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第306章 楊大使苦啊!
  第306章 楊大使苦啊!
  歸德府。

  “果然還是武定侯忠心啊!”

  楊豐看著手中的急報,不由得感慨道。

  當然,這應該是他大舅哥乾的。

  遼王獻祭老丈人,算是向自己妹夫認個錯,同時逼迫燕王做出放棄爭奪皇位的決定,堵死北方其他勢力搞事情的路……

  武定侯還沒見到遺詔,就主動選擇自殺追隨大行皇帝,你們剩下的還有什麽理由拒絕?你們還是不是大行皇帝的忠臣,還是不是大行皇帝的好兄弟了?好兄弟就是要同生共死,別說有大行皇帝遺詔,就是沒有這份遺詔,作為好兄弟和忠臣,也應該主動自殺追隨大行皇帝。

  舍不得榮華富貴?
  武定侯都舍得,你們有什麽舍不得的?
  可以說郭英的自殺,讓其他那些在名單上的老臣,全都沒有了抗拒的資格。

  不過剩下也不多了。

  這時候周德興和晉王等人已經退到了開封,他們這個集團裡面,有爵位的也就是周德興,會寧侯張溫,舳艫侯朱壽,其實還有俞通淵,不過他算二代,他爹俞廷玉才有資格跟朱元璋稱兄弟。

  孫恪也剛剛加入,他這個全寧侯雖然是第一代,但他人是二代,他爹孫興祖才是,雖然明史記載他爹死於洪武初年,但後世發掘出詔書證明他實際上活到洪武二十三年,而且是以燕山侯身份病死。至於孫恪應該是他爹死後雖然繼承侯爵,但改封,就像常遇春死後常茂也沒有繼承鄂國公而是改成鄭國公,他被廢之後,他弟弟常升繼承的也不是鄂國公,而是開國公。同樣的公侯雖然在明朝並沒有等級區分,但實際上也是有不同,魏國公,鄂國公這些當然是頂級大將才配得上的待遇。

  畢竟古代有這些爵位的,大多數都是頂級名將。

  什麽徐茂公,嶽武穆之類。

  老朱還是懂的。

  至於開國公……

  這一聽那就是個雜牌。

  至於燕山侯本身就和朱棣的燕王也多少有點衝突,燕山是郡侯,郡相當於府,而燕山府就是北平,這個肯定得改。

  常遇春的鄂國公也是因為楚王封在武昌。

  而武昌就是鄂州府。

  全寧侯就同樣是雜牌了。

  全寧是全寧府,現代的內蒙翁牛特旗,都和應昌相鄰了,早就被朱元璋廢了。

  所以開封還有三侯。

  “四哥倒是懂事。”

  小公主對郭英的死沒什麽太大的感受,畢竟這些天已經死在她面前好幾個公侯了。

  但朱棣的選擇讓她很滿意。

  “有我出手,誰敢相抗!”

  楊豐說道。

  “呃?”

  小公主妖嬈一笑。

  然後用崇拜的目光,很配合地拉著他胳膊,但緊接著就像貓一樣靠上去。

  不過楊豐說的也是事實,真要說和他擺開千軍萬馬決戰,其實像朱棣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至少以朱棣的威望,真要來個振臂一呼,北方明軍基本上都會追隨。而南方藍玉,曹震這些舊部,有很大可能也會倒戈,畢竟就衝他這番表現,但凡還對朱家有點忠心的,其實都已經明白,這朱家江山很危險。至於各地的官員兩害取其輕,還是朱棣更合適他們,最終很可能最後整個大明絕大多數都投奔朱棣,他也就是依靠神機營控制京城周圍幾個府,最後大家繼續戰爭,他一點點重新奪取。

  但是……

  他會玩斬首啊!

