭元建所部,使得北齊敗軍狼狽後撤,這才算是保住了秦郡這一江北要戍,使得建康不至於直接暴露在敵軍兵鋒之下。

  但另一處江北要鎮歷陽就沒有這樣好運了,由於王僧辯所部人馬多置下遊,而且三吳之地仍有余寇未平,因此難免就有些無力回顧。

  北齊趁此時機便以胡將斛斯昭取代稍欠武略的李伯穆出任合州刺史,並引合肥人馬進擊歷陽,一舉將這橫江西岸的重鎮攻克下來,從而讓北齊掌握了隨時可以渡江南下的戰略主動權。

  北齊這一系列趁火打劫的舉動,所取得的成果可謂是非常驚人,對於江南地區的威脅更是遠遠超過了李泰的荊州總管府。

  不過這也是因為李泰特意保持克制的緣故,不久之後整個江南地區的主角便會成為大猛男陳霸先。李泰眼下連水軍建設都還沒有取得多大的成果,自然是不想現在就去跟陳霸先硬碰硬,而且彼此勢力所在的地理方位也沒有什麽直接的衝突,對此主要還是看戲就好。

  他雖然沒有插手淮南地區的利益瓜分,但也仍然牢牢掌握著製衡此方爭鬥的手段,只要義陽掌握在手中,那麽他對淮南局勢的變化就掌握著一定的話語權。

  眼下北齊和南梁在長江下遊的人馬可謂是針尖對麥芒,彼此之間多有明爭暗鬥。

  北齊就仿佛嗜血的豺狼一般,不斷的圍繞在周身流血的南梁周圍試探,勢必要狠狠咬下一口肥肉才肯罷休。畢竟北齊高洋本身就是一個性格強勢且充滿侵略性的君主,面對這個被侯景一介叛人都攪得翻天覆地的南梁政權,心理上那是有著絕對的優勢,當然是不肯輕易放過。

  至於南梁方面,如今的王僧辯與陳霸先那也是親密無間的戰友,在成功平定侯景之亂、中興有望的情況下,那也絕對不肯坐任北齊南來寇掠,尤其是陳霸先一直都在積極的嘗試、想要收復廣陵等江北重鎮。

  這兩方雖然鬥的熱鬧,但一些受其波及的地方勢力則是叫苦不迭,一方面據地自保,另一方面則積極的尋求庇護。

  李泰回到總管府之後,崔謙便整理出了不少類似的請求,呈給李泰批閱決定。

  “晉熙在哪裡?”

  李泰在看到最上面一份求附奏書之後便皺眉發問道,很快府員趙景之便奉上一份詳細的地圖,地圖上還詳細標注了晉熙所在的方位。

  李泰略加打量,才看到晉熙地處江北的大別山南麓,位於齊昌與廬江郡之間,自江州的湓城還要再往東。

  這一份求附書信的投書之人名為魯悉達,本身便是盤踞彼鄉的一名豪強,曾為南梁郢州刺史蕭恪的部將。後來邵陵王蕭綸流竄進入郢州,並在不久之後與諸方交惡,魯悉達便退保鄉裡,以其鄉土僑縣新蔡為中心向各方發展。
    其人力耕蓄谷、招恤亡人,勢力很快便發展壯大,江北晉熙等數郡之地盡歸其掌控,擁兵近萬,如今也算是江北勢力排名前列的一方大豪。

  之前王僧辯統率諸方大軍反擊建康的時候,這魯悉達也派遣甲兵助戰,並且因此被湘東王任命為北江州刺史,其割據江北諸郡的事實受到了江陵軍府的承認。

  但是如今隨著北齊的兵鋒不斷向南推進,江陵軍府的認證也是沒啥屁用,魯悉達的勢力范圍還是無可避免的遭受到北齊軍隊的進攻襲擾。像是距離北齊所佔領的合州比較近的新蔡、嶽安等諸郡縣都被北齊所侵奪。

  魯悉達雖然受到了江陵軍府的任命,但本身只是趁亂而起的一方豪強罷了,根本就不屬於江陵軍府的核心力量,如今遭受北齊的進攻,自然也就得不到江陵方面的支援。而王僧辯等建康人馬仍自與南來的北齊大軍對峙於下遊,同樣也顧不上這些地方勢力。

  在萬般無奈之下,魯悉達便向荊州總管府奉表投誠,希望能夠獲得庇護。

  李泰並沒有急於做出決定,而是先將如今淮南的局勢仔細了解一番,又召來府中崔謙以下裴鴻、陸彥等屬員們商討一番,才決定接納這個魯悉達的歸附,並且決定出兵助其防守,將荊州總管府的實控范圍繼續向前推進一步。

  雖然說眼下李泰並不打算將大量的人事投入到淮南局勢中去,但也沒有理由連送上門的肥肉都推脫不要。

  這魯悉達的勢力范圍倒也並不屬於淮南的精華地帶,大體上位於合肥西面與大別山之間的淮西地區。如若將之囊括進荊州總管府的統治范圍內,那麽大體上與北齊之間算是以合肥為界,平分了整個淮南地區。

  晉熙所在,與江南之間倒是並沒有太過強烈的地域互動因素,但卻能夠與荊州總管府之前便已經取得了的漢東以及夏首、夏口等一系列的江北津渡組成一個完整的江防體系,在與南梁的郢州、江州對峙中都能擁有陸上的攻防體系。

  與此同時,此地又可與北面的重鎮義陽南北互為呼應,一旦荊州總管府決定攻略淮南的時候,便可以沿江淮兩線向東直推,對已經掌握在北齊手中的合肥等地形成合圍之勢。

  做出這一決定後,李泰當即便又著員將魯悉達的使者請入總管府中。

  很快一名二十出頭、比李泰還要小一些的年輕人便被引入府中直堂,待聽到堂中屬員介紹在堂便是李大將軍的時候,這年輕人眼中不免閃過一絲驚奇之色,旋即便連忙深拜在地,同時口中恭聲說道:“小民晉熙魯廣達叩見李大將軍!大將軍威名響徹大江,小民亦有久仰,今奉兄名來拜門下,所見大將軍果然風采卓越、宛若神人!”

  “魯將軍應該不是黔首小民吧?我聽說你曾追從王僧辯征剿叛軍,想必是有功勳在身,湘東王難道未加封獎?”

  李泰聞言後便笑語道,當他決定接納這一支豪強勢力的時候,自有府員將其詳細情況向自己介紹一番,心知眼前這年輕人便是魯悉達的弟弟,派兵追從王僧辯前往建康,故而有此一問。

  魯廣達聽到這話後臉色微微一變,轉而變得激憤起來,垂首說道:“不敢有瞞李大將軍,小民確有經歷此事。率領鄉曲為師之先鋒,率與賊戰、未敢辭勞,但是江陵諸軍盛氣凌人,不許某等諸方客師輕近府城、倉邸,克定建康之後竟連糧秣都無作撥給。小民軍伍糧盡自返,卻遭詰責……”

  聽到這魯廣達自述所遭遇的諸多不公,李泰心內不由得一歎,別說你們這些趁亂而起的江北地頭蛇了,就連陳霸先在叛亂平定、瓜分戰果的時候都遭到了排擠。

  魯廣達倒也沒有就這話題繼續控訴,畢竟在建康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跟人家西魏沒有關系,還是趕緊說正事重要。

  “如今賊齊大軍南來,寇掠無度,晉熙、新蔡等諸郡百姓、數萬黎民,惶恐無所投附,即將遭賊虐害,懇請李大將軍垂憐相救、仗義活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