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在下,中醫黃素》第253章 草原上產後病
  第253章 草原上產後病
  衛生院的圍牆外面,停著五輛馬車,馬兒時不時的打打響鼻、再用蹄子刨刨地上的泥土。

  三天的小鎮巡診結束了,今天醫療隊將分成若乾個小隊,深入草原,為距離小鎮遠,草原深處的牧民義診。

  在這個汽車還沒有普及的年代,外面的馬車就是醫療隊的代步工具了,如果人數少的話,很多醫生都是直接騎著馬,就進入草原巡診。

  所以說,九十年代左右的蒙疆的醫生,很多都有一手不錯的騎馬的功夫。

  時間早早的哈森鎮長就來到衛生院,給進草原巡診的醫療隊送行。

  當然,也不僅僅是送行,鎮上還會給醫療隊配上向導。

  這些向導有鎮政府辦事的公務員,也有派出所的民警和輔警,這些人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對草原上每一塊草場屬於誰家都了如指掌,是最合格的向導。

  “阿古達木醫生,黃醫生!我祝願你們一路順風,等回來後,我再好好地請醫療隊的醫生喝酒。”

  不愧是蒙族的兄弟,熱情都是用酒衡量的。

  黃素、李燕背著藥箱來到拴馬的地方。

  看見李燕望著眼前馬匹,眼睛充滿躍躍欲試的好奇,不再像剛剛見面一樣,成熟的讓人心痛,終於有點少年人天不怕地不怕,什麽都想嘗試一下的性格了。

  黃素逗弄著李燕道:“我看你挺像騎馬的,要不我們騎馬去巡診怎麽樣?”

  “我可不會騎馬,我們還是做馬車吧,要不該耽誤巡診的時間了。”

  李燕急忙搖動兩隻小手拒絕著。

  見到李燕慌張的樣子,黃素也不逗李燕。

  “你要是想學騎馬,等去了牧民的家裡,有時間我教伱。”

  見到哈森鎮長帶著一名警察向自己這邊走來。

  走到黃素身邊,哈森鎮長向黃素介紹道:“黃醫生,你們這個小隊就兩個人,我們就安排公安局的小劉給你們當向導,這樣路上也安全一些。”

  黃素和劉警官握手道:“劉警官,這十多天要辛苦你了!”

  劉警官客氣道:“不辛苦!不辛苦!要說辛苦還是你們辛苦。”

  這就是中醫,只要一個脈枕、一盒銀針就幾乎可以當一個全科的醫生使用。

  再看其他馬車上的醫生,那一輛不是有四五名醫生,婦科、兒科、內科是應有盡有。

  將兩個醫療箱放到板車上,黃素、李燕和做向導的民警也坐上了馬車。

  “駕!”

  看見黃素三人都做好了,車老板甩動手上的馬鞭。

  馬兒脖子上的銅鈴發出清脆的聲音,隨著馬兒腳步的加快,顛簸的馬車速度也漸漸加快起來。

  不一會兒的時間,黃素他們就走出了這個東西長度不到一公裡的小鎮。

  李燕這還是第一次和黃素一同外出,而且一走就要十多天,不由得有些緊張。

  看著李燕坐在馬車有些局促,黃素關心地囑咐道:“今天起來的早,你要是累了就躺在車上睡一會兒,馬車估計要走一上午的時間,等到了地方我再叫你。”

  今天醫療隊的醫生,早晨五點多,就起來的收拾東西了。

  聽了黃素的話,李燕躺在板車上,看著蔚藍的天空,和一朵朵形狀各異的白雲慢慢的在眼前移動,困意還真的上來了,不知不覺的就睡著了。

  黃素回頭看見李燕睡著了,從自己的行李掏出一件厚實的大衣蓋在她的身上,防止受了風寒。

  李燕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就感覺有人輕輕地推自己。

  睜開眼睛,李燕看見馬車已經停了下來。

  “燕子,到地方了,起來的!”

  李燕做起來,蓋在身上的衣服也隨著掉落下來。

  看見自己蓋著黃素的衣服睡了一路,李燕的臉瞬間紅了起來。

  黃素跳下馬車,見李燕還呆呆地坐在那裡。

  “燕子,還坐在那裡幹什麽,快下來活動活動筋骨。”

  “哦!”

  聽見黃素的話,李燕這才反應過來,慢慢地跳下馬車。

  這才看見不遠處的五六間蒙古包。

  劉警官走到黃素身邊說道:“這家的主人叫蒙根,黃醫生,我們這兩天就在蒙根的家裡看病。”

  草原巡診,不是一家一家的走,而是找一家作為固定坐診的地方,讓周圍的牧民過來看病,等這片的牧民看完以後,才會去下一個地方。

  就在黃素和劉警官聊天的時候,傳來一陣蒙族的傳統音樂,蒙古包裡面走一群穿著節日盛裝的蒙族兄弟姐妹。

  一個漂亮的蒙族女人手捧著藍色的哈達走在最前面。

  劉警官向蒙根介紹道:“蒙根,這位就是這次過來巡診的黃醫生。”

  聽到劉警官的介紹,女子彎腰向黃素獻上了手裡的哈達。

  在上世紀初,草原人民就醫不便的年代裡,巡診的醫生,是最受草原人民歡迎的人之一。

  脖子上帶上哈達,黃素就被熱情的蒙族兄弟姐妹簇擁著走進蒙古包,李燕拿著兩個醫療箱緊緊地跟隨在身後。

  走進蒙古包,蒙根熱情地邀請黃素坐下。

  “黃醫生,你們一路辛苦!先喝點水休息一下!”