  他這種我不管伱們怎麽樣,直接就奔著首領下手的風格,別人真得很難有膽量和他對抗。

  死士兵,死平民這些對於朱棣等人來說不值一提,只要能贏,死多少都無所謂,但問題是和楊豐對抗,結果都是死他們這些王侯貴族,那這就真得好好的考慮一下了,但凡還有退路,還是不要冒這種險了。

  再說朱棣現在的眼界,也不是原本歷史上能比。

  西征讓他已經清楚西域之廣袤。

  話說光安西,北庭等四個都指揮使司加起來,面積都已經快要趕上大半個大明了,他從疏勒到吐魯番走的路程,就趕上從北平到京城了。

  眼界開闊的人不一樣。

  “行了,這下子周德興幾個會明白自己該怎麽做了。”

  楊豐說道。

  說完他俯身扛起小公主,在後者的笑聲中直接走進內室。

  五天后,他們一行到達開封。

  這座城市經過之前半年戰爭,已經可以說面目全非,城牆到處都是炮彈轟開的缺口,城內是一個個完全用土堆起的炮台,實際上就是一個個三角堡,因為時間緊,所以連夯土的都不算。

  就是裡面用木頭造出通道,外面直接堆土,最後火炮架在掩體。

  麻袋的確沒那麽多。

  但竹編,藤編,甚至蒲包都一樣可以裝滿土堆在那裡。

  事實上歐洲十六七世紀進攻棱堡時候,同樣也是大量使用藤編之類裝土堆掩體。

  現在這套防禦體系,已經代表著明軍真正跨越兩百年,達到至少三十年戰爭時候的水平,無論武器裝備還是作戰方式,甚至就連那些精銳騎兵也越來越喜歡拎著短銃衝步兵,遼王的護衛更是已經進化到類似龍騎兵的作戰模式。

  而此時周德興三人已經集結全軍,列陣開封城外等待。

  “江夏侯!”

  楊豐很熱情地打著招呼。

  “藍玉所說可是真的?”

  張溫很直接地問道。

  他們三個老家夥站在最前面。

  藍玉臨死前,肯定已經讓人北上告訴他們原本歷史,這種事情可不能藏著掖著,說到底他死的時候也是很不爽,既然這樣,就讓這些家夥也很不爽吧!
  “除了江夏侯,你們二位都是跟他一同上路的,另外還有王弼,曹震等人,包括一些二代侯伯,總共一公,十三侯,兩伯。”

  楊豐笑著說道。

  “哼,老夫為他拚殺一生,就落得如此下場?”

  朱壽冷笑道。

  “這種事情楊某外人,不方便進行評價,不過咱們憑良心說,諸位以法律而言,你們的鐵券應該早就劃成棋盤了吧?他做的的確很令人寒心,但諸位要說自己無辜,恐怕也沒有哪個敢問心無愧吧?送你們一首詩,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你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你們的確都是英雄豪傑,既然如此,就別非等到癱在床上屎尿不能自理了。

  像個真英雄豪傑般走得灑脫些。”

  楊豐說道。

  張溫三人默默看著他。

  小公主默默走上前,手裡還捧著個托盤。

  “諸位,含山當尊一聲叔父,爹爹原本如何已成空,諸位叔父皆已年逾花甲,何不為子孫計?含山可對天盟誓,我朱家當使叔父子孫富貴,與國同休。”

  她舉著托盤說道。

  周德興三人默默看著托盤裡的手槍。

  周德興最先歎了口氣,然後拿起一支手槍,他早就從楊豐那裡見識過怎麽使用這東西,隨即拉開套筒,對準了自己的太陽穴。張溫和朱壽同樣拿起手槍,學著他的樣子,把槍口對準自己太陽穴……

  “二位兄弟,一同上路!”

  周德興說道。

  緊接著他毫不猶豫地扣動了扳機。

  就在他倒下的同時,張溫和朱壽也扣動扳機。

  三具死屍倒下。

  小公主很平靜地行禮,然後退到楊豐身旁。

  而楊豐則看著對面列陣的二十萬大軍,因為數量太多,在整個平原上可以說無邊無際,正對他們的那些都明顯有些憤慨地看著這一幕。這些士兵的列陣,肯定不是周德興等人下令的,他們沒有這個必要,反正都是要死的,何必搞這些,讓全軍看著他們被逼死,就能不死了?真正的指使應該是那幾個藩王,這時候周王和徐輝祖等人都已經到達,他們正在等燕遼寧谷四王,至於死的那個究竟是不是秦王,反正至今也沒有人上奏說秦王死了。倒是西安的秦王太妃上奏,說她二兒子永興王朱尚烈病重,請太后賜禦醫,估計禦醫走到半路上她就該上奏朱尚烈病死了,然後秦王當然還活著。

  誰說秦王死了?

  死了的那個是不知道哪裡來的賊人謊稱秦王,然後用不了多久,秦王就會趕到京城會葬的。

  至於究竟是朱尚炳還是長得像朱尚烈的朱尚炳……

  誰會在乎?

