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北朝帝業》第686章 攔敵淮上
  “末將等恭迎大將軍!”

  義陽城外,趙剛率領著一眾漢蠻將領們列隊相迎,眼見李泰共諸親信們策馬行到近前,便忙不迭闊步迎上前來。

  “諸位請免禮,前者出征在外,有勞你等戍守邊城,使我境治不受侵擾!”

  李泰微笑著一一回應入前見禮諸將,但卻並沒有第一時間入城,先讓諸將各歸所守,然後便讓趙剛帶領著他繞城巡視一番。

  “此間城堞舊時並無,如今加設起來,對於北面來敵阻拒可以大得便利……”

  自從前年由夏侯氏手中奪取義陽城後,趙剛便一直坐鎮此間,如今將近兩年時間過去,城防在其管理經營之下也是大大增強。趙剛策馬隨行在李泰身側,一邊巡視一邊指著城防諸處詳細介紹道。

  李泰對於趙剛的努力也都看在眼中,這城池較他之前來時要高大堅固了許多,越發具有提控淮南的氣勢。不過除了城池本身之外,城中的軍政管理也是至關重要。

  “如今義陽軍民已逾三萬之眾,四方轉遷之民多是淮南各地來奔,去年臨淮墾荒造田已過千頃。自此以東至於汝口,郡縣來附者不乏,亦多人事相托……”

  趙剛本來就非常擅長在動蕩的地境搞事,當年在東魏所佔據的河南敵境中都能興風作浪,如今背靠整個荊州總管府又坐鎮義陽這一要塞之地,經營的也是非常出色,同時又不免有些遺憾的感歎道:“大將軍雖然英武少壯,但是一府之力終究有限。如果中外府肯於大量的人物注入軍府,聽憑大將軍調度使用,直將淮南吞並也無不可!”

  李泰聞言後也只是笑笑,心裡明白趙剛的不甘心。眼下的淮南地區尚未從戰亂中恢復過來,仍然處於一種無秩序的狀態,無論是北齊還是南梁侯景亂軍,包括自己一方,雖然都有地盤劃分,但也都不甚牢靠。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某一方加重注碼,倒也不是沒有全擁淮南的可能。

  歷史上這一刮刮樂是被國力更雄厚的北齊給刮走了,但如今因為李泰淮南大捷而使得情況有所改變。

  歷史上隨著王思政戰敗,整個河南、淮南陸續的盡為東魏北齊所得,而今在壽陽以西的淮西地區,卻是掌握在李泰的荊州總管府之下,以義陽為中心瓜分了一塊尚算可觀的地盤。

  這還是在李泰有意收縮戰線的情況下,因為再想掌握更多的地盤勢必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這顯然不符合李泰的戰略構想和布局。

  巡城完畢待到入城坐定之後,李泰才又問起義陽方面所掌握的敵情如何。

  “去年冬時,齊之東南道行台辛術統合諸軍、渡淮南來,截留焚燒侯景軍糧百萬石,而後擄民而歸,江淮因此震蕩,多有強徒爭附,齊之聲令於淮南愈壯。”

  聽到趙剛這麽說,李泰也不由得暗歎一聲。真的是人狂有天收,侯景自作亂以來輾轉三國、可謂風光無限,但也因此樹敵頗多,淮南這百萬石軍糧大概是其起事以來江北下屬們拚命搜刮的結果,如今被一炬焚之,對其打擊可謂是巨大。

  之前其人急於結援自己,甚至不惜許以重利,肯定也是與此有關。畢竟江南精華的三吳之地也已經被他禍禍的不成樣子,可沒有什麽地方能再給他提供百萬石軍糧了。是了,陳霸先那裡倒還有五十萬石,只是不知道他弄不弄得到手。

  毫無疑問,辛術這一行動可謂是大大的立威。本就身陷動蕩之中不知何去何從的淮南豪強們再相率歸附,也是合情合理的。

  西魏一場東征虎頭蛇尾的收場,雖然讓北齊的危機解除了,齊主高洋也對局勢的掌控也進一步加強,但顯然這並不能讓其感到滿足。淮南方面的突破對其而言自然是一個外事突破、樹立君威的好機會。

  所以在晉陽事了,高洋剛剛返回鄴城,便趁著邵陵王蕭綸求援的機會和辛術前戰之威,派遣宗室高嶽率軍南來,加強對於淮南地區的干涉。

  如果僅僅只是如此的話,高嶽南來跟李泰的關系也並不大。畢竟他對淮南的需求有限,只要保住義陽這個橋頭堡不失、以待來年有力量干涉淮南時可以比較方便的切入即可,對於北齊眼下經營淮南的攻略倒是沒有什麽太大的衝突。

