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第62章 偉大的皇帝陛下
  第62章 偉大的皇帝陛下

  李臨時工……

  李臨時工當然沒資格拒絕。

  這時候他正跟隻忠犬般對朱元璋阿諛奉承,朱元璋已經暗示他,如果他表現好的話,那麽可以考慮封他為朝鮮國王。

  至於什麽是表現好?
  第一自然就是以後寶鈔通行朝鮮了。

  在楊豐北上期間,朱元璋已經迅速解決寶鈔水印和變色油墨技術,前者本來就是這時候有的,無非在造紙時候把撈紙漿的絲網織出花紋,皇帝陛下的新版寶鈔,上面都帶有一個方孔錢的水印……

  俗!
  俗不可耐!
  不過用龍是肯定不行的。

  日月也不行,因為皇帝的袞服上才是肩挑日月。

  還是用方孔兄吧!
  至於變色油墨就是楊豐教他的宋應星記載那種,用紫草汁浸泡燈芯然後燃桐油刮取燈黑製墨,這樣印刷的字跡在陽光下斜看就會帶紅色。不過這種墨成本高,所以新版寶鈔的字和圖案包括尺寸都大幅縮水,反正有這兩樣基本上就足夠短期防偽。那些造偽鈔的短期內或許會解決水印,但變色油墨真不是短期能解決,因為這些墨究竟是在哪裡製取的,連朝中大臣都根本不知道。

  估計是在哪個桐油產區的衛所搞了個專門的工廠。

  他不缺這樣的衛所。

  所以現在新式寶鈔已經開始流通並以目前幣值,一比四兌換舊鈔。

  至於如何宣傳辨別真假鈔票,這個對他來說很簡單,因為他這時候有木鐸宣教,也就是在各地固定地點有專門的耆老,拿著個銅鈴鐺,不過鈴鐺裡面是木頭的,然後向過往行人宣傳教化。

  比如要孝敬父母,要積德行善之類的。

  現在改成教人辨別真假鈔票就行。

  他賞賜了李成桂兩萬貫,然後允許朝鮮商人到大明的遼陽,登州,太倉,寧波等口岸貿易,但只能使用寶鈔,就是攜帶金銀銅錢之類,也必須先到市舶司兌換。至於沒有寶鈔,也沒有金銀銅錢,這個不要緊,可以帶著糧食馬匹出售,賣出去不就有寶鈔可以使用了?

  但嚴禁直接使用金銀銅錢,發現了直接砍死。

  還允許互相舉報。

  舉報者得到被舉報者財產。

  李成桂欣喜若狂啊!

  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春天到了。

  他可以做二道販子,從大明購買那些海外貿易的商品,然後販賣到倭國這些地方賺錢了。

  至於寶鈔需要用金銀銅錢兌換的問題不重要,因為他去賣給倭國人肯定是要收金銀和銅錢的,所以他只要控制住這種商業,那麽他就可以解決財政……

  偉大的皇帝陛下啊!

  當然,偉大的皇帝陛下賺的更多。

  畢竟他無論賺多少金銀銅錢,最後都是要到大明兌換。

  然後都到了皇帝陛下手中。

  三七分吧!

  七成是人家的!

  就這多少人想乾還撈不著呢!
  畢竟目前來講,大明的進出口貿易隻對他和琉球開放!
  而皇帝陛下對李臨時工的第二個要求就是租借地。

  就是租借地啊!
  因為大明向遼東海運不穩定,所以經常有船隻錯過風期,最終導致耽誤很長時間,而且還時有傾覆,所以皇帝陛下根據楊大使建議,選擇開辟新的海運航線。也就是出長江口向東進入東海環流,然後進某暖流北上到朝鮮沿海,再貼著朝鮮沿海一路到達遼東的航線,也就是楊豐設想的南北航線的南半截。但這條航線的關鍵在於不能到登州補給,需要在朝鮮西海岸新建一個補給站,所以大明需要在朝鮮租借一塊地方。

  看看!

  看看!

  這才是仁德天子!
  他明明可以直接搶的,卻還要租借。

  總之這個問題還是商議中。

  李成桂知道自己不能拒絕,但又不太甘心,畢竟他也怕朱元璋其實是惦記他那破地方,總之就是小心翼翼地試探著。

  但給是肯定要給的。

  當然,他其實是想多了,朱元璋對他沒興趣,皇帝陛下只是在為進軍倭國做準備而已,畢竟楊豐給他描繪的佐渡島金山和石見銀山太誘人,朱元璋是肯定要拿下的,只不過先在朝鮮建立進軍的跳板。

  至於楊豐的投資計劃,皇帝陛下很爽快地答應了。

  這麽好的冤大頭哪裡找?

  更何況還是主動上門的。

  楊豐搞好了就等於大明朝真正實際控制了松花江流域,搞砸了也是他自己賠錢。

  皇帝陛下又不用付出。

  至於楊豐利用這些商屯圖謀不軌?

