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第311章 女,女皇?
  第311章 女,女皇?

  剩下還有秦王。

  秦王……

  “小王還是進京吧!”

  秦王很卑微地說道。

  至於他究竟是朱尚炳還是朱尚烈……

  當然是朱尚炳,他親叔叔們,他媽,他兄弟們,他親姑姑們,一致確認他就是朱尚炳,那他當然也就是朱尚炳。至於民間謠言秦王已經被楊大使打死在淮河裡,那只是個謊稱秦王的賊人,秦王根本不知道,不要總是傳播些謠言。

  他媽都說他是朱尚炳,你們誰能比他媽更認識他?
  他就是朱尚炳。

  至於朱尚烈,半個月前剛剛病死了。

  皇后派出的禦醫,還沒過淮河他就病死了。

  諡號都有了。

  永興懿簡王。

  “大王不再考慮考慮,慶王不願意去,大王可以去嘛!”

  楊豐說道。

  朱尚炳看了看他四叔……

  “呃,小王年幼,一向學文,並無征伐之能,就不去拖累四叔了。”

  他毫不猶豫地搖頭。

  楊豐不安好心的,他真要是去了指不定哪天暴斃,他四叔臥榻之側豈能容他,他年紀輕輕還有大好人生需要享受,可不能和他哥哥一樣腦子進水被忽悠著送死。

  呃,什麽哥哥?
  他不就是老大嗎?
  他哪有什麽哥哥,他就是長子。

  楊豐頗為遺憾地歎了口氣,看得出沒能忽悠個傻子也很無奈。

  至此諸王的問題解決,大家都接受了光明的未來……

  雖然是被迫的。

  畢竟楊豐就坐在那裡,不接受還能怎樣呢?
  “來,簽字!”

  楊大使將卷軸往前一放然後打開。

  這是他親自起草新版的宗室制度盟約。

  至於老朱的……

  他的當然是不能推翻的。

  但就像美國憲法一樣,雖然一個字也不能改,但可以補充解釋,老朱的宗室制度是祖宗成法,的確不能改變,但大家是自願的啊!他的確封了秦王,這個不能改,但秦王不願意待在陝西,自願進京城居住,秦王還是秦王,只不過受不了關中風沙,就喜歡江南煙雨,作為晚輩的皇帝也不能不尊重他的要求,但這是他自願,絕對不是任何人逼迫。同樣蜀王也依然是蜀王,但身為太祖高皇帝之子,身上流淌著開疆拓土的血脈,就是放著四川天府之國不待,就願意跑到雲南去,準備用自己的雙手,為自己打下一片領地,這個當然也得尊重。

  這證明太祖的兒子,各個都是英雄豪傑。

  這是值得敬佩的。

  血仍未冷。

  英雄!

  總之他們都是自願的。

  當然,改革的內容並不僅僅是這些。

  還有各藩的俸祿,藩田這些也同樣都定下了,俸祿其實在朱元璋時候就已經決定改為各藩固定,朱元璋並不是沒想過後代不斷繁衍,人口越來越多俸祿不斷增加的問題,他已經在限祿。

  藩田也把收租改成收稅,而且由朝廷代收。

  至於世襲的爵位……

  那個願意一代代封爵就封爵。

  反正無論你們封多少,最後俸祿還是那個數,你們一個藩內部自己分配,也可以不要封爵,然後參加科舉或者到軍隊。如果有封爵,這個肯定不行,畢竟不能頂著個郡王,卻要到地方做個縣丞,但如果不要爵位,僅僅以宗室身份是可以的。不過仍然需要出藩,因為藩是藩國,比如秦王一系就是秦藩的人,想做朝廷的官,那就只能離開秦藩。總之一系列的限制措施,最終讓這些宗室泯然眾人,逼迫他們自己選擇出藩,畢竟留在藩內也沒俸祿,一年幾萬石,但凡藩王生活奢侈點,估計下面的宗室連湯都喝不上。

  但出藩就是自由人。

  可以做官,可以當軍官,可以做商人,別的不說,有這個宗室身份就是去做豪門女婿都能很舒服。

  出藩只是脫離藩籍,他們依然還是宗室。

  還是玉牒上的。

  以後貪慕虛榮的富商,貼一筆巨額嫁妝,弄個宗室當女婿,就是出去見官也能硬氣一些,畢竟宗室犯法是不歸地方官員管的,雖然也不能真犯法,但終歸腰杆不一樣了。這樣繁衍下去,藩王基本上也就能保留一個主乾,下面開枝散葉那些都脫離藩籍,變成頂著宗室頭銜的普通人,大明原本歷史上遺禍無窮的宗室問題也就不複存在。