  可關鍵就是當中還牽涉到邵陵王蕭老六這根攪屎棍,這就讓李泰不能淡定了。

  號召力這種東西真的是很奇妙,就像後世明知道有些帶貨主播就是狗屎,但是他們仍然擁有眾多的擁躉為其打榜造勢。
    蕭老六眼下就是這樣一個情況,他身為南梁的宗室之長,盡管才能和品德都非常低劣,可是仍然不乏追從效忠者。雖然被老七從郢州逐走,但很快便就聚結起上萬人馬,哪怕這些人都是烏合之眾,七十九塊錢都不舍得出,但起碼這架勢是擺開了。

  如今蕭綸已經被北齊封為梁王,獲得了名位上的聲援,如果再獲得北齊方面實質性的軍事援助,那麽這個狗皮膏藥將更加的難以收拾,說不定真能給隨陸地區帶來實質性的擾亂。

  所以此番李泰來到義陽,就是為了阻止高嶽南下,起碼在眼下這當空不能容許北齊人馬大舉進入淮南地區同蕭老六產生什麽奇妙互動。

  “如今齊賊清河王高嶽率軍五萬已經抵達渦陽,平秦王高歸彥已入鍾離,合州刺史亦聚兵萬余眾,諸路人馬將要會師壽陽……”

  聽完趙剛所匯報的軍情,李泰在稍作沉吟後便著令義陽城中即刻召聚三千精騎,匯同自己帶來的兩千人馬組成五千精騎,直赴壽陽附近的馬頭戍。

  因有義陽這樣一個前進基地,相關的人員物資很快便籌措齊整,第二天午後李泰便率領集結完畢的五千精騎沿著淮水直向東面行去。

  高嶽大軍雖然先行一步且已經抵達渦陽,但其步騎混合再加上輜重諸多,行軍速度難免緩慢。李泰所部後發先至,隻用了幾天時間便抵達壽陽附近。

  同前年相比,如今的壽陽城顯得更加殘破,慕容紹宗戰死此間之後,北齊也並沒有再派遣大將入駐此間,左近唯有合州刺史李伯穆鎮守合肥,對於壽陽也少作經營。

  不過在李泰率部到來的時候,壽陽城殘破城垣也已經駐扎有數量不少的人馬,皆是聞聽齊軍動態後入此等待加入的淮南豪強和匪寇。他們卻沒想到率先趕到此間的卻是西魏荊州人馬,在被李泰勒令衝殺驅逐一番後,頓時便作鳥獸散。

  驅走了這些雜魚之後,李泰便引部且據馬頭,並且分兵進守硤石城。

  此時的淮水北岸,其實已經可見北齊軍的前鋒斥候人馬,本來正在收聚人力渡船以待後路大軍,但在見到西魏精騎出現此間後,這些北齊斥候們也都頗感驚慌,忙不迭分遣同伴向後路通報。

  當得知西魏騎兵先一步趕到壽陽附近之後,仍自率部南行的高嶽不由得便皺起眉頭,一方面著令騎兵大隊先行一步,同時又派遣使者由淮下渡水去通知平秦王高歸彥,著其且在下遊地區暫停下來,等待他大軍推進到淮水北岸之後,再雙方合力並進,擊潰這一支西魏阻攔之師。

  “清河前在晉陽為賊所襲,膽氣大喪,如今統率大軍南來,又不敢進。他自己膽怯也就罷了,竟然還要勒令我裹足不前來掩飾他的膽怯,真是可笑!”

  然而率部自鍾離西進的平秦王高歸彥在接到這一命令後卻是嗤之以鼻,非但沒有頓足不前,反而勒令部伍加快前進。

  對於這樣的敵人,李泰自然不會慣著他,得知東路敵軍加快前進,於是便趁著北路未至而棄守諸處,集結主力於八公山東麓伏擊敵軍。

  “狗賊是要借敵殺我!前言敵據壽陽,怎麽又出現在了這裡?”

  高歸彥本就是因宗室見用,而且欠缺征戰經驗,一見西魏鐵騎自八公山側直衝其陣,已是震驚不已,剛剛作出一些拒敵指令還未傳遞到陣伍之中,便見一支精騎向他中軍直插而來,眼見前部難以拒之,忙不迭引部後退,頓時便師伍大潰。

  隨著高歸彥大敗而逃,高嶽大軍也失去了淮南接應,面對把控淮水河道的李泰所部人馬,自然不敢逞強南渡,於是只能引部後撤以待後命。

  李泰打的便是一個時間差,眼見高嶽引兵退走,於是自己便也撤回了義陽,著令趙剛繼續密切關注淮南局勢,然後才又返回荊州。

  原本寄予厚望的北齊援軍竟然還未抵達便被擊潰,據守齊昌的邵陵王蕭綸所部人馬頓時也是驚慌至極、戰意頓消,再加上李允信率部晝夜猛攻,不消幾日便將城池攻破,於城中生擒邵陵王並其麾下諸僚屬,繼而便將此一眾人員押送回荊州。

  李允信在攻破邵陵王部之後,而是暫時駐守此間,以觀郢州戰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