  休息一陣,黃素問道:“蒙根兄弟,附近的牧民都通知了嗎?”

  蒙根拍著胸脯說道:“黃醫生,您放心!每次巡診,醫生都會住我家,昨天接到通知,我就已經通知附近的人,明天大家就都會過來的,今天您就好好休息休息!”

  聽到明天開始問診,黃素隨口問道:“這樣,我就先給你的家人先做檢查。”

  蒙根聽見黃素的話,也不客氣地說道:“那太好了,我老婆前幾天下雨著涼了,這兩天一直暈沉沉的,身體還發熱,麻煩黃醫生給我老婆看看。”

  一聽真的有病人,黃素立刻起身道:“走,我們先去看看病人。”

  說著,在蒙根的帶領下,走出會客的主帳,向旁邊的一個蒙古包走去。

  走進蒙古包,黃素就見一名婦女頭上蓋著毛巾躺在病床上。

  黃素急忙坐在床榻邊上,拿下婦女頭上的毛巾,伸手觸摸她的額頭,只見額頭非常的燙。

  黃素掃視著患者的床榻,發現上面竟然有嬰兒的東西。

  看向蒙根,黃素問道:“患者生孩子多久了?”

  蒙根回答道:“黃醫生,我老婆剛剛生產十天。”

  黃素帶著責怪的語氣說道:“你不知道女人在坐月期間,不能受風受寒嗎!”

  蒙根無奈的回到:“黃醫生,我知道!可是幾天前的雨下的太大了,她非要出來幫忙,我攔也攔不住,我怕她著涼,回來還特意給她熬了薑湯,可是還病了。”

  中醫之所以讓產婦做月子,是因為婦女生產的時候是非常消耗氣虛的,產後會出現血海不足,百脈空虛,最容易傷風受冷,即使家裡要開窗戶,也不能開得太大。

  當然這也是因人而異,有的人氣血旺盛,生完孩子只要稍作休息幾天即可,也有生孩子非常順利的,沒有消耗多少氣血的,自然恢復的時間也短。

  但也有體虛之人,這一類人群生產本來就長,消耗氣血就比正常人多,在加上本身身體就虛弱,就要更嚴格地遵守坐月子的規矩,安安心心地養好身體。

  然而,某醫的一部分人為了反對中醫,大肆批評中國女人坐月子是封建陋習,不僅否定女子做月子,還鼓勵女子生孩子以後吃冷飲,吃雪糕等,中醫越讓產婦注意什麽,他們越鼓勵產婦做什麽。

  為了反中醫,這些人已經喪失人性。

  我曾經有一個和我一個部門的同事,她就是某丁的忠實粉絲,她生完小孩才十多天,就覺得坐月子待在屋裡太無聊了,於是想到外面走走。

  她的媽就經常囑咐她,要注意避風冷,出門要戴帽子。她還經常跟同事抱怨她媽囉嗦、老封建。

  我那個同事就用某丁的話反駁她媽媽,說都什麽年頭了,這都是老封建留下來的舊傳統。說現在一般在醫院裡生完小孩沒多久就可以上班工作,生孩子的三天就和同事出去啤酒燒烤了。

  我這個同事生活也不注意,一次趁著清晨比較清爽,家人還在睡覺的時候,便到外面溜達買東西去,那可是京城三月的早上,剛開始很開心,可被涼風吹久了,反正是坐月子第七天就病倒請假了。

  在我離開那家公司的時候,她已經落下了病根,有氣虛血瘀陽虛的情況,一到月事來的時候,就痛不欲生,每次都是吃布洛芬止痛。

  現在因為女子也上班,很多人都無法正常坐月子,有很多人都留下了產後痛經的毛病,現在痛經已經成為了女性最普遍的疾病了。

  拿過患者的手臂,黃素三指搭在患者的寸關尺上。

  診過患者的兩隻手的脈搏脈搏,黃素站起身來也不說話。

  望向李燕說道:“燕子,你過來給患者把一下脈。”

  自從見到李燕學習中醫的天賦,黃素開始準備培養李燕了。

  聽見黃素的話,李燕急忙搖手道:“黃醫生,我不會把脈呀!”

  “沒關系,我教你!”

