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門閥贅婿》第760章 艱苦和談
  第760章 艱苦和談
  談判細節頗多,秦王把具體事務交給談判小組。這樣安排能形成縱深,增加張力。每天傍晚,邀請使者共進晚餐時,秦王才會與使者面談。秦王的談判精神是:先錙銖必較,再交換利益,最後做長期發展考慮。

  談判桌上你來我往,唇槍舌劍,可秦王懷疑敵軍的真實撤軍原因。在沒搞清楚這件事之前,和談的誠意大打折扣。

  契丹使者舒慶,昨天提出“割地”“和親”兩項,他還有別的條件要說,卻被秦王打斷。秦王完全不能接受這兩項,而且態度強硬。

  在第二天談判中,契丹使者避開“割地”不談,隻說要梁朝承認遼國,並簽訂互不侵犯條約。至於“和親”一事,舒慶並不死心,他說這是他出使的核心任務之一。如果不能談成,那麽這次和談就是失敗的。

  晚宴時蘇禦說:“和親,未必一定是梁朝公主嫁給遼國,也可以是遼國公主嫁給梁朝。”

  使者舒慶道:“不如雙方各讓一步,我們嫁一個公主給你們大興皇帝,你們嫁一個公主給遼皇。”

  “梁朝最小的公主也已成婚。”蘇禦苦笑道:“給你們一個郡主要不要?我們這邊郡主倒是有很多。”

  很顯然蘇禦在與使者扯皮拖延時間,斥候細作正在努力找出耶律崇光撤軍的真實原因。

  可舒慶看起來倒是蠻認真的,皺著眉頭說:“郡主也是老皇帝的親孫女嘛,我們可以接受。而且你們可以給郡主敕封公主頭銜,再嫁過來。”

  蘇禦道:“我們大興皇帝才三虛歲,你們有年齡合適的公主嗎?”

  “當然有,吾皇雖年紀不大,但孩子不少。”

  與遼國使者東拉西扯的聊起來,一點正經事也沒確定下來。蘇禦發現,這位使者要談的事還真不少。除了“確定邊境”“和親”之外,他還要談通商的事。而且他還要求梁朝向遼國每年送二十萬兩白銀和五十萬匹絹作為“歲幣”。

  這讓蘇禦想起北宋與遼國簽訂的《檀淵之盟》,不過宋朝給遼國的歲幣是:十萬兩白銀、二十萬匹絹。

  《檀淵之盟》看似宋朝虧了,其實不然。

  首先這些“歲幣”對宋朝來說,隻佔GDP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其次兩國通商,宋朝的巨大順差,早就把這點損失賺回來。所以《檀淵之盟》本質上是宋朝佔便宜。為了緩解順差,宋朝後來還持續增加歲幣,緩和兩國關系。

  總之,憑借神州人的超強生產力,從古至今都是世界工廠。所以只要做買賣,大體都是順差。這也是清朝挨揍的原因之一(當然這不是最主要原因)。

  順差太大。陶瓷、茶葉、紡織等物品通過海運遠銷歐洲,可神州人卻不買歐洲的東西。十船去,九空回,一船滿倉還都是真金白銀,直接導致歐洲貨幣戰爭。

  歐洲連錢都沒了,還怎麽生存?於是動歪心思,然後就發生了眾所周知的事。而清軍腐敗,武器落後,一擊即潰。歐洲人發現,原來清朝如此不堪一擊,於是得寸進尺,從此神州開始了長達百年的屈辱歷史。

  能賺錢,卻守不住錢,莫大的悲哀。

  但蘇禦並沒有同意歲幣一事,因為給遼國歲幣,就是上貢,相當於梁朝皇帝向遼國皇帝稱臣。憑借梁朝的國格,不能忍受。

  蘇禦也挺佩服梁朝,寧願把自己橫死,也不接受屈辱條款。梁朝是窮橫的典型代表,但也頗有些品格。南晉都看不下去了,生怕梁朝窮死,每有戰爭,還送來些資助。

  如果是南晉趕上這場戰爭,蘇禦相信,他們會毫不猶豫接受歲幣條款。甚至會像宋真宗趙恆一樣,唱著歌收兵回朝。在回朝的路上,高興得難以抑製,還寫下“繼好安邊境,和同樂小康”的詩句。

  “不行。”秦王盯著使者舒慶說:“你回去告訴耶律崇光,我朝絕不可能向他稱臣。如果他不服,咱們就繼續打。”

  舒慶皺眉道:“秦王殿下,現在明明是我們兵多,你們兵少。是我皇仁慈,才撤兵和談。難道秦王看不出形勢嗎?”

