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在下,中醫黃素》第416章 社區義診
  第416章 社區義診
  “燕子、曉雪,走了!”

  在食堂剛剛吃完早飯,秦曉璐迫不及待地催促起李燕、黃雪。

  來到暖心社,接待李燕三人就是昨天做登記的師姐。

  “你們三人來得還挺早的,社團八點在學校門口集合出發。”

  黃雪雀躍地說道:“第一次參加義診有些激動,早上不到六點就醒了,吃完早飯我們就過來了。”

  “凌師姐好!昨天走得匆忙還不知道凌師姐叫什麽呢?”

  “我叫凌簫,是研二學生!”

  看著凌師姐正在整理東西,黃雪興致勃勃地上前:“凌師姐,我們來幫你吧。”

  凌師姐擺手道:“不用了,我這裡已經忙完了,就是整理一下今天義診要帶一些這次要義診的器材,你們隨便看看,後面的板報上有我們以前義診的照片,你們可以了解一下。”

  李燕三人走到板報前,看著上面的照片,有義診的照片,有宣傳中醫知識的照片,也有學生帶著老人們練習引導功的照片。

  李燕問道:“凌師姐,我們還教老人們練習引導功呀!”

  凌師姐走到李燕三人身邊回答道:“當人來,我們不僅做義診預防疾病,還會和老人們聊中醫,談養生,比如為什麽老年人不要吃得太鹹,不要吃得太肥,不要吃得太飽,生病起於無知,健康源於覺悟。如果懂得早期預防,勝過生病後再進行處理,中醫的引導功是預防疾病的最好辦法,每次我們教老人們中醫引導功都非常歡迎。”

  “我們現在體育課就在教八段錦,我們這周剛剛學習了兩手托天理三焦。”秦曉璐說道。

  “咱們大學的陳校長可是最推崇中醫引導功法,陳校長擔任中醫系主任的時候,體育課就改成教中醫引導功。”

  凌師姐介紹完,轉眼打量著李燕問道:“你叫李燕對吧!”

  “是的!”

  “我們昨天整理新社員名字的時候,才知道你就是新生軍訓時候的小神醫,既然你已經有扎實中醫基礎,這次你就加入我們的義診隊。”凌師姐就安排來李燕的工作。

  李燕好奇的問道:“凌師姐,這次義診是那位老師帶隊呀?”

  “這次義診活動由我帶隊。”凌師姐解釋道:“義診活動一般都是由老師,或者研究生的學長帶隊,因為我們有醫師資格證,可以避免義診活動過程出現糾紛。”

  李燕三人點頭表示了解:“師姐,我們這次去那裡義診。”

  “我們這次去中山社區義診。”

  中山社區位於呼市商業繁華地段,東至草原南路、西至人民路、南至健康街、北至中山東路。

  轄區總面積0.3平方公裡,轄區居民總戶數3234戶,總人口數7126人,由蒙、漢、回、滿等民族組成,是中山東路辦事處內轄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社區。

  轄區分為衛生廳、儲備局、線務巷;水利廳、水設院、蔬菜平房、派出所;郵電三號院、郵電東小區;二中、郵電學校;四毛、通信小區、經委樓、蔬菜樓;中醫院、碧玉小區、紅波公寓七片區域。

  凌師姐抬手看了一眼時間:“時間快到了,我們把東西拿出去吧。”

  四個人抬著兩個箱子,走出暖心社。

  一輛中巴車就停在大學門口,十名暖心社的成員已經聚集到一起。

  每次暖心社的義診活動都控制在十五人以內,社員內部輪流組織義診活動,或者組建多支義診隊伍去不同社區義診。

  凌學姐點名後,向老社員介紹道:“李燕、黃雪、秦曉璐、江斌、盛強、桂林是這次和我們一同參加義診活動的新社員,大家鼓掌歡迎。”

  老社員隊伍裡響起熱烈掌聲。

  尤其是李燕、黃雪、秦曉璐都是年輕貌美學妹,桂林清秀溫潤如玉的公子氣質,江斌、盛強也是高挑陽光的大男孩。

  看到新社員都是高顏值,掌聲就變得更熱烈了。

  凌學姐雙手下壓,製止住了老社員們的掌聲。

  “桂林是中醫世家出身,李燕也有扎實的中醫基礎,他們兩人編入這次的義診隊。”

  聽見李燕和桂林一起編入義診隊,江斌迫不及待地舉手道:“學姐,那我、盛強、黃雪、秦曉璐做什麽呢?”