  李燕非常緊張地坐在患者床榻邊上。

  黃素拿過李燕的右手道:“把中指伸出來。”

  李燕伸出自己的中指,黃素手把手將李燕的中指放在患者手腕的橈骨處解釋道:“感覺沒有感覺到手腕上有個凸起,這裡就是寸關尺三部的關,中醫就叫定關,你在將食指、無名指放在關部的兩側。”

  見到李燕三指擺放正確,黃素說道:“三指不要用力,輕輕搭在患者皮膚上,有沒有感覺到脈搏在跳動。”

  李燕興奮地點了點頭道:“黃醫生,感覺到了。”

  黃素繼續問道:“你覺得對方脈象如何?”

  李燕屏住呼吸仔細感覺患者脈搏的跳動。

  對比自己的心跳速度,李燕說道:“我怎麽覺得患者脈搏跳動好緩慢呀!”

  “輕取即得為浮脈,來去緩慢為緩脈,這是浮緩的脈象。”

  第一次診脈李燕竟然能說對患者脈象,黃素帶著讚賞解釋給李燕解釋患者的脈象。

  一聽見患者是浮緩的脈象,最近和黃素接待最多的就是浮緩、浮緊的患者,對方又是受到了風寒。

  李燕高興的說道:“黃醫生,是不是要給患者用桂枝湯解表散寒呀!”

  李燕已經記住了,傷寒感冒脈象浮緩用桂枝湯、浮緊用麻黃湯了。

  黃素要藥頭說道:“患者是剛剛生產的產婦,但是解表散寒的力道太大了,會在解表散寒的時候,也會拔掉患者的腎氣,讓虛者更虛。”

  孕婦受到的風寒不是一般的解表散寒的藥物能夠解除的,必須要找一味能引藥入血分、可以祛血中之風寒的藥。

  見到李燕抬頭用迷茫的眼神望向自己。

  黃素笑著問道:“婦科裡頭有個血中氣藥,此物善於入血,能夠把風氣拔出體外,是善於理血中風邪的風藥,你說說是哪味藥。”

  黃素也想考察,李燕對本經掌握的程度。

  李燕沉思許久,在腦子裡回想本經的內容,最後十分不確定的說道:“難道是荊芥?”

  聽到李燕的回答,黃素臉上的笑容就能盛了,仔細講解道:“對!就是荊芥。荊芥分為荊芥和芥穗,荊芥穗發汗之力更大於荊芥,而且能直達下焦,把婦人傷血過後招引的風寒氣拔出來。”

  黃素繼續講解道:“在藥入血散寒的時候,你還要注意不能因為散寒而傷了血,因為產婦生產後本來就血虛,所以在煎湯時衝點紅糖水進去,祛風養血兩相宜。這樣發散風邪不傷氣,深人血分又不耗陰,治療產後血暈發熱最妙。”

  傅青主在他的《傅青主女科》書中,最善於用此荊芥穗,治療女人血中風邪瘀滯。

  這也是為什麽中醫說婦科疾病難的原因,其中就有病邪會入侵婦女的血分,在用藥的時候就要講究入血而不傷血。

  當然有些醫生因為注意不到這點,經常會出現先治再補的情況。

  見到李燕重重地點了點頭,黃素說道:“你去醫療箱裡面,拿出10克荊芥穗,煎煮後加入紅糖。”

  說著,黃素回頭對蒙根道:“你們家裡有紅糖嗎?”

  蒙根急忙回答道:“有紅糖!有紅糖!我老婆做月子,就備著了。”

  “你去取30克紅糖給她。”黃素指著李燕,對蒙根叮囑道。

  還好黃素在多備荊芥的時候,也備了一些荊芥穗。

  黃素防備的就是遇見產婦,還真的派上用場了。

  在世紀初,因為交通不便,牧民生產往往是在家裡,因為衛生條件,很多產婦都會留下生產後遺症。

  不久,李燕端著藥走進來,小心翼翼地喂患者喝下。

  不到十分鍾。

  患者身上已經微微出汗,但又沒有濕透衣服,眼睛也緩緩睜開,狀態不再是昏昏沉沉的,變得清醒多了。

  蒙根見妻子好轉,急忙坐在床榻前,握住妻子的手。

  見妻子真的已經轉好,蒙根起身激動向黃素撫胸鞠躬道:“黃醫生,太感謝您了!”

  黃素扶起蒙根交代:“明天再給你妻子服用一劑,她的病情就基本好了。”

  荊芥穗、紅糖經常用於治療產婦受風,荊芥穗入血散寒,再以紅糖為藥引養血,熱服可走氣入血,祛瘀化補,甘溫益氣,補血散寒,兩藥一表一裡,氣陰複而寒邪祛。

  所以,坐月子要謹慎,防風最主要,生產見血,氣血虛弱,風邪很容易入侵血分。

  產後日常生活也要注意,要少碰水,洗漱也要以溫水為主,少吹風,要好好靜養,少看電視,少玩手機,不能啤酒燒烤小龍蝦,更不能奶茶加冰小雪糕。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