  至於那些出去開拓的,那個就與大明無關了,基本上相當於藩屬國。

  只不過與大明聯系緊密而已。

  畢竟他們出去征服開拓,必須依賴大明的支持,同樣就算他們佔領廣袤國土,想要鎮壓屬民,還是得靠著來自大明的移民。

  異族征服嘛!
  都是這樣。

  他們必然要以各種優越條件,從大明吸納移民過去,構成他們的統治基礎。

  “不過還有一條,大明以昊天上帝為神明,就算諸位大王出去了,這一點也必須得嚴守,若有不尊昊天上帝者,天下共擊之。”

  楊豐很嚴肅地說道。

  “大使,這沒必要吧?”

  朱棣說道。

  他可是聰明人。

  他去西域要想控制的輕松些,最好的辦法是借助鬼力赤這些,後者可是拜佛祖的。

  “大王,這可是祖製。”

  楊豐笑著說道。

  “左右也不是什麽大事,咱們本來也是要祭天的。”

  遼王說道。

  其他藩王紛紛表示無所謂。

  既然這樣朱棣也隻好接受,反正也不影響他拜佛,他爹祭天,也沒耽誤他媽拜佛,他還準備在伊犁給他媽修建一座最頂級寺廟,然後修建一座高聳的佛塔,就用琉璃。讓他的王城成為整個草原膜拜的聖地,所有牧民仰望的神殿,同樣他也將成為蒙古和瓦剌尊奉的神,猶如當年李世民的天可汗。至於祭天當然也是必須,反正蒙古和瓦剌一樣也祭拜長生天,對漢人來說他是祭拜昊天上帝,對蒙古和瓦剌來說他在祭拜長生天,不用分的太清楚。

  當然,他不知道楊豐真正要限制的其實是別的。

  像他這種雄主,到西域會很快意識到,只要自己能像帖木兒一樣,那征服的難度會直接減半,甚至他會很快得到那些豪強效忠。

  他會很快取代帖木兒。

  畢竟帖木兒其實也並不受那些豪強的喜歡,他們只是沒得選。

  但朱棣如果轉變,他們會很容易拋棄帖木兒,轉投這個新的霸主。

  對他來說這是好事。

  但對楊豐來說這就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了。

  所以乾脆先白紙黑字寫上,如果朱棣轉向某個方向,那麽這邊立刻調動大軍,來個天下共擊之,包括朱棣的後代也不行。

  天下共擊之。

  另外還加上了諸王對皇帝的監督權。

  這是朱棣提出,並得到藩王們一致同意的。

  留在國內的藩王們,將負責監督皇帝的治國,若皇帝治國無方,導致天下大亂,朱家江山有傾覆危險,那麽他們有權請在外的藩王,帶兵前來挽救社稷。畢竟朱家江山最重要,雖然現在他們承認繼承權,並且不再爭奪皇位,但要是繼承皇位的這一支無法保證朱家江山,那作為旁系的當然有權來維護社稷。

  說到底朱棣還是不死心。

  他去西域的根本目的,還是等待機會,就算他等不到,他的後代也可以等。

  只要以後的皇帝,把國家搞得天下大亂,他或者他的後代,依舊可以拿著這份盟約,嘗試入主中原。

  這個隨他便吧!

  反正楊豐也不在乎。

  實際上這也不是壞事,讓以後的皇帝,頭上始終懸著把刀,說到底楊豐也不可能一直活著,未來這個國家終究還是要自己發展下去的。雖然他可以通過改革,逐步讓這個國家過渡到最低也得君主立憲時代,但未來終究還是會出現各種可能。

  但如果外面始終存在壓力,那統治者終究要有所收斂。

  同樣也不會因為沒有外患,導致整個國家迅速弱化……

  這是極有可能的。

  目前的大明已經是放眼四顧,唯我獨尊了,根本沒有值得當做對手的敵人,蒙古臣服,女真臣服,倭國臣服,安南臣服,就連原本歷史上唯一能對大明有點威脅的帖木兒,在經歷上次西征後,也已經不再構成威脅。

  等朱棣過去後,該寢食難安的是帖木兒。

  這種情況下該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

  正是這種思想,導致了北方軍戶不想留在北方,他們就是認為敵人已經解決,不應該再讓他們在那些苦寒之地戍守下去。而以後這種思想會越來越普遍,這也是楊豐接下來選擇以商業開拓為主的原因,只能以利益來保證這個國家的尚武精神。

  但這種方式……

  這種方式也需要外部對等的敵人啊!
  打治安戰就廢了。

  讓朱棣的後代充當這個假想敵也不錯。

  “簽字!”

