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第61章 資本家的崛起
  第61章 資本家的崛起
  直到兩天后,追擊西陽哈的明軍才陸續到達蒙古山寨。

  當然,帶回了西陽哈的人頭。

  不過在楊豐走後,張輔那裡突然遭到數千不知何處來的敵軍襲擊,最終一番苦戰之後雖然擊退敵軍,但那些女真傷兵因為執意參戰,所以都為大明捐軀了。

  壯哉!

  都是大明的勇士啊!

  張輔報告這件事的時候,他後面很多軍官都哭了。

  而且孛羅等追擊西陽哈的女真勇士們也全部陣亡。

  他們中了西陽哈的埋伏。

  這種事情也不奇怪,至於潰逃的西陽哈是怎麽做到這些奇跡的,還有為什麽張輔部下就才死了三個……

  這些重要嗎?
  根本不重要啊!

  女真勇士們為大明捐軀了,那是他們死得其所,他們會得到大明皇帝的封贈,他們的家人會得到大明皇帝的賞賜,甚至楊大使提議,遼王做主把俘虜的牲畜裡面,分出一部分給他們的家人,總之七千女真就這樣完成了他們的光榮使命。

  變成了這片冰封的荒原上,一具具硬梆梆的死屍。

  等待來春腐爛為泥。

  緊接著遼王大軍迅速完成對周圍其他兀者部落的征服。

  遼王第一次帶兵出征,就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各部斬首五千,逼降四千,繳獲牲畜無數,拓地千裡,打通了前往奴兒乾城的水路。不過緊接著他們就轉入休整,畢竟這個季節也不可能繼續深入,在那些寨子裡喝酒吃肉烤火多舒服。就這樣他們一直休整到了開春,隨著春回大地,朱棣率領的大軍也到達吉林,然後開始伐木建造船隻,更重要是運輸糧食,畢竟接下來他們需要進行一場可以說漫長的遠征。

  要知道從吉林啟航,到奴兒乾城水路恐怕不下五千裡。

  隻多不少。

  畢竟這是走河道,而河道都是彎彎曲曲的。

  往返萬裡之遙啊!

  吉林。

  “所以我認為,咱們沒必要一下子就到奴兒乾城。

  可以先到胡裡改江口。

  然後在那裡修築一座要塞,作為前往奴兒乾的中轉站,向那裡運輸糧食囤積起來,再說以後要是經常往返奴兒乾,也的確需要在沿途修建此類要塞。

  咱們去奴兒乾的確容易,順流直下一口氣到了。

  可回來就是逆流了。

  往返一趟恐怕以年計,而且到達奴兒乾城之後,必然要駐軍,還得定期巡視,設立驛站,這些都得做,沒有糧食是肯定不行。既然陛下沒說多久完成,那咱們就一步步來,今年先在胡裡改江建立要塞,明年再從胡裡改江繼續向北。”

  朱棣的帥府內,楊豐對著面前的地圖說道。

  這是根據他腕表繪製。

  遼東又不是沒有專門繪製地圖的。

  無非花點時間。

  所以這幅地圖上山川河流都已經很詳細了,松花江流域的河流變化其實並不是很大,尤其是那些山區支流也沒法變……

  它們的流向本來就已經是唯一選擇了。

  周圍全是山,怎麽變啊?

  “大使念念不忘的,恐怕是去奚關城抄猛哥帖木兒吧?”

  朱棣冷笑道。

  雖然他知道楊豐奔襲黑松林的真實目的,但這些混蛋在兀者部行為也依然太惡劣。

  當然,朱棣不是覺得他們壞。

  事實上像他這種雄主,善惡這種標準本來就是不存在的,而是這種做法利益上很壞,朱植不可能把所有女真全殺了,肯定有逃出去的,根據各部的回報,至少有五百女真逃出他們的封鎖。

  這是必然的。

  周圍又不是一圈城牆堵著。

  雙方都是騎兵,就算偷襲也免不了有堵不住的。

  而且這還沒加上他們沒遇上錯過了的。

  那麽這些人逃出的後果是什麽?
  沒有女真再敢主動歸順了!
  大明不可能向這一帶真正駐扎大量的軍隊,也就是說這一帶會出現無主之地,而大明最主要敵人,草原上的蒙古人,會向這邊發展的。他們本來在遼東就有遊牧,這一帶雖然氣候嚴寒,但至少水草豐美,可比漠北草原強多了。

  至少對蒙古人來說如此。

  大明無法維持大量駐軍,結果就是蒙古返回遊牧,然後過不了多少年形成新的邊患。

  如果恩撫女真呢?
  他們會填充這片無主之地,並阻擋蒙古人進入。

  相當於為大明駐守了。

  這是斷蒙古一臂。

  但現在被楊豐這一搞,那以後就算大明再主動示好,也沒有女真敢歸順了,甚至有可能和蒙古人合作,就算不和蒙古人合作,他們也會割據自保並不時劫掠。

  這樣大明憑空多了一個很難纏的敵人。

  這些人數量雖少,但他們躲在山林也很難清剿。

  “這的確是一個計劃。”

  楊豐很坦誠地說道。

  “大使把這遼東女真都殺了,以後何人在此阻擋蒙古人?”