  都懂。

  “你們是不是心中不平,覺得他們死的冤枉?”

  楊豐對著那些士兵喊道。

  後者惟有沉默。

  諸王們要的應該就是這個效果。

  周德興等人的確保不住了,所以接下來該他們面對楊豐,這種情況下最好讓士兵們同仇敵愾,就算他們的確不想再爭奪皇位,但接下來的利益分配也得爭奪。如果他們能夠獲得士兵們的支持,那無疑手中牌就多了,所以現在最好就是讓這些士兵都在外面列陣,然後看著周德興三人被逼死,以此來形成同仇敵愾。

  效果的確不錯。

  事實上楊豐和公主現在做的也的確很讓人憤慨。

  遺詔……

  這個當然有謠言說是偽造。

  這種事情是必然,畢竟朱允炆那邊,還在以此靖難,只要諸王派人在軍中散播類似謠言,就足以讓士兵們相信,楊豐只是偽造遺詔想除掉這些大明忠臣,然後方便他篡位而已。

  這不就是奸臣嗎?
  公主,那不就是太平公主嗎?

  楊豐笑了笑。

  “他們是侯爵,他們一年俸祿一千五百石,賜田無數,幾萬畝是少不了的,丹書鐵券,你們同情他們,你們配嗎?我知道有謠言說我們是偽造遺詔,我不想解釋,我隻想說,你們配嗎?我一直很奇怪為什麽像你們這樣的平民百姓,那麽關心這些王侯將相的死活?他們活著你們能得到什麽?他們死了你們又能失去什麽?他們就算死了,爵位也依然是他們子孫繼承,俸祿田產也是他們子孫的,他們的子孫與國同休,榮華富貴到了大明不亡他們就永享。

  你們居然為他們不平?
  你們配嗎?”

  他喊道。

  那些士兵們瞬間萎靡了。

  的確,他們配嗎?
  他們一群種田打仗的軍戶,為侯爵抱不平,他們配嗎?

  “你們當的是大明皇帝的兵,而大明皇帝被人謀害,你們該忠於的是他後代,他後代如今就在皇后肚子裡,你們就該忠於皇后,別人無論說出什麽花來,都改變不了皇后肚子裡,還有皇帝的後代這個事實。

  皇帝還有後代,他的叔父,兄弟們就喊打喊殺,這是什麽?”

  楊豐喊道。

  “謀奪家產!”

  一個士兵喊道。

  然後不少士兵跟著附和。

  “對,那你們還願意跟著他們謀奪皇帝家產嗎?”

  楊豐喊道。

  “不願意!”

  士兵們齊聲高喊。

  “他們說我與公主想謀奪大明江山,這更是笑話,我不過是意外滯留大明而已,等著那邊把機器做好,就會帶著公主回去。我們那裡與大明相比,無異於天上地下,你們以為我很喜歡留在這裡嗎?縱然所需時間長些,可能十年,二十年,可我還能活最少七八十年,我等的起,你們被從江南調往北方戍邊,都受不了,日夜思歸,難道你們以為我被扔到你們大明就不想回去?

  你們這裡有什麽?”

  楊豐喊道。

  士兵們無言以對。

  他們的確很多就是因為不願意在北方做軍戶,才跟著南下的。

  這是北方軍戶普遍心理。

  除了山西因為有楊豐改革分田地,遼東和會寧有他幫助搞建設,所以軍戶們還能接受,其他那些北方軍戶絕大多數都不想待在北方。哪怕是在淮南,也比河北,陝西這些地方強啊,這時候陝西古代的灌溉體系大部分都廢了,也就是關中少數地方才是真正良田。

  像陝北就更慘了。

  河北也強不了多少,農作物產量有著本質差距。

  河北水澆地種一季最高產的粟最多也就兩石,旱地一石以內,甚至幾十斤,江南隨隨便便一塊種水稻都是三四石起步,現在因為糞丹普遍使用,四石都是最平常的,高產田七八石也不稀罕,而且還是穩定的一年兩熟,北方最多兩年三熟,
  根本沒法比。

  將心比心。

  他們在北方無法忍受,楊大使被從人家那天堂一樣的大夏國,被扔到大明這種地方,當然也是日夜思歸。

  楊大使苦啊!
  他都過得這麽苦了,還造他謠簡直太沒良心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