  秦王道:“你低估了中原人的決心,高估了你們的實力。你一家,比三胡如何?我們用十年打跑三胡,不惜再用十年打跑你們。你休要再跟我提此事,若再提,我主動去打耶律崇光。”

  此時蘇禦想到的是半島戰爭,那時神州很窮,武器也落後,但還是要打。否則像宋朝一樣,從頭窩囊到尾,浪費多少名將。而梁朝現在狀況是能打的人很多。就算秦王戰敗,後面還有更能打的人。

  蘇禦並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軍事天才,比如龍山一戰打得就很一般。最起碼戰略目標未能實現。契丹人的突然撤兵,純屬意外。

  ……

  契丹大營封鎖緊密,斥候細作都無法獲得消息,反而被契丹人逮去幾名斥候。

  八百裡加急,邊關戰報送往洛陽,滿朝文武為秦王取得的階段勝利感到歡欣鼓舞,曹玉簪給秦王的回復是:一切邊關事務,秦王自忖定奪。

  曹玉簪沒給秦王什麽意見,可此時秦王卻接到禦史聯名血書,要求秦王硬氣起來,絕不能簽屈辱條約。擰斷頭,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

  “稟秦王,遼國又增兵,估計三萬。”

  “我們的援軍到哪了?”

  公孫雄蹙眉道:“河北新兵剛到莫州。”

  蘇禦瞥了一眼地圖:“我們現在只有十二萬人,而敵軍卻三十多萬……”

  公孫雄道:“若和談能退兵,不失為良策。憑卑職對三門閥的了解,胡人不殺過黃河,他們是不會全力出兵的。”

  蘇禦皺眉,將禦史血書遞給公孫雄。

  公孫雄看了看,沒吭聲。

  蘇禦道:“把兵集中到一處,擺出與契丹人決戰的架勢來。這份血書,我讓契丹使者帶回去給耶律崇光看看。”

  公孫雄將血書放下:“這幫文人,就知道瞎嚷嚷,看似一腔熱血,實則虛張聲勢。若敵軍殺到洛陽,最先逃跑的就是他們。”

  “也不盡然。”蘇禦笑了笑:“我並沒放棄和談,只是不能在氣勢上輸掉。大好形勢下,耶律崇光突然撤兵,其中必有妖。這也是我要擺出決戰架勢的底氣。”

  ……

  契丹使者舒慶剛離開一天,又跑了回來。二次談判,契丹人做出一些讓步。

  但他們的條件依然是苛刻的,他們要求按照現在實際控制區域劃分邊境,也就是說,灤州以東都是他們的,這其中自然包括榆關(山海關)。

  “秦王殿下,吾皇發兵,死了十幾萬人,只要一城一關,不過分吧?”契丹使者舒慶一臉的卷毛胡子,手撚胡須,拉長一根,一松手,胡子彈了回去。

  “我認為很過分。”秦王鄭重道:“你們把兵撤回榆關外,其它條款都可以談。如果不撤軍,那就甭談了。”

  舒慶一改往日謙遜,猛地瞪眼道:“秦王殿下,不要太過分!”

  秦王回瞪使者:“你們跑我家裡搶東西,你說我過分?”

  舒慶憤然站起,撕毀和談文書,重重摔到地上:“那就打!你們要是能拿下灤州,我們給你們錢!”

  “放肆!”

  “大膽!”

  “把這人拿下!”

  舒慶公然咆哮,惹惱梁軍眾將,其中韓堅最為亢奮,拔刀欲斬使者。

  ……

  又談崩了,可秦王沒有為難使者。而先前撕毀的文書也被使者帶去公館,再謄抄一份。是否有什麽改動,不得而知。

  此時蘇禦正坐在王殿裡,與五歲的男賈王玩耍。攝政王完顏袞、王太后葉赫真秀陪在一旁。

  眾將回到各自軍營,唯有公孫雄、趙晃等衛國軍五大將留在王殿,此時王殿正中還站著一人,正是韓堅。

  韓堅戰場違令,是死罪,但誅邪克考慮他是秦王的人,所以並沒殺他,只是沒收兵符,剝奪他的指揮權。

  韓堅先前忙碌,而且有心理障礙,一直沒提此事。今天他終於鼓足勇氣,來找秦王告罪。他發現自己不來找秦王,秦王是不會把兵符給他了。那誅邪克對他的懲罰,就算是坐實。

  “我們在試探他們的底線,他們也在試探我們。那使者公然咆哮,就是他的試探手段。我不殺他,他就知道我們有談判的誠意。那麽這場和談就還能繼續下去。”

  秦王不談韓堅的事,繼續聊和談,韓堅就一直站在那裡。

  完顏袞道:“依我看,他們的底線是鐵器買賣。”

  蘇禦無奈點頭。

  如果連這也不答應,契丹人一點好處也撈不到,他們是不會撤兵的。

  蘇禦很好奇,契丹人會如何與梁朝做買賣?他們除了生產牛馬羊人參之類的東西,也沒有什麽能賣到梁朝來的。而梁朝的陶瓷、茶葉、絲織品卻是暢銷貨。一旦通商,他們一定是吃虧的。

  看來,下一步談判的重點是在經濟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