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山水小農民》第373章 老知青們的日子
  第373章 老知青們的日子

  泡上一壺茶
  三個難得一聚的老友,坐在金絲楠木茶幾旁,一邊品茶,一邊回憶那些年當知青的日子。

  雖然那時很艱難,特別是楊老和王老,初中還沒畢業, 就到了偏遠的山村做知青,兩人作為城裡孩子,哪裡乾過農活,剛開始的時候因為老是完不成任務,經常被小組長批評。

  而依依的爺爺就是當地的農村孩子,當時也只有十七八歲,因為從小就乾農活, 那時已經成了家裡的壯勞力。

  由於對城裡的好奇, 柳老爺子就開始與兩人接觸,漸漸的三人就成了好朋友,在柳老的幫助下,王老和楊老的農活也乾的越來越有起色,最後犁田打耙幾乎樣樣精通,絲毫不比土生土長的農民差,從那以後兩人的生活才好過了起來,終於融入到了農村的生活中。

  因此王老和楊老對柳爺爺一直都很感激,要不是柳老的幫助,他們的知青生活肯定會更加難過,真不知道能不能熬到運動結束。

  “唉,現在想起那時候的事情,就像是在昨天一樣!”楊老眯著眼睛,望著遠方, 心裡浮現出知青時的一幕幕記憶,依舊清晰無比。

  “呵呵, 我還記得那年第一年的時候, 咱們倆分到的糧食只有一百多斤,才勉強支撐了三個月,當時要不是老柳時常接濟,還教咱們捕魚,估計咱麽倆已經凍死餓死了!!”王老想起當時的艱苦條件,依舊噓噓不已,那個年代能夠溫飽已經非常了不起,每年冬天都會有許多人凍死餓死。

  “是啊,我記得和咱們同一年下鄉的小張,不就是因為缺衣少食,在那年冬天活活餓死在宿舍的嗎??”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幾個老人都無比的悲涼,眼裡都隱現著淚花。

  當年大家都懷著激情,相應號召,青春飛揚、激情蓬發的來到農村接受改造,可惜最後不知有多少人倒在了地上,沒有堅持到曙光的到來。

  “呵呵,咱們不說那些了,還是說說一些那時好玩的事情,大家都還記得七二年的秋天吧!”

  “這哪能忘,不就是野豬進村的事情麽?當時還是我們幾個提著鋤頭,打死了那頭野豬,最後我和老王還分到了一隻後腿,咱們吃了整整一年,記得那一年的春節過得才像個樣,現在想想臘肉炒折耳根,都會忍不住流口水。”

  “哈哈哈,現在聽你這麽一說,我都嘴饞了呢,我看老柳家裡就有臘肉,咱們再去村口挖點側耳根,晚上做一個側耳根炒臘肉怎麽樣??”想起當年的美食,王老也蠢蠢欲動,真想回味那種特別的味道,

  現在大家的條件都很好,即使吃著山珍海味,魚刺龍蝦,依舊找不到當年那種酣暢淋漓,那種令人滿足的滋味。

  “呵呵,沒問題,晚上我親自下廚,咱們仨也好好的喝一杯!”側耳根炒臘肉也是柳老爺子的最愛,還是家鄉的美食令人回味。

  “走走走!!咱們趕緊挖側耳根去!!”楊老已經坐不住,謔的一下站了起來,拉著這兩個老人,就準備出發。

  看到三個老爺子興衝衝的向村口走去,張峰笑著搖搖頭,趕緊拿著菜籃子和小鋤頭跟了上去,要不然幾個老爺子到了地方,沒有工具還不得乾瞪眼。

  ………………

  側耳根學名魚腥草

  在青山當地是非常有名的野菜。

  側耳根炒臘肉,這是當地人都喜歡的美味,哪家辦喜酒幾乎都有一盤,深受大家的喜愛。

  側耳根不僅是炒臘肉好吃,就是涼拌也香脆可口,特別是到了夏天,用鹽和辣椒簡單的拌一拌,就能當做下飯菜,香辣開胃,村民們都特別喜歡。

  此外,側耳根還是一種常見的草藥。

  它不僅可以清熱解毒,消腫利尿,甚至對支氣管炎等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側耳根一般都生長在水源充足的地方,比如水溝、邊田坎上,或者濕潤的山腳,而月亮湖水源充足,因此村外的田間地頭,幾乎隨處可見側耳根的身影。

  “看看!多好的側耳根啊!”看著水溝邊長得水嫩嫩的側耳根,茂盛的葉子,楊老開心的笑著說道。

  “嗯,這裡的側耳根長得真好,小峰你們村的人怎麽不挖去賣?這在城裡已經也要五六塊呢!”王老好奇的問道。

  “以前也經常有人挖去賣,現在大家都忙著侍弄田裡的蔬菜,賣側耳根的人就更少了!”張峰笑了笑解釋道。

  聽到張峰的話,幾個老人都點點頭,大家都知道田裡的這些蔬菜有多值錢,一斤就能賣五六塊,這還是在原產地,要是到了城裡的疏果店,少說也要十多塊一斤,到了餐廳了,那價格就更高了,隨便一個清炒小白菜,那也要三五十塊。

  即使村民們將蔬菜賣給合作社,每斤只有五六塊的收入,但一畝地少說也有七八千斤蔬菜啊,這就是三四萬的收入,而且這些蔬菜每兩個月就能種一茬,一年能種四五季,也就是說,一畝地一年就能給村民們帶來十多萬的收入。

  現在村民們每家每戶的種植面積都有兩畝左右,每年光是種菜就能有三十來萬的收入,既然種菜這麽賺錢,大家哪裡還有時間去挖側耳根,這麽點小錢,大家也看不上啊。

  “這裡的側耳根真多,小峰把鋤頭給我!”看著水溝邊茂盛的魚腥草,楊老爺子擼起袖子,就準備下手。

  “老楊,你小心點兒啊,別挖到別人家的田坎!”王老笑著打趣到。

  “去你的,你以為我還是剛下鄉的時候,啥都不懂??”楊老翻了個白眼。

  在農村,要是破壞別人家的田坎,肯定會被罵娘,因為田坎壞了就不能保土蓄水,而且破壞了重新夯實也比較麻煩,因此在農村大家都不會挖田坎上的魚腥草,即使長得再好都不行。

  由於田裡的魚腥草很多,不一會兒,三人就挖了整整一籃子,張峰全程都是看客,一邊看著老爺子們興奮的挖掘魚腥草,一邊聽老人訴說當年的趣事。

  “好了,老王老楊咱們回吧!”看著滿滿一籃子側耳根,老爺子笑呵呵的說道。

  “好,咱們打道回府!”楊老大手一揮,三人邁著步子就向村裡走去。

  張峰微笑著跟在後面,望著有說有笑的三人,覺得這樣的日子也不錯,雖然平淡,但只要自己喜歡就好。

   非常感謝‘圖咯破’書友打賞,同時也謝謝大家的訂閱和票票,謝謝大家。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