  “你們四名新社員協助大二、大三的老社員,在社區的老人科普中醫知識,先熟悉一下暖心社的工作。”

  安排好工作,凌學姐帶著所有的社員上車。

  “桂林同學,又見面了!”

  “李燕同學,你好!”

  李燕和桂林禮貌地打完招呼後,和黃雪、秦曉璐一起登上客車。

  三人做到中巴車的最後一排,挨著坐下。

  等中巴車開動駛出大學,黃雪趴在李燕的耳邊小聲說道:“燕子,我怎麽覺得江斌對你有意思呢。從昨天圖書館,和剛才凌學姐把你和桂林分到一組,江斌看桂林就跟看情敵似的。”

  秦曉璐也起哄地說道:“你剛剛和桂林打招呼的時候,江斌看桂林的眼神都不對。”

  “我現在可不想談戀愛,隻想把中醫學好。”

  李燕無比珍惜自己上大學的機會,對於黃雪和秦曉璐的話並沒有放在心上。

  當中巴車開進中山社區居委會門前。

  凌師姐和前來迎接的社區居委會主任握手,問道:“王阿姨,我們這次義診的地點安排好了嗎?”

  凌師姐參加暖心社已經六七年了,與呼市所有的社區主任基本都認識了。

  王主任熱情拉著凌師姐的手,臉上笑呵呵地說道:“昨天我們就安排好了,就安排滿都海公園。”

  凌學姐對後面的社員們說道:“大家拿好東西,去街道對面的公園。”

  王主任親自帶著暖心社的社員,穿過街道,走進滿都海公園。

  公園廣場已經安排好了義診的桌凳,後面也拉起暖心社義診的宣傳橫幅,旁邊就是一座蒙族少女的雕像,肩膀扛著陶罐,做向湖裡傾倒的姿勢。

  這時,公園廣場很多老人,有的下棋,有的拉琴、有的聊天,等待暖心社的到來。

  “張楚良,你帶著大一的新社員把宣傳板支起來。”

  在凌師姐的安排下,義診活動很快就有序的展開了。

  老人們也自動的分成兩波,一波排隊檢查身體,一波圍繞在張楚良身邊,聽社員們科普中醫養生知識。

  不會出現活動混亂擁擠的場面。

  義診有序地進行著,凌師姐接待了一位老奶奶。

  一個老奶奶說:“後生仔,你們是學醫的,能看看我這腳怎麽治嗎?”

  凌師姐上前說:“老奶奶,你這腳怎麽了?”

  “我這腳常年濕疹。醫生說。年老了不好治。”

  老奶奶邊說邊把自己腳踝露出來。

  果然踝關節周圍一大片濕疹,抓得瘢痕累累,滿目瘡痍。

  如果不把腳露出來,我們還不知道有這麽嚴重的濕疹。

  大凌師姐耐心說:“老奶奶,你應該到醫院去找老先生給你看看。”

  老奶奶搖頭說:“我找過好多醫生看過、中西醫我都看過,抹上藥膏、喝上中藥好幾天,不摸、不喝就會再犯。治了好幾年都沒有好效果,我也不想去了。今天看到你們這些後生仔,就想打聽打聽。有沒有什麽偏方秘方可以給我試試。”

  凌師姐也是第一次遇見這樣病情,一時間不知道從何下手。

  而很多社員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集中到李燕這邊來。

  很明顯李燕這個軍訓小神醫,在學校裡可以治好學生的病,到了這裡能不能治好老人家的病。

  李燕慢慢走過去,看著老人很多都拿著老式板凳,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大凌師姐看李燕有些為難的樣子,便說:“李燕,如果沒什麽好辦法就算了,畢竟老阿婆也找過不少醫生,我們治不了也沒什麽丟臉的。”

  確實皮膚病不好治,俗話說,治啥別治皮,治皮丟臉皮。因為引起皮膚病的原因很多,五髒六腑失調都會成為皮膚病的病因。

  要在錯綜複雜的髒腑關系裡,理順出一條真正的幕後病機,非常不容易。

  但李燕還是嘗試著去辯證思考。

  李燕問道:“老奶奶,你以前是幹什麽的?”

  老奶奶說:“我和我丈夫年輕的時候在哈素海捕魚隊工作。”

  李燕又問道:“你平時最喜歡吃什麽呢?”

  老奶奶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著湖當然是吃魚了。”

  “老奶奶,那你住在哪裡呢?”