  朱棣說道。

  “漢人啊!”

  “大使難道覺得,這種地方還能駐扎大軍,還能讓軍戶繁衍生息?”

  “那些女真都能,他們憑什麽不能?”

  “大使恐怕不知道,那些女真每年多少人餓死冰雪,你看到的女真都是活下來的,那些死於饑寒的女真你看不到,難道大使要我大明軍戶,也如這般野人在此自生自滅?”

  “所以大王是指責我給你們大明製造了麻煩?”

  “哼!”

  朱棣冷笑一聲。

  楊豐看了看燕王殿下。

  “既然是我給伱們大明製造了麻煩,那就由我來解決這個問題吧!我有辦法解決,但就看大王有沒有這個膽子了。”

  他說道。

  “說!”

  “很簡單,也用不著大明朝廷向這裡派兵,我以大夏國人的身份,來你們大明投資。”

  “投,投資?”

  “對,投資!
  我們那時候叫做引進外資,就是外國人投資做生意,我來你們這裡投資,租借你們大明在這裡的荒地,雇傭你們大明的民夫在這裡開荒。你們可以找我收稅,收租金,這些都是好說的,我給那些民夫開工錢,生產的糧食賣給你們做軍需。

  當然,考慮到這裡很危險,這些民夫肯定要攜帶武器的。

  但隻攜帶合法的武器。

  也就是冷兵器。

  鎧甲你們應該不準民間持有,那他們也不會有的。

  至於你們可以在這裡設立府州縣派遣官員進行管理,那些都與我沒什麽關系了。

  總之地是你們的,人是你們的,我只出錢,最後收糧食賺錢,如果你們同意,我也很願意搞些別的,比如冶鐵之類,但大明法律規定不能做的我是肯定不會做。

  你們還有官吏看著。

  而且你們肯定有駐軍,這些駐軍的糧食由我的商屯供應。

  這不就皆大歡喜了?”

  楊豐說道。

  冷兵器也可以啊!
  鋼片弩可不比火繩槍差多少。

  至於鎧甲的確沒有,可他給手下做厚點的棉衣,這個總可以吧?這種地方不穿厚棉衣冬天肯定凍死,那麽棉衣裡面加個生絲內襯,這個也肯定沒問題……

  厚的生絲內襯可是能當初級版防彈衣的。

  朱棣皺著眉頭看著他,估計搞不懂他想幹什麽。

  “大使到底圖什麽?
  這種苦寒之地就連女真都不願意待,要不是別無選擇,就連他們也不住這裡,在這裡墾荒種田不說一粒糧食打不出,至少養不活自己。

  大使在這裡搞商屯,最後就是白白往裡填。”

  張玉忍無可忍的問道。

  “圖什麽?
  我就圖這麽好的地,不能就這麽白白丟給蠻夷。

  我就圖這大好河山,怎麽就不能成為大明百姓繁衍生息之地。

  至於投入產出,這個就與你們無關了,楊某自己掏黃金,最後就算是賠也是賠我自己的,人總要試試,萬一就能成了呢?我搞商屯,若是能成功,你們的駐軍有了軍糧,朝廷多了新的州縣,皆大歡喜的好事。

  不成也是我自己倒霉!”

  楊豐說道。

  他其實也屬於冒險。

  畢竟他只能確認這裡肯定能種大豆高粱。

  這個是毫無疑問的。

  但想要能夠形成穩定的農業,就必須采用一定的機械化,否則單純靠人工是肯定不行,畢竟無論大豆還是高粱都屬於廣種薄收,所以還得製造足夠的播種機。

  好在這個不難。

  至於耕種的牲畜就簡單了,無論牛馬都可以很容易得到。

  另外就是招人了。

  這個……

  砸錢唄!
  他又不可能缺錢。

  回頭賣給朱元璋一批手榴彈。

  “此事非小王所能決定,需上奏朝廷。”

  朱棣說道。

  “那就快一些,不過要是這樣的話,我覺得還是應該去奚關城。”

  楊豐說道。

  “你就那麽想弄死猛哥帖木兒?”

  “大王誤會了,猛哥帖木兒死不死對我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那個地方我真的有用,要是你們皇帝真同意了我投資計劃,那我總不能從南方招募民夫走到遼東吧?那得走大半年,所以我得需要海運,從南方海運可以乘著東南風到圖們江再到奚關城。

  然後從奚關城到胡裡改江,剩下就是順流直下了。”

  楊豐說道。

  的確,從南方到松花江流域,最簡單的路線就是海運。

  “海運,那豈不是得走高麗?”

  “怎麽,李成桂不準嗎?他一個權知朝鮮國事,臨時工而已,難道有權對大明做什麽指手畫腳?”

  “呃!”

  ……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