  他先讓這些商屯活下去再說吧!
  四月。

  松花江上。

  “如今再看這裡,與冬天相比簡直就是另一番世界了。”

  張輔饒有興趣地看著兩岸風光。

  不過他們腳下並不是戰船,那個還在吉林造船廠建造,畢竟就算是湊合使用,也得先伐木解板,而且至少也得略微陰乾一下。

  不能讓這些船還沒到努兒乾就爛透了。

  更何況還得回來。

  更何況還是載著兩個藩王。

  萬一哪個船毀淹死,那工匠們可就少不了殺全家了。

  總之必要的處理還是得有。

  所以楊豐的選擇非常簡單,直接搞木排就行了,反正是順流直下,他在兀者部伐木,然後製作一個個大型木筏,都是用那些可以說原始森林裡的大松木,連樹皮都懶得扒,然後就像放排人一樣,直接編成巨型木筏載著騎兵,沿著松花江漂流。

  恍如江上的巨型航母。

  撐筏的都是兀者,他們本來也乾這個。

  而且不只一個木筏。

  此刻松花江上總共三十個這樣的巨型木筏載著總共三千騎兵。

  其中只有一千明軍。

  至於另外那兩千當然是兀者了。

  朱棣對楊豐的行動不反對但也不支持,派張輔的一千炮隊跟著屬於友情讚助性質,但不會特意調兵去給他乾私活的。

  是他要搞猛哥帖木兒,又不是大明要搞猛哥帖木兒。

  人家是向李成桂稱臣納貢的。

  理論上屬於大明藩屬國的臣民,和西陽哈有著本質區別。

  後者是原本臣服大明,但又背叛大明,而且還曾經劫掠過遼海衛,屬於必須嚴懲的叛逆,但猛哥帖木兒不是,至於楊豐說人家那些……

  他騙人難道燕王殿下也跟著他騙人?
  沒揭穿就已經是給面子了。

  總之楊豐要去搞猛哥帖木兒,這個朱棣不會攔著,但也別指望朱棣會派兵幫他,給張輔的任務也只是巡視胡裡改江,遭到襲擊可以自己決定是否進行反擊,但不包括主動進攻奚關城,除非奚關城的女真襲擊他們。

  所以……

  襲擊沒襲擊還不是他們自己一張嘴,難道猛哥帖木兒死了還能爬起來和他們對質?

  “所以我才說,大好河山,不能就這麽白白丟了,這世上沒有真正沒價值的土地,土地這東西,永遠是越多越好,就算此時看著沒價值,也不等於以後沒有價值,因為你不知道底下有什麽沒發現的礦產。現在天方那邊的沙漠裡,土著窮到每天兩顆椰棗一杯羊奶苟延殘喘,放眼四周全是連放牧都養不活幾隻羊的沙子,但到了我們那時候,因為他們的沙漠底下有石油,就全都成了巨富。

  只要是土地,多佔些就總沒錯的。

  哪怕就是沒人,無法居住,那也得畫到自己的地盤上。

  編入自己的州縣。

  這樣子孫後代也就有理有據了。

  甚至哪怕去不了,只要手中有地圖,在地圖上開疆,也要先開上再說。”

  楊豐向張輔灌輸擴張之道。

  然後他們前方,出現了一片廣闊的江口……

  “大人,胡裡改江到了!”

  旁邊伺候著的兀者首領囊哈納很謙卑的說道。

  “這個名字太難聽!”

  “呃,回大人,其實上遊我們叫穆丹哈達,譯成漢話叫曲江。”

  “那就叫牡丹江吧,照顧你們的稱呼!”

  楊豐隨口說道。

  緊接著伴隨前面排頭吼聲,木筏周圍排工全都行動起來,撐著篙推動木筏靠向岸邊,他們不能進入牡丹江的水流,那樣會被衝向北岸,必須在進入前就靠岸。

  當然,岸邊也沒有碼頭,就是到淺水直接擱淺。

  然後騎兵下去。

  接下來他們得從這裡沿牡丹江陸路向上遊。

  “大人,有船過來!”

  囊哈納喊道。

  楊豐立刻舉起望遠鏡,看著牡丹江上。

  那裡三艘單桅帆船正在順流而下。

  “這是什麽人?”

  他問道。

  “從上遊來的不是胡裡改部就是斡朵裡部,他們同居奚關城,胡裡改部酋長阿哈出,與猛哥帖木兒世代聯姻。”

  囊哈納說道。

  楊豐調整他的望遠鏡。

  對面也發現了他們,甲板上很快就聚集了很多人,中間一個還在指揮手下,這些胡裡改人緊接著拿出弓箭豎起盾牌,在船上嚴陣以待,同時調整航向準備進入松花江。只要他們進了松花江,就可以順流直下,那時候也就可以躲過了,畢竟這些木筏是追不上帆船的。

  “開炮,打沉他們的船。”

  楊豐說道。

  然後他將望遠鏡對著船上一個比較纖瘦的身影。

  後者拿著弓箭正盯著這邊,然後仿佛心有靈犀般對上了他的望遠鏡。

  “居然還有女人?”

  楊豐說著饒有興趣地繼續調整望遠鏡。

  而他身後的木筏上,一頭頭臥倒的駱駝背上,速射炮正在噴射火焰……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