  “我以前住在哈素海,現在那裡要搞旅遊區,我們就搬城裡分的樓房,我住一樓。”

  “為什麽不住二樓、三樓呢?”

  “二樓、三樓給兒女住,我老了爬不上去了。”

  李燕和老奶奶一問一答,心裡已經有了思路。

  再聽老奶奶說話明顯中氣不足,有時要緩口氣才能把下半句講出來。

  李燕心中就有底了。

  李燕留意了一下老人活動中心的板凳,有些板凳的凳腳已經開始腐爛。

  李燕自問道:“為什麽凳腳會先腐爛呢?”

  周圍的社員都莫名其妙,李燕不是應該談老奶奶的病機和用藥,怎麽突然間思路跑到桌椅去了。

  李燕又問道:“老奶奶,你平時有這個板凳作甚麽。”

  老年說道:“平時洗衣服、洗菜淘米的時候,我都坐著它。”

  李燕接著說:“洗衣服、洗菜淘米,地上有水多濕,濕氣能夠腐木,所以凳腳先爛。老人年輕的時候長期在湖上工作,又好食魚肉之物,容易生濕濁,濕性趨下,加上年紀高中氣不足,陽氣不升,所以濕腐雙腳。”

  聽了李燕都解釋,社員們才恍然大悟。

  大凌師姐示意李燕繼續說下去,看有什麽好的治療方法。

  李燕接著說:“老奶奶、你這個用專業術語來講,就是中氣不足,濕氣下濁。”

  老奶奶點點頭說道:“小姑娘,你這麽一說,我好像明白了,我聽你的。”

  李燕笑笑說:不是聽我的,要聽中醫的,要聽有道理的,而且你以後要少吃魚了。魚生痰,肉生火,青菜豆腐保平安。這些肉食之物會生痰濕,痰濕會阻礙血脈運行,中醫叫濕阻氣機。腳部血脈離心臟遠,血脈運行本身就差,加上濕邪受阻,你這腿就沉重,濕疹就不容易好。”

  老奶奶說:“好嘞,以後我注意一點,不要喝魚湯、肉湯了。”

  李燕點點頭,然後給老奶奶開了一個補中益氣湯,並且加了四妙散。

  補中益氣湯能升陽,治其陽氣不足。四妙散能除濕,治其濕濁有余。

  後來,老奶奶吃了十劑藥,上下樓梯腿腳有力,說話也不上氣不接下氣了,最重要的是腳上的濕疹慢慢痊愈。

  老奶奶還特意給暖心社送上了錦旗。

  大凌師姐也專門到宿舍找李燕誇讚一番。

  “李燕,你真有能耐,用了那麽多西藥,花了幾千塊錢都沒有拿下,你就簡簡單單幾劑藥就把她的病治好了。”

  李燕後來帶著暖心社到中山社區搞義診活動,老奶奶永遠都是最積極踴躍的,這都是後話。

  這就是為什麽中醫特別強調老年人養生,注重飲食。

  五八,腎氣衰;六八,陽氣衰;七八,肝氣衰;八八,腎髒衰,五髒皆衰。

  腎陽不足,脾胃運化變弱,本就容易生濕生痰。

  注重養生很重要,如果你一邊吃升陽除濕的藥,一邊又吃肥甘厚膩的魚肉、雞蛋,一邊又住一層潮濕的地方,這樣一邊用藥治病,一邊這些不良的生活起居、飲食習慣又在製造疾病。

  兩股力量就像在拉鋸,醫生想幫你往健康那面拉,你的不良生活習慣卻往疾病這面拽。這樣一來二去,病人的身體就像鋼鋸下面的木頭,最後會被鋸得殘破不堪。

  還有就是現在的年輕人,身體不舒服去看中醫。

  中醫給開了調理身體的藥,自己卻不改生活的壞習慣,依舊是熬夜、喝冷飲、吃外賣。

  不改掉壞習慣,吃多少中藥都沒有用。

  《中醫養生學》希望無論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要看看,現在學中醫也要重視起來。

  醫生管好開方用藥就行嗎,想不到醫生如果不懂得養生,病人錯了也不知道哪裡錯,醫生辨證精準,也難以徹底根除疾病。

  就像老奶奶一樣,不見得所有的中醫都辨證錯誤,更多是沒有考慮到養生忌口,讓濕疹一直無法根除。

  《黃帝內經》不是講上工養生,中工治病嗎?會用藥治病是半個醫生,會養生防病是半個醫生,如果能把治病和養生結合起來,那就是一個完整的傳統中醫。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