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門閥贅婿》第761章 王太后的邀請
  第761章 王太后的邀請

  古訓有言:堂前教子,枕邊教妻。

  因為孩子七八歲時,分辨對錯的能力有限,當眾訓斥他,孩子因羞愧而長教訓,而且還顯得家長有家教。即便孩子犯了小錯,外人見家長如此有家教,往往都能原諒。

  相反,有那家長不管孩子,驕縱成性。

  但家長不管,社會會幫他們管,而且加倍。所以“慣子如殺子”。

  但妻子往往是成年人,是非觀早已成熟,而且有更強烈的自尊心。所以對妻子不能在人前公然訓斥,那會讓妻子感到十分難堪。若妻子是個軟弱的,她會憋在心裡,非常難過;若妻子是個強橫的,說不準就與丈夫吵起來,更有甚者大打出手。

  當然,什麽事都有個度,管孩子應該嚴格,但孩子到了懂事的年紀,告訴他們是非曲直,適當傳授經驗,就可以了。否則嘮嘮叨叨沒完沒了的,會讓孩子活得痛苦。那是折磨孩子,而不是教育。

  面對韓堅,秦王選擇私下裡談。

  正如誅邪克所言:陣前違令,非殺不可,否則慣出毛病來,以後還有誰聽軍令?
  這次放過韓堅,對誅邪克來說是一次“威嚴”層面的損失。而誅邪克的損失,無外乎是為秦王考慮。

  秦王站在陣亡功勳碑前,背著手,佇立良久,韓堅站在校長背後。

  校長一句話也沒說,韓堅卻聲淚俱下。

  ……

  已是四月,談判終於有了進展,可此時秦王對朝廷非常不滿。

  因為在談判過程中,除了那些早就安排好的新兵蛋子,朝廷一兵一卒也沒派過來,而這嚴重限制了秦王的談判。

  在敵眾我寡、兵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要想通過談判謀取好處,純屬癡人說夢。

  秦王將和談成果送到朝廷,並不是在征求朝廷意見,而是讓他們看看,這種情況下,最多能談成這樣。

  文書中說:遼國同意撤兵到榆關以外,但梁朝必須答應以下幾點:雙方互派公主和親,並保證貴妃以上爵位;梁朝每年給遼國十萬兩白銀、二十萬匹絹,遼國每年給梁朝等價的牛羊馬匹,是為互贈;保證古北口和榆關通商,梁朝不限制鐵器貿易,遼國不限制馬匹貿易。

  乍一看,感覺蠻公平的。可實際上並非如此。

  比如遼國要用牛馬羊抵消十萬兩白銀和二十萬匹絹,但他們的牛馬羊單價幾乎是梁朝市價的二倍。尤其是優種馬匹,價格更是高到離譜,而且都是公馬。

  蘇禦將文書送至朝廷,本意是催促曹玉簪給燕雲增兵,增加談判籌碼。可曹玉簪卻模仿平時蘇禦開玩笑的口氣說:地主家也沒有余糧了。

  曹玉簪做過努力,分別拜訪賢王、康王。可康王不同意發兵,賢王也就不發兵。而且還有更麻煩的事發生,唐振聽說北方戰事吃緊,於是加快稅改節奏,結果引發大規模暴亂,長安道已打成一鍋粥。

  曹玉簪說:本打算讓唐振換你,可現在唐振拆東牆補西牆,把蘭州兵撤下來平叛。唐家派不出兵北上,孟氏西門氏就不會派兵。

  曹玉簪強調說:十萬兩白銀相當於1億錢,二十萬匹絹相當於2億錢。雖然遼國牛馬羊價格偏高,到底能抵消一半。相當於每年給他們1.5億。這並不多。南晉皇帝司馬衷剛送來一百億。用南晉的錢,就能頂66年。而你帶兵打仗,這一趟損耗,就是幾十億。

  曹玉簪最後訓斥蘇禦:你媳婦和西門端一場“互詐大案”已告到大理寺。這一次詐騙案涉及金額將近400億,我還給你壓著呢。現在為了這點小錢,你就別跟契丹人計較,趕緊簽了,帶兵回朝。

  ……

  梁遼簽訂《榆關之盟》。

  秦王希望與耶律崇光簽約,可遼國卻派先鋒大將蕭覽來。

  蕭覽是遼皇后的親弟弟,遼太子的舅舅,又是先鋒大將,身份倒也不底。可梁軍方面還是表示不滿,於是沒讓秦王去簽,而是決定換一個人去。這時趙晃自告奮勇說:俺打仗不行,但喝酒行。等簽完約,非要把蕭覽喝躺下不可。

  簽約前,場面嚴肅,簽約後,大排宴宴,雙方將帥同席暢飲。

  趙晃吹牛,說自己能喝,號稱“酒桶”,結果沒喝過蕭覽,第二天是被車運回來的,直到中午才醒。

  這時他帶回來一個消息:耶律崇光死了。

  “怎死的?”