  楊豐一推這份卷軸。

  小公主代替監國皇后第一個簽字,她這個就是象征性,反正還得蓋上玉璽,然後燕王作為諸王的老大,兼宗室的宗正簽字蓋章,他也有自己的藩王印,剩下諸王們一一簽字蓋章。最後是楊豐,以大夏國駐大明使節身份作為公證人簽名蓋章,至於章當然是自己刻的。

  至此這份盟約完成。

  以後這個要供奉在太廟的,至於各藩王一家一塊金冊。

  “看看,這樣多好,都是一家人,就該這樣坐下來談,沒有什麽事情是不能談的。”

  楊豐滿意地說道。

  諸王紛紛微笑……

  要不是他隨時能要大家的命,誰會坐下來談啊!

  天子!

  自古都是兵強馬壯者為之。

  能坐下來談,還不是因為確定打不過他,但凡確定能打過他,大家早就已經用武力來解決了。

  這時候張纓匆忙上樓……

  “公主,快進宮,皇后要生了!”

  她焦急地喊道。

  呃?
  眾人面面相覷。

  緊接著所有人的目光轉向朱棣。

  “十四妹,還不快去,大使,這些事伱我等待即可,這五台山上,不至於沒有酒肉吧!咱們正好一醉方休。”

  朱棣波瀾不驚地說道。

  其他藩王們表情微妙的紛紛附和。

  這就意味著朱棣真正放棄爭奪皇位了。

  畢竟皇后生下的不一定是男孩,如果朱棣還想爭皇位,那當然是趕緊帶著諸王進宮,如果生下的是女孩,他當然是順理成章繼位的,但前提是不能給楊豐換人的機會。而現在完全交給小公主,那就是楊豐說了算,是男孩當然就是新君,是女孩也得讓她變成男孩,說不定這時候備用的已經準備好了。

  “對,喝酒!”

  楊豐說道。

  小公主匆忙跟著張纓離開。

  但兩小時後,她又一臉平靜的回來了。

  “虛驚一場,我就說還沒到日子呢!”

  她說道。

  “既然如此,我等就先告辭了!”

  朱棣起身說道。

  其他藩王紛紛告辭,只有遼王留了下來。

  目送他們離開後,小公主毫不猶豫地抓住楊豐的胳膊,一臉抓狂的表情看著他……

  “麻煩大了,生的是女兒!”

  她焦急地說道。

  她哥哥愕然上前,而楊豐反而很平靜地坐下了。

  “女兒就女兒唄,這種事情屬於天意。”

  他說道。

  他早有心理準備,畢竟原本歷史上就是個女兒。

  “不行換一個!”

  遼王說道。

  楊豐和小公主一起愕然看著他。

  “沒什麽大不了,先找個男孩換上頂幾個月,我有兩個姬妾都懷孕,總能生下個男孩,然後再換回來,如此以後還是我朱家血脈,左右四哥已經放棄,其他藩王沒這實力,允炆想爭他也不會知道這些。”

  遼王說道。

  好吧,他也早有準備。

  “你自己決定!”

  楊豐看著小公主說道。

  遼王的辦法的確可行,反正朱允熥就這一個後代,生下的是女兒,這屬於天意,沒辦法的事,先臨時找個男嬰代替,對外就說生的是皇子,而宮中肯定早控制好了,不會泄露出去的。

  再說泄露也不重要了,朱棣已經放棄,其他諸王沒實力,朱允炆……

  朱允炆個逆賊有發言權嗎?

  然後這個嬰兒登基,剩下就是等幾個月,遼王生了兒子再替換,依舊頂著朱允熥兒子的身份,這種嬰兒幾個月能分出什麽,回頭長大了還是一樣做皇帝。

  還是朱家江山。

  遼王雖然不能做皇帝,但事實上是他兒子做皇帝,他也滿意了。

  但是……

  楊豐不應該摻和。

  他一個外人,不能摻和這種事情的。

  “為何不能是女皇?”

  小公主突然說道。

  “女,女皇?”

  她哥哥都傻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