  難怪契丹人會在大好形勢下撤軍,原來皇帝死了。

  趙晃倒在逍遙椅裡,還一身酒氣,身旁有軍伎給他捏額頭,懶洋洋地道:“蕭覽說,龍山一戰,雙方立下大寨對峙,也不知梁軍用什麽弓弩,距離六百步遠竟能把箭射過來。本來營寨很大,而梁軍的冷箭亂射,也不是每一支都能射進營中。所以他們也不是很在乎。可巧了,耶律崇光要接手,本有士兵給他舉著盾牌,他蹲下拉屎,拉完了,提褲子站起來。他站得太快,盾牌沒跟上,一支箭正好插在他的後背上,又把他射倒在剛拉的粑粑上……”

  蘇禦拉沉臉:“這是蕭覽說的?”

  “呃…,呵呵,大體是這樣,也有我的一些修撰。”趙晃憨笑道。

  趙晃沒個正行,有些胡說八道的成分。耶律崇光中箭的具體情形,蕭覽壓根就沒說。不過那一箭確實很要命,耶律崇光覺得沒救了,於是沒讓軍醫拔箭,而是帶著箭傷撤軍。

  三天后耶律崇光才死。

  死前,他托孤蕭覽,並要求秘不發喪,趁機與梁朝談判。談判的內容,都是耶律崇光死前安排的,而這個談判的結果,也在他預料之內。臨死他曾對秦王做出過評價:梁有秦王,國運不絕。

  聽到這個消息,蘇禦有點懊惱。蘇禦認為,與耶律崇光的較量中,自己沒討到便宜。可趙晃卻有著不同的看法,趙晃說,耶律崇光連命都沒了,你還想怎的?

  ……

  勝利的消息傳遍全國,百姓們歡欣鼓舞,奔走相告。雖然還有很多人沒見過秦王,但秦王的畫像已遍地都是。現在最暢銷的,就是秦王的畫像。百姓們買回家裡,貼在牆上。有錢人家還會擺上一龕,供奉香火。

  大家不知道具體情況,以訛傳訛,就把秦王神話。傳言說,秦王臨危受命,勇赴沙場,胯下白龍馬,手中青龍偃月刀,與那手持一對擂鼓甕金錘的耶律崇光陣前單挑,大戰三百回合,將那耶律崇光人頭斬落。

  這就很誇張了。

  首先,陣前就沒有單挑這一說,其次,蘇禦壓根就沒殺過人,更沒有什麽青龍偃月刀。而耶律崇光用的武器是馬槊,不是擂鼓甕金錘。

  說書人罵當朝政要,肯定不行;可如果粉飾太平外加吹牛,那就沒人管,百姓們也愛聽,各書報茶館裡,現在最火的就是給秦王吹牛的。

  而在給秦王吹牛的浪潮中,自然少不了“弄潮兒”許洛塵。罵人吹牛抬杠,這都是他的拿手絕活兒。在吹牛的人群中,他一騎絕塵,勇攀高峰,一覽眾山小。吹出花樣來。蘇禦認為,那大戰三百回合的段子,八成來自許洛塵。

  他用官媒給秦王吹牛,影響之大,可想而知。

  雖然仗打完了,可秦王並不會馬上撤軍。部隊需要休整;榆關、古北口、燕州城需要修繕。

  此時蘇禦還有別的考慮,比如男賈人的安置問題;還有昨天晚上,老幕僚典鞏給秦王提出的一些建議。

  這典鞏,有點像燕王朱棣身邊的姚廣孝,一門心思希望王爺造反。

  可此時蘇禦的狀況與燕王朱棣不一樣。如果《明史》沒被篡改的話,朱棣造反是被朱允炆逼反的,而現在沒人逼蘇禦造反。

  造反的成本實在是太大,蘇禦很是猶豫。

  不過蘇禦也沒一口否決,反正現在也回不去洛陽,就安心在此地玩耍,順便打造第四師。

  山東道、河北道、河東道送來三萬新兵,各師看著都眼熱。可是他們再眼熱,有秦王在這裡,都要靠後。

  這時秦王說:敵軍已撤,玄甲十一個師留下就夠了,三門閥壯士可以回歸本營了。

  三門閥兵撤走後,蘇禦開始從新兵裡挑選精壯,補充第四師。

  第四師這次損失不小,一共一萬兩千人的隊伍,現在還剩下六千多。蘇禦先從三萬人中挑選四千精壯給第四師補充上。很快引起各師不滿,跑到秦王面前抱怨。秦王才把剩下的,按照各師損失情況,按比例分配下去。那十個師顧著搶人,來找秦王抱怨的人就少了。

  當然,還會有一些人來抱怨,因為在分兵的過程中,秦王做了手腳。把精壯的送去賢王派系,而康王那邊剩下的就是一些矮小瘦弱者。這也算是對康王以牙還牙。

  有人來抱怨,讓韓堅把他們擋在外面,不予理會。

  秦王正躲在花園裡,倒在躺椅裡享受陽光,這時老黃跑了過來:“少爺!剛才王太后派人給老奴透話兒,問少爺想不想去她屋裡喝一杯?”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